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77章珍宝无数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踱步来到展馆的大厅中央,抬头看见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

据传莫高窟有七百多个洞窟中珍藏着大量的雕像、壁画和经书,是华夏国的文化瑰宝,在大英博物馆内,竟然整整收藏着100件敦煌壁画,件件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敦煌藏经洞中的四万多件经书书稿,大英博物馆就独占1.3万卷。

斯坦因,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被称为“敦煌盗宝第一人”,上世纪初曾先后两次到敦煌,买通了看管洞窟的道士,仅用数百两银子就盗走了大量壁画、手稿和600多卷经文,为了存放斯坦因从华夏国盗取的文物,大英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斯坦因密室”。

陈勇看完敦煌壁画和藏经书,来到一幅字画面前,这一幅字画正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作已无存,目前传世的都是宋和隋唐临摹版本,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就是唐临摹版,也是公认的最接近顾恺之原作的版本,京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女史箴图》是宋朝临摹版本。

乾隆尤其喜爱《女史箴图》,他不仅在上面画了一朵兰花,还足足盖了37枚印章。乾隆去世后,《女史箴图》收藏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时存颐和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一骑兵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并以25英镑的白菜价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其实真正的原作《女史箴图》就在陈勇的手里,他也是无意中得到的。

陈勇来到苏轼的《墨竹图》跟前,苏轼的书法作品国内有很多收藏,但其画作寥寥无几,目前传世的仅有4幅,其中的这幅便在大英博馆,陈勇的面前。

陈勇认真打量着这幅《墨竹图》,他仿佛从中读懂了历史上这些文人墨客,为什么对画墨竹情有独钟。

墨竹是华夏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基本功。

自文同、苏轼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大兴,成为单独的画科,从内蕴上与哲学意理融为一体,而从外形式上与书法表里生发。

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

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哲学)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成为中国画史千载不衰的画种。

陈勇又看到一堆人在一幅画面前围观,他好奇的也走上前观摩。

眼前这一幅画作是明朝著名大画家唐寅的作品《西山草堂图》。

《西山草堂图》的真迹,画风韵致清雅、粗劲而迷离、简率而清新,此画被溥仪以赏赐的名义送出了皇宫,后辗转落入香港收藏家陈仁涛手中。

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还是落入了大英博物馆的手里,凡是华夏国人去了大英博物馆都要专门去看这幅画。

该水墨画描绘了暮色朦胧中一位学者坐在乡村小屋中的场景,这是一幅山水风景画,它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的山水风光。

河岸青山连绵起伏。

在画面前方,一位学者坐在他的乡村小屋里,享受着乡村隐居生活。

这幅画有唐寅的亲笔题词。

乾隆皇帝曾经也拥有过这幅画,画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题词。

在山水画的下方有后来的收藏者和鉴赏家留下的11段文字,他们对画作或画家进行了评论。

陈勇对这些字画看得特别认真,想要临摹这些字画,不但要仿得十分的形似,还要在意境上和神似上做相同,或者超越他们,这样才不会让鉴定专家教授们看出端倪来。

临摹字画陈勇是最在行,也是他前一世最拿手的绝活,他打算把这些字画全部换出去,单靠他自己肯定不行,需要别人来配合。

现在他想的不是这些,而是要把这里的每一幅画都要清晰、准确、详细的记在脑海里,以便临摹的时候不会出现差错。

陈勇参观完字画展区,来到了青铜器展示区。

展示柜里摆满了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期,各类青铜器、玉、金、银、铜、铁等,样式之多,品种之繁杂,做工之精美,工艺之繁琐,构思之巧妙,让人看得杂目结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

陈勇来一尊青铜器面前,这尊青铜器就是商朝的双羊尊。

双羊尊由两只背部相连的小羊组成,两只羊共用四只脚,纹饰精美,造型奇特,羊脚、羊眼、嘴巴惟妙惟肖,展现了既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是华夏国青铜器的代表作品,仅存世两件都流失国外,藏在大英博物馆的这尊是英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抢走,另一件藏于日本根津美术馆。

这尊商代青铜双羊尊,属青铜容酒器,通高45厘米。商代青铜珍品,筒形口,腹为双羊前躯相背状。

商代晚期青铜器,双羊尊的羊角大弯曲,尊口下饰弦纹和龙面饕餮纹。

羊颌下及腹下饰扉棱,象征须和腹部垂毛,通体饰鳞纹。

羊在中华国的文化中一直是温顺、善良的形象,也传递着吉祥的寓意,不少器物的造型、雕刻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世界各地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双羊尊前驻足,它有着青铜器的庄严与厚重,但又展现着动物的亲和与活力。

这件双羊尊造型独特,它是由两只背部相连的小羊组成,两只羊各探向一方,方向截然相反却又无法分离。两只羊共用四只脚,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

陈勇对这尊商代的青铜器情有独,他发誓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把这尊青铜器换出去,然后带回国去。

陈勇现在暗暗下了决心,他从经以后的目标就是要把流失在海外,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的华夏文物,要把它全部换走,然后带回祖国去。

还有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私人手里的,或者各国政府机构隐藏起来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把华夏文物找出来盗走或者收购回来。

他知道这个任务十分艰巨,要花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要经受很大的风险,分分钟会失去生命,但他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义无反顾的去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38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