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6章交谈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虽然十洲记不可信,不过前朝有记载,朱吾以南有文狼,野人居无室宅,依树止宿,食生肉,采香为业,与人交市,说的就是林邑,而林邑贡品,也是上佳。”笑过之后,杜如晦讲解道。

“林邑一直有上贡吗”王牧好奇的问道。

“那是隋炀帝之时的事情,隋炀帝继位之后,曾让羽骑尉朱宽,前往海外寻异,攻打林邑之后,才有上供一事。”杜如晦微微摇头说道。

王牧听到杜如晦的解说,不由眉头一挑,他早就知道杨广心胸不凡,弄出不少大手笔,他还第一次听到寻异这件事。寻异寻异不就是寻找异常,异地,异族吗一统中原,根本无法满足他的野心。

“可惜了”王牧暗自感叹一声,杨广所做的事情,很合他的胃口,尤其是对外扩张的那种野心,对于未知探索的目光和胸怀。可惜的是对内没有处理好,尤其是利益这一块,不然还真可能,把他所知,未知的地方,都占领下来。

“他在海外找到那些地方”王牧好奇的问道。

“流虬,张宽上书,江南之外,有众多岛屿,岛上土族,穿麻布,以捕鱼为生。”杜如晦讲解道。

“没有向更远的地方探索吗”王牧好奇的问道。

“没有,你知道其他地方”杜如晦问道。

“崖州之外,还有众多岛屿,那里也有不少人口,听闻盛产金银珠宝,香料水果,不计其数。”王牧说道。

“哦,这我到是不清楚。”杜如晦眉头一动,语气之中,带着一丝好奇。

“我也只是听说,明年新船出来,就派人前去探寻。”面对杜如晦好奇的目光,王牧解释道。

“一直呆在北方,到时候跟着你去见识一下。”杜如晦说道。

“估计等不到那个时候,陛下就要催促你回京了。”王牧笑着说道。

陆德明和杜如晦病愈的消息,已经传回了长安,不过回信还没有到,估计李世民不会催促,但是也不会让杜如晦在外面呆太久,毕竟是他左膀右臂。

“最近两年,朝廷不会有大的战事,我正好偷一下懒。”杜如晦说道。

“你想偷懒,陛下则未必允许。”陆德明摸着胡须说道。

“生死边缘走一朝,我想了很多,觉得有些对不起家人,对儿子也疏于管教,正好弥补一下。”杜如晦微微摇摇头说道。

“陆老,十洲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可是真的山海经又是谁著的您知道不”王牧问道。

“山海经是谁著的,没人清楚,不过是汉武帝之时,整理成册,至于真假,说不上来,只能说有些夸大。

文人之间有个共识,就是这其中一些东西,属于小说家与方士臆造,夸大。”陆德明解释道。

“臆造为什么”王牧不解的问道。

“这就要说到汉武帝晚年时期,他寻求长生不老,不说上行下效,还有一些投机之人,想要说服皇帝,自然得拿出证据,这其中就有了十洲记等。”杜如晦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

见王牧很是失望,杜如晦笑着说道:“当然这都是后人猜测,毕竟谁也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

“嗯,林邑那边,我安排使者过去,要一些香料,让他们去长安朝贡,如果不听,再出兵教训。保证把香料给你们弄来。”王牧岔开话题说道。

“老夫只是说笑而已,没必要为此动刀兵,不然用着也不安心。”陆德明急忙摆手说道。

“这和您无关,林邑盛产水稻,我们本来就要和他打交道,具体如何行事,就要看他们态度如何。”王牧解释道。

陆德明这才神情一松,王牧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林邑听话,就是交易,不听话就先打一顿再说。

杜如晦就更加清楚了,这打一棒在给个甜枣的手段,本身就是他们最常用的。

“骠国与南诏虽然表现恭顺,但是不可不防。”

“多谢提醒。”

“呵呵,其实我也是说废话,你肯定早有准备。”杜如晦笑着说道。

王牧也没有否认,毕竟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否认就太虚伪了。

“我雇佣了一部分南诏人和骠国人,让他们去真腊抢人口。”王牧简单介绍了一下,这种事情,没有必要隐瞒,因为也隐瞒不住,大大方方说出来更好,只不过他没有说得很具体,例如雇佣了多少,效果如何,南诏与骠国的反应又如何,这些都没有说。

“这办法好,不落人口实,那些俘虏,即便记恨,也多半记恨到南诏骠国身上。。”杜如晦赞叹道。

“主要是没有那么多兵力,就像伱刚才说的,南诏与骠国,不得不防。”王牧笑着解释道。

“这里真是一個好地方,没有来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物产会如此丰富。”陆德明感叹道。

这段时间,他和杜如晦没有少出去闲逛,自然知道整个姑复,都在忙碌水果的事情。

“陆老你没有说出来,这其中他可是功不可没。”杜如晦伸出手掌,指向王牧,笑着说道。

陆德明毕竟年龄大了,没有杜如晦那么好的精力和体力,对于姑复了解不多,杜如晦闲来无事,可是把克钦城内外走了个遍。

惊人的养殖场,杜如晦估算过,姑复郡几个城池的养殖场,加起来比皇家的规模大了几倍。水果丰收,那也是王牧几年前就在有计划的移栽。

嫁接,插杆,这种方式,以前杜如晦根本没有听说,没办法,他出身杜氏,对于农业,了解有限。

虽然具体不是很清楚,不过杜如晦知道,这与其他地方不同,包括京城他们学习,也只学了一部分而已。

“这到也是,就像山药葛根,这么多年,就没人发现,可以种植,产量还惊人的高,就凭此事,天下百姓,往后无数年,都该念你的好。”陆德明感叹道。

“念不念好无所谓,少一些背后骂我的就好了。”王牧笑着摆摆手说道。

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应该是肯定的,不过那并不重要,最重要是会让皇帝在某些时候有所顾忌,当有皇帝,要对他后人出手的时候,有正直的人,帮着阻拦。

就像孔家,朝代更替,对他们影响不大,只要不造反,就没人能对付他们。

王牧想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学习的对象,云南沐王府,杀功臣的朱元璋没有灭沐王府,而且还传到了清初。

自己比沐王府更有优势,为何不能长据姑复,即便后代逐步退让,有克耶族存在,也能掌控罕林城。

当然日后可以考虑开辟一处海外基地,作为王家另外一处传承,至于地方,海岛最好,安全一些。

王牧把思绪压下去,不急着考虑,对杜如晦拱手说道:“克明兄,你看姑复可有需要改变的地方”

“姑复发展良好,远胜其他地方,即便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也看不出来。”杜如晦摇摇头说道。

“你别只是夸奖,我是真心求教。”王牧诚恳的说道。

“我没有骗你,是真的看不出来,姑复郡有你,还有岑文本做长史,凌敬做主簿,许敬宗做参军,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你这发展如此好,我都觉得浪费人才,以你们的能力,任何一人,担任一郡太守都足够了。”杜如晦苦笑着说道。

王牧一听,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了笑脸,他和凌敬等人呆久了,感觉不大,如今被提起,才想明白,岑文本作为萧铣的重臣,凌敬也是窦建德的军师祭酒,许敬宗在另外一个历史上,也是担任丞相的人,他们即便比不上杜如晦,在智商上面,也差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某些地方不擅长。

“是啊政务上面,多亏他们帮忙,幸好当年陛下让他们前来,不然姑复也发展不到今天这样。”王牧点头赞同。

“所以说嘛,姑复郡发展很好,没有人会觉得不满意的。”杜如晦感叹道。

王牧当然不好说自己不满意,作为郡守,你想怎么样势力太大,让皇帝怎么想。

不过王牧觉得还是问题不大,毕竟朝廷已经册封了几个都护府,再多一个也不是不行。

如今想来,以前还是操之过急,南诏六部与骠国,归顺太快,让李世民觉得这边安全,不然可以想办法弄个都护府。

不过只是有可能而已,自己没法和冯盎相比,冯家在岭南根深蒂固,自己只是草根崛起,没有可比性。

“我想上书陛下,请求谋划天竺,你说陛下会同意吗”王牧问道。

“天竺,汉书记载,又名身毒,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说来天竺和蜀中一直有商人往来,不知道他们如今是一个什么情况”杜如晦思索片刻问道。

“天竺所在之地,不比大唐小,据说如今分裂成了南北两地,北方叫做戒日王朝,南方则是诸多小国。”王牧介绍道。

这还真不是他记忆之中的信息,他根本不记得印度以前发展如何,只知道唐僧取经,去的地方就是天竺,佛教传承,也来至于那里。

蜀中,骠国和天竺都有人往来,所以能打听到一些。

“这么说来,和南北朝差不多,只不过我们要是插手,会不会招惹到强大的敌人,恐怕陛下不会同意。”陆德明分析道。

“陛下不会惧怕敌人强大,也正是因为天竺那么大,不能让他们统一起来,不然多年以后,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来攻打大唐呢。”王牧很认真的猜测道。

天竺没有能力攻打太远的地方,一来是因为他们宗教信仰问题,二来则是地域限制,他们四周不是高大的山脉,就是沙漠大海,以如今交通条件,很难出动大军到外界。

杜如晦赞同的点点头,如今两国地界已经算连到了一起,中间这些小国,只能算缓冲地带,所以提前谋划,很有必要,而且王牧也说得对,李世民的性格,不会惧怕敌人强大,越是强大的敌人,他反而会更认真对待。

“陛下多半会同意。”杜如晦说道。

“天竺如果要攻打大唐,会从哪里来”陆德明好奇的问道。

“有三条路,一是从西域杀过来,不过沿途需要面对众多西域小国,路途也是最远的:第二条路是从吐蕃杀过来;第三条路则是大海,以水师前来。”王牧讲解道。

他特意把天竺说得强大一些,就是想引起朝廷重视,重视水师,重视吐蕃,因为谁都能够想明白,从西域杀过来,有些不现实,路途太远了,还要把路上西域小国征服才行。

虽然这样一来,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过更大可能,是李世民放任自己去操作,他好根据以后事情发展,来决定朝廷如何行动。

陆德明和杜如晦,对于大唐和周边大致地形,还是很熟悉的,所以两人同时点了点头,认同王牧的分析。

“你想如何谋划”杜如晦问道。

“只是一个粗略的想法而已,以商船前去,扶持一两个小国,从中看能否获得利益。”王牧解释道。

“嗯,让他们无法一统,这是对朝廷最好的,陛下绝对会同意这个要求,不过出兵一定要谨慎,要是引起天竺同仇敌忾,反而会促使他们一统。”杜如晦点点头说道。

“呵呵,我这就这点人马,过去给别人塞牙缝还差不多。”王牧笑着说道。

杜如晦也笑了起来,轻轻一拍额头,暗道自己想多了,姑复只有这点人马,还得防备骠国,南诏,即便有雇佣人马,又怎么可能对一个国家,造成多大威胁呢,毕竟这不是本土作战。

当然杜如晦不知道,有人借了几千兵马,就把天竺的国家灭了一个,那里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

天竺说来多灾多难,而且还和中原有关,他们其中一个强大的外地,就是匈奴人一支,被大汉驱赶,离开草原的匈奴人,不但祸害了西方,同样祸害了天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7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