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2、第四十二章

书名:小豆蔻 作者:不止是颗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9

原本明檀还惦着要向她家夫君告陆停的小黑状, 可昨夜他回府时没来得及说, 后头云雨, 又只顾着抽抽搭搭,累极入睡, 倒将这宗要紧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她忘了也无甚打紧, 今日恰巧是一月一回的殿前司禁军演兵之日, 陆停也在等着江绪前来, 为他答疑解惑。

陆停身边的随扈记性不错,昨日周静婉在放生池边说的那些话他都还记得,不过他只记其言,不知其意, 复述时稍有些磕绊, 断句之处也难免错漏。

江绪听完, 不由得抬眼望向陆停。

陆停那张常年冷肃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波动:“殿下, 周家小姐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不想嫁给你的意思。”

陆停默了,好半晌才忍不住问:“如何见得?”

江绪边看演武场上士兵演武,边淡声解释道:“知鱼不乐, 是说你求亲的手段她不喜欢。你回多喂鱼食, 她大约误会你要多加聘礼强行迎娶,所以,宁死不从。”

宁死不从?

何至于此。

演武结束, 江绪往回走。擦肩而过时,他还停了瞬,无端轻哂了声:“多喂鱼食, 真会说话。”

陆停:“……”

周陆之事,江绪不想管,也没闲工夫管。但明檀一心想着好姐妹,待记起此事,就连他启程去了青州都不忘遣人追上送信。

他展信读完,还是提笔回了一封。

“周掌院名望颇甚,长女已入李府,不宜再议高显文官之亲。”

虽只短短一句,利害关系却已说得十分明了。

这婚嫁一事,原也不在周静婉愿与不愿。

其父掌翰林院,乃储相之才,有名望是好事,但太有名望,还尽以文官清贵为姻亲,难免有结交朋党、为登相位造势之嫌。

相比之下,陆停在任殿前司,虽统领禁军位高权重,可直属圣上,只受圣上一人之令,倒确实比其他登门求亲之人来得更为合适。

想到这,明檀不免有些惆怅。

陆殿帅再合适,静婉也不喜欢。然婚姻嫁娶之事,也从来没有光顾着女儿家喜不喜欢来定的道理。

也是,大约是她的郎君嫁得如意,都有些忘形了,若到最后,周大人周夫人觉得合适,旁人又哪有置喙的权利。

暮春时节花香风暖,日子仿佛也过得比寻常时节要快上许多。不知不觉间,十日一晃,平国公府的暮春雅集悄然来临了。

江绪去了青州一直没回,到底没赶上这场热闹。不过明檀很会安慰自己,这样也好,夫君不在,她便尽可狐假虎威,显摆她的王妃派头。

素心这两日受了风寒,明檀让她在自个儿屋中将养,另带了扮成丫鬟模样的云旖一道出门。

云旖是津云卫出身的高手,既得了命令,暂时在王府顶着姨娘的名头,便少不得隔三差五地要来向明檀请几回安。

明檀见了她几次,发现她性子极有意思。

按理说自幼受训的暗卫,手上都没少沾人血,自然是会冷酷无情一些,可云旖杀起人来云淡风轻,平素瞧着却纯善憨直,见什么都觉着好奇新鲜。

因着明檀赏的衣裳都过于精致繁复,她每回来请安时,都要抱着衣裳先去找方姨娘,让人帮忙穿好再一道出门。今儿要作丫鬟打扮,她又抱着衣裳来了启安堂,让绿萼帮她穿衣裳。

作好丫鬟打扮后,云旖跟在明檀后头,忽然没头没脑问了句:“王妃娘娘,我昨日出府买了只烧鸡,能从公中支账吗?我的月例银子快要花光了。”

“如何就花光了?不是,你为何要出府买烧鸡?”明檀莫名。

云旖直言道:“我昨晚有些饿,又不想麻烦别人,就想溜去膳房找些吃食,可王府太大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膳房在哪,就翻墙去外头买了只烧鸡。我还给您买了一包桂花糖糕,所以能从公中支账吗?”

“……?”

“桂花糖糕呢?”

“烧鸡吃完还有些饿,所以也被我吃了。”

“没有糖糕,不给支。”

绿萼都听不下去了,这云姨娘是认真的吗?这么点小事也要来找她家小姐。

还有她家小姐遇上这云姨娘怎么也和孩子似的,堂堂王妃一大早竟在和姨娘计较些个烧鸡糖糕!

好在云旖是个实诚人,立马便承诺明儿再给王妃娘娘买一包桂花糖糕,又发自内心,真诚地夸了一会儿王妃娘娘美貌过人,实乃神女之姿。

明檀被夸得心情甚好,自然也善变得很,立马又改口允了。

“对了,你还没说,你的例银如何就花光了?”

“前几日我去了城东,遇上个小乞丐,见他十分可怜,便给他买了几个包子,结果忽然涌上来一大帮小乞丐问我要包子——”

“……”

好吧,也算心善。

今日平国公府人多,带上云旖,一来是以防万一,二来云旖从未见过这般热闹,带她出门见见世面。

上马车前她叮嘱了声:“待会儿到了平国公府,你就好好跟着绿萼,绿萼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乱跑。”

“是,娘娘。”

去岁暮春诗会,平国公府门前的春正大街车马喧阗,拥堵不堪,奉昭的车驾拦在靖安侯府车马前头,还引得明檀与明楚为着这事儿绊了几句嘴。

今次春正大街前依旧是喧嚣满当,可见挂着定北王府标识的车马榖榖而来,前头再是拥乱,也都在挤挨中腾出了一条道供其前行。

奉昭远远望着,冷笑不已,也不知在想什么。

大相国寺闹出那等荒唐之事,宜王妃姿态放得很低,遣人备礼致歉不说,还亲自去了趟长公主府。

翟念慈虽不想轻轻揭过,可温惠长公主也不想将女儿家的矛盾再扩散开来,便做主压住了这事儿。

是以这些日子,两府也算风平浪静。

只不过宜王夫妇铁了心要将奉昭远嫁蜀中,这些日子一直都关着奉昭,不许她再出门闯祸。至于今日放她出门,也不过是应江阳侯所求,让江阳侯能在雅集之上,见见这位他要续弦的郡主。

章含妙巧思,应雅集之名,自要行尽风雅事宜。

春光正好,惠风和畅,百花争春之余,早荷也在湖中摇曳,清风阵阵送来清润荷香。

男人们被安排去马球场打马球、比试箭术,女眷们则是被平国公府的婢女一路引着往前,也不说是去哪儿,且听潺潺水声,行尽才知今日竟是要于清溪畔,来一场极尽风雅的“曲水流觞”之宴。

“曲水流觞”是文人旧俗,无外乎将酒盏置于竹排之上,从清溪上游顺水而下,欲饮便端之。

只不过今日稍有些新鲜,女眷们的午宴也落座于此。

众人分坐清溪两畔,延品佳肴,酒盏依旧置于竹排之上,顺水而下,可一次仅一杯,停在何人面前,便由上一轮停盏之人出题。

这题可以是命其作诗作词,也可是猜谜解语,全凭心意。

若停盏之人答不上来,便要饮下此杯。若是答上来了,便可另指任意一人饮下此杯。

明檀是定北王妃,自是坐在上首,极近上游的位置,这酒盏依水而下,基本不可能停在她面前,此番游戏说白了与她无甚干系,她倒也乐得清闲。

清溪淙淙,间或有落英顺水而下,有人即兴作诗,有人怡情清唱,远远还可听得马球场上热闹非凡,气氛愉悦得宜。

可这难得的好气氛还没延续多久,瞧着又要被翟念慈与奉昭两人搅和完了。

原是酒盏顺水而下,停在了翟念慈面前。上一轮停盏之人不敢为难这位永乐县主,出题十分简单,翟念慈答出之后,便指了奉昭郡主喝她这酒。

奉昭脸色虽不好看,但还是喝了。

两人嘴上逞了几句,有章含妙圆场,勉强还稳得住。可谁曾想,就是这般赶巧,下一杯酒又正正好停在了奉昭面前。

依照规则,便是该由上一轮停盏的翟念慈出题。

翟念慈逮着机会,笑出了声,起身不客气道:“那便请奉昭郡主,作牡丹诗一首吧。”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从前只觉奉昭郡主爱找事,没成想这永乐县主找事的功夫,丝毫不逊色于前者。

明檀也远远看着这场好戏,依奉昭脾气,直接将酒泼在翟念慈脸上也不是没可能的。

可出乎意料的是,奉昭明显气得要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竟咽了下去。更出乎意料的是,奉昭端着酒,竟还真作了首牡丹诗。

虽作得稀烂,但本也没说一定要作得如何精巧。一时鸦雀无声便罢,奉昭竟还挑衅道:“本郡主既答了出来,便请定北王妃饮下此酒好了。”

正等着看戏的明檀:“……?”

为何不死不休的戏码总忘不了她。

很快,那杯酒便由婢女送至明檀面前。

明檀狐疑。这酒奉昭碰过,该不会有问题吧,她怎么就这么不放心呢。

可众目睽睽之下,她不能不喝,也不能当众验酒。她若验酒,有问题便罢,若无问题,打的可不仅是奉昭的脸,而是平国公府的脸。

明檀犹豫之际,耳畔忽而传来云旖的声音:“王妃放心,我换过了。”

换过了?

明檀闻言,不动声色地饮下了这杯。

待无人注意,她轻声问了句:“你如何换的,换去哪儿了?”

云旖默了默,她只管得到自家王妃,哪还管得了别人死活,就是随手与还未顺水而下的一大堆酒换了一杯而已。

不过她用划痕做了个记号。

哦,不巧,好像就是那位永乐县主正在喝的那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5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