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1章多彩陶器(下)

书名:原始社会女酋长 作者:齐佳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收费章节(12点)

第191章多彩陶器(下)

“慧慧,我们去年发现有几种石头和黏土参杂起来制成陶器的话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陶对满脸心疼的常慧慧说道。

常慧慧本来还为自己推行蒸器成功而高兴,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她甚至放下狩猎队组建据点的事来全程跟进陶器的制作,可是陶窑里传来一阵又一阵炸裂声让她的心绞得比麻花还紧。

听到陶的安慰她微微有了点笑意,陶是听着炸啊炸的早就习惯了,她顺着陶的话问道:“哦?都是什么颜色的?怎么做成的?”

提到陶的专业,陶高兴起来,不仅说了颜色,还说了采集这些黏土的地点,记这些比认字简单多了。到目前为止,陶能正确写出的汉字只有“炎”字,以及她一家三口的名字外加常慧慧的“慧”一字而已。

“你看这个,这是我们上次做的陶罐炸裂后留下来的碎片,是红色带点黄色的,这个也是,是偏青色的,黏土是在来时的那面山上采集的……”陶说得十分详细,之后又说,“我们按照你之前提醒过的尝试新的泥土,也参杂过不同的野草、岩石、石子、盐、树皮等等,可是效果不太好啊,炸裂的比成品要多得多,而且至今也没有找到你说的那种可制作光滑白瓷的黏土。”

陶对白瓷一直念念不忘,说到这里不无遗憾地叹口气,完全忘了自己是要安慰常慧慧的。常慧慧只好又回过头来安慰她,鼓励她再接再厉。

陶说的那些问题还是温度的问题吧。常慧慧摇摇头,自己想了几回只得罢了,除了敲脑袋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在这种低迷的情绪感染下,今春的第一窑开了,完全散热后,蒸皿有五六个没有随着炸裂大军牺牲掉,再拿起来听音辨质,有三个可符合要求。

新的陶器制作出来,制陶的族人大力欢呼,尽管这种陶器还没投入使用中去,可是霍虚依然给与高度重视,和陶一起强烈建议常慧慧举行祭祀。

常慧慧是不耐烦这些的,反正有霍虚这个巫在,所有的琐事都是她准备的,

祭祀之后的第二日,陶器凉透,常慧慧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这几天用细竹做好的竹箅子放进蒸皿中,下面有水,上面放上洗干净的红米,在众人神圣的目光中架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上,用木板作锅盖。

霍虚这个大长老屈尊亲自煮饭。

不到半小时,米粒的香气四溢开来,勾起众人口中的馋虫。

常慧慧估摸差不多做好了,掀开锅盖,米饭果然没有糊,每人分食一点。族人享受地眯起眼睛:“果然比烤着吃的好吃多了,吃这个饭就不怕吃不饱了”味道虽然不如粥软和,可是比烤红米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尤其是配上有咸辣味道的野菜汤那就更美味了。

可是常慧慧却不满意,她是吃过米饭的,这锅米饭却比印象中硬得多,只比烤熟的红米软了一点。

她皱着眉苦思冥想以前的米饭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些很久远的记忆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如果不是她执着地不肯忘记,可能她会以为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原始人,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费力去想根本没什么印象了。

可是那些事毕竟是刻在她骨子里的,她很快发现自己做饭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酋长,我们已经吃饱了,你若是没吃饱,就下你要吃的米就行了呀。”霍虚连忙叫道,她刚才就见常慧慧拧着眉毛,生怕她这会儿还没回神,做了傻事。

整个部落里恐怕只有年龄稍长她的霍虚会用对孩子说话一样的口吻和她说话了。

“我是想起了可以把红米饭做得更好吃的方法,”常慧慧露出笑脸,笑得比花还灿烂,“这米饭可以做得更软。”

她刚才直接把米淘了之后放在竹箅上,如果没有淘米这个步骤可能红米会更硬。这一次她先淘了米,直接丢进水里煮。没理会族人的惊奇啧叹,控制火候,约摸时间到了又打开盖子,把没有完全煮熟的米粥捞起倒进另外一个铺好竹箅的蒸皿中,再把第二个蒸皿放在火上继续蒸煮。

“慧慧,这次好像做的不一样。”霍虚若有所思地谨记她的每一个步骤,和大家同样觉得常慧慧在吃的方面真是从不怕麻烦。

“这个时间要掌握好,不然米饭会直接煮成粥。”常慧慧笑道,对众人的目光不以为意,她的祖国一被人提到,就会让联想到五花八门的中式料理,于吃这方面国人是佼佼者,想要吃好就不能怕麻烦。

霍虚听了她的话点点头,她怀疑煮出来的到底是粥还是米饭。

常慧慧又说:“等回去了,我再想办法做底上有洞的竹筒,到时就不用两个蒸皿换着用了,只用一个就够了。”

这锅米饭果然如意料中的那样,十分软和,常慧慧给每个人都尝了些,获得族人的大加赞赏。她自己尝过后也是满意的,虽然不如记忆中铁锅做得好吃,目前条件限制,陶器的传热性能比不上铁等金属,可是就只有炎族能吃得上这种米饭了吧。这也是种进步。

新的米饭渐渐在据点驻地推广开来,霍虚对开发新的器皿有了新的看法,本来这次开窑之后就要回去的,现在也期待能带更多蒸皿会部落了。

刚凉下去的陶窑又开始热起来,族人马不停蹄地烧制下一轮陶器,部落里陶罐暂时不算紧张,之后几次制陶只烧制蒸皿。等霍虚回去的时候常慧慧已经教会据点的所有族人烧煮米饭了,而霍虚带走了近百个蒸皿十分满足。

常慧慧又带领着制陶小组制作了陶碗、陶盆、陶勺等等的样品,之前她只是画出个大概样子,做出来的效果不是太好,与想象中有比较大的差距。

可是陶十分固执,不仅她固执,别的族人也同样固执,他们固执地要先做一批彩色祭祀陶器,霍虚走之前还特别交待过陶,她是怕常慧慧把这件事给忘了。霍虚向来知道常慧慧对祭祀不多大重视的,而在其他部落除了衣食住,祭祀是头等大事。

对此,常慧慧十分无语,做好样品之后也不再跟进制陶组了,陶是此中老手,她能独自安排得井井有条,常慧慧再多言就是指手画脚了。

于是,她就把目光放到组建据点上来,彻底把制陶脱手给陶。

牛山有一个冬天没过来,今春到来后,猎手们探查的情况不是太乐观。

阿鞭禀告说:“酋长,我们探查过大河以及周围,大河里没什么异样,就是周围多了不少野兽。”

“哦,很正常,这边的自然环境也该恢复了。对了,有没有出现猛兽?”常慧慧略微沉吟了下,这些在她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只不过才过一个冬天而已。可能就是这个冬天有动物从大河的冰面上过来。

“我们正在探查中,前几天在河边发现了猫王。比猫王厉害的还没看到。”

“动物一般的活动范围在哪些地方?”

阿鞭脸色变得严肃:“我们首先发现它们到河边浅滩喝水,后来跟踪过一个不大的野猪,发现野兽们已经进驻山上的山洞里了。”

这么说来,牛山不如以往那么安全了,尤其是这一带除了炎族外就没有别的部落出没,野兽们只会越来越猖狂。

阿鞭迟疑了下说道:“酋长,我们要不要放弃这个据点,毕竟这里离部落太远了,出事的话恐怕那边来不及搭救。”

常慧慧直接拒绝道:“我从来没打算放弃过这里,这里是我们部落最好的屏障,是抵挡南岸诸族的最好屏障。大河就是天险,除了冬天他们可不敢过来。即使在冬天他们也得有条件才能过来。”御寒是各个部落的大难题。

阿鞭想到了与部落结怨成仇敌的南陶部落,部落北迁的时候南陶部落就不稳定,也不知道现在南陶部落发展到哪一步了。他没忘记茶酋长的口才,这个孤酋长虽然不如姐姐,可姐妹天生就是一对,孤酋长上位后的做法沿袭茶酋长,只是比姐姐无能了些。可她的能力不影响南陶部落的影响力。

“他们在这里找到我们部落,才不会找到我们部落驻地里去啊。”常慧慧提点了两句,觉得阿鞭不一定能明白自己的杞人忧天的心情,又说道,“况且,我们若是把据点拉近大河,这里和炎族大山的距离并不太远,只是隔条河而已。以后,我们部落在冬日到南果族去交换就更加便利了。”

阿鞭一想也是,自从阿飞交换战俘到远方,换到更加优良的武器之后,他终于明白常慧慧不固守炎族驻地的原因,这才是真正的高瞻远瞩。炎族之所以能保持在其他部落之上,就是因为有更加优良的武器,这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所以,与南岸的联系不能断。

“酋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阿鞭跃跃欲试,已经做好大开杀戒的准备了。

常慧慧见他打消了放弃据点的想法,也高兴起来说道:“你们现在起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把这个据点建得像个部落,提高这里的安全防卫。”

阿鞭没有异议地应声:“是。”便和他的副队长一起出去准备了,这里原本就建设得差不多,只要在外面加固加高石头围墙,在察看下木屋是否有虫蛀和潮湿就可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7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