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6章城中之城

书名: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收费章节(12点)

第206章城中之城(加更)

常慧慧告别达达巫之后两天也踏上了回部落驻地的路,沿路有里程碑,给他们在风雪中引路。

远远的,目力所及之处,白茫茫的雪原上有一道灰色的剪影,那是炎族现在的城池。

是的,城池。自从常慧慧听说南陶小山上遭遇泥石流之后,她日夜不安,最终决定在草原上平地起城池,说是城池,其实只不过是简陋的石头城,石头城墙外面挖了一圈壕沟而已。

当时,她提出来的时候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部落的负担太大。南陶小山上的悲剧在部落里传开,常慧慧解释了原因,长老们只赞同先建房子。只要有开始,就会一直做下去,常慧慧让狩猎队在闲置的时候运石头造城墙。城墙几次成功抵御猛兽,后来她把城墙的范围扩大,最初如村子一般的居住地就成了城中之城。

“是酋长回来啦酋长回来啦”

靠近城墙的时候,常慧慧让人升旗炎族大旗,守在城墙上的人高声对墙下的人呼喊,片刻后,嘹亮的号叫声在雪原上响起,只不过一会儿时间,城墙上就出现了无数个黑脑袋。

常慧慧冲上面的人挥动手中小旗,轻夹马腹,马儿速度加快,后面的队伍也随着加快速度。她是才去年才学会的骑马,在马术上她遇到从未有过的挫败,族里已经有很多人学会在奔跑的马背上射击和刺杀,而她还是只能骑马,无法在马背上做太多花哨的动作。骑马与曾经坐车的感觉实在相差太远了。

“开城门”守城的人高声叫喊,吊在城墙上的沉重木桥缓缓下降,又“嘭”一声触地,木桥收起时是城门,放下时是连接城池两边的木桥。

阿鞭从两米多高的城墙上飞跑下来,说道:“酋长,辛苦了。”

常慧慧缓缓而笑,道:“辛苦倒不至于,你们在城墙上怎么样?有没有很冷?”

“我们是刚上去的,之前一直在下面的竹楼里,城墙上只有几个人看守。”阿鞭笑道。

“嗯,这样很好,我们这地方离大河那么远,不会轻易被人发现,”常慧慧搭着两个人肩膀从马背上跳下来,和阿鞭一起到城墙上去,“你们也不用太辛苦了。走,我们上去看看去。”

城门两边有石头台阶连接城楼,和常慧慧与霍农两人生活时住在帽子石头下的情形差不多。城墙上的石头都是从周围山上运来的,花费了几年的人力和物力。在这个工具简陋的时代,造这样一座并不大的城池十分困难。好在山上的石头多,要找大小合适的石头并不难。

顺着台阶上楼,城墙呈梯形,下面宽上面窄,最窄处也有两米多,秋天的红米秆子和红米都可以在这里晾晒,红米顺着风一扬就把里面的灰尘和红米茬子扬走了。除了防御和防守,城墙也充当着稻场的作用。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城墙上还没建栏杆,在石缝里铺上泥巴之后就是平平整整的,在大风的情况下,人上去还要猫着腰,以免被大风刮下去。

“酋长,我们什么时候建护栏啊?”阿鞭觉得城墙还可以再加宽,可是从去年开始常慧慧就下令不再在城墙上下功夫。他隐约知道她的担心,他自己本人十分钟爱这座新建的城池,绝不愿意看到部落放弃这座城池的一天。

常慧慧低着腰,张口就是一嘴的寒风,她说道:“先缓缓吧,这座城用不用得上还是一回事。”

她蹲在城墙上,往外看是一望无际的大雪原,往内看,是一排排整齐的竹楼,这里竹子粗细皆有,而且竹子可塑性强,她造出第一座竹楼的时候族人们的欢呼劲震天,正因为有了竹楼她才能顺利把房子从山上搬到山下来。

城内的布局是,族人的聚居区在正中心,周围大多是牧场和牲畜围栏,在城门处有狩猎队和守门人专门的营地。

她一眼就看见空荡的牧场上有小孩子们在大人的看护下坐鹿车在雪地里飞奔,还有一些半大的孩子在学习骑马和骑牛。欢快的笑声一串串地传入到她的耳朵里。就为了这样的欢笑,她觉得她的奔波是值得的。

“阿鞭,我们下去吧。”常慧慧猫着腰下了台阶,城墙上还是太冷了,只有城门这一处有遮挡寒风的土栏杆可以遮挡风寒,那里有四五个族人在看守。

她不认为冬天会有人来这里进攻,守城人的存在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以及警惕草原上穷凶极恶的野兽群。

阿鞭继续留在城墙下的营地里,常慧慧带着交换的物品缓缓进入内城,正在忙着做晚饭的族人们突然看到一大群人进来,“酋长回来了”的叫声一声接一声地到每栋竹楼里。

常慧慧笑着接受族人们的热情,把所有交换来的物品展示给他们看,霍虚再收入库房中放好。

“酋长,你回来就好了。”霍虚眼里含泪,南岸的形势她了解得差不多,这趟出行比以往危险多了。

霍农正在做饭,手上还是湿的,跑出来把常慧慧左看看右看看,见她好好的才放心,说道:“慧慧,路上怎么样?”

常慧慧笑道:“比想象中好,你们别担心了,我们都安全回来了。”

阿强在人群里扫视一圈,突兀地把云拉到一边问道:“云队长,弓狩猎队怎么没回来?”

“你说弓狩猎队啊?她们送达达巫回南果族了。”云觉得阿强问得莫名其妙,总要有一队人送达达巫回部落,还要有一队人留守牛山据点。他很少关心族人们儿女私情的事,自然不知道阿强与玉兔的事。

常慧慧扫过来一眼,笑意更盛,也不逗阿强,说道:“弓狩猎队送达达巫回去了,等下完这场雪他们就会回部落来,你们不用担心。”

这话主要是说给阿强听的,阿强留意到常慧慧有意无意的目光,脸红红地低下头,族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没有注意到他这么大一个人还会羞涩。

以弓和玉兔的行程,估计现在她们已经在回返的路上了,弓不擅长做外交,以她的脾气很可能是直接放下达达巫就回返部落。

晚上部落举行篝火晚会庆祝交换顺利,这一年的交换比往年在食物方面有所不足,在其他方面却是应有尽有。

篝火晚会就在部落大厅外面的雪地里举行。

大口的陶锅在雪地里翻滚热浪,雪花飘进锅里瞬间化为热汤,做饭的长老们毫不吝啬地大把抓辣椒丢尽汤里。制陶组制陶的技艺有所见长,陶做出了如缸大的陶锅和蒸器,正好适合部落里这么多的人口。炎族的陶器只有少数交换到外面,大部分的陶器还是他们自己内部消耗,即使这样,陶年年忙得马不停蹄来回在部落和牛山之间奔波。

常慧慧取出两把弓箭,一把给九斤儿:“你玉兔姐姐做了两把弓,这一把是给你的。”

九斤儿兴奋地搓搓手,他身量已经长成个小小少年,比同龄的孩子高,而且在智力方面又比别人开窍得早,前不久刚刚进入狩猎队的预备役中,准备再锻炼几年就进入狩猎队了。

“妈妈,你帮我谢谢玉兔姐了没有?”九斤儿笑眯眯地抚摸弯弓,他肖想一把大弓很久了,可是妈妈总说他年龄未到,不能破例先从她这里得到弓箭,爸爸总是很忙没时间给他做弓。他自己做的弓很快就会被他自己拉断,因此被妈妈骂了很多次浪费材料。玉兔是在南岸的时候做的弓,她在行军路上精挑细选做出来的自然是最好的。

常慧慧点他额头笑道:“你这么大了还事事依赖妈妈给你办好,你不能等你玉兔姐姐回来后,你自己去谢她吗?你还是好好想想你要回什么礼物吧”

九斤儿嘿嘿笑,眼珠一转已经有了主意,又好奇地问道:“妈妈,那另外一把弓箭是送给谁的?”听妈妈/的口气,剩下的那把弓似乎不是给她的,而且常慧慧自己有一把全部落制作最好的弓,不需要玉兔再锦上添花。

“你说呢?”常慧慧眼角扫向阿鞭,说道,“这把弓送给你阿鞭叔叔吧。”

九斤儿笑得十分狡猾,凑到她耳边问:“妈妈,你说玉兔姐和阿强叔叔结婚后,我应该怎么称呼他们呀?”

“鬼灵精”常慧慧笑骂,九斤儿蹦蹦跳跳地走了,她又取出自己做的小弓箭给小石头,担心小石头会因为九斤儿得了弓箭而他没得到而不高兴。

小石头生性淳朴,没这么多小心眼,笑眯眯地接过来不忘说“谢谢”,他自己的弓箭是九斤儿求了整个部落制弓组的人求来的材料制作的,小孩儿十分满足。

阿强早在常慧慧提到“玉兔”二字的时候,就竖起耳朵听动静。眼角余光瞄到九斤儿跑过来,他又装模作样地和周围的族人说话。

九斤儿故意吊他胃口,拿着两把弓在他面前炫耀,说玉兔姐姐为了给他做弓花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把阿强气得差点吐血。

常慧慧远远地望着他们两人唇枪舌战、暗中较劲,只觉得好笑不已。

跳过一回舞蹈之后,霍虚几个长老坐在她身边,常慧慧先问道:“怎么样?大长老,我走的这些日子,部落里有没有出什么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01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