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0章路基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王牧身为国公,能找他打听消息的人可不多,因为身份不够的人,根本不敢去找他,而身份够的,又不愿意为一些没有确定的东西,前去求人,世家那些主事者,只会安排一些人,侧面慢慢打听。

当然,像程咬金这些人,肯定会找王牧打听的,知道具体情况以后,难免有些失望,毕竟这事和他们关系不大。

铁路修建,最大的难度,并不是铁轨,如今大唐的冶炼技术,锻造的钢铁,完全没有问题;反而是路基,一来需要选择土层结实的地方,二来需要铺设多层。

王牧虽然没有修过铁路,但是见过铁路,知道路基有很厚的碎石层。碎石层不但透水,让枕木不容易腐坏,而且碎石摩擦,也能减少火车与铁轨带来的压力。

不管怎么说,王牧是打算先建造一段路出来,试着运行一下,然后再全面铺开。

道路修建,如今大唐累积的经验不少,最麻烦的还是碎石层,毕竟铁路不是其它道路。大唐修建水泥路,只是方便马车,马车与火车的重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水泥路可以直接用卵石,铁路就必须要碎石才行,因为卵石没有棱角,单独用在铁路上是不行的。

王牧让人把大象运送了十头来长安,用大象来夯实路基,同时也把锻造蒸汽机的工匠,调了两人,前来指点。

把枕木固定在山坡上,然后再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面,用了两个月,终于在煤山,修建出来,一条三百米长的铁路。

这条铁轨宽一米八,虽然不知道以前坐的火车,铁轨多宽,但是这个数据,是阎立德他们商量之后定下来的,所以王牧相信他们的推断。

车厢宽度三米,高度两米,长二十米,这是为将来火车做的样板,如果没有意外,以后的车厢,也将就是这个规格。

“这一箱煤,重量不轻啊”阎立本感叹道。

挖煤的小矮子,正用力的抬着一筐筐的煤炭,倒进车厢。

“装满的话,恐怕有近十万斤,不过这第一次,装一半就好。”阎立德估算道。

十米长的车厢,高度两米,真要装满,王牧估计得一二十万斤,毕竟一辆货车,都可以装一二十吨,这车厢和两架货车差不多。

“差不多了先试一下”王牧吩咐道。

“停都散开。”王牧带的亲卫挥手喊道。

小矮子退开,阎立德亲自上前,把一个铁扳手,压了下去。

车厢轮子下面,有两个铁块,作为挡板,随着挡板放下,车厢慢慢的开始移动。

“吱吱吱”的声音很是刺耳,让人忍不住眉头一皱。

“哐哐哐”随着车厢移动速度变快,响声也越来越大。

三百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车厢冲到山脚,然后又向上冲了一段距离,停顿片刻,倒退回来,最后停在了铁轨凹槽的最低部。

铁轨是一个一面长,一面短的u型,短的那一面五十米长,是为了给车厢减速用的,毕竟没有刹车,只能用这种办法。

以目前的技术,也无法做出刹车来对矿山的车厢制动,至于火车,主要还是控制蒸汽大小,提前减速,硬对硬的减速,只能作为紧急情况使用。

“成功了”阎立本兴奋的喊道。

王牧等人也很高兴,这次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看高速前行的车厢,会不会脱轨。

“多试几次”阎立德忍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卸货把车厢拉回来。”护卫对着山下大喊道。

车厢一面的箱体打开,一群小矮子,急忙推着独轮车上前,刚才车厢发出巨大的声音,快速冲下来,可是吓了他们一跳。

煤炭从车厢卸下,然后挂上两根粗麻绳,几十个小矮子,用力的转动两个大转盘,转盘上绞着麻绳。

麻绳套着两组滑轮,所以这才能把车厢拉动,两个转盘,小矮子像推磨一样,用力的推动,车厢终于到了山顶。

“还好不陡峭,不然还拉不上来”阎立本感叹道。

“这次装满试一试”阎立德说道。

王牧点了点头,赞同了他的说法。

这是斜坡,如果车厢都能安全的冲下去,那么在平地上就会更加安全,而且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不可能把那么大的车厢装满,就算装满,也不是矿石,毕竟矿石重量太重。

蒸汽机能带动轮船,那么带几节车厢,也就没有问题,至于具体能带动多少车厢,只有实际运行才能知道。

如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蒸汽船上的蒸汽机,体积太大,在火车上不可能做那么大,但是减小的话,动力有可能不足,所以只能把蒸汽机变成长方形,这也需要做出来,才知道行不行。

人多力量大,不是没有道理的,贞观十年底,长安到渭南的路基,就已经打好了。

大象和战马来回踏过的路基,又用大象拖着石头碾子碾压,边角也让人用力夯实,路基边上是混泥土做的护堤。

在泥土路基上面,是一层细沙子,沙子两侧有混泥土阻挡,所以不用担心因为压力而流失。

民夫正在向沙子铺设碎石,在铺设好碎石的地方,枕木,铁轨也在铺设。

因为人多,所以很多工序,差不多都能同时进行,而且路线是提前考察好的,准备好材料,多路段也能同时开始修建。

至于材料,除了碎石,其它都很好解决,因为大唐一直在修路,自从水泥弄出来之后,在长安城附近,就有好几家在做这门生意,由朝廷掌控的水泥窑,那就更多了。

长安城附近,成天烟雾缭绕,好在距离城池,都在三十里开外,所以对城池影响不大。

从长安到渭南,,铁路距离渭水都不远,所以沙石,卵石很多;至于木材就更多了,渭南就在华山脚下,属于秦岭的一段,根本不缺木材,所以枕木的问题,也容易解决。

碎石最慢,需要苦力把卵石敲碎,不但慢,而且累,还有危险性,敲飞的卵石,容易击伤人。

中原的仁义,解救了小矮子,至少让他们能吃饱饭,干危险性大的工作,还能吃到一点精粮,至于死了的,那就无所谓,毕竟全人力做大工程,哪有不死人的,又不是死的大唐百姓,王牧才不会在意。

王牧觉得,小矮子留下来,还是有用的,以后修那些危险地方的道路,还能用一下。

王牧已经和李世民提过了,等到辽东和陇右道的水泥路修通,就调三万小矮子去扩建蜀道,修建云贵川和高原的道路,直到小矮子死光为止。

“啧啧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阎立德连连摇头,嘴里不停的感叹。

“当当当”的响声中,火花四溅。

在长安的第一台蒸汽机,用来锻打铁轨,一块块精铁,被锻打成型。

揉揉有些发闷的耳洞,王牧拍拍阎立德的肩膀,示意走远一些说话。

阎立德三步一回头的跟着王牧走向作坊外面。

阎立本,宇文温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们离开,盯着机器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也不在意那巨大的响声。

“怎么样这东西好用吧”出去之后,王牧笑着问道。

这一台蒸汽机,做得并不大,因为匠作监的工匠,还不熟练,这一台是练手的。

阎立德面带潮红,激动之情,不言于表,连连点头说道:“太好用了,有这种机器,以后锻造武器,就容易多了;而且能用到很多地方,磨坊敲碎矿石”

“你说得很对,不过我觉得,最需要的,是带动机械,用来制作一些人力做困难的事情。”王牧说道。

“机械”

“嗯,你想一下,制作铁甲要钻孔,需要工匠在铁山上用力敲打才行,而以蒸汽机的力量,只要压一下,就能钻出孔来,是不是快了许多

还有头盔,完全可以用机器的力量,压出形状,这就简单多了。”王牧比划着讲解道,说的时候,还捡起树枝,在地上画着。

“嗯嗯,等火车的事情弄好,一定要多做一些蒸汽机,我已经想了好多种用法。”阎立德点点头说道。

“你们以后慢慢试,这确实妙用无穷,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蒸汽机,如果能把蒸汽机变小,而力量不变小,那么我们就能用铁做一辆小一些的车,就像缩小的车厢,蒸汽机放在上面,就可以开着到处跑。”

“你是说马车一样换成铁制的,用蒸汽机代替马匹。”阎立德眼睛一亮,兴奋的说道。

“就是这样”

“好好实在是太好了。”阎立德右手手背,在左手手掌击打,低着头走来走去,嘴里不停的赞叹,显然心里在想象王牧所说的东西。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请阎尚书安排人做一下。”王牧说道。

“国公请讲”

“改进纺织机,如果用蒸汽机来带动纺织机,你想一下,那速度会有多快,不过这需要对纺织机进行改进。”王牧说道。

“纺织机”阎立德眉头一皱,在脑子里开始思索,因为他对纺织机并不熟悉。

“没错。”

“好的,我会想办法。”阎立德点点头道。

纺织机虽然一直在演变,但是王牧知道,如今的纺织机,发展空间还非常巨大,他相信有阎立德这些顶级大匠参与改进,会得到跨越式的变化,尤其是有蒸汽机的加入。

除了纺织机,其实王牧还想用蒸汽机来发电,可惜对于发电机的远离和结构,都一无所知。他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能帮别人指路,因此只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和阎立德交流完,王牧就回家去了,他虽然是总负责人,不过并不忙碌,每天都能抽出一半的时间来陪家人。

孙子,儿女都和他熟悉了,只要见到王牧,就吵着要他陪着玩,儿孙满堂,承欢膝下,这可是一大乐事,每天陪一群可爱的孩子玩耍,都能让他乐不可支。

耕耘不停,收获破丰,三个多月的劳作,不但铁路进展顺利,三个老婆,先后传出喜讯。

第二天,王牧想找阎立德去看铁轨安装,谁知道他还在蒸汽机作坊。

“这么多人”刚刚进入作坊,王牧就不由一愣,原本宽敞的作坊,居然满满当当,还有点拥挤的感觉。

只是扫了一眼,就见到李世民,房玄龄等人,正专心致志的看着蒸汽机,单调的敲打,却没人觉得无聊。

“土包子。”王牧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不过也理解,一群无聊的家伙,整日都忙于国事,难得见到一点新鲜事,即便单调,也觉得很有味道,就像围观挖机的人,守着看半天。

“咳咳”

“咳咳”趁着蒸汽机加水,停下来的机会,王牧干咳了两声,没想到居然没人理会,不由加大声音,再次假咳两声。

李世民不满的回头,见是王牧,这才问道:“你来干嘛”

“出去再说吧”说完以后,李世民也觉得问了废话,王牧到这里来,不是很正常的吗他回过神来,也觉得脑子被吵得晕,于是招呼了一声。

“今天朕算开了眼界想不到还真有如此神奇的东西。”李世民说道。

“其实也没有多神奇的,陛下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带盖子的大锅,蒸汽通过管口,推动活塞,带动器械。”王牧笑着说道。

李世民白了王牧一眼,他实在不想搭话,以免显得自己无知。

“说来简单,蒸汽大家都见过,这么多年,想到利用,也只有你一人。”房玄龄感叹道。

“我也是碰巧,有一天煮饭,见到盖子被蒸汽推开,就想着能不能把锅做大一些,用来带动器械。

最主要还是青松道长和工匠,他们才有能力,让我的想法变为现实。”王牧解释道,这些借口,他早就想好了。

“有功则赏,王爱卿应该不会忘的吧”李世民问道。

“陛下英明,臣在林邑,以朝廷的名义,发布了一份奖赏制度,只要发明创造新的东西,都有重赏。”王牧陪了一下马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6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