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4章鱼获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王牧没有告诉冯盎自己都打算,只是安排冯盎调集的人员,修建码头,建造船坞,做前期准备。

“冯大哥,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冯盎拱手相送。

在岭南呆了两个月,王牧决定返回姑复,不过这次他只带了一艘以前的船回去,剩下的留下来捕鱼。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船队发现在岛屿附近,往往会有较大的鱼群存在。

王牧也大致上有所猜测,夏季正是鱼汛期的高峰季节,近海鱼非常多,尤其是海湾与岛屿附近,因为水流要慢一些,所以鱼群在这里生活,产卵。

还有一种说法,是鲸鱼跟着追逐,所以鱼群需要跟着暖流躲避,因为天气暖和而升上来的天敌,这是一种大自然规律,就像非洲野生动物迁徙一样,动物的本能。

说实在的,王牧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大自然物产非常非常的丰富,只不过人们还没有工具去获取。

没有进过污染的水源,具有无数的鱼类,海洋之中,更是如此,崖州挡在前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海湾,渔网下去,没有多久就是沉甸甸的一网鱼,船上的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渔网拖上来。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别说冯盎,王牧都惊呆了。

大收获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姑复郡的湖泊捕捞,一样非常多,密密麻麻的鱼在网中跳动,不过比起海里面,还是差了一些,主要是海中鱼很大。

在湖泊之中,几十斤,上百斤的很少,海里面却很多,几乎每一网下去,都有几条大家伙。

王牧还能保持冷静,冯盎几乎是红着眼扑上去,提起大鱼,和自己比了一下高度。

老而弥坚,冯盎虽然年龄大了,力气没有减弱多少,一把抓住鱼鳃,任凭鱼儿拼命挣扎,他巍然不动。

冯盎跟着船队,亲眼见到没有一网落空,回去之后,疯了一般下令,征调懂水性的人和所有船工,想要尽快打造船只,出海捕鱼。

还是王牧阻止了他,造船需要时间,制作渔网也需要时间,这不急于一时,有计划的安排,才不会浪费人力。

冯盎已经对大海着迷,亲自坐镇广州,又安排了好几個儿子,在崖州,雷州督促,按照王牧的吩咐,建立鱼村,毕竟那么多鱼,弄回来之后还得处理。

盐场也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人手足够的好处,哪里像当年,煮几斤盐都需要全村出动,唯一缺点现在盐场需要人工引水。

不过王牧已经规划好了,让他们先修水渠,他会安排人过来,用水车把海水引到高处。

“这人啊真是麻烦。”王牧看着远方,自言自语的说道。

天天腻在一起,他就想躲远点,离开几天,又想得很。

“大丈夫能屈能伸。”王牧嘀咕了一句,随后回到船舱,每次回家的路上,心里就有些急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分散精力。

七月,酷暑难当,即便宫女扇着扇子,李世民还是觉得心里阵阵烦躁,就连他最喜欢的皇后长孙氏,都不愿意靠得太近,因为太热了。

“陛下,驸马都尉王快跟汝南公主进宫来了,正在求见陛下。”一名内侍轻脚轻手,走到李世民附近,低声说道。

宫里生活,没有一点能力可不行,就像这个内侍,走路无声,说话的时候声音不大,又刚好能够让李世民听清楚。

“汝南进宫来了宣他们进来。”晕晕欲睡的李世民,清醒了一些,抬起眼皮吩咐道。

“汝南见过父皇母后”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平身,天气如此炎热,你们进宫,有什么紧要之事吗”李世民微微一抬手,随后问道。

“会父皇,就是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儿臣才进宫来。”依旧显得青涩的汝南公主,柔声回答道。

“哦”

面对李世民探寻的目光,汝南公主转过头看向王快,示意他来回答。

王快对汝南公主微微一笑,上前半步,拱手施礼道:“回父皇,家父让人送来消暑秘方,特意前来进献父皇母后。”

一听消暑的,李世民顿时来了精神,坐直身体说道:“消暑秘方,快呈上来。”

知道公主带了东西进宫,内侍很有眼色,立即小跑着出去,把一口箱子抬了进来。

“父皇,还请让人打两盆清水进来,再用碗装两碗清水。”王快说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立即就有宫女内侍前去忙活。

“汝南,到母后这里来。”等待的时候,长孙笑眯眯的汝南招手,等汝南公主坐到她身边,长孙就拉着她低声的问询什么。

王快正襟危坐,等到宫女端进水来,他急忙起身前去摆弄。说实在的,他不喜欢进宫,总觉得压力太大,规矩又多。想到成亲之前,礼部安排人来指点那些规矩,他就头疼。

王牧让人送来的硝石制冰,很快就在王快摆弄之下,呈现在李世民面前。

感受到丝丝凉意,李世民大吃一惊,亲自上前观看,见到水盆里面,薄薄的冰块,不由瞪大了眼睛。

好在他是一个理智的皇帝,并没有觉得是仙法妖术之类的东西,啧啧感叹道:“不错,怎么办到的”

“回父皇,很简单,只要把硝石放进水里就可以了,上面这碗水,可以喝,也可以换成酸梅汤。”王快解释道。

“嗯,再弄给朕看一下。”李世民点点头道。

“喏”

又看了一遍,李世民惊叹道:“居然如此简单。”

刚才王快已经喝了一碗凉水,李世民为不客气的拿起另外一碗,喝了下去。

“舒服有了这东西,朕再也不愁夏天冰不够用了。”李世民高兴的说道。

“嗯,确实是好东西,我觉得心情都好多了。”长孙带着汝南一直在旁边观看,这会也点头赞同。

因为好几盆水的缘故,宫殿里面,温度降了不少,尤其是靠近盆子的地方,凉意升腾,很是舒爽。

“你父亲有心了,写信告诉他,朕很满意这份礼物。”李世民轻轻拍着王快肩膀说道。

“是,儿臣会写信告诉家父。”

“你父亲可还说了什么”李世民走回座位问道。

“家父并没有说其他,除了制冰之法,就只送了一些水果前来,儿臣已经带进宫来了。”王快回答道。

“还等什么,送进来让朕尝尝。”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刚刚把水盆搬到李世民附近的内侍,急忙又向外走去。

“母后,公公让人教了一种冰冻水果的吃法,等下您试一试,很好吃。”见李世民开心,汝南公主很是高兴的说道。

以前夏天,皇家窖藏的冰,只会在重要场合,才会放到冰鉴降暑,根本没有多余的用来做冰冻水果。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办法,一般情况是把果篮放到深井里面,放几个小时取出来,也很凉爽。

长孙闻言笑着问道:“是把水果放到冰水里面吗等下我得尝尝。”

“在里面加上胡麻,羊奶,喜欢甜一点,还可以加蔗糖。”汝南公主咽咽口水说道。

王牧派的人,给她弄了一碗水果刨冰,吃得汝南公主非常开心,一说起就感觉口舌生津。

“好,等下母后尝尝。”长孙笑着点点头,她身后的宫女,立即有两人离开,去准备需要的东西。

很快几个箩筐抬进来,里面装着许多稻草,在稻草里面,则是一个个罐子。

一个个罐子打开,里面倒出来全是荔枝,王快解说道:“家父说其他水果,关中也有,唯独这荔枝,只有南方生长,不过荔枝无法制作果干,所以做成罐头。”

看着白白嫩嫩的荔枝,李世民不解的问道:“为何要泡在水里面莫非这就是长久保存的秘密”

“是的,罐子里面先装荔枝,然后用凉开水把罐子里面的空隙填满,就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异味,就可以放心食用。”王快点点头说道,随后闻了闻倒出来的荔枝,挑起一颗丢进嘴里。

“不错,不错”李世民也开始品尝,一吃就停不下来,眉开眼笑的赞道。

另外一边,汝南公主已经开始调制刨冰,搅拌均匀之后,端到长孙和李世民面前,一脸期待的说道:“父皇母后,您们尝一尝,合不合意。”

汝南公主只是小妾孙生,前几年李世民一直忙碌,对于子女,自然没有多少关注,所以她很想得到李世民更多的目光。

“嗯嗯很好,汝南有心了。”李世民喝了一大口,笑着点头赞叹。

见汝南的目光投过来,长孙放下勺子说道:“确实不错。”

“母后,我想在酒楼卖这冰冻的水果,您觉得怎么样”汝南公主就像得到大人夸奖的小孩,眉开眼笑的问道。当然算起来她本身还是半大孩子。

“当然可以,一定很受欢迎。”长孙点点头说道。

说起酒楼,李世民就不由一顿,他很想把酒楼从汝南手中要过去,可惜实在开不了那个口,也丢不起那个脸。

主要是酒楼生意,实在太好了,天天中午爆满,下午喝茶的也不少,说是日进斗金,有些夸张,不过每天几十贯利润,还是有的。

酒楼生意好,一来是有公主的身份,其他人多少想去混个熟脸,表达自己的支持,另外就是酒楼本身菜品丰富,比起其他酒楼,味道又好不少,还有各种节目表演。如此有排面的地方,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自己想在外吃,都是不二之选。

小说家很早以前就有,如今把小说称为话本,虽然现在说书人还没有宋元那么流行,不过已经有了,王牧就找了几个说书人在酒楼说书,还让他们想办法,配合一些人员,把话本改成表演形式。

虽然没有特效,配合乐器,这种话本表演,在酒楼相当受欢迎,如今长安已经不止一家酒楼在效仿,甚至一些青楼,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都推行了这种表演。

只不过王牧一开始,就几乎把长安仅有的几个说书人,全部招募到了酒楼。

如果是别家酒楼,可能还有人去挖人,不过汝南公主的地盘,效仿一下可以,有谁敢去挖人。唯一一家不知底细的外地商人,前去挖人,结果当天晚上,就被人套进麻袋,打了一顿。

王快回到家里不久,宫里就来了赏赐,皇帝和皇后分别让人送来赏赐,这让许多人心里一惊,顿时明白,汝南公主非常受宠,消息灵通的则在打听,他们送进宫的是什么东西。

这并不是需要保密的,很快就有人知道,汝南公主进献了一种可以夏天制冰的办法,还有从南方送过来的荔枝。

荔枝这玩意,很多人都知道,荔枝又称离枝,意思是离开树枝,就必须尽快吃,不然容易坏掉,以往有人连通果树一起运到长安,价格非常贵。

水果有些意外,不过在意的人不多,只有夏天制冰的办法,把人惊得不轻,本以为是消息打探错误,谁知道酒楼很快推出了一道小吃,水果刨冰。这下算是把两个消息,一起坐实了。

随后又有不少人知道,皇帝赏赐了不少人制冰之法,当有些人向得到赏赐的人打听的时候,都表示消息属实,不过对于制冰之法,无一例外的三缄其口。

李世民多聪明的人啊这种好东西,他要作为恩赐来奖赏,自然不允许乱传,而且他需要时间,把硝石矿掌控起来,就像曾经无人问津的煤矿一样。

当然,李世民用的是女儿做借口,表示汝南公主要用制冰之法卖水果刨冰,所以诸位爱卿要保密之类的云云。

反正自家已经得到好处,群臣自然是拍着胸口保证,绝对不会从自己这里泄密,妨碍公主挣钱。

如果是一般公主,把挣钱说得如此光明正大,肯定有不少人弹劾,不过汝南公主,没人愿意弹劾,就在于敦化坊两座福利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8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