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4章好事成双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一个才踏入社会的青年,突然被皇帝召见,心情本来就很紧张,更别提还问了不少事情,回去之后,王平发现,自己居然有许多事情记不起来, 就像脑子里面出现了大片空白一样;反而是弟弟妹妹记得很清楚,交流之后,发现没有问题,他才松一口气。

“原来皇后娘娘也很和蔼,还送了我这么多东西”小乐儿把玩着盒子里的那些饰品,高兴的说道。

皇室出品,哪里是外面的货色能够相比的, 做工精致, 栩栩如生, 让人一看就挪不开目光。

看着妹妹把一支金步摇插在头上,王平只能苦笑一下,皇后和蔼,那也是要分对象的。

“小妹,你休息吧,三弟你和我来。”

“哦”

“大哥,有什么不对吗”走出房间,王快问道。

“也没什么,我们和黄叔商量一下,他经验丰富,看一下有没有问题。”王平解释道。

“哦”

叫人把黄有德找回来,把事情述说了一遍。

黄有德震惊不已,他没有想到,今天居然皇帝两次召见王平,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宫里面没有秘密,或者说不是特意保密的东西,都很容易传开, 像李世民密谈,外人就无法知道;但是像王平一天两次进宫,还带着弟弟妹妹,这事很快就会传开,毕竟王平他们的身份,一般情况没有机会见皇帝。

“好事,天大的好事,陛下询问,不过是想要了解你父亲的事情。”黄有德激动的说道。

说着黄有德一拍额头,懊恼的说道:“我也是笨,怎么忘了你父亲弄出来的那些好东西。”

“会不会对父亲不利”王平有些忐忑的问道。

“不会,你父亲只是一个太守,还是那么偏远的地方,陛下不会对他不利。”黄有德摇摇头说道。他可是世家子弟,清楚的知道,对于皇帝来说,威胁最大的是世家,出身寒门的人,永远是皇帝最喜欢用的, 除非王牧有反心。

“那就好”王平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脸上露出笑容。

“从今往后,就算有人想对你们不利,都得多顾虑一些。”黄有德笑着说道。在长安他还是过得小心翼翼的,做生意这也不敢得罪,那也不敢得罪,很是受气,现在日子终于要好过不少了。

“如果你们不放心,可以写信问一下你们父亲。”黄有德又说道。

“好的。”王平点了点头,不用黄有德提醒,他也会给王牧写信。

黄有德猜得没错,第二天就有不少人知道,皇帝一天之内,连续两次召见王平,一个偏远地区的太守之子,怎么会被皇帝如此重视,这一下长安大半官员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身上,用自己的渠道,打探起来。

如今的消息流通,是非常慢的,即便王平到了长安大半年,即便翡翠玉石与多季稻引起巨大反响,知道具体缘由的人也不多,主要是蜀中各大家族比较活跃,都以为他们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权益。

随着世家发力调查,不少人这才发现西南似乎变得陌生起来。

“大少爷,有人拜访。”

“有请”看了看拜贴,王快吩咐道,随后亲自走到大门附近迎接。

腾冲城

“太守,还请施以援手。”

“你也知道,我们这边,也才刚打下来,粮食不多。”王牧为难的说道。

在王牧下方,坐着的是越析诏的库尔特,听到王牧的话,他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

“不过呢,我们大唐,也不会看着朋友有难而不帮忙,粮食我可以让人去蜀中购买。”王牧语气一顿,继续说道。

“多谢太守”库尔特大喜,急忙起身施礼。

“你也别忙着谢,我买粮食,必须要各大家族帮忙,他们了不会才忙活。”王牧摆摆手道。

“不知道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库尔特小心翼翼的问道。

“钱呢,他们是不缺的,不过他们缺人口,毕竟这么多地需要耕种,就拿人口来换吧。”王牧皱着眉头,故作思索片刻说道。

“啊太守见谅,不是我们不愿意,主要是如今越析诏人口已经不多了。”库尔特苦着脸说道。

“笨谁要你们部落的人,南诏众多部落,不知道去抢吗”王牧瞪着眼呵斥道。

看着眼前这个太守,把抢劫说得如此光明正大,库尔特不由嘴角一抽,随即无奈的说道:“如今越析诏实力最弱,打那一家,都打不过。”

“说你笨你还不信,谁让你们去打仗了,那些小部落,村寨,不知道偷偷的去吗只要不走漏风声,谁敢肯定是你们干的要是他们敢打你们,本官自然不会干看着。”王牧没好气的说道。

听到王牧有意为他们撑腰,库尔特顿时面露喜色,高兴的说道:“这事我不敢做主,不过想来大王应该会同意的。”

“嗯,只要你们做得好,粮食我会想办法,明年也会派人教你们种地。”王牧微微颌首说道。

“是那种一年成熟三季的稻谷吗”库尔特惊喜的问道。

“不错,不过你们那边气候没有那么暖和,可能只有两季,或者一季,但是有我们的技术和种子,即便一季,也会比你们现在要好。”南诏能够打探到这些消息,他一点也不意外,毕竟这里以前是他们的地盘,王牧很肯定的点点头说道。

“是,是”库尔特喜笑颜开的连连点头。这一年来,他大部分时候都在王牧这里,对于这边的情况了解不少,见识到精耕细作,他觉得很惭愧,因为他们那种刀耕火种的种地方式,显得那么幼稚可笑,就像一群未开化的野人。

“去吧告诉寻龙,只要一心跟随大唐,明年开春,山药,葛根都会教你们种植的,没有我们,即便他找到种子,产量也很低。”王牧挥挥手说道。

他并不担心把越析诏养肥了,想要种植两季稻,山药葛根,土地必须临近自己地界,等到百姓了解到好处,以后听谁的,还不一定呢。

“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走向后院,看着乌仙儿,王牧脸上浮现笑容,嘴里忍不住嘟囔起来。

“夫君你在说什么”乌仙儿挺着有些显的肚子,俏生生的问道。

“没事,没事,我在想晚上做啥给你补补身子。”王牧上前扶着乌仙儿,笑眯眯的说道,他没有想到,经常在一起的加雅没有怀上,乌仙儿来了一个后来居上。

从心里上来说,这才是自己第一个孩子,王牧所以还是很期待。

幸福王牧第一次感谢老天让自己穿越,如果是以前,乌仙儿也好,加雅也罢,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今全都拥有了。

温柔乡并没有磨灭他的雄心,反而让他觉得更应该为后代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有可能的危险,都得消灭在萌芽之中。

以前王牧最讨厌的人,并不是星条国,第一是那个小岛,第二就是东南亚,这些家伙,除了正事,其它事情都做,而且还仇视华人,就是一群忘恩负义,自以为是的家伙。

如今有这个能力,就要尽早的驯服他们,要弄得服服帖帖,融合进大唐这个大家庭,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不听话的就去挖矿修路好了。

腾冲的路才修到罕林城,距离克钦城还远,另外一面连遂久都没有修到,还缺少大量的劳力,这也是为何王牧要鼓动越析诏去抢人的原因。

乌仙儿也感觉自己很幸福,以前只是迫于形式,不得不接受联姻,但是在一起之后,她才发现,在王牧那粗旷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温柔而又细腻的心,对她非常体贴,这是她没有见到过的,在她们部落,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庸,干活,带娃,做饭,有时候还得挨揍,就连她父亲,都经常吼她的那些母亲。

王牧从来不吼她,尊重她的意见,不勉强她做事情,任何事都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话。

怀孕的女人情绪波动大,乌仙儿一下子就被感动了,心里甜甜的,望着王牧说道:“就吃简单一点好了,你看我都胖了一大圈了。”

“哪里胖了你这是怀孕,当然比以前要胖一点。”王牧笑着刮了一下她精致的鼻梁。

“夫君,你去克钦城吧,加雅姐姐一个人太危险了,我这里有侍女照顾,没有关系的。”乌仙儿劝说道。

“过段时间就去,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王牧说道。

“哦”

“也不知道,乐儿她们在长安怎么样。”王牧说道,家里没人叫爹,有时候他总觉得缺少一些什么。

“夫君你想乐儿,过完年就把她们接回来吧。”

“再等两年吧”王牧摇摇头说道。

在他的记忆中,渭水之盟过后,长安一直是很安全的,呆在那里,比这边要好一些,过几年实力强了,也就无所谓了。

“家主,大少爷来信了。”一名家将,快步走进来,朗声说道。

“哦快给我看看”王牧高兴的站起来,迎上去接过信件。

如今王牧身边,有亲卫,也有家将,亲卫是平川镇的人,家将有几个是乌仙儿部落的,有几个是加雅的族人。

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信件,王牧抬头问道:“送信的人呢请他进来。”

“岭南冯勇,见过太守”

“辛苦了,快请坐”

“谢太守”

“你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先吃饭,我们等下再说。”

“是”

王牧吩咐下人,尽快送了饭菜,这个冯勇,也没有客气,很快吃了两大碗饭,一盘炒肉,一盘小白菜,一大碗汤,吃得干干净净。

“多谢太守”擦擦嘴,冯勇再次抱拳致谢。

“不用那么多礼,你们想要的多季稻种子,我可以给你,不过从蜀中到岭南,路途太远了,实在没有必要。”王牧摆摆手说道。

“没有关系,我们背也背回岭南。”冯勇急忙起身说道。

“别急,你听我说完,其实还有一个地方,距离岭南不远,就有多季稻种子。”王牧示意他坐下说道。

“在哪”冯勇疑惑的问道。

“林邑,或者叫占城,应该就在交州附近。”王牧说道。

“是吗”冯勇迷茫的说道,他不觉得王牧会骗他,不过他也想不到,就在老家隔壁,居然就有两季稻。

“没错,这种事情,我怎么会撒谎,我写一封信,你带给耿国公,他就明白了。”王牧说道。

对于冯勇,王平的信里已经介绍过,是冯盎的亲卫,安排在冯智戴身边保护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求两季稻种子。

原来冯智戴到了长安,无意间知道有一种适合南方种植的水稻,居然可以一年三熟,不由大喜过望,急忙前去拜访王平,这才有了冯勇等人蜀中一行。

“是”王牧这样说,冯勇只能压下心头疑惑,恭敬的应了一声。

王牧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信,经过锻炼,如今虽然不说繁体字写得多好,至少能认识,就是字体有些大;写好信,检查一遍,想了想,王牧又画了一副图,一起装进竹筒。

书写是用墨汁,遇水或者汗,容易模糊,为了保证书信安全,就用竹筒装起来,在竹筒一端,蒙一层皮子;重要的信件,会用特殊信封装起来,火漆封口,再塞进竹筒。

“多谢太守款待,末将告辞了”接过信件,冯勇再次抱拳说道。

“你们远道而来,不如修整一下再离开。”

“不了,末将尽快赶回去。”冯勇摇头拒绝。

“那好,我让人给你们准备一些干粮。”知道这些家将,把主家的事情,看得比命重,王牧也没有挽留,让人给他们准备了粮食,就送他们离开。

冯盎的人来,完全出人预料,王牧心里很高兴,这比他计划中更理想,不用探明航道,就能配合行动,他相信冯盎不会拒绝自己的提议。当然王牧并不知道,冯盎才刚刚击败僚人叛乱,而岭南日子也不好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41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