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发明家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兵遣将

书名:大明发明家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其实,在将满桂和黑云龙被派出去后,天启就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以应对建虏的报复了。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明蒙联军没有被蒙古左翼各部给击溃,皇太极就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是一个社团大哥应有的担当,不然这社团以后就没法带了。

只是不知道皇太极会进行多大力度的报复,全军出击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毕竟不是入寇,没必要如此的兴师动众。

而且对于皇太极来说,此次的首要任务是救援,其次才是报复。

而救援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不然,不但喀喇沁部有危险,其他各部也会蒙受损失,天启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就不担心蒙古左翼部落会又转而投靠林丹汗。

所以皇太极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动员太多的兵力,而且还要以骑兵为主。

天启的这种判断也得到了孙承宗和袁可立的认同,他也放心了不少。

随即,天启调令辽军总兵赵率教、祖大寿各领一万骑兵入关,至喜峰口。

祖大寿先率军出关口,北行与满桂建立联络,双方保持呼应。

而赵率教暂时驻留喜峰口,伺机而动。

同时,在西北面,天启又调令去年十月因战功就任陕西巡抚的杨肇基率军一万五千至密云后卫做好准备,并将参将曹文诏也调至其麾下,使其总兵力达两万。

曹文诏这半年来一直在剿寇,几乎每战必胜,毕竟这个时候的流寇刚起事,还未成势,根本不是曹文诏这种悍将的对手。

唯一的遗憾是只斩杀了王二、王嘉胤、王自用等几个匪首,天启最熟知的高迎祥太滑溜,不知道逃到哪里躲了起来。

锦衣卫也出动了不少人四处搜寻,也没有查到其踪迹。

虽然有些遗憾,但天启并不是很担心,除非这货不出来,一旦冒出来,老子就是一顿狂风暴雨般的胖揍,不留任何余地。

你逃得过初一,总逃不过十五。

恐怕高迎祥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农民,就是闹了点事,动静也没有多大,就引得皇帝亲自关注,不知是该感到荣幸呢还是该高兴呢

不过再怎么说,如今的高迎祥还只是一个小角色,所以眼下最大的威胁还是建虏。

在济尔哈朗带着一众贝勒率领八千建虏精锐骑兵进入科尔沁部时,天启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总计近七万的大军,而且几乎都是大明精锐。

也许有人会觉得天启此举是自寻死路,竟然放弃关内坚固的城池防御,主动跑到广阔的蒙古草原与善于野战的建虏对抗,实则舍自家之长,让建虏能更好的发挥出长处,是不智之举。

其实,天启并没打算和建虏进行决战,所以这七万大军的主力几乎都是骑兵,机动性强。

而且,他也给所有主将下了命令,不要求你们任何人消灭多少建虏,并建议对建虏没有五倍的兵力优势,最好不要与其正面硬拼。

以游斗,打击蒙古左翼投降建虏的部落为主,疲惫建虏之师,削弱他们在蒙古左翼的威望。

而只要蒙古左翼不稳,建虏就无法放心入寇,这才是天启最终的战略目的。

不过,济尔哈朗在出科尔沁部时,兵力也得到了不小的补充,达一万五千人,因为科尔沁部出动了七千人马相助。文網

而科尔沁部在所有蒙古部落中,也是比较强盛的存在,所以从努尔哈赤时期就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收服,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联姻。

先用武力打服之后,再通过不断的联姻手段进行捆绑,所以科尔沁部与满清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

正因如此,正史中满清很多地位显赫的女人都出自科尔沁部,比如最为后世人熟知的孝庄。

此时,济尔哈朗已经大概的了解了眼下的形势,喀喇沁部已经名存实亡了,只剩下首领苏布地率领的一千多残部。

而明蒙联军在消灭喀喇沁之后,没有再继续进军,而是在喀喇沁部以西百里开外休整。

奈曼、敖汉等部一起组成了联军,兵力也有万余人,但停留在敖汉部以西五十里开外没有再前进。

蒙古左翼的反应在济尔哈朗的意料之中,但是明蒙联军既不前进,又不退却,这是要干什么专门等我们的援军抵达此事定有蹊跷。

他先至奈曼部,再至敖汉部,暗中还见了皇太极的姐姐莽古济了解情况,基本确认奈曼和敖汉两部暂时没有生起异心。

随即,他继续率部西进,奈曼部首领衮楚克和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凌跟随一起出征,塞臣卓里克图的万余骑兵也汇入建虏大军中,让济尔哈朗麾下兵力达两万八千左右,已经和满桂率领的明蒙联军相当了。

豪格、阿济格等贝勒根本不将满桂放在眼里,相信只要五千女真精锐就足以将其击溃。

可谨慎的济尔哈朗觉得此事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明国和察哈尔部这次的联合行动,显然不是满桂一个总兵能够决定的,而是明国朝廷和林丹汗一起赞同实施的结果。

既然如此,就不可能只派出满桂这支人马来对抗女真大军,那完全是送死。

所以,他没有急着去进攻满桂所部,而是先派出大量探子去侦察敌情,没有多久就得知南面出现祖大寿率领的一万骑兵。

果然有猫腻,可加上这一万骑兵,显然也是不够的,他又继续加强侦察。

这时,他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晋商八家的作用,如果这八家还在,明军的布局和动向早就摆在自己面前了,现在却要仔细的去侦察,而且很难获得八家提供的那般准确情报。

既然知道建虏会来,满桂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这些时日也派出了大量的哨骑,而骆思恭在天启的命令下,继续加大锦衣卫的投入。

在建虏援军出现在科尔沁部时,满桂和祖大寿便先后知道,然后建虏的行踪就很难隐瞒,大致兵力也被明军掌握。

但是,济尔哈朗却不知道明军究竟有几路,有多少兵力。

双方的探子已经先一步交手,济尔哈朗先后抓到了十多个明军的探子,包括锦衣卫。

却是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报,明军在北直隶的长城一线布置了三十万大军,随时准备从关口杀出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3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