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8章敲打长孙无忌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房玄龄很清楚这点,就连他自己,对于种地这些务实的工作,都是一知半解,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我觉得姑复郡有一点做得很好,值得学习。”沉默片刻,杜如晦说道。

“哦”房玄龄从思索中回过神来,看向好友。

“除了遂久城,姑复郡其他城池的官员,一开始都是小吏,从最基层做起,做得好就升职,而且王兄弟说了一句,我记忆深刻,没有经过基层锻炼的人,很难做好大官,他几个儿子,曾经都做过小兵,做过小吏。收税的里正,看城门的士卒,抓捕罪犯的差官,审判案件的判官。”杜如晦回忆着说道。

“是个好办法,不过拿到朝堂并不太合适。”房玄龄说道。

朝廷也有相似的措施,官员外放,三年一调动,只不过没有做得那么彻底,毕竟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依旧存在,举荐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陛下重视科举,明年开科取士,我以为可以采用这個办法,所有参加的人,全都外放,而且从小吏做起,一年一考核。”杜如晦眼中精光闪烁着说道。

“你的意思是无论是否考中,全都收下”房玄龄略微惊讶的问道。

“正是,能来参加科举的,多少有些真才实学,即便不中,做一个小吏应该没有问题,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些才能不错而务实的人。”杜如晦很肯定的说道。

“嗯,有道理,陛下应该会同意,不过如此多人外放,到哪里合适呢”房玄龄摸着胡须说道。

两人沉默片刻,随后相视一笑,一口同声的说道:“南洋”

“此事不宜提早外泄,最好是开考之后,再对外公布。”房玄龄提醒道。

突然想到,姑复那边,百姓跟着士卒高喊口号,激情四射的样子,杜如晦心里顿时有了主意,笑着点了点头。

皇宫之中,刚刚没有走多远的长孙无忌,就被一个内侍,以皇后的名义,叫了回去。

知道这是李世民想和长孙无忌单独谈谈,所以房玄龄与杜如晦才同路离开。

长孙无忌被单独留下,他其实心里自己明白是为了什么,这会他已经冷静下来,微不可查的叹息一声,跟着内侍又走了回去。

“臣长孙无忌,见过陛下。”

“又没有外人,辅机不用多礼,快过来坐,刚才朕让人送御膳过来,你陪我吃点。”李世民笑着说道。

“臣遵旨。”

“辅机,你我认识多久了”长孙无忌坐下之后,李世民看着远出,思索片刻问道。

长孙无忌抬起头微微一想,随即回答道:“臣与陛下初识,应该是大业五年,家父与太上皇刚刚为您定下和皇后的亲事。算起来已经二十二年了。”

“是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你我都老了。”李世民感叹道。

“陛下春秋鼎盛,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可一点都不老。”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你我相识于布交,对朕,对朝廷,都功不可没,只是你身份特殊,朕不得不顾虑他人的想法。”李世民说道。

“陛下言重了,臣惶恐臣能有今日地位,已经非常满足。”长孙无忌感激的说道。

这一点他还真没有说谎,李世民对他如何,他是心知肚明,贞观元年,李世民就让长孙无忌担任尚书右仆射,只不过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

李世民是把那封密表给他看过的,表示了信任,但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恳请辞去相位,长孙皇后也为之极力劝说。李世民无奈,这才加封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

“伱我之间,不必说这些,你不止是朕的好友,臣子,也是承乾,青雀的舅舅。”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虽然李世民面带笑容,语气温和,长孙无忌却知道这是在提醒自己,你是臣子;同时也是告诉他,你是太子的舅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长孙无忌面带羞愧,躬身施礼道:“臣惭愧”

“好了,不说那些,陪朕用膳吧”不等他说完,李世民就扶起长孙无忌,打断了他的话。

知道李世民这是给自己留面子,长孙无忌感激的一笑,坐了回去。

“番邦使团,多数任在长安,朕打算举行一次春猎,以展示大唐风采,你以为如何”李世民问道。

“陛下英明,臣以为正是时候,番邦见了,定然更加畏惧。”长孙无忌佩服的说道。

“嗯,这事你和侯君集去操办吧,尽量做好,其他人都会配合你们。”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敲打之后,给个甜枣,这事做得非常顺手,又不落下乘,还让长孙无忌心里感受到重用,李世民很是满意自己的表现,随后两人就专心吃饭,毕竟食不言寝不语,这种习惯,他们还是有的。

再次走出皇宫,长孙无忌不由吐出一口白气,随即摇摇头露出一个苦笑,他知道自己今天丢分了,让杜如晦和房玄龄看了笑话,好在两人不是多嘴之人。

举行春猎,当然只是一个借口,主要就是展现实力,侯君集刚刚担任兵部尚书不久,自然非常用心,也非常的积极,毕竟这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

在侯君集的操办之下,十天时间,就已经准备妥当。

昆明池地处长安城西的沣水、潏水之间。昆明池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三年,昆明池建设之初是为练习水战,是当世第一大人工湖。只可惜在湖水之上练习水战,有些想当然了,所以现在已经变成了泛舟游玩的场所。

选择昆明池,不止是因为这里视野开阔,还因为这里很多观赏物,昆明池两岸有高大的石雕人像一对,还有人工岛屿,豫章台、灵波殿,池中雕有石鲸。

匠人可不敢在皇帝面前作假,那石鲸应该是一比一复原的,所以非常巨大,而且活灵活现。

这个季节没有其它的景色,昆明池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8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