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40章 金棺指骨舍利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没有第一时间搭理眼前的这位老者,而是跟身旁的顾客继续交谈。

在陈勇非常专业知识的介绍下,这名顾客决定购买这尊明代的铜佛像。

陈勇这时候才打量起眼前的这位老者来,只见老者的脖子上,手腕上,都戴了很粗的金链,还有佛珠和其他的挂件,一副暴发户的样子。

陈勇一眼看出他是装的这些金链都是假的,是镀铜的。

他心里暗暗发笑,老者的这身头衔乍看很值钱,最少能值好几十万。

但是明眼人就能看出这些都是假货。

肥胖老者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说道:“小伙子,你赶紧帮我看看,等会我还要接我孙子放学呢!”

“大爷,我帮你看看可以,这箱子要你自己来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微笑的说道。

肥胖老者瞪了陈勇一眼,一边打开木箱,一边说道:“你们这些老板都是鬼精鬼精,生怕我讹你们。小伙子你放心,我老张头不是这种人,里面的宝贝非常金贵,我特意把棉被拆了,4周围都用棉花塞得满满当当的,不会出什么问题。”

话落,木箱已经打开,箱子果然塞满了棉花,肥胖老者把棉花取了出来,里面露出好几个瓶瓶罐罐,还有一个金黄色的小棺材。

陈勇的眼光顿时被黄金色的棺材吸引住了,因为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真正的黄金棺材,通过感知看见里面还装着一块指骨舍利。

一股澎湃的气息从指骨舍利里透过金棺涌向陈勇的脑海,让陈勇脑里的神识瞬间扩大了好几倍,整个人的精神瞬间提升了一大截。

陈勇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金棺里的指骨舍利是某个得道高僧圆尽后留下来的?

他的脑海里顿时想起法门寺地宫在1987年,法门寺从倾倒的佛塔底下,发现塔基地宫,并找到四枚佛指骨舍利。这四枚佛指舍利,除第三个发现的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余三枚质地均为白玉,也就是仿佛祖真身灵骨而造“隐骨”。

赵朴初认定为“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影骨也被视为圣骨,供养规格与佛的真身舍利相同,“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真身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的一节中指骨。

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文献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称谓。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其中华夏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ωωw..net

陈勇确定这座金棺里装的就是骨质的舍利,但究竟是哪个高僧留下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神奇的能量?能让自己的神识扩大了好几倍?

他现在感知的能力非常的强悍,能看穿障碍物一百米的距离,以前能看穿10米左右。

肥胖老者看陈勇傻愣愣的盯着金棺看,他不高兴的问道:“是不是看上我这宝贝了?”

“老人家,你个小棺材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这件金棺是我去西安出差时,在一条古玩街摊位上收的,我想尽办法都打不开,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陈勇不再说什么,开始查看起其他的瓷器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其他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都是近现代的仿品,只有金棺是真的。

“大爷,你这些瓷器是从哪里来的?”陈勇问道。

“小伙子,看你的表情就知道,我这些东西肯定价值连城。”

“小伙子,你觉得大爷的眼光不错吧!我跟你说,对于的瓷器的鉴定我有自己的一套绝活。”

陈勇疑惑的问道:“什么绝活?”

“就是对瓷器的气泡有特别的研究,这是我从故宫博物院的一位专家教授那里花巨资学回来。”

“花巨资学来的?花了多少钱?”

“200万。”

“200万?”

“200万很多吗?我觉得物有所值,对我的收藏之路起来很大的作用。”肥胖老者自豪的说道。

“那你现在收藏了多少瓷器?”

“不是很多,有两三千件吧!”

“两三千件?用多少钱收的?”陈勇问。

“每一件的价格都不同,总共花了三千万左右。”

“三千万?”

“小伙子,你问这么多干麻?是不是惦记上我家的这些宝贝?”

陈勇连忙摆手道:“大爷你误会了,我对你家的东西不感兴趣。我是想劝你以后不要再去收瓷器了,这些都是近现代的仿品,没有任何的收藏价值。”

“小伙子,你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

“我不懂?”陈勇给气乐了。

“大爷,你来跟我说这些瓷器的气泡有什么不同?气泡是怎么形成的?”陈勇问道。

“专家教授说用放大镜来看瓷器的表面,气泡比较多的就是老的,气泡比较少的,或者没有的,就是新的。”

“没错,是有这种现象,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但不能用气泡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瓷器进行断代。”

“在收藏中,鉴定瓷器真假,方法众多,而从瓷器气泡着手也是鉴定瓷器年代、窑口专业直接的方法之一。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气泡的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这也为瓷器气泡断代提供了相关依据。”

“笼统的来说,瓷器的气泡就像人的脸一样,一般的专家都很难分辨出来,何况是民间的收藏家,更加分辨不出来。”

“瓷器釉面气泡成因主要是釉面在高温时,成为熔融状态,胎体内的空气、杂质,包括釉里面的水分子气化,在瓷器冷却时,这些气泡未能及时排出,所以存留在瓷器里面。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古代柴窑控制温度水平太低,不能够精确的达到一定温度,所以导致在熔融状态下气泡未完全挥发就冷却。现代科技发达,电窑能够完全控温,并保持相当时间,以至于釉面气泡全部挥发,这个时候冷却以后,气泡就没有了,或者瓷器面的气泡大小均匀分布。古法柴烧成品率非常低,成本也较高,现代仿冒瓷器一般批量烧制,仿造者以其欺世盗名之浮躁心态,为追求暴利,多采用电窑烧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03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