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76章 庞大的计划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前一世的时候,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统计了解到,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来自华夏国的精品文物就达160多万件。

其中位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华复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华夏国文物有2.3万件,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青铜器,到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明代掐丝珐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物类别,跨越了整个华夏国的历史。

车子停好后,云龙领着众人来到大英博物馆的门口,购买了门票以后,排队进入博物馆中,今天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博物馆入口排了长龙。

众人排了快半个小时的队才进入了博物馆,在陈勇的要求下,云龙直接带众人奔向33号馆华夏馆。

在33号馆入口处,陈勇看到玻璃框中贴着两张告示,用中英文对照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华民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他们的语言,在近四千年的时间里,以同样的形式说和写,把他们辽阔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统一文化……”

看完这一张告示陈勇的内心无比的感慨,然后又看到了一张大英博物馆的介绍,说明了整个33号馆馆藏的华夏国文物是通过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多种方式收藏而来。

陈勇看完博物馆的介绍,有一种想把这张介绍撕下来的冲动,他开口大声骂道:“真他妈的讽刺,英国人这帮畜生,明明这些大部分都是从华夏国掠夺来的,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掩饰他们的罪行,太他妈的无耻了。”

是华夏人都知道,这些文物的来源只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疯狂掠夺;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盗墓销赃和清朝皇室私卖,最后导致这些文物流失国外。

别人来博物馆参观,都是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但陈勇却怀着愤慨和惋惜的心情。

陈勇看着陈列架上摆满了,来自华夏国历朝历代绫罗满目的珍宝文物,心里百般滋味,如果不是发生鸦片战争,加上清政府的无能,这些东西哪会流离失所,沦落到在异国他乡,原本属于自己国家的东西还要买门票才能看得到,这样让人感到十分的讽刺。

众人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很多人在一个陈列柜周围围观。

围观的人大部分都是黄皮肤的,能在意或者看得懂华夏文物的,应该都是华人。

陈勇也走上前去围观,发现陈列柜底部摆放着一件大罐。

陈勇一眼就看出这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明宣德景泰蓝龙纹大盖罐,号称是33号馆华夏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明宣德景泰蓝龙纹大盖罐,目前知道传世的只有两件,一件就在这大英博物馆里面,也就是眼前的这一件。

另一件在瑞士藏家手中,并长期借给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展出。

这件明宣德景泰蓝龙纹大盖罐之所以那么珍贵,是因为他的来历不凡。

景泰蓝是民间俗称,学名叫铜胎掐丝珐琅。

按明朝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之称谓,景泰蓝也应诞生在景泰年间,但恰恰与众不同,景泰蓝早在元朝已引进中国,不过是在明朝景泰年间得到景泰皇帝青睐而名声鹊起。

这件宣德大罐用彩强烈,使用了景泰蓝罕用的黑彩,观之有厚重之感;龙纹盖罐高62厘米,腹径55.9厘米,口沿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窄边款,腹内有“御用监造”四字。外观晶莹润泽,色彩鲜艳夺目。造型呈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宝珠钮盖。通体装饰云龙纹,龙纹凶猛,五爪如风车旋转,双目圆睁,张口露齿,翱翔于天地之间,给人以天下唯我独尊的磅礴气势。

整件器物色彩鲜艳夺目,红彩浓重深沉,再配以大面积的黄彩,使得蓝彩反而不再明显,此外还使用了极为罕见的黑彩,有厚重之感。器物上的款识,表明此罐制作于宣德年间,是明代宫廷的御用之物。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用柔软的铜丝,焊出各种图案花纹,然后在花纹内填满各种色釉,经过高温烧制,最后打磨镀金而成

尤为重要的是口沿处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两处内外重复款识,罐内又重复镌刻一遍,表明此罐为宣德皇帝独享,可见当年皇帝也是酷爱此物。

陈勇认真仔细的观察这只宣德大罐,他不放过任何一些蛛丝马迹,通过感知,把底部和内部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把整个大罐的信息全部藏在脑海里。

此时此刻在他心里正在酝酿一个庞大的计划,他想通过造假的方式,把这只真的大明宣德大罐调换了,把假的放进来。

对自己的造假技术十分的自信,他有十足的把握仿制出来的宣德大罐,世界最顶级的专家教授都没有办法分辨出真假来。

他不单止想把这件宣德大罐换出去,而是打算把整个33号馆,所有的珍贵文物,都调换出去,甚至包括藏在地下仓库的那些在潮湿黑暗中发霉,不见天日的文物,他全部都要拿走。

所以接下来陈勇就开始,认真的参观每一件藏品,把这些藏品的详细信息全部记在脑海里。

陈勇走着走着,来到一幅壁画面前,这幅壁画叫三菩萨壁画,也是华夏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壁画高4米、宽3.9米,中间的是观世音菩萨,左边的是普贤菩萨,右边的是文殊菩萨,三菩萨面庞丰腴,体态雍容,衣饰华丽,栩栩如生,原壁画藏于河北行唐县清凉寺,1925年,英国人用十万大洋买下,并切割成12块运到伦敦,后被个人收藏家购买,于1927年把它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这幅壁画分割的痕迹太过明显,损毁严重,壁画上的颜料都都龟裂成蜘蛛网的形状,有的地方已经严重脱落。

想要修复,难度太大,想要作假仿制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把它调换出来,随便一移动就可能会变成碎末。

陈勇也就完全打消了这幅壁画调包的念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98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