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4、第五十四章

书名: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9

从竹林回到屋中, 明檀有些心不在焉, 偶尔瞥一眼江绪, 也是欲言又止。

江绪以为她是被蛇吓坏了,没多想, 只喝着粥, 看一早送来的邸报。

到底还是明檀忍不住, 旁敲侧击问了句:“夫君可曾听说过灵渺寺?”

灵渺寺?

江绪动作停了一瞬, 又继续喝粥,连眼都没抬,只不动声色反问:“你与令国公府退婚后,不是在那祈过福么。”

“啊, 是……”

明檀埋头扶额, 闭着眼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她怎么把退婚这茬儿给忘了。

“怎么了?”

“没怎么。”明檀忙转移话题, 给他夹了块酥饼,“夫君尝尝这个,素心今儿一早特地去采了新鲜花瓣烤的。”

江绪接了, 也没追问。

明檀暗自松了口气, 她可不想和夫君聊什么退婚的老黄历,又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给自个儿长脸的好事儿。

眼看灵渺寺这话头是不能再提了,明檀一时也不知如何再问, 只能安慰自己,方才夫君应话时半分无异,想来与她在寺中念叨无甚干系, 许是她梦呓了,又或是无意间说过一嘴但她自个儿不记得了也说不定。

江绪翻着邸报,眼尾扫过还在扶额懊恼的明檀,唇角不自觉往上扬了下。

今日成康帝召江绪觐见,出门前,江绪给暗卫下了道命令:“带人去竹林,把蛇都杀了。”说得云淡风轻。

“是,属下领命。”

暗卫领命领得痛快,可转过身便面无表情地想:杀蛇,这还不如让他去杀人来得痛快。

盛夏时节本多蛇虫,就算清理了竹林,永春园中草木繁多,其他地方的也能游窜过来,该如何清理?

清平殿,空旷幽静,沉香袅袅。

成康帝与江绪坐在棋桌前对弈。

身为帝王,成康帝自然是什么都通一些,于棋艺一道上,无需江绪放水,他也能与其平分秋色。

这会儿,成康帝边落子边与江绪谈起政事:“昨日灵州市舶使喻伯忠递了折子上来,说监官周保平狎妓暴虐,纵乐无度,五日前已暴毙于家中。”

江绪目光落于棋面,静静听着。

成康帝自顾自继续道:“灵州的市舶税连年降低,可往来藩客却不知多了凡几,朕不过派个周保平探探虚实,半年不到就折了,看来这灵州,还真是水泼不进,刀插不入了。”

江绪仍未出声。

成康帝又絮叨了半晌,见江绪不发一言,他忍不住敲了敲桌:“你如何看?”

“右相如何看?”江绪反问。

“右相以为,灵州是宿家最后一块地盘,世代经营,不易啃下,需得从长计议。”成康帝耐着性子复述完,又不由得吐槽了句,“都是些废话。”

“右相说得不错,太后一脉树大根深,如今最大的倚仗便是灵州海贸。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动作太大,怕是会得不偿失。”

“朕何尝不知,可这块骨头难啃便不啃了?灵州海贸日益繁盛,他宿家在此划地为王算怎么回事,你快给朕想想主意。”

江绪看着角落已被围堵难以突出重围的黑子,垂下眼帘,忽然在其不远处落了一子。

“陛下要的不过是把控海贸,灵州既难攻坚,不若再开一港,徐徐图之。”

成康帝顿了顿。

大显前失北地十六州,历经三朝,到他手中仍余五州未曾收回,是江绪领兵多年征伐,才从北地蛮夷手中拿回曦、理、虞、东四州。

北患未绝,南夷侵扰也未休止,于开港一事上,几朝都是慎之又慎。

成康帝也不是没想过再行开港,可这开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光是开不开,开在哪,朝臣就能反复辩上月余。

他思考良久,忽问:“若是再开一港,你认为何处为宜?”

“全州,桐港。”

“桐港?”

江绪甫一提起这么个小地方,成康帝一时都没想起在哪儿,好半晌,才在脑海中勾勒出其地理位置。

不知想起什么,他忽而撂下棋局,唤人拿了张舆图过来。

全州与灵州中间隔了两州,可与主要互通的摩逸、渤泥、交趾、真腊等国,海航距离相差无几,要转移灵州经营已久的市舶贸易,具备了便利的地理条件。

且全州内邻禹州,禹西地区是西域往来要塞,周有锡止、庞山等望县拱卫,若能在全州再开桐港,禹州往来交通之汇也可更为便利。

最为要紧的是,全州远北地,也远南夷,在此开港,不必忧心有海寇蛮敌联合之困。

只不过,“全州并不繁荣,你说的桐港也只是全州里头一座小得不能更小的海镇,贫苦久矣,与灵州毫无可比之处。”要开港口,总得有点基础条件。

“白纸一张,更易书写。”

这么说,也没错。

成康帝点了点头。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成康帝点了点舆图,“即便开港,短期内也难从灵州分一杯羹,所以这灵州……不论如何,至少得插人进去,博买不论,这抽解怎么也得给朕交齐了。”

他又叹道:“周保平忠心,人也机敏,他下灵州近半年,此番遭难,想来应是拿到些什么东西,朕得派个人去查查,究竟是怎么死的。”

江绪不置可否。

他想了想,问:“阿绪,你认为谁去合适?”

江绪没答,只抬眸,与他对视了一眼。

“这倒也不必你去。”成康帝下意识否道,“朕看,就让舒景然去吧,也好让他历练一番,他是右相之子,宿家不会妄动。”

“左右无事,我与他一道去,顺便去趟桐港。”

“也好,随你。”成康帝没多纠结。

议完正事,成康帝又与江绪闲话了几句,只不过江绪向来是没什么兴趣与他聊闲事的,很快便欲起身离开。

他起身之时,成康帝注意到他腰间竟佩了个香囊,忽然觉着有些稀奇:“你何时佩香囊了?”

他年少时便喜欢与江绪这位堂弟走在一起,许是两人都面临同样的困境,他待江绪总是要特别些。

可江绪从小就没给过他好脸色,某岁端午,他给江绪分了个婢女绣的驱虫香囊,江绪不领情,还肃着张鼓鼓的小脸对他说:“君子不佩闺阁玩物。”

江绪说到做到,这不佩,便是十几年都未佩过。

且江绪如此一说,弄得他也很有负罪感,十几年都未再佩香囊,非要佩,也是系于肘后,藏于袖中。

今日稀奇,这“闺阁玩物”怕是长了脚,自个儿攀上了定北王殿下的腰间。

成康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他懒得解释,转身负手离开。

成康帝望着他的背影,兴之所至,忽然招来宫人,问:“是哪位妃嫔做了香囊来着,拿来给朕瞧瞧。”

宫人应是,忙去取某位才人送来的香囊,心里嘀咕着,前日从宫中送来时,陛下不是说:“绣什么香囊,呆在宫中就安分守己,没事儿多抄几本经静静心。”转头还斥他,“这新来的才人不懂规矩,你也不懂规矩?朕几时佩过香囊?什么东西都往朕跟前送!”

帝王心思,真真是变幻莫测。

另一边,回春星阁的路上,江绪遇上了兰妃。

兰妃见着他,停步行礼道:“见过定北王殿下。”

江绪略略点头,此道只通春星阁,他问:“你寻王妃?”

兰妃与他保持着距离,眉眼低垂,“嗯”了声:“听说前几日王妃吃多了冰荔枝,闹肚子,妾身心中一直有些歉疚,那篓子冰荔枝,是妾身送的。今日便想带些好茶,来给王妃赔罪。”

“是她自己贪吃,与你无干。”

贪吃。

倒是第一次听到他用这般带有情绪的话形容女子。

已近楼阁,兰妃抿唇,不知想到什么,忽道:“既在此遇上殿下,便烦请殿下替妾身将这些茶转交给王妃吧。”

她话音方落,前头楼阁便传来女子叫喊之声――

“啊――!”

“王妃!”

“小姐!”

江绪闻声,往不远处望去,忽而足尖轻点,易影离地。

这几声惊叫来自春星阁外的秋千。

明檀坐在秋千上,让婢女们推着,本是想吹吹风,在高处瞧瞧永春园的无边好景,谁想推了会儿,她忽然眼尖地瞧见了江绪与兰妃的身影。

她不确定是不是瞧错了,催促着婢女:“推高点,再推高点。”

“小姐,不能再高了,再高了危险。”素心担忧道。

“无事,再高一些。”

明檀终于瞧清了。

竟真是江绪与兰妃。

他们俩怎会走在一起?瞧着……似乎是一道往春星阁来了。

虽然江绪已解释过两人关系,但兰妃怎么说也是差点与他有过婚约的女子,空谷幽兰般恬淡,还是他亲口夸赞过的高才。

明檀脑袋瓜里下意识闪过个念头,不行,与兰妃站在一块,她怎么也不能输了!

于是她忙道:“素心,快摇一摇梨花树,还有你们,秋千再推高些。”

她脑补着,梨花雨落,她在秋千上飞荡,衣袂飘飘,再配上少女轻快欢乐的笑声,嗯,很好,很有几分仙女下凡的韵味。

明檀兀自酝酿着笑声,在秋千落到低处时松了只手,想整理下吹乱的头发还有前襟。

哪成想她这一松手,转瞬之间,秋千便被推至了最高点,她另一只手也脱离了控制,半边身子往外,继而整个身子往外,竟是在最高点猝不及防地飞出去了!

那一瞬,明檀脑子空白,心跳仿佛停止,耳边有倏忽的风声,她什么都想不到,只遵从本能地闭眼惊叫道:“啊啊啊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3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