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11章 不设防的城市

书名: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方岳贡和徐尔铉在青浦镇大肆屠杀的那一天,江南的奏报送到了京师。

得知情况,崇祯立刻精神了。

“板荡识忠臣,国难思良将。值此危机之际,还有方爱卿这等忠义之臣,实乃我大明之幸。”

崇祯疾走如飞,在大殿内来回转圈, 思量着此事带来的影响。

温体仁却没有那么乐观。

“陛下,方岳贡贸然行事,会不会惹怒山东要是那左梦庚替岳父报仇,悍然出兵的话”

他这么一说,崇祯悚然惊醒,这才想起来身旁还有一头恶虎。

这头恶虎可是能吃人的。

王承恩却知道大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 崇祯备受打击,很需要一点高兴的消息。

“奴婢以为不然。”

在崇祯看过来时, 他筹措好了语言。

“今日恨徐家者,松江百姓也。此乃民心,天下之基也。就是那山东左逆,也整日将民心挂在嘴边。倘若他要为此而动武的话,岂不是自食其言届时天下百姓认清其伪善面目,其哪里还有立根之基”

崇祯听了,不由得眉开眼笑。

“不错不错,大伴此言,诚为至理也。既然民心如此,山东左逆又能如何”

温体仁满头官司,只觉得这位人皇想的太简单了。

“陛下,说到底山东也好、松江府也罢,俱是我大明疆土。倘若山东左逆铤而走险,以武乱国,损的还是我大明的元气。臣窃以为,当立刻传旨方岳贡和江南文武。此事要办,但是要办的巧妙,不能给左逆以动武之由。”

崇祯的美梦再一次被唤醒,虽然很不高兴, 可也知道温体仁说的没错。

还是那句话。

在武力上,山东具有绝对的优势。

只要左梦庚想打,江南如何尚且不知,最起码京师肯定沦陷。

京师沦陷,那他这个皇帝还能有命吗

“依爱卿之意,此事该当何解”

温体仁不愧是老官僚,迅速想到了办法。

“要想此事完美无瑕,当治其罪而留其人。如此山东左逆便寻不到任何由头,肆意生乱。”

温体仁的意思很明确。

那就是让江南文武和方岳贡敲定徐家以及松江商贾士绅的罪行,但是又不能对其人身造成伤害。

这样一来朝廷就等于抓住了大义名分,反而将山东逼到了墙角。

崇祯细细思量,也对温体仁的老辣赞赏不已。

“便照此办理吧。”

京师和江南相隔千里,即便是快马加鞭,信息来回传递也需要不少时日。

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令天地变色。

长江之上,浩浩荡荡的舰队一路逆行。所过之处,万物辟易,畅通无阻。

一直到了南京城下,舰队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南京城内此时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这可如何是好朱国弼、刘孔昭、方岳贡败军失地, 其罪难诛。”

吏部尚书谢升欲哭无泪。

他马上就要离任了。

由郑三俊接替他的旨意都已经在半路上了, 可偏偏碰到了这样的事。

说不得要在他的仕途上留下污点。

刘宁也没有了前段时间的猖狂,反而吓得六神无主。

“这山东左逆当真是天兵天将不成为何突然出现在南京城下,而各地却没有任何消息”

南京城内的文武勋贵没有人可以回答他的话,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感觉

那就是天塌地陷。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南京该如何防御,咱们得赶紧拿出章程来。”

守城

南京文武面面相觑,愣是谁也不愿意出头。

不是他们谦让。

一来是南京武备废驰,军队根本不能打仗,甚至没有足够的守城之兵;

二来是他们这些人文恬武嬉,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守城作战。

真要上了战场,怕不是要被山东新军砍了脑袋。

“报各位大人,敌军已至城下。”

听得禀告,南京文武勋臣更加面无血色。

兵部尚书吕维祺焦头烂额,但是避无可避。

谁叫他是南京最大的实权官员,又掌管着南京的军事呢

“走吧,丢城失地之罪,咱们也担待不起。如今只好肉身守城,想来山东左逆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动武于太祖龙兴之地。”

他也只能这么说、侥幸这么想了。

至于山东新军敢不敢打,他的心里也没有底。

但是他也不能跑,否则满门都不会有好下场。

南京的文武勋臣胆战心惊地登上了城头,只向江面上看的一眼,所有人就头晕目眩。

南京自古繁华,商贸往来络绎不绝。

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浩浩荡荡的水师便是从此地出发,最终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并战而胜之。

可是两百多年前的旧事,根本没有在这些文武勋臣的脑海中留下任何光辉的痕迹。

但今时今日山东新军的战舰铺满江面,高耸的旗帆接天连地,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城堡,滔天的威势压迫的人根本喘不过气来。

船上,额弘略问道:“部长,咱们打还是不打”

虽然来到了南京城下,可是海军内部却争论不休。

对于南京该不该打,内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一个声音是不能打。

一旦打了南京,事情闹大,朝廷很可能掀桌子,同山东不死不休。

虽然山东并不畏惧战争,也不觉得朝廷能够给山东带来什么威胁。可一旦战争全面爆发,还是会打乱山东的既定部署。

另一个声音认为南京应该打。

只要打了南京,必定能够震慑宵小。从今以后大明各地的官府和官员,再也不敢为难山东的人和生意。

说穿了,就是利用南京杀鸡儆猴。

两种声音不分高下,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左华的身上。

此时此刻能够做出决定的,只有他这个海军部部长。

左华却没有任何压力,举着望远镜好整以暇地浏览着六朝古都的风韵。

“怪不得少爷说南京是销魂蚀骨地,却不是王朝霸业之基。你们看看,这座城池徒有其表,根本防不住外敌进攻。”

众人早已将南京的情况观察清楚。

就连城墙上那些瑟瑟发抖的官军,大家都映入了眼帘。

也就是说,海军当真要进攻的话,眼前这座辉煌瑰丽的城池其实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一想到大明两都之一已经向本方敞开了怀抱,海军上下不禁热血沸腾。

真要打了,只怕今后的史书上少不了他们这些人的笔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5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