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32章 人脉

书名: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在邓玉函的小实验室里,罗雅谷、薛凤祚等人见到了左庄制造的天文望远镜。

“天呢,这绝对是我见过的精度最高的望远镜了。”

罗雅谷在实地操作后,对这款天文望远镜赞不绝口。

薛凤祚则看的胆战心惊。

他才刚刚开始跟随罗雅谷学习,还没有掌握太多的知识。之前只是听罗雅谷说过,在欧罗巴可以用工具观测星空,但并没有实地见过。

如今的薛凤祚正处于思想和学识转变的过程的认知,还存留着传统中国人的想象。

比如星星都是神仙们住的地方,遥远而不可亵渎。

现在,他通过天文望远镜实地看到了月亮的样子,同样也看到了许多星球。

月亮上面没有嫦娥,也没有月宫,更没有整天暴露着腱子肉伐树勾引嫦娥的吴刚。

这个事实,让薛凤祚颇为失魂落魄。不过同时,更加激发了他对西学的兴趣。

那边,罗雅谷、邓玉函和左梦庚已经讨论起这款天文望远镜的问题。

说起这个,邓玉函对徐若琳赞不绝口。

“左的未婚妻是我见过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女数学家。没有她的精准计算,就不可能有这么优秀的望远镜诞生。”

一直到徐若琳来到临清之后,左梦庚才知道,这里原本固有的数学知识并不足以支撑更大的天文望远镜制造。

不是工艺上不行,而是计算上不行。

比如镜片凹凸比列的数值,运用传统的算法就求不出来。

工匠们使用的测量工具,也无法进行测算。

在徐若琳的帮助下,采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才得出了天文望远镜的标准比例。

更是根据徐若琳的指点,造出了对数尺。

而对数尺的出现,反过来又帮助了重炮的制造。

对于这些东西,左梦庚只能感慨,工业和科学果然是一个无比复杂又密切相关的体系。任何一点点的进步,带来的影响是那么的巨大。

如今徐若琳正在研究的,就是制作复对数尺。

复对数尺对于方根和乘幂的计算有着巨大的帮助,一旦成功,则左庄这边在机床的制造上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在计算机发明之前,对数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足足持续了三百多年。

左梦庚虽然对数学不是很精通,但也知道这件事很了不起,因此全力支持徐若琳进行研究。

他还用有限的数学知识对徐若琳说了一句话。

“对数是指数的逆运算。”

这是后世初中生都知道的原理,但是在这个时代,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徐若琳一开始还不信,但是亲自动手演算之后,差点没动手把左梦庚的脑袋给掰开。

就是想看看,明明一个数学能力那么渣的人,为何能够发现这个奥妙。

就因为左梦庚这一句话,左庄这边的数学水平一下子提升了近百年。

其中最高兴的人,就是徐若琳了。

她做的这些,在徐家除了徐光启之外,没有人支持。

大家都觉得她是女孩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好好学习针织女工,岁数到了嫁人后,相夫教子就成。

是的,别看徐家是基督徒家庭,可除了徐光启,其他人的开放精神远远不够。

而到了左庄后,徐若琳没有任何限制,做的都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

这里的人们也不因为她是女子而有所偏见,相反还很信服她的能力。

这其中或许有她是左梦庚的未婚妻,人们都将她当做未来主母看待的原因,但那种自己很有用的感觉,让徐若琳乐不思蜀。

接下来的几天,薛凤祚参与了徐若琳、邓玉函、罗雅谷、毕懋康等人的学术讨论,更是在这里见识到了侯恂、李邦华、耿如杞等名士。

一边是学术上的洗礼,一边是名臣雅士的影响,薛凤祚决定留在左庄,加入到徐若琳的数学研究当中。

左梦庚虽然不知道他的厉害,但也感觉到他是一个人才。既然愿意留下,那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薛凤祚不但自己留了下来,他还写了两封信,托人送去了直隶。

他知道,那里还有两位老师正在坎坷之中。

他们应该来临清看一看,看看这片不一样的地方。

随着侯恂的到来,朝廷对于左梦庚的处置也到了。

对于自己被降两级这个处罚,新军上下虽然气愤不已,左梦庚是无所谓的。

这种处罚等于没罚。

崇祯就算剥夺了他的东昌协参将身份,难道新军上下还不听他的了

左贵带着一位老人拜见了他。

“长风镖局卢景渊见过左将军。”

卢景渊的事儿,左梦庚听左富、左贵提过。东平之行,卢景渊帮了大忙。

“卢总镖头怎么有暇来我这蓬荜啊”

他的和蔼让卢景渊安心了不少,犹犹豫豫地还是把事情说了。

“小人江湖草莽,卑贱之躯,原不敢辱了左将军视听。可道义所在,小人无奈唐突。左将军,还请救救李天王。”

听卢景渊说了,左梦庚才知道,原来兖州府那边李青山和郭云彪的战事已经出现了变化。

李青山虽然名望很高,颇得人心。然而他能聚拢的人,多是闲散百姓。即使其中有武力出众之辈,但一盘散沙,也发挥不出多大的力量。

与之相反,郭云彪经营的乃是白莲教老巢所在。不但兵强马壮,而且组织严密,即使对抗官军也有一战之力的。

两边从年初开战,打到现在,李青山败相已显。

据卢景渊诉说,李青山目前身边还有五百多个弟兄,被郭云彪团团围困在了梁山的寨子里。

郭云彪恨透了李青山,放着其他大好的地方不管,一定要先灭了李青山。因此将李青山团团围困,已经连续狂攻了一个多月。

要不是白莲教的军事素养也渣,估计李青山早就死翘翘了。

各地白莲教起事后,卢景渊就知道李青山会被郭云彪报复,因此派遣下面的人多次去兖州府打听。

得知李青山危在旦夕,卢景渊急火攻心,可是却毫无办法。

他就是一个走镖的,虽然在江湖上有头面,但打仗的事儿,江湖人不顶用啊。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左富、左贵。

如今左梦庚做的好大事体,整个临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军大队人马也日常在城外训练,威势不凡。

要救李青山,只能靠左梦庚的兵马了。

左富神出鬼没的,卢景渊找不到。但左贵一直负责江湖三教九流的勾当,正好和卢景渊对上了。

对于这位总镖头,左贵的印象不错,也很承当初的情。

恰好左梦庚刚刚受了皇帝的训斥,本来就要准备再次出兵的,便将卢景渊带到了左梦庚的面前。

新军这几天其实一直在讨论出兵的问题。

方向无非是两个,一个兖州府,一个济南府。

至于青州府

左梦庚决定不管,让衡王多吃点苦头再说。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将白莲教乱贼逼入沂蒙山区。

既然卢景渊来求救,左梦庚直接拍板,先打兖州府,救李青山。

李青山此人在东平湖一带有着巨大的声望,有他支持,新军等于白得一块地盘。

这么划算的买卖,左梦庚一说,大家无不赞成。

不过要打郭云彪,却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

“东平一带水网密集,白莲教的巢穴更是在水里。可我军水战经验不多,需要注意。”

柳一元充分发挥了参谋长的职责。

副参谋长左永也提到了一个难题。

“水上作战,那么重炮就无法使用。左营炮的话,也需要足够坚固的船只。”

无论是运河还是东平湖,都属于内陆水系。

能在这里航行的船只,大小可想而知。别说重炮了,就算是左营炮可能都承受不住。

左梦庚却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道:“无论如何,水上作战都是我们要面临的课题之一。即使现在不重要,将来去江南、去海上也要经历。我觉得,反倒不如利用白莲教不够强这一点,先锻炼一下我军的水战能力更好。”

大家一想,也确实如此,面对困难的犹疑便消除了。

接下来就是各大家族征集船只,然后挑选出合适的先行操练。尤其是要给炮兵适应,以便掌握水战开炮的技巧。

与此同时,情报部和侦察兵也被撒了出去,开始收集东平一带的情报,为马上到来的出征做参考。

休整了近两个月,新军要再一次出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77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