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4章 264【试探】

书名:从港岛开始发家 作者:人生错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1:23

郑裕同对这个项目颇为看重,于是在第二天便约上了三大家族的人来商量此事。

他们对这个项目也是有些垂涎,三言两语之间便定下了口头协议,五家公司各占20%,成立新的公司专门负责这个项目,与此同时决定由李家成去与洋人谈判,即使不能减少金额,也要拖延一下支付尾款的时间,为了大家筹集资金争取一点时间。

他们还商量了什么时候动土,花多少时间完成建筑交付,需要支付多少前期的建筑费.

李文迪没有在场,不过郑裕同负责将这些东西传达给他,郑裕同知道李文迪最近在北角赛西湖项目上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初商量之际,李文迪也曾表示不参与烟草公司旧址的建筑事务,只负责出资和分红。

其实,李家成去与洋人商量,那么建筑的事务已经是交到他的手里了,长江实业公司也需要这点名声。

6月中下旬

九龙巴士公司如期召开董事局会议,雷绝昆让人通知了李文迪,他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被人嘲笑。

李文迪这次在董事局会议上一反常态,借机认识了不少董事,哪怕那些人与雷绝昆交好的,不过他在会议上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让雷绝昆感觉很奇怪,李文迪似乎在憋着大招一般。

其实,李文迪觉得没有必要在董事局会议上闹事,因为此时他的没有任何收购九龙巴士公司的打算,而且雷绝昆这些人防备着李文迪,他需要寻找到一个大的突破口,到时候将雷氏家族一击而倒。

但是李文迪在董事局会议上提出了‘分红’的建议,目的是不想让九龙巴士公司过分强大,只需要本分经营就好。

雷绝昆不顾董事们的赞成,坚决反对,于是分红一事暂且搁置,不过那些董事对雷绝昆有了一些意见。

这也是李文迪收到的意外效果,在这些董事的心里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长新置业公司在新界地区的搜刮换地权益书计划出现了一点问题,由于新鸿基地产公司在新界收购的强烈攻势,那些原住民发现了‘待价而沽’的契机,于是对长新置业狮子大开口,索要溢价50%的价格,而且将违约金提升了好几倍。

张文韬向李文迪汇报了这些问题,这比预想中的问题小一点。

“这个口子不能开,既然新鸿基地产公司都不愿意给他们这样的条件,我们也不能给。”李文迪不是怜惜这50%的溢价,而是不想擅自破坏市场的规则,以及和同行们的默契,地产是他的基本盘,他可不想满世界都是敌人。

“荃湾进行不下去了,换地方吧,其他地方的权益书也是一样的。”李文迪下达了最新的决定。

“其他地方的情况差别不大,都需要溢价,可能没有那么高。”张文韬对目前的形势不是很乐观。

李文迪瞥了一眼张文韬,道“别的地产商给的起,我们也能给的起,尽量多收购权益书,这些都是公司的土地储备。”

虽然港府不会把优质的地皮来置换权益书,但有些地方本身就是优质的,只是时间点未到而已。

而且等港岛的地皮开发的差不多了,新界除了一些特别的地方如天水围,其他的地方都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在如今,调景岭这种地方都是遭地产商嫌弃的落后地方,但是在前世能开发出一个大型住宅区,李文迪不信港府能有这么厉害的长远目光。

见张文韬点了点头,李文迪继续说道“我们在荃湾一带收购了多少权益书?”

“大约能从港府的手里换取12万平方尺的地皮。”张文韬说道。

12万平方尺的权益书看上去很不错了,但相比较新鸿基地产公司,长新置业已经远远落后。

“港府每个月都会推出8万平方尺的新界地皮来置换权益书,置换的地产商很多吗?”李文迪问道。

“很少,一般都是新鸿基地产公司和恒基照业公司在置换,而且置换的地皮大多数都是一些很偏僻的地方,完全不受地产商的欢迎。”张文韬回答道。

李文迪静静一想,“以后港府推出的置换地皮都要拿过来给我过目,由我来决定换不换。”

张文韬的眼光不是很好,比一般的地产商要强一点,但是比起李文迪这种有BUG的男人,完全不够看。

而且港府那些官员很鸡贼,一般推出的地皮都很少优质地皮,甚至是一些地理位置不错却有其他大缺陷的地皮。

会德丰公司名义上是香江四大洋行之一,可是完全比不上其他三大洋行,主要资产是旗下的船只,但是会德丰公司的船运业务远不及包船王的环球航运公司。

尽管旗下也有不少的地产、百货生意,但规模也不大,撑死也就是一个中型公司得规模,不像太古洋行有强大的领域。

如今的航运进入鼎盛时期,会德丰公司主席约翰・马登欣喜若狂,由于马登父子对北边多有戒心,认为船只是可以移动的财产,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可以立刻转移,现在更是想要进一步发展会德丰公司的船务业务。

其实会德丰公司之所以如此孱弱(比较四大洋行),是因为北边的局势近年动荡,马登父子举棋不定,将香江的生意项目、物业多次买卖,如此几进几出的,消耗了会德丰公司大量的精力财力。

‘赚钱在香江,发展在海外’--在这点上,会德丰与怡和公司如出一辙。

坐镇船务投资公司的李文迪看到这些报告,更加确定可以在船务上大赚一笔,而且环球航运公司在造价低廉的日本订造了大量的船只,现在正想淘汰麾下的旧船,这是一个扩张的好机会。

船务投资公司虽然是李文迪的全资公司,但是李文迪不打算投入太多的资金,因为船务生意的市场大部分都被占领了,他很难拿下太多的业务。

二手旧船非常适合如今的船务投资公司,只是在能源消耗上面会是比新船要大很多,维护费也不会少,不过可以暂时满足公司的需求。

于是李文迪凭借之前的几面之缘,约上了包船王。

中环东方文华酒店

“包生,你好!我们有些日子没见过了啊!”李文迪亲切的打着招呼,脸上满是笑容。

包船王如今的身体还算是康健,脸色有些红润,“李生,久违了!”

两人坐下,侍应生立马上菜,清一色的中式菜肴,香味扑鼻。

推杯换盏几下,李文迪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笑道“听说环球航运公司最近想出售一批二手船只,不知道是否都被买走了?”

包船王咽下嘴里的食物,擦了擦嘴角,问道“李生对这些二手船感兴趣吗?有一部分已经被会德丰买走,还有一些船只,不过要等到八月份才能交易。”

“我旗下有个船务投资公司,是从和记集团的手上收购过来的,规模很小,所以想扩张一些业务。”李文迪稍微解释一下,“八月份交易是可以的。其实这次约见包生,不只是为了买船,也想向包生请教一下船务方面的事情。”

包宇刚自然不担心李文迪能抢走他的生意,环球航运公司的吨位已经超过了1300万吨,而船务投资公司的吨位连环球航运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宛如成年人与婴儿的区别,如何能影响到环球航运公司。

“哈哈!!李生尽管问,我知道的一定说。”包船王很久没有遇到这么好学的年轻人了。

一个小时过后,李文迪的问题问得差不多了,便笑着试探道“包生是我们华人之光,不过船务都是有周期性的,而且船务公司的危险太大,包生有没有想过上岸的事情?”

闻言,包船王停顿一下,直白地道“是有过这样的考虑,可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李生是如何看出我有上岸的打算的?”

李文迪苦笑道“接手船务公司之后,发现船务虽然赚的多,但是航运低迷的时间也不短,船只的维护费等消耗都是很厉害的,如果稍有差错,很容易满盘皆输。”

“包生是航运业的老前辈,我不信包生看不出来,我这样的新手都觉得心惊。”

“李生果然是年轻一代的翘楚,这么短时间内居然能发现航运的艰难,还是在航运的火爆期。”包船王的眼里出现一些欣赏,当然他也察觉了李文迪的另一个目的,这话题绝不是随口提起的。

“包生觉得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包生觉得会德丰如何?似乎与包生旗下的产业非常兼容。”李文迪半开玩笑说道。

听到会德丰,包船王的脸色有了一些变化,道“李生,我向来不喜欢夺取朋友的东西,也不喜欢随便收购别人的公司。”

李文迪连忙道歉,言之只是玩笑话。

李文迪的目的是试探包宇刚对九龙仓、会德丰这些公司的意图,虽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是他对包船王的为人有了一些看法,与传闻中评价是吻合的。

所以,李文迪只要继续加深与环球航运的合作,基本可以让包船王断了对九龙仓公司的想法,专心防范李家成这个家伙。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在意包船王,毕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人都有可能改变主意,只是重点不在包船王的身上而已。

对于会德丰公司,李文迪对旗下的卡莲佛、中环会德丰大厦、中环的一些住宅大厦这些产业感兴趣而已,其他的都是一些不太好的公司和物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1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