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98章 啥玩意儿啊?

书名: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为了此次盛会,徐胤爵也算是下了血本,将南京最大的花船都弄了来。

此时花船横亘于水上,众人登船之后才发现,居高临下,一览众小,天地为之一阔。

就在花船的甲板上,早已次第排开若干席位,旁边一角,戏班子都已就位。

倘若不知,还以为这里要做什么庙会,根本联想不到即将爆发的是文坛论战。

刘宗周身为文宗,又是今日焦点,被引请到了主座。陪坐的都是徐胤爵、钱谦益、郑三俊、骆从宇、傅振商、熊明遇、钱士升等南京官场大佬。

就连张采,在这个主位上都没有容身之所。

不是刻意看扁他,而是按照士林地位和资历算,他真的没有比肩的资格。

哪怕他在士林和民间名声很大,但在这样的场合,他也只能靠边。

当然了,靠边坐不代表他就会黯然失色。相反,众人的目光依旧集中在他的身上。

张采很享受这种瞩目的感觉,怡然自得,静等后续。

主座的另一旁,被左梦庚、黄宗羲和女眷们占了。其余文士依次排开,各有目的。

待众人都入了席,徐胤爵主持道:“春光大好,群贤毕至,如此盛会,自不能没有增色。咱们且歌且舞,畅游东园,也算是不负韶华。”

说话间,徐府的仆役络绎进来,开始给各个席位摆酒布菜。一时间,珍馐不绝,美酒增香,着实冲淡了几分剑拔弩张。

可看到这一幕,左梦庚、黄宗羲全都脸色难看,暗暗后悔。

徐若欣不明所以。

“这位魏国公世子苦心筹划,一应布置俱为上佳,你们干嘛还苦着脸”

徐若琳懂得丈夫心思,叹道:“我们在山东时,可吃不得这般好东西。”

这一桌上的山珍海味,没有纹银百两绝对置办不下来。再看看船上和岸上,几乎每一桌都是如此。

勋贵的奢华,可见一斑。

徐若欣不信。

“三姐夫买卖做的那么大,日进斗金,还能少了吃食”

左梦庚严肃道:“天下间衣食无着的百姓不知凡几,我等所为,只求救国救民。便是有再多收益,也不过转眼即逝。”

徐若欣嘟嘟嘴,还是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主位上,徐胤爵很享受大操大办的风光,朗声道:“今日为了款待蕺山先生,鄙人特意请了媚香楼的李贞丽姑娘,准备了一场大戏。”

说话间,中间的空地上,台子已经搭好,角落里的鼓乐匠人纷纷就位。

明代是戏曲的飞速发展时期,诞生了许多后世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剧。昆曲,就是在这个时期渐趋成熟。

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昆曲。

昆曲强调软糯、细腻,很像江南人吃的水磨粉糯米汤团,因此又叫水磨腔。

万历年间,昆曲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单单苏州一地,专业的昆曲演员就有好几千人。

昆曲更是在民间受到了广大的欢迎,凡宴会、堂会、庙会等大型活动,没有昆曲演出助兴,甚至会被街坊嘲笑。

今日盛会,徐胤爵把南京城最好的昆剧演员请了来。

“你算是有耳福了,那位李贞丽,我在家时就听过她的大名呢。人都说李姑娘一开嗓,江南遍地珠泪呢。”

没看出来,徐若琳居然是个戏迷,喜滋滋地给左梦庚介绍演员。

未几,船舱里迤逦走出两个女子。

一人身穿透粉拖地绸裙,满头珠冠,妆容浓重,鬓眉尖细,凤眼如弦月,静观人却水波澜动,恰似三月透过柳叶的春风,挠了游人的心尖。

另一人则大红短袄,看似更艳却不抢角,估计就是个陪衬。

单单只两人这么一亮相,就搏得了满堂彩。船上、岸上人等的热切模样,竟仿佛迎接天王巨星一般。

唯独左梦庚、黄宗羲面面相觑,仿佛后世的家长看到了追星的孩子似的。

倒是张好古瞠目结舌,一脸的猪哥相,三魂七魄被勾走了大半,剩下的也在麻酥酥的造反。

“哎,枉本公子往日里号称花街赛潘安,今日到了这江南,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愣愣地看向左梦庚,剖析心迹。

“左二我回不去了”

左梦庚满头黑线。

“等我把你骨头都拆了,你就能回去了。”

张好古心胆一凉,再无杂念,

唯独留下一句怨念。

“粗俗。”

春风里,悠扬的笛声伴奏下,透粉群的姑娘开了腔。

柳腰轻扭,素手侧身平端,一柄小扇自带三分文雅。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只可惜,这一开唱,左梦庚就不禁皱起了眉头。

仅仅分多钟。

好家伙,不愧是水磨腔。

甭管其中多少功夫,指望他这样的武人有耐心去细细品味,着实是难为他。

此时的左梦庚,就和后世的年轻人听京剧一样,遭罪啊

黄宗羲也差不多。

他如今是愈发对这些靡靡之道没什么兴趣了,干脆冷着脸吃东西。但紧绷的神色,却不知何时会爆发。

不过要说吃东西嘛,还得看王思仪的。

王大小姐就更看不懂昆曲了,于她而言,这咿咿呀呀的动静,怎么能和美食相比呢

金黄酥脆的凤尾虾是她的最爱,咔哧咔哧一盘很快就吃没了,又不过瘾,想了想,捅了捅旁边的仆从。

“麻烦,再来一盘”

仆从虽然是来伺候人的,可难得有机会聆听李大家唱曲,正如痴如醉呢,被唤醒后老大不愿。

再一看,一盘虾都被吃光了,不禁腹诽。

“哪里来的野丫头,饿死鬼拖胎吗”

他又不敢得罪人,只好去取了虾回来,结果错过了好大一段,只能恨在心里。

结果没听上两句呢,王思仪又找了来。

“麻烦,这虾能不能多来点你家主人也忒小气,那么几只够谁吃的”

仆从简直火冒三丈。

为了准备今日宴会,他们可是仔细盘算过的。按照每桌八个客人,八只凤尾虾正好。

江南宴席,无不如此。

结果被一个小丫头说小气

仆从无奈,只好道:“这位小姐有所不知,凤尾虾制作不易,需新鲜河虾才成。今日南京城内的虾都已断货,还请小姐见谅。”

听说没了,王思仪无比遗憾。

不过她不挑食,又指着盐水鸭道:“那这个来两只吧。”

仆从只感到热血冲头,面无人色。

那么大一盘盐水鸭,往日里宴会上根本就吃不完。

结果要两只

天大地大,客人最大。

今日徐胤爵把排场搞的这么大,要是他这里让客人不满意了,很可能会被徐胤爵打死。

无奈之下,仆从只好去提了两只盐水鸭过来。

这一次王思仪总算是没有出妖蛾子,老老实实地吃鸭,啃的满嘴都是油。

场中,牡丹亭的演绎愈发精彩。

明明只两个戏子,别无他景,动作身段也不甚大,却令人如临其境,陶醉不已。

特别是花船行于白鹭洲上,两岸美景络绎不绝,当真和这游园之题不谋而合。

但见船上、岸上,所有人都迷醉于曲调之中,难以自拔,浑不知今夕何年。

那吟唱的李大家愈发满意,唱腔如黄鹂穿柳,直与这明媚春光争艳。

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得光呼哼哼咻哼哼

旋律似乎有点多,多到有些突兀。

便连伴奏的匠人也不适,慌乱之下拉错了弦。呛地一声刺耳杂鸣,宛如群鸟惊骇,百兽奔逃,狂风过境,鬼魅猖獗。

那李大家惊愕失措,嘴皮子哆嗦不停,仿佛魂魄都被吓没了。

在座诸人,不管宾主,全都哄然,纷纷向捣乱处看去。

就见一朴素的小丫头,此时正窝在椅子里,仰面朝天,嘴巴如同河马一样张开,嗬嗬有声之下,威震四野。

群芳园里闯入了猪刚鬣,再好的花儿也被糟践成了猪饲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63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