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08、第一百零八章

书名: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9

入夜淅沥下起小雨, 檐角雨水滴滴答答,明檀侧卧榻上,静静听那雨声。

白敏敏与周静婉冒雨前来时, 素心晾温了粥, 正打算送进屋中。

白敏敏顺手接了:“我来吧。”

素心点点头, 朝她俩略一福身, 又看了眼她俩身后之人。

章世子,陆殿帅, 舒二公子,来得还挺齐全。

素心本想着,男子进屋可不合规矩,然转念又想,在这花楼逗留数日就已是最不合规矩的事儿了, 且还有静婉小姐在,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白敏敏小心翼翼端着粥, 领了众人进屋, 她小快步走至榻边坐下,放下手中粥碗, 眼泪汪汪地看向明檀:“阿檀, 你受罪了!”

明檀眼睫轻颤, 虚弱道:“我没事, 这个时辰你们怎么过来了?”

“这些时日本就夜不能寐,听说你醒了,我哪还能坐得住!”她紧握住明檀的手, “还疼不疼?肯定很疼吧,我让章怀玉着人去寻西域奇药了,定能将疤痕祛得半点都瞧不着, 你放心!”

明檀极浅地弯了下唇:“还是你最了解我。”

“那当然――”白敏敏一张嘴就停不下来,周静婉轻轻拉了拉她,目光定在锦枕一大片洇开的深色上。

“阿檀,你肩上有伤,不应枕这般高的枕头,换一个吧。”

周静婉声音轻柔,动作也极小心,她扶住明檀,示意白敏敏换枕。

白敏敏不明所以地照做完,才发现原本那只锦枕是湿的。她怔了怔,心疼之意愈甚。

倒是明檀看起来颇为平静,主动让白敏敏喂她喝粥,白敏敏点头,忙不迭端起粥碗,一勺勺舀起,细致吹了吹,才送入明檀口中。

屋中很静,舒景然他们入了屋,也不好上前,就那么远远站着。

等白敏敏喂完粥,姐妹三人叙完话,周静婉才极淡地递了句话,也不看人:“不是有话要说么,长话短说吧,阿檀还需要休息。”

陆停闻言,率先开口。毕竟阿婉已冷他多日,今夜若非带她来看王妃,估摸着她还能继续冷下去。

可惜他不大会说话,说也说不到点子上:“……大理寺狱怎么说也是天牢,即便是殿下交代过,条件也就是天牢的条件,侯爷肯定吃了些苦头,但王妃放心,侯爷性命无虞。”

舒景然听了都有些想要扶额,不得不接过话头解释道:“陆停的意思是,侯爷无碍,未受皮肉之苦,只不过天牢潮湿,饭菜简单,这几日委屈侯爷了。”

陆停抿唇颔首。

见明檀毫无反应,舒景然又继续道:“其实启之不想瞒你,可京中亦有北诃与羌虞的探子,若是打草惊蛇,那侯爷先前所探知的情报便全然作废了,毕竟就连定北王府都有宿太后埋藏多年的钉子,不是吗?”他顿了顿,“而且此事,除却陛下、启之,还有侯爷与陆停,其他人都不知晓,王妃应知,君命不可违。”

这话难道会有用?章怀玉不由望了他一眼。

然舒二不急不缓地递进道:“下诏那日,大功半成,启之本是要立时回府让你心安的,可他半路突遭宿党余孽伏击。”

明檀指尖微动。

“宿太后自囚寿康宫,图的是百年之后皇陵安寝与香火供奉,可她窥见,陛下与启之并不想给她这个机会,所以干脆拉人陪葬,拉一个是一个,一边伏击启之,一边又不惜启用王府掩藏多年的暗桩,离间你与启之的夫妻感情。

“那夜别玉楼,启之本就在等宿太后的精弓手,你突然出现,他无法预料对方何时动手,想将你送回王府,也是怕你在此地逗留会生意外,可惜,这意外最后还是生了。”

这些事明檀多多少少明白,也没给出更多的反应。

章怀玉心底打鼓,第一万次怀疑舒景然到底行不行。

“当然,我知道王妃最在乎的,并不是这些。”舒景然忽道,“不知王妃可还记得南下灵州时,灵雨河上那场大火?王妃昏睡了一天一夜,他便不眠不休守了一夜,我让他去休息,换婢女轮守,他说不用。生平头一回,有女子为了救他,闯入火海,他问我,这是不是因为你心悦于他?我反问,若是心悦他待如何?他答――若是心悦,不可辜负。”

明檀不由捏住了锦被。

“虽然迎娶王妃非他本意,可赐婚旨意下达之时他也曾言,既娶了你,便会保你一生无虞。其实他从未想过要对付侯爷,相反,他一直很欣赏侯爷,”他稍顿,意有所指道,“若非启之,靖安侯府与令国公府,说不准如今已成患难亲家。”

章怀玉不由侧目,为了江启之,他这是连陛下都内涵上了啊……这话层层递进得,可真不愧是探花郎。

话至此处,舒景然停了片刻,随即又缓声道:“许多事,到底真心,还是假意,王妃心中定有判断。今次之事,虽形势所迫,非他所愿,可王妃昏迷不醒时,他说他错了――‘让我的妻子受伤,是我最大的过错。’”

白敏敏与周静婉都不由触动。

定北王殿下那样的人,竟能说出这样的话……若不是相信舒二公子人品,白敏敏真有些怀疑是他自个儿在胡乱现编。

“该说的话舒某都说完了,启之生性如此,不喜多动唇舌,其实他这性子比从前已经好了许多,从前他行事,从不屑于同人解释,有时过个一年半载,旁人才恍然大悟。

“今夜冒昧前来,也不过是因舒某知晓,启之在乎王妃。此去西北,凶险多艰,若能得王妃一句谅解,想来他上阵杀敌亦会更顾惜己身,如此,舒某还能见他留着条命回来。”

他远远行了一礼:“舒某叨扰,还请王妃见谅。”

陆停本想附和两句,可舒景然不着痕迹地看了他一眼,他张了张嘴,又继续保持缄默。

相比之下,章怀玉就识趣多了,舒景然这话点到即止,再往下卖惨就少了点意思,是以他根本就没打算多说,只给白敏敏抛了个“先走”的眼神。

白敏敏会意,与周静婉对视一眼,轻声道:“阿檀,时辰也不早了,你好生休息,明儿我再与静婉一道来看你。”

几人轻手轻脚往外退,还轻轻带上了门。

……

出了别玉楼,陆停走在周静婉身侧,低声问她今日表现可还满意。

周静婉不看他,只看向不远处的马车,轻声细语道:“话都是舒二公子说的,即算是阿檀宽了心,也与你无干。”

陆停还想再说些什么,后头忽然传来绿萼的呼喊:“敏敏小姐,静婉小姐,留步!”

绿萼提裙追了上来,满脸焦急:“小姐!王妃!小姐她……”

“慢慢说,阿檀怎么了?”周静婉问。

绿萼汗都急出来了:“小姐也不知怎的,奴婢方才进去,就非要奴婢去寻人备马,说是要出城!”

白敏敏瞪大眼睛:“出城?难不成她是想去追王爷?她伤成那样,疯了不成!”

“这,这委实不必,写信即可。”舒景然也有种弄巧成拙的错愕感。

“可小姐已经挣扎着坐起来了,还说这城她今日非出不可,奴婢若找不着人带她去,她就要自个儿走过去,看谁敢拦她。”

拦是肯定不敢拦的,走她也走不过去。只是若没下楼就再晕一回,这罪过谁也担不起。

白敏敏与周静婉正要跟绿萼一道去劝,就见明檀颤颤扶着窗沿,往下望。

“阿檀!”白敏敏与周静婉担忧喊道。

陆停也不知哪根筋没搭对,眼见众人都焦急着要上楼劝她,他冷不丁说了句:“我带王妃去吧。”

周静婉:“……?”

自上京前往阳西路,需从西城门出,然别玉楼在京城至东,一队兵马疾行一个多时辰,才堪出城门。

方出城门,就下起了雨,冬夜凛风刺骨,雨丝冰凉,有将领勒马提议:“王爷,今夜不如就在此处扎营暂歇,等雨停了再往前翻山?”

江绪勒住缰绳,回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城楼,沉声发令:“停,今夜在此暂歇。”

简易的营帐很快扎好,不多的干柴升起小小火堆,大家围着取暖,随意寻了地方,很快入睡。

江绪也坐在火堆旁,干柴不时迸发出噼啪声,火星子偶往外冒。

他这几日一直守着明檀,都没怎么休息,可这会儿不守着她了,好像也无法入睡。

其实若早知有雨,他大约会再留一晚,可转念一想,留与不留似乎也没太大差别,她总归不想见他。

静坐了一夜。

五更时天蒙蒙亮,众人转醒,收拾拆帐,准备上路。

江绪握住缰绳,最后看了眼身后,在晨曦微光中逐渐清晰的西城楼,不再留恋地发号施令道:“出发。”

“江启之!”

“驾!”

“驾!”

“江启之!”

身下千里马疾驰嘶鸣,江绪身侧,忽有将领大声提醒:“王爷!后头仿佛有人在唤你!”

江绪速度稍缓,其实他也听见了,只不过那声音微弱又熟悉,他以为是他出现了幻觉。

一队行速俱缓,马蹄声静,身后唤他名讳的声音虽远,却比先前来得清晰。

“江启之!你若是回不来,我永远也不要原谅你了!”

江绪缓缓掉转马头,看向远处城楼上那抹极小的身影。

“是王妃?”

“好像是……”

有人大着胆子向江绪建议:“王爷,您要不要回去与王妃说几句话?左不过一两个时辰,咱们后头少休息会儿定能赶上大军。”

“不必。”

江绪凝望着那道身影,明明隔着很远的距离,可他好像与她对视了。

半晌,他抬手,眸光锐利坚定:“收复荣州,此战刻不容缓,出发!”

马鞭一扬,马身利落回转,铁蹄扬尘,逐渐隐没在远离上京的山林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