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1章 279【此一时彼一时也】

书名: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23

9月初旬

太古洋行宣布与太古实业公司的合并方案:每4股面值1元的太古实业A股置换9股面值0.6元新发行的太古洋行A股,另外每股太古实业A股附加现金0.5元;B股方面,每4股面值0.2元的太古实业B股置换9股面值0.12元新发行的太古洋行B股,另外每股太古实业B股附加现金0.1元。

在吴雄的帮助下,李文迪持有了太古实业公司740万股A股、1020万股B股,损耗的资金674万元,如今已经全部转移到新鸿基证券公司,他可以从上面大赚一笔。

置换成太古洋行A股1665万股、B股2295万股,并且自动获得现金472万元,扣除原先的部分成本,李文迪用202万元的资金,拿下了太古洋行几千万股股票,这可是一笔令人羡慕的投资。

而且太古洋行并未停止对合并公司的宣传,在记者招待会上,太古洋行高层公示了太古实业公司的资产情况,详细对旗下的公司进行了剖析,又宣布了太古洋行接下来的计划.一连串利好的消息发布,让股民们对太古洋行的股票信心大增。

加上太古洋行买通了不少报社,对此事进行了宣传,祈年报社也从中获取了10多万的广告费,让太古洋行与太古实业公司合并的新闻热度位列九龙仓公司收购案之下,成为热度第二。

新鸿基证券公司

李文迪看着这样的新闻,脸上有了一丝喜色,太古洋行的股价肯定会大涨,至于涨到什么程度,无人知道,哪怕李文迪拥有前世的记忆,今生的某些轨迹已经发生改变,不太可能完全相同了。

“李生对股市的投资真的是高明啊,连太古洋行与太古实业公司合并的事情都能猜到。”冯景禧自然知道李文迪持有大量太古实业公司股票的事情,而且买卖时间前后不超过两个月,实在令人惊喜。

“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而已,之前的四大洋行除了会德丰公司都有并购的计划,太古实业公司如此优质,太古洋行岂能放过,现在又是好时机,所以买入一部分,碰碰运气。”李文迪呵呵笑着说道,解释说明似乎还过得去。

不过冯景禧沉浸证券投资多年,仍然觉得李文迪是刺探到了太古洋行的某些消息才做出的判断,因为李文迪很少在股市上失手。

“200万拿下太古洋行几千万股股票,实在是壮观,现在的太古洋行实力大增,接下来恐怕还会继续有收购战,李生手中的股票翻一翻应该不成问题。”冯景禧说道。

“哈哈!!那就承你的吉言了。”李文迪笑道。

“现在的太古洋行股价已经涨到了1元,李生你赚到了1000多万,今天涨到1.2元,应该问题不大。”冯景禧分析说道。

“嗯!九龙仓公司那些洋人股东怎么说?”李文迪收敛起笑容,朝着冯景禧问道。

“这些洋人很高傲,都想要高价,有一个股东居然要价30元一股,而且要一次性付清现金。”冯景禧脸色黑了下来。

李文迪冷笑道“如今的股价不过是13元,居然想要溢价130%,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那我不如直接从股市上收购呢。”

“确实,要价太高了。我建议立刻发布收购案,并且向外界宣布持股41%的消息,再收购5%左右,持股46%,李生你可以入主九龙仓公司了。”冯景禧点头说道。

“置地公司呢?持股多少了?”李文迪皱眉问道。

“估计在37%左右。”冯景禧继续道:“鲍富达还没有放弃,仍然在和其他股东联系,希望能拿下5%左右的股份。”

“好,麻烦冯生公布收购案,同时召开记者招待会。”

“行!我马上让人安排,李生要出席吗?”冯景禧问道。

“算了,由新鸿基证券全权代表我吧,那些记者的问题太刁钻了,我的心情又不好,不想有个大骂记者的罪名。”李文迪摆了摆手。

中环东方文华酒店

李文迪与鲍富达再次约见。

“鲍富达先生,你们置地公司可是好手段啊,不但可以收买汇丰银行,还联合了我的那么多对手,我旗下的公司的日子过得很不好。”李文迪淡淡的笑着说道。

这是‘先下手为强’,让鲍富达知道他的损失不小,如果置地公司没有足够的筹码,这场谈判会无疾而终。

鲍富达假装惊讶说道“是吗?置地公司一直忙着筹集资金,从未联系过李生的敌人。”

“鲍富达先生猜一猜我信不信?即使不是,这笔账我也只能记在置地公司的头上了,所以算是提醒鲍富达先生,开出的条件记得把这些损失加上。”李文迪直接坦白说道。

“李生,做谈判没有这样的道理的,这是李生自己的损失,如何能让置地公司来承担。”鲍富达皱起眉头,脸上满是不悦。

“是嘛?那我们可能不需要谈下去了,这顿饭算我请鲍富达先生的吧。”李文迪可不想和鲍富达扯皮,他本来就不想和置地公司谈判,因为九龙仓公司他必须吞下,绝无吐出来的可能。

见李文迪要起身离开,鲍富达连忙说道“李生请稍等,既然是收购案产生的损失,置地公司愿意承担。”

“还有汇丰银行的事情,置地公司要怎么说?也是不想承认吗?”李文迪呵呵笑道。

汇丰银行的事情是摆明了的,轮不到置地公司不承认。

鲍富达说道“我确实与汇丰银行大班沈弼先生谈过,这些损失我会尽量弥补的。”

“之前李生与沈弼先生谈过的条件,置地公司这边答应了,不过2亿元要分期付款,在两年内还清,同时会溢价2成收购李生手里的九龙仓公司股票。”

“鲍富达先生,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都说了这是之前的条件,那时候是置地公司占据上风,现在是我占据上风,条件自然不会一成不变的。”李文迪冷笑道“我的条件是中环的太子大厦、九龙仓公司旗下的电车公司、隧道公司以及牛奶国际公司在铜锣湾不少于7万平方尺的地皮。”

“什么?这绝不可能!”闻言,鲍富达直接站了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文迪。

这条件开的确实有些吓人,不过想想九龙仓公司的资产,单是一座海港城,便值这砝码了。

“还有我的其他损失没有计算入内呢,鲍富达先生不用如此激动的。”李文迪见鲍富达如此神色,心中别提多爽了。

“李生,你还真会提条件。”鲍富达冷静下来后,脸色铁青,说话都有些咬牙切齿。

“如果鲍富达先生对这些条件都有异议,那我们恐怕很难谈下去了。”李文迪笑道。

“李生,据我所知,你从银行借贷了超过3个亿(收购永高公司借了1個亿),里面产生的利息都是海量的,李生你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了吧。”鲍富达冷静的理清了思路。

“这些事情不劳烦鲍富达先生担心了,我在股市上的抄底投资都是几千万的,这点利息完全还的起,至于汇丰银行的一个多亿贷款,我也可以随时还的起,距离汇丰银行的期限还有一个多星期呢。”李文迪继续道“不知道九龙仓公司是否能撑到那个时候?”

“九龙仓公司固然重要,但是置地公司的太子大厦更加重要,不如换一个目标吧。”鲍富达觉得董事局肯定不会同意出售中环核心物业的。

“换成金门大厦吧,不过太子大厦多出来的资产值需要用等价物来交易。”李文迪说道。

“.”鲍富达恨不得咬死李文迪,这是换汤不换药。

“既然鲍富达先生做不了决定,那我们以后再谈吧,先吃饭。”李文迪假装一点都不着急。

在吃饭期间,一个洋人走过来在鲍富达耳边细声说了两句,搞得鲍富达脸色由青转黑,对着李文迪说了一句抱歉,便带人离开了。

李文迪大概猜到了是什么消息-冯景禧代表他发布了收购案。

鲍富达这个人仍然以为李文迪陷入了资金紧缺的危机,只要稍微吓唬一下,有可能为置地公司获得巨大的利益,可惜他忽略了李文迪在股市上的庞大投资。

股市看似低迷,其实有小小的升涨,对于大量的股票来说,可以轻松赚到几百万的利润,足够支付3个亿产生的利息了。

如冯景禧所说的那般,置地公司也在同一天发布了反收购案,对记者说‘九龙仓公司发展很好,财务状况没有任何问题,不需要任何公司进行收购。’

置地公司想要如对牛奶国际公司一般,展开强大的舆论战,对李文迪旗下的所有产业进行一系列的抨击,说李文迪根本无法收购九龙仓公司.

李文迪对着记者回应道“我是现金收购,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股民们有坏处,难道白花花的钞票是假的吗?”

这话一出,让新闻甚嚣尘上。

说得再多,有钞票吸引人吗?

置地公司仍然不管不顾,对外宣布‘一股置地公司新股置换一股九龙仓公司股票’,企图挽回一些局面。

如今的置地公司股价几十元,九龙仓公司仅十几元,看起来是股民们占了大便宜,于是有不少股民开始涌入置地公司登记。

而率先出击的李文迪已经收获了不少九龙仓公司的股票,持股量达到了45.7%。

为了更好的控制九龙仓公司,李文迪让冯景禧对外宣布,他手中仍有4600万的资金,以每股23元的价格继续收购,资金耗尽即止。

于是,也有不少的股民想要拿到现金,毕竟如今的股票不是很值钱(被之前的股市吓怕了),最后李文迪会收购了大约0.4%的股票,持股量达到46.1%。

李文迪不是周锡年,担心退休生活得不到保证,李文迪实在是太年轻了,哪怕是失败了,依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敢于赌一场,所以所谓的舆论大战直接用现金击溃,用不着如泼妇骂街一般来隔空对骂。

而且此时的置地公司、怡和公司已经不是72年的状态了,被凯瑟克家族抽走了那么多资金,已经有些元气损伤,不然李文迪都要准备好退路,毕竟这一切都是他的心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9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