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3章攻守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对于凌敬的意见,王牧向来非常重视,也明白他的意思,工匠虽然有了,不过用来发展自身就行,不用和别人抢外卖的生意。

王牧点了点头,他觉得凌敬说得有道理, 真要仗着地利,烧制瓷器外卖,蜀中各大家族,卖出的数量,必然减少,时间一长, 别人就会因为利润太薄,从而不走这条路子,这样反而影响了这条商路的人气。

“你说得有道理,除了铁匠,其他人你安排吧”王牧点点头道。

“属下明白。”

李世民允许他把铁矿用与发展民生和军备,这一下算是解决的大问题,占据着乌龙江这么一条大江,水力不运用起来,就太傻了,复杂的东西弄不出来,弄水车,磨坊,锤子还是没有问题。

水流带动水车,水车旋转,一根连杆,带动着铁锤,一个十多斤的铁锤,就不停的开始敲打。

这种水力锻打,节约了人力,而且匀速, 对于锻造武器盔甲,非常的方便。

有足够的工匠,沿江很快就建立了十多个磨坊,两个大型铁匠铺。当铁锤自动敲打的时候,工匠都惊呆了,这比起他们以前,可要轻松多了。

以前打铁,大锤换小锤,想要一把好的武器,在捶打的时候,往往不能停歇,有了自动敲打的铁锤,只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工匠,不断移动就行了。当然,一些精细的地方还是需要人工敲打。

水车的用途广泛,一些地方灌溉,也能用上,尤其是水稻, 对水的要求很大, 虽然蜀中到骠国,雨水很多, 不过对于水稻,还是无法满足需求,以往是人挑水,或者村里修的蓄水塘,从沟渠里面放进去。

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水车就不一样了,可以把小溪的水抽上来,至少大部分的田,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水资源。

人口增多,农家肥也就多了,尤其是牲口,以前骠国和南诏的人,都是放牧,不会去捡粪便,如今是圈养,粪便就都收集起来了。

现在实行的圈养,并不单单是修建养殖场,养殖场只是牲口过冬用,平时是把牧场的要道,用栅栏围起来,避免牲口跑丢,这样可以节约不少人力,几个妇女,就能看管几千牛羊。

以前南诏和骠国的人,生活都有些懒散,尤其是在不缺粮食的时候,颇有一种火落脚背,才知道跳的感觉。汉族百姓可不一样,为了照顾庄稼,起早贪黑,那是常有的事情,更不用说,现在粮食产量增加,农具又好,许多人即便农闲,都要去土边转一圈,看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牧不会让士卒空闲下来,除了军屯之外,各地驻守,必须帮助百姓清理猛兽,帮助百姓打水井,修路。

虽然这些事情,俘虏可以做,不过俘虏做的话,所能产生的影响完全不一样。在百姓心目中,竖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后以参军为荣,这可是有成功的先例。

王牧要求不高,能达到三成效果,就心满意足。

有汉族百姓带领,那些后来加入的百姓,也不好意思偷懒,其实想偷懒也没有办法,第一年都是集体劳作,按照人头发放粮食,第二年才会按照土地,人口发放,第三年是否参与集体,就随意。

其实就算到了第三年,也没人愿意各自种地,因为像沤粪这些,都属于集体的东西,更不用说养殖场,集体的是安排妇幼老残看管,如果分到个人,那么就得自家人去养了,怎么想都不划算。

“骠国出兵了,比我想象中,要慢得多啊”王牧感叹道,他旁边站着一名斥候,前方天空,狼烟冲天,犹如龙卷风,连天接地。

攻打克钦族,可是有人逃出去了的,加上清缴村落,消息肯定传开,王牧还以为骠国的反击,会在面前到来,没想到都春耕结束,这才姗姗来迟。

关键这都要进入夏季了,虽然没有三伏天热,气温也不算低,除了早晚凉爽一些,白天行军,还是很难受的。

王牧早已防着骠国反攻,在一处要道,设下了关卡,他才不会让骠国打到克钦城下。

一千人很快集合,王牧跨上战马,对加雅微微一笑,点点头,随后向城外走去。

两个时辰之后,王牧带人赶到了关卡,见到前方杀声震天,立即提着斩马刀,冲了上去,在他身后,是一群背着弓箭的士卒。陈大石则带着三百士卒,相互穿戴盔甲。

到了关上,王牧目光一扫,顿时放心了不少,骠国进攻,虽然猛烈,不过并没有多大危险。

关卡之所以难攻,就是因为这里狭窄,没有一线天那么险峻,不过也只容纳得下三五百人,同时进攻,而且这种进攻,显得有些密集,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想必骠国领军将领,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过依然派出人员进攻,应该是想尽快拿下关卡,所以才强攻不休。

王牧抓起旁边的标枪,猛的投掷下去,黑影一闪,一名士卒,顿时仰天栽倒。

关卡准备了非常多的标枪,这种简单方便的远程武器,杀伤力强,即便箭术差的人,也可以使用,而且还能当作武器,对那些攀爬的人,抽打就是。

近距离标枪比起弓箭力度更大,哪怕有木盾,也未必防得住,这也是一个优点。

王牧一口气把一捆二十支标枪投完,这才提刀斩杀那些爬梯子的骠国士卒。

相比大唐的攻城梯,骠国的攻城梯更粗大,不过顶端没有钩子,有的搭到关上,就被守卫用一个木头叉子推倒。

攻城梯没有钩子,不过是整根树干制作的,虽然只有胳膊粗,不过一般人想要砍断,还是很困难,缺点就是有些笨重。

骠国在猛攻,不过一直被压制着,因为关卡内有一座高台,上面十辆弩车,正不断的射出弩箭,每一次射击,都会带走一些生命,可惜不是平射,不然的话,以弩箭的力量,穿透十来人,都没有问题。

关内还有投石车,不过没有第一时间投入使用,这种大杀器,要在关键时刻投入使用。投石车的石弹,并不是说随便弄一块石头就可以了,那样只能应急,或者覆盖攻击使用;想要精准攻击,石弹就得打磨,规则的石弹,才能保证准确性。

援军到来,一下子就把骠国的进攻打退了,主要是弓箭手增多,还有不少人就在关内对外抛射。

这就是攻守的不同,防守一方,有各种防御遮挡,能够放心的攻击,而外面的人,即便有盾牌防御,也不能护住所有人,一但进攻受挫,士气就很容易受到打击。

或许是因为今天已经见识了攻打的难处,或者是准备不够充分,骠国的人退了下去,就在两里外驻扎了下来。

第二天,骠国大军,再次出现在关外,而且这一次明显准备充分了许多,分兵三路,对关卡形成了包围,两侧山脚,也有人影,一些巨大的盾牌,护着攻城一方靠近。

“刷刷刷”漫天箭雨,从关外向着上方抛射。

王牧这还是第一次被别人主动用弓箭压制,视线之内,箭支让天空都变暗了一些。

王牧当然不会傻站着,微微一蹲,躲在了亲卫的盾牌后面。

不用王牧吩咐,关内的弓箭手,就在箭楼指挥下,对着关外反击。

“剁剁剁”箭支射击在物体上的声音,不断响起,守卫老老实实的呆在盾牌后面。

关卡两侧的守卫,也对下射击,居高临下,即便一颗小石头,都能带来伤害,更别说箭支,就像冰雹一样,打得下面的人,抱头鼠窜。

“投石车”王牧一声大喝。

本来不想现在动用投石车,只不过今天骠国准备太充分了,那种巨大的木盾,能遮挡大片空间,弓箭手和标枪,带给他们的伤害有限,而投石车能够很好的破坏他们的阵型。

“呼呼呼”一阵风声从空中经过,王牧就见到一个个比人头还大的石头,砸在了人群之中。

石弹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盾牌破碎,连同下面的人,都砸倒在地;还有一些石弹,落在空地,随即弹起来,撞到那些躲避不及的士卒身上。

投石车结合了王牧从影视之中,看到的样式,不再只依靠杠杆,下方还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在绳子下面则是羊皮,石弹就放在羊皮上面。

这种方式的投石车,投放距离更远,装投也更方便,投石车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对于器械和工匠技艺,除了一些竹活,其它的东西,王牧并不懂,但是他知道任何工艺,规范化,流水线,才是最好的办法。

投石车与弩车,就是第一个被要求规范使用的物件,所有的配件,统一标准,方便拆卸和维修。

投石车第一时间,就打破了地方阵型,当第二次砸在他们头上的时候,骠国的士卒,就停下来了,不少人转头就跑。

这不止是因为投石车带给他们巨大的震撼,还有弓箭手趁机带去的伤害。

骠国士卒在撤退的时候,又受到了两次打击。

骠国自然不会因此就停止进攻,不过再次进攻的时候,人员稀疏了不少。

王牧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试探,想要寻找投石车的弱点。他当然不会让骠国人如意,进攻的人少,投石车就不用,就弓箭手就足够了。

试探了几次,骠国不得不再次大举进攻,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关卡的弱点。

骠国一连攻打了五天,因为他们人多,根据斥候打探,后方援兵不断的到来,营地连绵五里,至少十万人。不过王牧也并非没有后手,他调动的人马,也陆续到了。

作为防守一方,他并不太担心,骠国不在关下死几万人,不可能让他退回克钦城。

南诏最不缺的就是弓箭手,轮流射击,足以不断压制敌人进攻,王牧还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那是属于加雅的亲卫,一千女性弓箭手。

骠国由于男子比较懒惰,女人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工作,包括狩猎,所以骠国箭术不错的,反而是女人更多,但是除了加雅,又有谁会组织一支女人军队。

打下了克伦族,克钦族,所得到的箭支,足够王牧手下,不断使用半个月。这里说的不断射击,可不是一直不停射,弓箭非常考验体力的,即便抛射,也只射一葫就会换人,也就是二十支。

弓箭手一般不会带太多箭,尤其正面作战,一葫箭已经足够。临阵不过三箭,也就是说,正面作战,最多三箭,敌人就已经冲到面前。虽然说弓箭手前方都有人护着,但这个时候,就只能抛射敌人后方;很多时候,不等箭支射完,就需要退后,让自己一方其他人支援前面,弓箭手则退到安全距离,继续攻击。

射二十支箭,手臂的承受能力,基本上就达到一个极限,继续射击,速度变慢,能射击的距离也变短,还不如换人,修整之后,再次轮换。

弩箭也一样,如果不停的使用,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配件,毕竟木材还是比较容易坏的,尤其是这种强力的器械。

“准备好了吗”王牧问道。

“没问题,都准备好了”陈大石拍着胸口说道。

“好守了这么多天,也该给这些家伙,一点教训。”王牧沉声说道。在他们前方,是骠国的营地。

能够统领十万大军,骠国的将领,并非弱者,至少一些基础知识,比王牧丰富,营地虽然连绵几里,不过很有条理,想要偷袭很难。

但是王牧可不是正规军伍出身,他脑子没有被太多规矩和作战方式限制,因此能够另辟蹊径,渡江绕后,这就是他想到的办法。

蜀中和江南,船工都有不少,骠国和南诏,这么多湖泊河流,不利用起来,那就太浪费了,虽然大船没有,能够运兵马的,还是有不少,挑选下游一处地方,轻松渡江,绕到了骠国后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6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