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91章 英吉利海峡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没在航空母舰上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整条航空母舰都被海水腐蚀得相当严重,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模样。

他没有逗留多久就继续往前游去,陈勇也不知道游了有多远,他在海里游泳的速度实在太快,海洋中鱼类游泳速度鲸的游泳最高速度每小时75公里,是人类的20倍,但陈勇的速度要比鲸鱼快上好几倍,这就是他的身体吸收了五色石头能量的结果。

陈勇看看手中的腕表,现在已经是早上8点钟了,他在海里游了有3个小时了,他心想今天也没什么事。

爱德华一时半会也死不了,让他多受一点折磨。

既然自己下海了,就一定要把沉船找到,不能半途而废。

陈勇开始思索,这样漫无目的的走下去不是办法,应该找到那些货轮的航线才行,不然这样找下去明年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接下来陈勇的目标就是海底的沉船,看能不能在沉船找到航线图。

陈勇很是幸运,在一艘二战时期被击沉的军用船只驾驶舱里,找到了一只铁箱,陈勇撬开铁箱在里面找到了一张航线图,还有一本笔记本。

因为这个铁箱是防水的,所以笔记本还有海航图表面看来没有受到什么损毁,可是不管再怎么防水的铁箱,在海底里经过几十年的浸泡,里面还是非常潮湿,陈勇翻开笔记,发现纸张上的字迹很多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得清楚,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看笔记本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只能把它放进网兜里回去再看。

他主要的就是看清楚这张海航图,能不能找到自己现在所在的方位,然后按照航海图去寻找沉船的下落。

陈勇知道航海图是依照水文、地形和参照物所画出来的,这张航海图是二战时期以前的,那时候的航海都很不标准,想要精确定位很难。

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依靠自己的眼力,对照着航海图中的地形和水文流向,往前游去。

陈勇一边游,一边在脑海里搜寻上一世的记忆,看能不能找出更好定位方法。

陈勇记得,最早的助航仪器是我们华夏国人发明的航海指南针,也就是罗盘。

15世纪到16世纪之间,西班牙、葡萄牙等航海大国开始研制一种可以通过测量天体高度求得纬度的助航仪器,它就是象限仪。航海家借助它进行“等纬度航行”。象限仪之后是一种圆圈测天仪,是一个有刻度表的圆盘,装有一个可活动的观察装置。

16世纪中叶,西方航海家又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了十字测天仪,英国的航海家约翰・戴维斯对十字测天仪进行了革新,发明了反向天体高度观测仪,即戴氏象限仪。

仅有纬度仍无法精确地定位,于是人们开始研制能求出经度的助航仪器。1755年,《月球预测表》出版,这是一种通过月球观测来测量经度的方法。此后,T・戈弗雷和约翰・哈德利在八分仪的基础上研制出六分仪,使用求月距法来求经度。利用六分仪,加上天文钟和航海天文历,人们就可以求出船舶所在的纬度和经度,准确的船位也就求出来了。

船用天文钟是一种要求严格的、能够不怕船舶颠簸运动影响的计时器,它与六分仪的研制几乎同时完成,几经改进后的船用计时器到19世纪初时已经相当准确了。

1843年,美国人发明了一种“船位线航法”,就是将即时的天文测天与早测的天文测天进行比较,可以同时求出经度与纬度。

这是什么算法天文测试法陈勇哪里会?那些什么仪器陈勇现也没有。

陈勇也不知道游了多久,看见前面有一条很深很长的峡谷,黑乎乎的一眼看不到底,峡谷上方有各种大大小小不同颜色鱼类,成群成堆在来回的穿梭游动,这里的海洋生物特别繁多,各种珊瑚海草长得比人头还高。

陈勇从航海历图里了解到,这里已经很接近英吉利海峡,心里猜测难道这里就是英吉利海峡的峡谷?

法语称拉芒什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西连大西洋,东北经多佛尔海峡通北海。西界为锡利群岛和韦桑岛(阿申特岛)的联线向东通多佛尔海峡,东西延伸563公里。西宽东窄,平均宽约180公里,最宽处220公里。面积899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0米,西深东浅,最深点172米。近法国一侧海底多浅滩,水深约6米。航道水深约35米。两岸平直陡峭。海域内岛屿主要有怀特岛、锡利群岛、海峡群岛、韦桑岛。

海峡位于盛行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2月水温约5℃,8~9月16℃左右。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冬季因气旋活动频繁带来阴湿大风天气。全年雨日150天左右。海峡呈向西开口的喇叭形,在西风控制下,海水由西向东流,海峡紧缩,造成很大的海潮。盛行半日潮,潮高由西而东增加,锡利群岛附近潮高4.9米左右,法国一侧圣马洛湾9~12米,是世界上潮汐发电潜力最大地区之一。

1959年10月法国在圣马洛湾建成第一座试验性潮汐发电站;1966年底在圣马洛湾朗斯河口上溯4公里处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按其装机容量每年可发电5.4亿度,盐度自西向东由35.3‰降到34.8‰。全年雾日30~80天。海峡水域盛产比目鱼、鳕、鲭等鱼类。

海峡地处国际海上航运要冲,为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全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20万艘左右,居世界各海峡之冠。主要港口有英国的朴次茅斯、南安普敦以及法国的勒阿弗尔、瑟堡等。两岸港口间有定期汽车轮渡往来。海峡风大、浪高、雾多,轮渡航运不便。1986年2月英法两国签署了联合开凿英吉利海峡隧道条约,在海峡最窄处多佛尔和加来之间海底开凿3条50余公里长的隧道,供高速列车和专载汽车及卡车的列车运行。开凿计划从1987年中期实施,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8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