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 分类:武侠 | 字数:0

465、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书名: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1

京师那边,在推论武当山应该会有天子之学后,唐顺之负责编写玄黄大典、搭建永乐大典的编修团队的同时,他还有精力用于寻找天子之学的真相和武当山的秘密。

“唐先生,这真的不会耽误大典的编修”

张执象收到传信,看唐顺之大白天的还在翻武当山的资料,而如今扩张并购了半条街的翰林院内,数百人正在忙碌工作,唐顺之显得特别不务正业。

“前期就是准备工作,把资料收集全了,把人筛选好了,班子组起来了,就差不多了。”

“没什么好操心的。”

真正的天才,全才,就是这么游刃有余。

张执象能够梳理脉络,把握主干,但千丝万缕的细枝末节却只有唐顺之这种人能够弄清楚,负责任何内容的学者都可以来向唐顺之请教,稍作点拨,便豁然开朗的那种。

点人用人,可以说是慧眼识珠。

玄黄大典不光是历史,而是包括天文地理所有东西的发展脉络,更要写清楚其中的关联,还有周期规律的总结。

这与永乐大典是互补的。

张执象缺乏相应的积累,他虽是主编,却没有办法撑起这般场面,这也是他与姚广孝的不同,姚广孝当年主编永乐大典,可不需要唐顺之的辅左。

看小说上

张执象知道编辑工作展开的很顺利,但他希望唐顺之可以倾尽十分心血来做这件事,精益求精,才是对文明,对后人的负责。

“国师且安心就是。”

“青阳先生如今正在负责资料对接,等这些弄完了,永乐大典的编修工作,就是由她来主持了,我全心盯着玄黄大典,不会出差错的。”

“哦,对了,道藏要不要也增编一下”

“天师府如果不便出人的话,我也是可以负责的。”

唐顺之的全才不仅仅包括学识方面,还包括武学和修仙,他练武两年,便已经是不工境的高手了,而且只是随便练练的结果,要不了几年,耳顺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连修仙,他如今也是过三关的境界,结丹怕是也不远

张执象锤了锤眉心,说道:“道藏肯定也要增编的,但还是先把玄黄大典和永乐大典的事情先弄好,你叫我过来,说有了新发现,是什么”

“此事说来,也与你们天师府有关。”

“嗯”

“传言三丰祖师,乃是天师后裔,可有此事”

“这倒是没有听师兄说过此事。”

唐顺之眨了眨眼睛,敏锐的捕捉到了关键,说道:“英宗敕封三丰祖师为通微显化真人,诰辞有言元朝名士,天师后昆,鹤骨珊珊,尤髯拂拂。出辽东而访道,入终南而遇师。”

“传说张三丰祖上乃张继先之子,靖康之变被随着皇室一起掳掠到北方,才有了这一支。”

“国师未曾听说过”

张执象想了想,说道:“继先祖师无子,乃族谱所写。”

唐顺之看着张执象笑道:“可天师府也没有否认。”

张执象也察觉了关键所在,正想着该回天师府问问师兄,唐顺之却又说道:“至正二十一年,太祖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势,天师府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献天命有归之符于太祖。”

“永乐元年,成祖命正常之子宇初陪祀祭天。”

“永乐四年,上命张宇初编纂道藏。”

“永乐六年、七年,连续两年,成祖命张宇初寻访三丰祖师,不得。”

“永乐八年,张宇初羽化,由其弟张宇清继任天师,继续编纂道藏。前后两任天师,又有邵以正勘校,到正统十年,一共花费四十多年,才编纂完成,付以刊印。”

“其间。”

“永乐十年,成祖大修武当山,遍访三丰祖师。”

“很难说道藏的编修,与三丰祖师无关,也很难说,天子之学,与三丰祖师无关。”

唐顺之说到这个份上,张执象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关隘,他看着唐顺之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三丰祖师是龙虎山的后裔,而是三丰祖师借由龙虎山,将天子之学交给了太祖”

唐顺之抚着胡须笑道:“此事,我想老天师应该是知晓的。”

“而且。”

“近日我翻看了方伎传,张三丰传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趣,言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

“我大明以前,宋金元三代关于三丰祖师的记录,都是传言,无从考证。”

“而太祖唤三丰祖师为张玄玄,何为玄玄”

“玄之又玄也。”

“何为君宝”

“天子之学也。”

“我敢确定,天子之学,就是三丰祖师保管,借天师府之手交于太祖的。而三丰祖师的来历皆不可考,更像是凭空出现。”

“那么,他是谁呢”

徐阶被三丰祖师以剑指指着,竟然有种无从反抗的感觉,这绝对不对,不是一介武夫的张三丰可以做到的,哪怕,他是半步撄宁。

“老先生在跟我玩字谜”到了这个时候,张三丰都还在遮掩,让徐阶有些愤怒。

胜负之事,不过如此。

你此时杀便杀了,但你也暴露了,文明未来之争,才刚刚开始罢了,事到如今,还藏头露尾,有什么意思

“贫道从不打诳语,也不曾藏头露尾。”

“只是告诉你了,你却看不到罢了。”

祖师澹然言语,并无半点遮掩的意思。

徐阶皱眉,不服道:“你乃犹龙六祖,你们隐仙派老子传关尹,关尹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按此法脉,你可是当代人”

“我何曾说过自己是犹龙六祖是隐仙派”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所言。”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就是张三丰写的”

“”

很显然不是,书中有列传、本传、外传自己可不会写自己的自传。

徐阶稍一思考,回顾后世的记载,便也明白了,这些都是李西月搞得鬼,包括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也是后世伪造添加的。

朱棣如果有敕封,明史不会不写,而是直接跳过记录英宗的敕封。

而且,天尊可不会用于活人。

可是法脉上

“蛰龙吟总是你写的蛰法传图南,图南传邋遢,可是你自己写的。”

“自吕洞宾以来,陈抟、白玉蟾、李道纯都写过蛰龙法,我自己也有蛰龙吟和渔父词,你可见谁专门在诗中写蛰龙法传承的我张三丰,需要特意标识传承吗”

“又是李西月”

徐阶眼皮微跳,只觉得李西月可恨,蛰龙吟是张三丰写的,但李西月在末尾续了几句,特意来伪造隐仙派传承的证据。

正是这些伪造,让他一直被云山雾罩,看不得真相。

否则

“上天梯总该是你写的”

“是我。”

“你自言大元飘远客,自认元朝遗老”

“大元二字何来”

徐阶一愣,喃喃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你自开天辟地而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77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