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59章 357【11亿】

书名: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23

第359章357【1.1亿】

5月9日,星期二

中环地铁站的环球大厦正式交付,长新集团对外宣布,集团按照当前的中环物业价格支付香江地铁公司2.5亿元,收购香江地铁公司的环球大厦权益,环球大厦成为长新集团公司的全资物业。

这是长新集团拥有的第一座中环甲级商业大厦,虽然环球大厦的面积不大,但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隔着一条马路便是置地公司的遮打大厦,绝对的中环心脏地带。

要是到了90年代,这幢大厦起码价值50亿香江币,当然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招租也是极为顺利的,第一天便完成整幢大厦招租的80%。

一群记者拦住了李文迪的去路,非要采访他,“李生,请问,环球大厦被长新集团收购,那金钟地铁站的海富中心双子大厦是不是也会被收购?”

李文迪笑了笑“这个暂时说不清楚,不过长新集团确实对金钟双子大厦非常感兴趣。”

“如果长新集团拿下金钟双子大厦,单凭环球大厦、海富中心双子大厦便价值超过20亿元,而长新集团的市值如今才18亿元出头,这会不会引起长新集团的股价大幅度增涨?长新集团的市值是否会超过38亿元?”

李文迪回答道“这不是长新集团可以预测的,这要看市场的反应。”

长新集团的股价大幅度增涨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李文迪不能说绝对的话,万一有人说他操控股价,岂不是惹麻烦上身。

按照李文迪的计划,长新集团还会拿下至少7座中环大厦,建立属于长新集团的金钟王国,与尖沙咀的海港城遥呼相应。

长新集团办公室

高艺汇报说道“蔡昌家族的资金已经差不多枯竭,在美丰纤维公司的收购上后续乏力,我们已经持有美丰纤维公司44%的股权。大新公司的收购案,怡和公司仍然没有和蔡昌家族谈妥,甚至有消息传出,怡和公司已经想要退出收购案,现在的大新公司股价开始回跌。”

李文迪笑道“蔡昌家族什么反应?”

“蔡昌家族的掌舵人蔡骏捷正在和怡和公司积极对话,听说已经降低了收购的要求,也在托人想要与我们对话。”高艺很严肃的说道。

“我们不要避而不谈了,不过谈的是美丰纤维公司,不是大新公司,蔡骏捷想要拿下美丰纤维公司,必须付出比原来还要大的代价。”李文迪盯着高艺,凌厉的说道“如果有机会收购大新公司,不要给蔡昌家族任何反应的时间,务必在同一天完成签约,将违约的条件设置到极高的位置。”

“这个家伙三心二意的,与我们商谈之际,却无耻的引进怡和公司,分明是想要坐地起价,分明不担心事后会有报应。”

“我明白!我会将美丰纤维公司的收购代价拉高,大新公司的收购代价扯低,甚至让两项收购所需的资金差别不大。”高艺说道。

李文迪抿嘴笑道“美丰纤维公司和大新公司本来就不在一个档次的,怎么可能会差别不大,不要玩脱了。虽然集团不是非大新公司不可,但是有大新公司加入,集团还是会有一些变化的。”

接着,白慧进来汇报工作“老板,根据张董(张文韬)提供的信息,怡和公司即将对怡和实业公司进行收购,我们是否插一脚?”

“当然要插一脚。”李文迪冷笑道“怡和公司在大新公司收购案上摆了我们一道,我们当然也要还礼,我们华人向来遵从‘礼尚往来’这四个字的。”

“我们的资金不是很充足,是否从其他途径调集资金?”白慧问道。

李文迪说道“我们还有多少资金调动?”

“7000万左右!”白慧回答。

“不需要调集资金了,我们还是借助股民的力量来做这件事,你和文韬沟通一下,将收购的消息散播出去,与此同时你要在股市上大举收购怡和实业公司的股票,造成有人收购怡和实业公司的假象。”李文迪阴险的笑着。

怡和公司收购怡和实业公司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可以让怡和公司‘大出血’,让本不富裕的财务雪上加霜。

“好的!”白慧回应一句。

第三天怡和实业公司的股价大幅度飙升,涨幅高达70%,股民们仍在竞相追逐,涨势依旧不可阻挡。

即使怡和公司出来澄清,怡和公司暂时没有收购怡和实业公司的计划,股民们也不相信,毕竟以往的怡和公司骚操作很多。

这项收购已经通过董事局的决议,纽壁坚等人可不敢因为股价大涨而让董事局撤销收购案,于是思索再三,只能硬着头皮启动收购案。

涨幅达到了123%,李文迪让白慧在股市上抛售,至于去获多利公司登记出售不是不可以,而是太麻烦了。

按照李文迪的计算,此次收购案怡和公司至少损失近1亿元,而单单是长新集团公司便赚到了将近8000万元的利润。

“哈哈!!正好送笔资金给我收购大新公司。”李文迪爽朗的笑起来。

几天之后,怡和公司通知大新公司,他们正式退出大新公司的收购案,惹得蔡昌家族的成员破口大骂。

蔡骏捷的五官端正,神态有些严肃,加上魁梧的身材,似乎给人一种保镖的错觉。

由于事情的失算,蔡骏捷只能求见李文迪,主动商量大新公司收购的事情。

李文迪给蔡骏捷倒上一杯茶水,礼貌性笑道“蔡生,请喝茶!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在商言商,当初长新集团很乐意接手你家族手里的大新公司股份,可惜价格不太合适,加上怡和公司横插一脚。”

“蔡生现在想要什么价格出售大新公司的股份呢?”

蔡骏捷面不改色道“大新公司市值6亿3000万元,我家族握有大新公司46%的股份,即是2.9亿元。”

李文迪失笑道“蔡生,大新公司的股价虚高,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想集团的高董已经和你商议过了,2.9亿元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大新公司已经不同往日,香江四大百货公司已经名不符实,长新集团最多按照春节前的市值进行收购,如果蔡生有异议,长新集团可以再等等,或者撤销收购的计划。”

闻言,蔡骏捷的脸色微变,“春节前的股价有些低了,不如按照4月份的股价计算吧?”

“行啊,不过你的家族收购美丰纤维公司需要溢价3成收购集团手里的股份。”李文迪回击说道。

“李生,这恐怕不太公平吧,一边是前一個月的市价,一边是溢价3成,我们的交易能是对等的最好。”蔡骏捷自然不会放弃自己家族的利益。

“我最后说个方案吧,集团按照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来进行收购,美丰纤维公司按照当前的市价来交易。”李文迪收敛起笑容,语气略微深沉的说道。

显然,李文迪已经不太想谈下去了,如果蔡骏捷不答应,只能离开。

“李生的方案我是赞同的,不过我还需要回去和家族成员商议一下。”蔡骏捷依旧不是很满意这个方案,仍想挣扎。

“好,我希望明天能收到蔡生的好消息。”李文迪将茶水一饮而尽,有些逐客的意思了。

“我尽量明天给李生答复。”蔡骏捷放下茶杯,道一声告辞,便离开了。

不多时,高艺来到办公室,“老板,您和蔡骏捷谈的如何?”

李文迪便将谈话过程简短的说给高艺听,“.蔡骏捷还是抱有侥幸之心,想待价而沽,忘记了大新公司的百货业务亏损,仗着有些物业优质,漫天要价。”

“我和他商谈的时候,已经明确说过,集团不可能按照现在的市价进行收购的,他非要面见您,可能认为能说服您吧。”高艺解释说道。

李文迪摆了摆手“没关系!过一阵子,我们的资金充足了,永安集团更适合我们,大新公司始终是差一点。”

香江四大百货公司中先施集团和永安集团轮流坐第一把交椅,永安集团甚至在中环有两座商厦,比大新公司优质太多了。

高艺微微一愣,原来老板看上了永安百货公司,那可是一个好东西,对长新集团是如虎添翼。

“需不需要我现在对永安百货埋伏起来?”高艺略微兴奋的问道。

李文迪笑道“现在我们的摊子太大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埋伏永安公司,而且永安公司市值不低,收购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加上大股东持股接近47%,我们暂时没有机会。”

第二天下午,李文迪接到了蔡骏捷的电话,说他的家族已经同意按照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美丰纤维公司的市价进行交易。

于是,高艺带领资产清算团队进驻大新公司,对大新公司的财务等情况进行摸底清查,而蔡昌家族也开始进驻美丰纤维公司,展开他们的工作。

最终经过清算,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只有4.8亿元,包括对百货产业的估算,蔡昌家族持股46%,即是长新集团需要支付蔡昌家族2.2亿元,为此节省了7千万元。

这笔2.2亿元的资金从投资部调来8千万元、铜锣湾住宅项目回笼7200万元资金以及美丰纤维公司出售的资金6800万元筹集妥当。

实际上,长新集团在收购大新公司的事件上仅仅出资1.1亿元,其余的皆是从股市上赚来的利润。

5月下旬

股市恒生指数突破500点,一些经济专家开始在新闻纸上大肆吹嘘经济的好转,股民们也是有些兴奋,不过并没有太多的股民涌进股市,而是观望的态度。

李文迪知道78年的香江股市虽然有明显的好转,但是也有些许反复,并不是大举投资股市的时机。

相对于股市,地市已经呈现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地皮、物业的价格都在节节上涨,没有丝毫往下跌的趋势,这也是港府愿意将金钟地王拿出来拍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拍卖会上,大部分的地产公司都派代表参加,不少地产界的大人物亲自出席,如置地公司的鲍富达、太古地产公司的施怀雅家族成员、新世界发展公司的郑玉同。

“李生可是有好手段,狙击怡和实业公司收购案应该收获不菲吧?”鲍富达对着李文迪一顿冷嘲热讽。

李文迪笑道“如果不是怡和公司插手大新公司收购案,我又怎么会发现怡和公司要收购怡和实业呢?说起来,还是要多谢纽壁坚先生和鲍富达先生了,不然长新集团不会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大新公司的。”

这番话气得鲍富达嘴角抽抽,“李生,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很多过招的机会,怡和公司输了多少次还是怡和公司,反而是长新集团,要是输了,恐怕会很麻烦吧。”

李文迪回击道“看来鲍富达先生还是不了解我啊,我想鲍富达先生还是要认真做一做情报的工作。”

英国佬和大多数的华人都在旁观,见两人说的有来有往,一些人很惊讶,一些人很自豪。

对于华人来说,这无疑是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让他们有足够的胆量挑战英资公司在香江的地位。

很快,拍卖会便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尖东内陆地区的一块面积为4.8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起拍价是3800万元。

这块地皮与尖东填海地皮不一样,只能算作市区的一块寻常地皮,不过面积不小,引起一些中型公司的注意。

“老板,我们要不要竞拍?”王倜传问道。

李文迪想了想,虽然这块地皮不是在商圈之内,但是价值不错,即使不适合长期持有,也能获利不少。

“竞拍吧!”李文迪点点头。

于是,王倜传举起45号的牌子喊价“4200万!”

最终被长新集团以5300万的价格拿下,每平方尺超过1100元。

而那块金钟地王则被留到了最后,起拍价竟然是1.9亿元,每平方尺的价格超过9000元。

“1亿9200万!”第一个出价的是太古地产公司。

有不少的地产商将目光投向太古地产公司所在的位置。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