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48章为了掩人耳目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和多目金龙畅通无阻的进入到基地最上一层以办公室主的地方。

这一层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早已经人去楼空,全部都躲进了最后一层武器库里。

通往地下的电梯在一个非常隐蔽的石壁里,做了很多掩饰的设施,如果不是有多目金带路,就算有感知也很难找到电梯的位置。

可是电梯没有电,已经被人断电了。

想从电梯下去已经不可能了。

陈勇问多目金龙还有没有其他下去的通道,多目金龙摇头说道:“我只知道有这条电梯,没有发现其他道道。”

陈勇想了想,用龙鳞匕首插入不锈钢门,这一次龙鳞匕首不用什么力气像插入豆腐块一样,用龙鳞匕首随便搅动两下,不用吹灰之力,不锈钢门就被挖出一个大洞。

随后陈勇通过感知看清电梯井道里面的情况,电梯电梯轿厢在最底下,然后带着多目金龙毫不犹豫的从电梯井道跳了下去。

几个起落之间,陈勇稳稳当当的站在电梯轿厢顶部,多目金龙也飞了下来,站在陈勇的肩膀上。

陈勇从电梯轿厢顶部跳到一个铁架上,沿着铁架走进了电梯机房里。

陈勇干脆顺手把机房里所有设施全部毁掉,免得等一会有人从电梯里逃走。

机房里有一扇不锈钢门通往基地。

不锈钢门也被锁死,不过这难不倒陈勇,他掏出龙鳞匕首,三下五除二就把不锈钢门砍成稀巴烂。

从机房出来后,面前一片漆黑,几秒钟过后,陈勇的眼睛已经适应了环境,眼前的一切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

当陈勇看清眼前的一切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双手用力揉了揉双眼,当再次看清的时候,知道多目金龙没有欺骗自己。

只见眼前是个超大的空间,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物资,各种大大小小的仪器,几十个个大小不一,像蒙古包一样的建筑物,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堂来的设施和建筑物。

多目金龙说的没错,这个地方应该就是研发核武器实验的地方。

这简直就是把整个核实验基地搬到地下来进行研究,亏的日本人想得出来,也做得出来,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完成的试验。

陈勇记得1971年2月11日,63国在华盛顿、伦敦和莫斯科举行的仪式中签订《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即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

这个条约是在1970年12月7日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条约从1972年5月18日生效。

禁止在海底和洋底及其下面设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是由是由联合国发起的,美国、前苏联、英国等22个国家首先签字承认的,目前已经有84个国家参加的军事条约。

条约规定禁止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试验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允许签字国监督任何其他签字国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海底“活动”。

条约在1972年5月18日起正式生效。

为了防止产生国际冲突,保证无核化地区不存在核武器,已经签定了三个国际条约:《南极条约》、《外层空间条约》和《拉丁美洲无核化条约》。这个条约是对其他三个条约的扩展和补充。

20世纪60年代,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底扩大未开发资源的日益增长的兴趣容易导致国际争端,尤其是对利用洋底作为军事设施使用的场所,包括放置核武器,引起人们的担心。而当时又缺乏清晰的法律和规定。

条约的内容,承认人类在为和平目的探索和使用海床洋底的进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考虑到防止在海床洋底进行核武器竞赛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增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深信本条约是朝向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排除军备竞赛的一个步骤。

日本内国政府这是在违反《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这个条约,目的显而易见,称霸世界的野心一直不死,为完成称霸世界的野心,一直在秘密准备着,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日本是准核国家,因为日本拥有大量核电站并且拥有大量的铀,而日本已经完全掌握了核武器技术,至于制造核武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众所周知日本是二战期间唯一遭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在战争期间也积极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研发。

明治维新之后,为了在物理科学领域追赶国际一流强国,日本派出了大量留学生赶赴欧美各国学习。

日本此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出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物理学家,比较著名的有长冈半太郎、菊池正士、荒胜文策和仁科芳雄等人。

1945年11月24日,根据美国陆军部和驻日盟军总司令部的命令,美军将收缴的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等机构的回旋加速器全部销毁,然后将残骸扔进了东京湾。

伴随着泛起的水花,日本战时核武器研究项目的痕迹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殆尽,但是其引发的余波却长久地在日本政界、军界以及科技界的心头荡漾、挥之不去。

在冷战期间,有不少日本政客试图用各种手段让日本拥有核武器,他们对核武器的觊觎,最终也和曾经的日本军部一样,最终被历史证明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日本会把核实验基地建在海外,放在印度尼西亚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

陈勇猜测,日本把核实基地放在这里有很多因素,一是为了避开在美国军方的监视。

二是避开联合国条款条约。

三是为了掩人耳目。

四是为了逃避责任,受到各方的谴责。

就算这个基地被人发现,可以毫不犹豫的毁掉一切,推卸责任,这就是日本把核实验基地建在这里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94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