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2章尴尬的长孙无忌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杜如晦并没有解释那么清楚,因为这个时候,王安已经进了御书房。

“微臣姑复郡都尉王安,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

“好好虎父无犬子,果然和你父亲一样,是一条汉子。”李世民走上前,打量着王安,笑着点头赞叹。

“嘿嘿”王安心很大,没有一点害怕或者紧张,不过他不擅长言辞,被李世民一夸奖,就傻笑了起来。

李世民一下就看出来王安的性格,不由眉头一挑,他最喜欢就是这种猛将类型的人,心里满意至极,拍拍王安的肩膀说道:“来烤烤火,暖和一下,慢慢告诉朕你带了什么礼物。”

“多谢陛下”

看得出来王安的激动,李世民很理解这种心情,因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很多人表现都是如此,当然,有人表现是害怕,紧张。

“不用激动,过来坐吧”李世民温和的宽慰道。

“陛下,微臣奉家父之命,押送香料二十船,粮食二十万石,前来京城,这是清单。粮食还在洛阳,请陛下指示,应该运送到哪里”刚刚坐下,王安又猛的站起来,拿出一个册子,恭敬的递出去问道。

“咳咳”正略微不爽的长孙无忌,一口茶刚刚喝进嘴里,正在吞咽,听到王安的话,顿时呛住了。

二十船香料,西域运送到长安,一年都没有那么多,由不得他不吃惊。

“不是说八十万石粮食吗怎么只有二十万石”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长孙无忌老脸一红,急忙找个借口问道。

“没有那么多船,剩下的粮食后续运送过来。”王安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更加无语,他知道自己问了一個很傻问题,五十艘船,运送次肯定运送不过来,所以他觉得王安那一眼,就像看白痴一样,似乎在说这也是朝廷重臣。

当然,这只是长孙无忌的心理活动,其他人并不知晓。

李世民听了之后,非常满意,粮食放在洛阳就好,完全没有必要运送到长安,因为洛阳也有粮仓,还不用消耗在路途之上。李世民后来接到洛阳汇报,颗都不少的进了粮仓,他更加惊讶,因为一般来说,粮食是按照出仓计算,路上需要消耗,这种消耗才是最大的损失。

根据运输距离时间,最低消耗也有两三成,最高达到九成,更别提还有因为征调民夫所带来的影响。接到汇报之后,李世民把水运的重视度,再次提高了几个台阶,心里也暗自佩服杨广的先见之明,花了大力气疏通运河。

当然这种话不会从他嘴里说出来,后话不提,李世民很高兴的笑着问道:“如此多的香料,从哪里来的”

“回陛下,沉香和檀香来至于姑复,骠国,龙脑香来至于岭南,天竺收到一部分,最大一部分则是来至于南洋诸多岛屿。”王安回答道。

“南洋诸多岛屿还有天竺,你父亲出动了多少兵马”李世民惊讶的问道。

“回陛下,并未出动兵马,是蜀中商队前去天竺贸易,以及探索南洋岛屿,交上来的税收和运费。”王安按照王牧的交代解释道。

李世民把目光投向杜如晦,相比起来,他更相信杜如晦的话。

“确实如此,王太守组织了众多商人,南诏与骠国则担当护卫,一部分人去了天竺,一部分则探索南洋众多岛屿。”杜如晦点点头问道。

“南洋有那么多香料吗”李孝恭瞪大眼睛问道。

“据说有的岛屿,漫山遍野都是,只不过没有那么多人去采摘,这次运送过来的,只是税收和运费,真正的大头,还在江南,没有运送过来。”王安解释道。

王安并不清楚,蜀中的各大家族,都要疯了,无数的香料摆放在他们面前,可惜没有人手去收集,也没有船队运输,他们不停的询问,船队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有不少世家,已经主动帮忙给王牧寻找船工。

其实大唐最优秀的船工,并不在江南,而是蜀中,因为隋朝的时候,最大的五牙战舰,就是在蜀中建造。灭南陈的时候,就是从三峡出发,大军水陆并进,虽然后来杨广建造龙舟,抽调了大量匠人,不过留下的底子还在。

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下,他有种不妙的感觉,西域这次朝贡,带了一百匹骆驼的香料过来,本以为可以长脸,谁知道王安带了几十船过来,而且听他说还有不少在江南,等着运输,接下来恐怕长安的香料,价格会大幅度下降,会不会变成白菜价他不知道,不过再想像以前一样,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还有秋天离开的商队,长孙家去了不少人,带的货物也不少,本想明年开春从西域带香料回来,如今看来,恐怕要亏惨。

关键现在想要改变,已经来不及了,等派人赶去西域,找到商队,恐怕商队已经开始准备回来了。

心里难受至极,偏偏还没办法发泄,长孙无忌脸上肥肉抽动,挤出一个笑脸问道:“南洋诸多岛屿,就没有人吗难得任由采摘”

“有的岛屿上面,生活着一些土族,正好用来采集香料。”王安回答道。

他说得轻松,众人却知道,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土族因此丧命。

长孙无忌眼睛微微一眯,他知道有人要说话,不由心里一喜,把目光看向孔颐达。

果然不出他所预料,孔颐达对李世民一拱手,正色说道:“陛下,大唐乃礼仪之邦,如果在番邦大肆杀戮,恐怕会影响名声。”

李世民最注重名声,孔颐达的话,正好戳中他的要害,但是想想那么多香料,又怎么可能放弃。

正在李世民为难,还没有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之时,王安又说话了。

“你这人好没道理,不过是一些吃人的生番,杀了又如何,难不成你还想和他们讲理”

没想到是生番,孔颐达顿时被堵得说不出话。

王安心中,从来没有害怕,除了皇帝和他老子,心里对其他人,就没有多少敬畏,孔颐达不说话,他却没有停止。

“我爹说了,那些南洋土族,不过是未开发的猴子,根本不能算人,秦汉之时,就有难民渡海而去,所以众多岛屿,当为大唐领土。”

“这”一向比较会说的孔颐达,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来和王安这个粗人分说。

“你不赞同”王安脑袋一偏,有些不满的问道。

孔颐达当然不敢说不赞同,又不好和王安这个小辈争论,只得露出一个苦笑。

“我爹说了,凡是有汉人踏足之地,皆为汉土,大唐旗帜所到之处,当刻碑竖篆,以正其名。”

在王安心目中,父亲就不会有错,说的话肯定是正确的,所以他说得理直气壮。

李世民对这一番话,非常赞同,高兴的笑着说道:“伱父亲说得很对,有汉人踏足之地,都应该属于汉土。”

王安一听李世民赞同,顿时眉开眼笑,他觉得不愧是皇帝,和他父亲想得一样。

“爱卿一路辛苦了,你回去休息吧。”李世民当然看得出来,王安比起他哥哥来,脑子差了不少,也不说空话,对他点点头说道。

“微臣告退”心里惦记着家人,王安也不想留在宫里,一听可以走了,马上就站起来施礼。

“诸位爱卿,说说如何应对前来朝贡的人吧。”李世民揉揉额头说道。

这个问题,他考虑了很久,一直拿不定主意,一般来说,礼尚往来,朝贡的使者送了贡品,朝廷要回礼,而且作为宗主国,要在小弟面前保持委婉,展示自身实力,讲究的是厚往薄来,也就是说,回的礼物,要比送来的礼物,显得更加具有份量。

这次前来朝贡的使者,来至于几十个势力,虽然回礼回有轻重,不过你也不能显得太厚此薄彼,所以李世民一提出来,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关键还有一点,王牧组织人来朝贡,送了大批礼物,而并没有要求朝廷回礼,王牧写信很明确的告诉了李世民,只需要赏赐官职,房子就行,他在姑复会补贴诸多部落。

所以前两次李世民都只赏赐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总体价值并不大。

长孙无忌感觉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他只想着尽量弄得声势浩大,并没有考虑到回礼的问题,虽然他知道李世民会满意番邦朝贡。

但是这就怕对比,如果没有王牧突然让人送来物资,又卡在这个时间点上,回礼就没有任何问题,相对回礼,李世民得到了名望,他完全不会心疼。

现在姑复和岭南,带领诸多部落,送来这么大一份礼物,你让李世民怎么办总不能说回礼吧要说不回礼,这些物资,又不属于朝廷赋税。

很有意思的是,如今朝廷实行的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按照男子数量分土地和劳役时间,另外老男、笃疾、废疾,寡妻妾分田无劳役。一般妇女、部曲、奴婢则不受田。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除了青壮之外,家里只有老人,或者寡妇,也会分田地;但是正常青壮的老婆则不会分田,部曲和奴婢也不用分田。

那么问题来了,姑复和岭南,许多人口根本就没有计算进官府名册户口,因为他们属于部落,可以说不受朝廷管辖,你就别想算税收了。这种情况,岭南最多,主要是以前岭南很穷,这样可以少交税。

王牧那里到是没有这样操作,征服的部落,村寨,都统计了户口,但是他那里俘虏多啊,一些是永久俘虏,一些则是暂时劳改,这样一来,姑复郡需要缴纳赋税的人,只有十多万人。

远远超出了赋税的物资,这应该怎么算,别人也说了是新年贺礼,那么该不该回礼这回礼又该用什么规矩来应对

“陛下,番邦朝贡,这回礼还是得回的,以臣之见,可以挑选并不太贵重,而又数量多的物品,例如瓷器,果干。”见李世民的目光看过来,房玄龄斟酌片刻说道。

“不错,臣以为可以针对性回礼,如西域小国,送他们一些佛经,道经;突厥则送他们以为香料,茶叶,精盐,即实用,价值又不低。”杜如晦赞同道。

“嗯,这个办法不错,中书省拟定一个方案,交朕看一看,那么岭南和姑复呢朕总得表示一下吧。”李世民微微颌首问道。

长孙无忌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耿国公与王太守,治理地方有功,臣建议封赏。”

李世民眉头一挑,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把礼物转化为功劳,封赏的话,可操作空间就大多了。

“嗯。”李世民应了一声。

见李世民答应,长孙无忌不由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说的话,有些得罪人,不过并不是很存在,毕竟以他的身份,除了李世民,他不怕得罪谁,关键他自己觉得,有些丢脸。

定下如何回礼,赏赐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武德二年,朝廷就定下了“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在臣服的部落设立羁縻州府,不过就是给一些官职而已。

羁縻州府,其实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占领,封赏的官职,还是原来部落首领,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这些部落征兵。如果愿意内迁,就分土地收税。

大量的马车进了王家,王乐儿欢呼一声,就拉着闺蜜冲了过去,嘴里高兴的喊着:“乐儿,柔儿,你们自己选,喜欢啥就自己拿。”

没有多久,王平回来了,看着正狂欢的妹妹,笑着摇摇头,指挥人人清点着物品,进行登记。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快和汝南公主也到了,一进门就问道:“大哥,二哥在哪呢”

相对威严的大哥,王快更喜欢二哥一些,以前带他们去玩,也是王安,毕竟王平需要帮家里做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1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