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发明家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 天启的方阵

书名:大明发明家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周遇吉和黄得功两人在同一个画面中,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周遇吉文质彬彬,颇有儒气,而黄得功外表很是粗犷,一看就容易被当成一个粗俗武夫。

但天启不喜以貌取人,而且这两人在史料中也证明自己是善战之将,这就足够了。

天启屏退其他将官,只留下李邦华和周遇吉、黄得功三人,随即一行直接来到李邦华的营帐。

天启先简单的向周遇吉和黄得功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二人一惊的同时,大为欣喜,谁不愿意被皇帝看重呢何况是他们这种中下层军官,更需要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干。

只是他们也有些狐疑,万岁不会是一时兴起,把这当成一种乐趣吧,就像之前喜欢木工活一样。

如果天启知道他们的想法,恐怕会直接无语,木匠皇帝这个标签是揭不掉了是吧。

“朕给你们二人加游击衔,周卿代领三千火枪兵,黄卿代领一千骑兵、两千长枪兵。”

加的游击衔算是虚衔,没有游击将军的实权,但却可以代行游击将军之职,这样他们就可以管束麾下的其他千总了。

“谢万岁。”两人连忙叩谢,这几乎是坐在家里不动,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

天启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然后立即在一张宣纸上勾画起来,没多久就粗略的画出了一套布阵图。

随即,他让人将图挂在墙上,李邦华、周遇吉和黄得功不约而同的看去。

天启的画功虽然很一般,但是他旁边有用文字说明,所以也是一目了然。

以防他们无法全面理解自己的意图,天启又立即指着图纸开始解说起来。

战前时,布置若干个方阵,方阵之间相距五十步左右,每个方阵的主阵是纵深为六排的长枪兵组成,每排五十名士兵,共三百名。

主阵前方是纵深为三排的火枪兵,分左右两部分,间隔十步。

每排火枪兵五十名,左右两部六排共三百名。

在主阵后方还有一个小型方阵,由六排,每排二十人,共一百二十名火枪手组成,作为备营,也就是预备队。

方阵的两翼还架设有各式火炮,以作为远程火力的补充。

火炮阵地后方则是骑兵。

开战时,先用火炮射击敌军,待敌军冲近至火枪射程后,置于方阵前的火枪兵便按照三段击进行轮番射击,进一步杀伤敌人。

待敌人冲近后,火枪兵迅速一左一右退至主阵长枪兵的两翼,长枪兵准备接战,火枪兵则从侧翼攻击正面之敌的侧翼予以支援。

若敌放弃正面进攻,转而进攻侧翼的火枪兵,火枪兵则可退入主阵后方布阵,骑兵则上前截击。

若敌退却,火枪兵出阵追击,骑兵也可寻机从后掩杀。

这种布阵方式,自然不是天启自己头脑一热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后世已经证明的战法学习来的。

可能在具体的数量配制上有些不同,因为他不记得具体的数量是多少,而且东西方面临的军情不同,所以这可以通过日后的摸索中不断改进,但大体的思路是如此。

几人听完之后,皆是心头一震,本以为是万岁一时兴起,好大喜功,随便捣鼓出来的玩意儿,没想到确实有一定的兵法要领,这不是一窍不通的人能够想出来的。

可是,这样的布阵,火枪兵竟然占了步兵的六成,明显的过于依赖火枪兵的作用,长枪兵、甚至是骑兵好像都是处于辅助的地位。

这样一来,如果火枪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敌杀伤较小,这么点长枪兵,即便都像浑河之战中的白杆兵那般,恐怕也挡不住凶悍建虏的冲击啊。

一旦主阵长枪兵崩溃,孱弱的火枪兵简直如同待宰的羔羊。

所以,这样的布阵,看似条理清晰,但却有不小的弊端。

于是,李邦华毫不避讳的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周遇吉和黄得功也先后赞同。

天启虽然有些郁闷,但也不怪他们,因为与建虏交战以来,明军的火枪兵几乎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如果不是明军没办法像建虏那样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弓箭手,恐怕早就将鸟铳等火枪丢进了垃圾堆。

当然,这也与明军火器的杀伤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击中了目标,也无法穿透建虏的重甲对其造成杀伤。

久而久之,建虏对明军的火枪越发看不上,明军自己也没有信心。

再随着贪腐越发严重,各类火器粗制滥造,不时的发生炸膛事故,未伤敌、先伤己,让明军对火器越发的不待见了。

因此,这种观念一时改变不过来,也实属正常。

若是换作其他将领,这样的提议肯定会遭遇重重非议,直到无人问津。

可是天启作为皇帝,即便所有人都反对,他也要试上一试。

因为一旦成功,不但能够推进明军的军事改革,逐步向现代化军队的方向演变,也能够进一步加强他自己在全军,甚至是整个大明的威望。

退一万步讲,哪怕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所以他直接道:“朕知道你们依然对燧发枪不够信任,可朕依然想尝试一番,你们可愿陪朕一试”

李邦华只是微一沉吟,便道:“微臣愿与万岁一试。”

他之所以如此说,除了不想拂了天启的面子之外,也知道明军中充斥着大量不懂军略的人掌军。

如王之臣、高第之流,身居巡抚、督师、经略这样的要职,他们随便一个错误决定,就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无辜殒命。

而万岁这套布阵方式,虽然有不小弊端,但确实看出万岁对军略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比高第、王之臣这些人要强得多。

而且也就六千人,就算投入战场中,也影响不了大局。

既然这样,那就好好配合,把万岁哄高兴了,多给京营下拨一些钱粮也是非常值得的。

黄得功似乎也想通了这层原因,所以也连忙赞同。

周遇吉有心反对,但是人微言轻,知道这个时候拒绝,除了得罪万岁和提督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还不如应下来,勤加操练,到时候即便战败,也能尽可能的杀伤一些敌人。

因此,也跟着同意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