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52章 350【大新公司】

书名: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23

九龙仓公司旗下的海港城已经有部分建筑竣工,在麦里思的操作下,开始对外招租,预计第一波物业出租能回笼资金8000万元。

李文迪指示麦里思留下4000万元,余下的一半资金买入金阁酒店的股票,他打算让九龙仓公司在这场收购站上面赚取一些利润,用于偿还一年前的2亿元贷款。

毕竟2亿元的贷款利息非常大,早些偿还可以省下几百万的利息资金。

如李文迪所料,海港城部分建筑竣工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股价的升涨,九龙仓公司的市值已经突破14亿元,向着15亿元疯狂迈进。

很快,又有报纸将香江华人的身价(仅明面上公司的身价)进行了一个粗糙的排名,位于华人富豪榜第一的当然是包船王,第二位便是李文迪

这则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认为李文迪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包括一些大亨,不过他们不敢质疑李文迪排在前十的资格。

李文迪也认为他的排名这么靠前,有些华人富豪的资产都是隐藏起来的,一般人怎么可能清楚了解到他们的真实资产情况,如会德丰公司的大股东张祝珊家族,张氏家族旗下的锦兴置地公司便是一个庞然大物,在中环半山区、种植道等地拥有大量的物业以及地皮。

很多人质疑,有实力的人却不会出来说明这些事情,因为华人家族向来是不喜欢炫耀这些东西的,甚至有的家族厌恶将资产暴露于人前。

李文迪稍微关注了一下这件事,便又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了。

长新集团公司

李文迪将高艺调回了长新集团,专门负责都城地产公司及其旗下公司、建丰制衣投资公司、青州英泥公司的事务,而张文韬主要负责集团的地皮开发、中华煤气公司、加德电子公司的工作。

日后李文迪还打算将中华娱乐置业公司的王倜传调回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物业出租、中华娱乐置业公司、淘化大同食品公司、九龙巴士公司的管理工作,集团的投资部事务还是交给白慧。

“这两年以来,建丰制衣投资公司在制衣代理、自营品牌服装上获利不菲,如今的账上仍然存留6000万元的现金,经过您的同意,我已经让证券公司对美丰纤维有限公司进行收购,现在证券公司传来消息,称也有户头在暗中吸纳散股,估计已经持股5%以上。”高艺汇报说道。

“我们持股多少了?”李文迪问道。

“已经超过7%,距离最大股东持股21%比较大,对方也应该注意到了我们,只是现在我们很有默契的避开了,都是担心引起股价有很大的涨幅。”高艺说道。

“能查到对方是谁吗?”李文迪脸色凝重的问道,美丰纤维公司不是必收购品,但他还是想试一试,原因是美丰纤维公司在荃湾地区有一块比较的地皮。

“还在查,不过应该很难查到。”高艺想了想,道“我们可以提前接触美丰纤维公司的股东,然后趁对手反应不过来,直接发起收购案,或许可以收到奇效。”

李文迪点了点头,现在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或许能占据一些优势。

一旁的张文韬默不作声,这不是他的工作范畴。

不过李文迪还是习惯性的问一句“文韬你觉得怎么样?有其他好的建议吗?”

张文韬瞥了一眼高艺,见高艺没有丝毫的异常,回答道“高总的建议很好。我听说美丰纤维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好,那个大股东才想退出经营,如果我们愿意舍弃一些利益,与大股东谈一谈,或许效果更好。”

高艺回应道“张总的建议我觉得可行,我想将这个建议放在收购到足够股份之后,这样可以让建丰制衣投资公司减少一些损失。”

李文迪点了点头,“好,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吧,要是收购不了,要及时抛售,我们不能套牢在这上面。”

“明诚地产公司对金阁酒店的收购还在暗购股票阶段,现在已经持有金阁酒店17.4%的股票,距离理想的23%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高艺继续汇报。

“两项收购案同时进行,你的压力很大,金阁酒店的收购案是重中之重,美丰纤维公司的收购案次之,还有金阁酒店在九龙市区、油尖旺区的酒店旁边的物业收购也要开始准备了,哪怕花大代价,也要拿下。”李文迪吩咐说道。

这么小的酒店实在是很难评高等级,所以需要重建,扩大面积。

高艺的事务汇报完毕之后,轮到张文韬,他主要是汇报一些地盘开发的情况,如鲗鱼涌英皇道长新新邨的第三期住宅楼宇已经出售完成,回笼资金1.5亿元,其中利润是6700万元。

到了最后,张文韬说了一件李文迪颇为感兴趣的事情,大昌地产公司与太古地产公司竞争收购大利企业公司。

闻言,李文迪笑了起来,前世的大昌地产公司没有多少攻击力,信奉‘和气生财’,经过自己的捣乱,大昌地产公司开始有点‘脾气’了,居然敢在太古城第三期工程合作期间对太古地产公司下手。

“白经理,我们长新集团持有大利企业公司的股票吗?”李文迪看着白慧问道。

“持有大利企业公司的股票不多,2.7%左右。”白慧回答说道。

“需要我们进场将股价炒高吗?”白慧接着问道,她对老板的秉性有些了解的,太古地产公司是敌人,对付敌人只有一种态度,便是‘干’。

李文迪摆了摆手道“不用了,大昌地产公司想要收购大利企业公司,我们又与大昌地产公司交好,不能给盟友挖坑呀。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到时候趁高价出售就行了。”

一座太古城足够太古地产公司‘吃很久了’,毕竟太古城的酒楼、商场.都不少,一旦完成所有的工程,可为4.5万人提供居住单位,而且里面有一個规模庞大的购物中心——太古城中心,建筑面积高达300万平方尺,其中的年租金便会高达上亿元。

而太古昌发展公司在大昌地产公司的扶持下,已经有能力独立完成太古城的建造计划,似乎不是很需要大利企业公司。

李文迪认为太古洋行是想增强太古地产公司的实力,加速完成太古城的建造计划,毕竟如今的地市已经彻底回暖,要是在旺市出售住宅楼宇,太古洋行能赚到更多的利润。

几天之后

香江物业公司对梅真尼工业公司展开了收购,以每股1.9元进行收购,恒新投资公司持有梅真尼工业公司312万股股票,利润率是30%,回笼资金581万元。

香江物业公司看好的当然不是梅真尼工业公司,而是这家公司旗下的工厂地皮,可以建造面积为60多万平方尺的工业大厦。

由于香江物业公司没有太多的开发经验,而长新集团的名声很响亮,于是香江物业公司的老板亲自上门想要合作。

李文迪刚好在长新集团坐镇,便亲自见一见香江物业公司的老板吴奇瑞,想要展现自己友好的一面,借助好名声换取更多的合作。

“吴生是想将梅真尼工业公司的工厂搬到元朗,看上长新集团的元朗p23号地皮?!”李文迪浅笑问道。

此时的元朗尚未有新市镇开发计划,还是一片荒地,但是长新集团利用换地权益书拿到了不少元朗住宅性质的地皮,大约有54万平方尺。

吴奇瑞点点头,“李生,梅真尼工业公司的工厂只需要9万平方尺的地皮,我们会按照市价再溢价一成进行购买,而且香江物业公司会出重金将工厂地皮转换成住宅性质的地皮,如此长新集团可以获得5成的利润。”

李文迪想了想,觉得这单生意做得过,元朗的地皮现在不值钱,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太值钱,而且长新集团手中有大量的权益书,至少还能换300万平方尺的地皮,根本不需要可惜这块地皮。

“好!这单卖买我答应了。”李文迪笑道“贵公司打算在地皮上兴建多大面积的住宅楼宇?”

“计划是兴建11幢28层楼高的住宅大厦,楼面面积可达200万平方尺。”吴奇瑞很认真的回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

按照这个说法,其中的100万平方尺楼面面积是属于长新集团的,利润大得惊人,当然前期的投资资金也不会少,。

李文迪稍微一算,第一期投入的资金不能少于4000万,不过元朗那块9万平方尺的地皮转让可以抵消40%以上的资金投入。

两人继续商量一些合作的细节,两个多小时后,吴奇瑞才离开李文迪的办公室。

虽然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李文迪还是让张文韬查一查香江物业公司的情况以及这个项目的背景资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暗购已久的金阁酒店收购案尚未被发现,美丰纤维公司的收购案反而率先暴露了。

原来与建丰制衣投资公司打擂台的是大新公司,让李文迪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大新公司是香江70年代以前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虽然现在的状况大不如从前,但大新公司的主营业务仍然是百货商场,如今为何对美丰纤维公司感兴趣了?

难道是想借机转型吗?

李文迪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大新公司的举动究竟是何意?

当然这不影响长新集团对美丰纤维公司的志在必得。

很快,张文韬便查明了一些情况,拿着报告进来。

“老板,我已经通过大新公司蔡昌家族的外围成员了解到了一些内幕,原来是他们想逐渐退出百货市场,转战金融、地产以及其他行业,现在蔡昌家族的掌舵人蔡骏捷借着大新公司和大新银行的财力在地产界攻城略地,也有一些家族成员愿意接手纤维制造生意,所以才有对美丰纤维公司的收购案。”张文韬说道。

大新银行在香江的声名不显,但是实力不容小觑,因为这家银行一直从事金融方面的生意,而不是存款放贷的生意。

所以,这么多次的金融危机都让其躲了过去。

“他们对这次的收购案有多大的决心?”李文迪沉思过后问道。

纤维不止是可以做衣服、纱布,还可以运用在建筑业、环保、军事、生物等多个方面,投资的前景非常大,当然现在的纤维暂时使用在医药和纺织业上面。

“不是很清楚,蔡昌家族内部的分歧不小,只是被蔡骏捷压了下来,我想决心应该不是很大,毕竟大新公司在百货业务上亏损严重。”张文韬说道。

接着高艺也走了进来,“老板,我认为或许我们可以和蔡昌家族合作,他们应该不是很需要美丰纤维公司的业务和技术的,而且蔡昌家族在地产行业没有什么经验,要是我们能让他们从旁学习,蔡骏捷应该不会拒绝。”

张文韬插手这件事,高艺并无不满,因为这是老板的吩咐,自己搜集情报的能力确实不如张文韬,而且张文韬事先也给他送来了一份报告。

李文迪想了想,道“可以,这样公司可以将利益最大化,不用争得头破血流。这件事交给你吧,由你去和蔡骏捷商谈。”

虽然大新公司有过辉煌,大新银行不弱,但是李文迪觉得一个高艺足够应付这样一个没落的家族了。

其实,大新公司手上的物业还是价值连城的,有些是从其他公司买来的,大部分是公司兴建的商场,虽然只有几层楼高,但是地皮位置很好,兴建起商厦自然不会差。

“高艺,你在谈判的过程中试探一下大新公司的蔡骏捷,看看大型公司卖不卖。”不等高艺回答,又将目光投向张文韬,道“文韬你去搜集大新公司的详细资料,特别是物业的情况,哪怕有什么很小的贷款都要一清二楚。”

李文迪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对大新公司起了收购的心思,看上的不是大新公司的百货业务,而是旗下的商场地皮。

“是(明白)!”两人齐齐回应。

大新公司让李文迪想起了永安集团公司,后者可是在中环有两座优质的商厦的,而前者暂时不太清楚,李文迪感觉大新公司不会太差,在中环应该有一些优质的物业。

要是有小块地皮,就更加完美了,至于亏损的百货业务,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置,是卖给日本鬼子,还是继续经营。

当然李文迪是倾向于出售的,因为是他暂时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击败其他百货公司。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4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