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他们最幸福

作者:大冰 | 分类:女生 | 字数:0

四、越狱者 ・ 3

书名:他们最幸福 作者:大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24

放任自流的小时光

路平玩摇滚出身,有一副铁嗓子,民谣乐弹唱三四个小时和玩儿似的,连口水都不用喝。卖唱的时候数他的战斗力最强,几乎没见过他唱累过。

他卖唱有个特点,从来不和人交流。无论对方是一脸多崇拜的漂亮 ,出手多大方的豪气买家,他只管半仰着脖子唱他的歌,唱完了就闷着头抽烟,从来不接人家的话茬,经常会搞得对方讪讪的。他并非傲气的人,或许是当年那只飞来的酒瓶留下的阴影太重了吧。

所以,不论路平持久力有多么好,他的收入一般都是最少的,这个倒数的名次直到靳松加入卖唱队伍后才让贤。靳松是个除了吃饭唱歌以外,打死不舍得用舌头的人,语言功能退化得厉害。但那份沉默寡言,却很能激发大龄无知文艺妇女们的母性。

那时,我们经常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出门开工。路平和靳松结伴开工简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他们好像两只南瓜一样坨在街角。唱歌的时候还好,一唱完了脸上立马各种凝重,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除了喉头动,其他的部位就像裹了水泥一样的严肃。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是两个多年组乐队唱酒吧的主儿,什么硬场子没见过,怎么在街头唱首歌会这么如临大敌搞得和见丈母娘似的。我经常问:“你俩是在比谁僵硬吗你们学学大军好不好”

我说他们的时候,大军身旁围了一堆人,他正卖力地推销他花费16 万打造的奢华专辑:“哎呀,谢谢你来听我唱歌,你长得这么漂亮,你是从成都来的吧我的碟好啊什么电脑都能放出声音来”

我挥手赶走眼前飞过的乌鸦,扭回头来督导身后那两只南瓜好好总结学习。靳松认真地学习了半天,然后吭吭哧哧地学着和卖碟的人交流:“唉,谢谢你来听我唱歌你、你漂亮你、你是从贵阳来的吧”

好吧,最起码他还知道把“成都”换成“贵阳”,贵阳出美女吗

管人家出不出,你“唉”什么“唉”啊,不会用感叹词就别用啊我的亲哥。

“接下来换你了,路平。我告诉你,今天你再只卖三张碟的话,明天干脆去帮老兵卖烧烤好了,我们不带你玩儿了,你要努力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脸皮发育得还是这么薄啊你。”

路平很受鼓舞,坐着扎起马步,努力酝酿情绪。

不远处,一群高跟鞋美女噶嘚儿噶嘚儿地扭过来,貌似是一群组团休假的空姐。

“老路,加油啊,这是购买力多么优质的受众群啊。”他吭哧吭哧也吭哧了半天,半天喷出一句家乡话:“贼你妈,额说不出来”其中一个空姐停下脚步:“乡党,你娃咋啦”

那个时期,卖唱卖碟是大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是半共产主义的集体大锅饭生活,街头收益好坏,直接决定着晚饭炒洋芋丝时里面肉丝的宽度和厚度。大家饭量一个比一个大,况且还有大军这样的饭桌大神在,他只要一施展一筷子夹走半碟子菜的绝技,其他人第二碗饭就只能用豆腐乳下饭。所以,我们压力还是有一点儿的。

虽然有压力,但却都没有太把卖唱挣钱当回事儿,基本是边玩边干。很多时候,大家卖唱时喜欢玩即兴创作,歌词现编,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路平是吉他高手,不管多即兴地唱,他都配合得很熨帖。

我向来没皮没脸,酷爱即兴唱歌拿熟人开玩笑,比如卖双皮奶的阿坚路过,我就唱:

路过的这个老爷们 他天天去赶集 每天背着鸡蛋筐

卖双皮奶给人七 为什么不是给人吃 而是给人七

因为阿坚舌头短 他是广东滴 阿坚开了家小吃店

上个月刚倒闭 因为客人很怕怕 以为他喂人吃油漆

周围的人笑得捂肚子,阿坚咧着大嘴笑得能看见后槽牙,他卸下筐子说:“丢候啦候啦大冰类七饭没有啊类要不要买一杯双皮奶七一七啦。”

我说:“阿坚啊,你看你每天卖双皮奶那么辛苦,不如今天休息一下啦。你把双皮奶送给我们吃好了,我们允许你帮我们卖碟,ok 不ok 啦。”

他是个喜欢听歌的人,闻讯很开心地猛点头,然后又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下,说:“那我是不是有点儿吃亏你们都那么能吃不如买一赠一喽,一张碟送一杯奶喽。”

阿坚之前在广东做生意,赔光家产后,落魄江湖混迹在丽江。我想,他当年破产应该是有原因的。

阿坚已经拉开架势在一旁开工了:“哇,他们的音乐真的好靓唔,和我的双皮奶一样靓,哇买碟送奶真的好划算的啦,买他们的碟,喝我的奶”

旁边的路平含着一口奶,艰难地咽下。

那时丽江不大,三两步就是熟人。除了调戏熟人,我们也经常拿路人甲乙丙丁开玩笑。

一次我唱:“对面来了一个小姑娘啊,长得漂亮哦,像朵会走路的花,姑娘姑娘你笑什么啊”唱到这里我给路平使眼色,让他接着编。人家小姑娘揽着男朋友的胳膊,笑意盈盈地靠近我们了,我让他赶紧用歌声留住。

路平一脸严肃地憋出一句:“一笑还露着两颗大板牙。”他是个实在人,但人家小姑娘的男朋友更实在。男朋友恶狠狠跳着脚:“我就乐意大板牙你想亲还亲不到呢”即兴唱歌慢慢养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我的丽江粑粑:

在丽江风花雪月 都他妈的哄人的真爱不过是一场童话 童话有时候是吃饱了撑的不如和我一起唱歌卖唱挣钱买粑粑

比如靳松的要嫁就嫁公务员:

我找过的几个女朋友 通通嫁了公务员她们说这年代没有安全感 不如嫁给公务员要嫁就嫁公务员 又有前途又体面衣食无忧金饭碗 还能混个养老保险

比如大松的好袜子便宜卖了:

公司倒闭了 老板上吊了 好袜子就便宜卖了两块钱一双 真的很便宜 买了能给中小企业做贡献你有多少钱 我有多少钱gdp 它到底值多少钱一双好袜子吧 只要两块钱 咱们到底给谁在上保险

那时候,川子经常去丽江玩,大家经常一起街头卖唱。后来他出了挣钱花、幸福里这些歌的时候,我专门买来专辑听。他唱的都是北京,但我听的全是丽江。

路平的即兴,是音乐性最强的。他不爱批判什么,但大家都蛮喜欢他歌里的简单:

我背着吉他四处去流浪 来到了美丽的古城丽江这里是离云彩最近的地方 这里有那么那么多漂亮的姑娘我住在不老客栈 心情很舒畅 游客们的单反咔嚓咔嚓的响青幽幽的河水让我静静荡漾 姑娘们的笑脸笑出一个崭新的他乡

莲宗净土讲,所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意味着就是解脱,只是获得了一个带业往生的机会。丽江是一次机会。路平和我们背着吉他四处去流浪,带业往生到丽江。

吃掉一扇窗

我爱丽江,也自负地自认为看透了丽江。

于是多年来从不肯真正驻足。每次在丽江住满了大半个月,就必须要离开一次。哪怕每年回去十几次,也不肯一次多留一天,如此这般十余年。

来来往往的折腾,免不了烦劳他们送行又接风。大军送行的方式是亲自下厨,蒸饭炒菜给我吃。老兵则请我敞开了喝我最爱的樱桃酒。川越会推掉所有的事情,陪我在小屋坐上半个午夜。大松不论我是凌晨或者半夜走,一定亲自送我他们是一群懂得惜缘的江湖兄弟,素来待我亲厚,久而久之,我亦习惯成自然地坦然受之,把他们对我的好,当成理所应当。

路平送别的方式是请我吃土鸡火锅。

有一年,他租了个小院儿,位置在丽江古城的文明村,推开门就是菜地,那里当时是古城里最偏僻的角落。以他的经济实力,也只租得起这样的位置。当时他正在装修那个小院儿,雨季将至,他想趁着好天气抓紧收尾,于是亲力亲为地昼夜赶工。

当时我没怎么多想,照例约他去北门坡吃土鸡火锅。

我懒,让他帮忙拖着行李,慢慢地爬北门坡。他灰头土脸,胡子拉碴,泪眼惺忪地一边走一边打哈欠,满手的创可贴,满裤子的油漆。我们俩一边气喘吁吁地爬大上坡,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路上来了一个电话,是材料店的送货电话,说一会儿按约定送玻璃,让路平准备好700 元的材料钱。

路平用一只手捂着话筒,一边走路一边和人家打商量。絮絮叨叨好久,说少送4 块玻璃,把材料钱压缩到500 元。

我笑话他:“你怎么学得也这么抠门了装修是一次到位的事儿,不该省的别瞎省。”

他咧着嘴笑笑,然后又换回到常规的木木呆呆的表情。

那顿土鸡火锅花了他200 元。

他请我吃的,是他院子的一扇窗。

哪里只是和爱情有关

路平有个习惯,从来不过生日。

有一年,我事事儿地从面包港湾买了个蛋糕去给他庆生,他木着脸,打死也不肯吹蜡烛切蛋糕。

我那天很生他的气,觉得他不知好歹。于是把蛋糕端走了,上面还点着蜡烛。

一年后又到他生日时,我想起这事儿,气立马又来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说了他几句。

他默默地拿过来吉他,给我唱了一首郑智化的生日快乐。

他把歌里所有的“你”都换成了“我”。

这首歌唱得另一个我泪眼婆娑。

我的生日让我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朋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流浪在街头。我以为我要祈求些什么,我却总是摇摇头。我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却没人祝我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祝我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乎生日怎么过。

我不过生日也很多年了。

也不吹蜡烛,不吃蛋糕,不搞聚会,不接受生日快乐的祝福,谁给我送礼物我和谁急。

很年轻的时候,我爱过一个重庆姑娘,想和她白头到老,但上天没给我这个机会。她消失的时候恰逢我生日。我是个矫情的人,于是把每年生日当成祭日,硬生生地给自己一个自我感动的理由。

第一个三年,每逢生日都专门给她写篇博客当作祭词,然后自己一个人出门吃碗面,谁给我打电话送祝福都不接。第二个三年亦是如此,谁送生日礼物都被原封邮寄回去。第三个三年,依旧是写博客、吃面,自己一个人飞去远方的城市过完这一天。最后一年,写完博客出门吃面的时候,忽然发现一整天没有一个人对我说一句生日快乐。

大家都知道我不过生日,没人电话我了。

我坐在午夜北京的小饭馆儿里,捧着面碗对自己说了句:“祝我生日快乐。”

说完以后,手心儿一片冰凉,全是汗。

10 年,这出独角戏唱了10 年。

更让人冷汗涔涔的是,这些独角戏所指的,不仅仅只是爱情。

23 到33 岁,10 年眨巴眨巴眼儿就过去了,回头看看那个很久以前的自己,一个走在寒冷冬夜街头的傻孩子。匆匆忙忙,慌慌张张,东碰西撞,早早就学会了自嘲自讽、自我安慰,还有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脑袋自我感动。

像是着一袭青衫浸身一场沙尘暴,大风沙铺天盖地地掩杀过后,世间万物都蒙上一层薄薄黄尘,鞋面上也是,头发里也是。不能算是脏,但指定是不净洁了,但盯着看的时候,又会自鸣得意地觉得另有一种饱经沧桑的美。

偶尔,会汗颜这种莫名其妙的幼稚,偶会有心揩去灰尘,转念又想,算了,反正下一场沙尘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等风全部刮完了以后再说吧。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或者原谅我这一生触不到已跑开。

这些遗憾哪里只是和爱情相关,社会生存中的立身立言立心立行哪一项不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听陈百强唱:“一生何求,得到了的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

年轻的时候,听郑智化唱:“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乎生日怎么过。”

年轻的时候坚信自己听懂了,并满不在乎地去哼唱。现在看看,真真儿的孩子气。

我一直不知道路平不过生日的原因,也不那么想知道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和临近的人分享。

我一直在琢磨等到路平下次过生日的时候,我还是会给他买一个蛋糕,点上蜡烛送过去。

他如果还是不接受的话,那就直接扣在他脸上。

然后,扯着嗓子给他唱首生日快乐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99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