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 分类:武侠 | 字数:0

441、玄黄大典,天下共史

书名: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1

京师大学。

张执象正在讲课,没有板书,没有教室,就在操场上,大家席地而坐,也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而是在讲历史。

讲历史就绕不开司马迁,所以他先讲了司马氏。

“司马氏源自颛顼的曾孙重黎氏,他们上古时期就负责记录天文地理,后来在周朝演变为司马氏,周襄王时期分作三支,去了秦、赵、卫。”

“赵卫两支后来合流了,后代是司马懿,开创了晋朝。”

“秦国的司马氏就是司马迁那支,司马迁的儿子都改姓了,女儿嫁给了杨敞,杨敞开创了弘农杨氏,司马炎的两任皇后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后来隋文帝杨坚也追认,言说自己出自弘农杨氏”

“我们先梳理这些源流,才能知晓司马迁并非一个纯粹的史官,他更多的时候是有他的政治身份的,司马氏的源流,固然让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展露了上古时期的一鳞半爪,但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影响。”

“我们大明的明实录作为编年体的史书,尚且可以少写、不写、甚至换个角度写,从而改变历史的真正面貌。”

“只需要考虑会不会前后矛盾即可。”

“而纪传体史书呢”

“说是史书,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一篇篇人物传记想要改写一些东西,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看与司马迁交好的李广、李陵,看与他交恶的卫青霍去病”

“行文的内容是不是大有差别”

“那么,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外,还是什么一件强大无比的政治工具。”

“谁能青史留名,谁将遗臭万年。”

“不过是一支笔的事情罢了。”

“前人可以这么写,但我们后人,就必须揭开那一层层迷雾,将最接近真相的历史客观的展现出来,唯有如此,才能让后人更好的学习历史,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所以”

“我想对在座的所有学子说一句,有生之年,当修一本真正的史书,从各个角度描述历史,澄明其中的厉害关系,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

“欲兴其国,先明其史”

“我们,首先要将历史,从士大夫垄断的话语权中夺回来”

先秦的历史,由于过于遥远,记载太少,所以难以整理,但自秦以来的历史,张执象想要把它整理得明明白白。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作为帝王之书。

却也写得遮遮掩掩。

何必呢

不妨写得更清楚一些,将规律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世人才会知道什么是对错,该做什么,才不会受到当权者的迷惑。

在这场长生革命当中,张执象没有介入具体的变革,他提供基础理论后,只想做一件事修史。

修一本不一样的历史。

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从上到下的记录历史。

我们要将隐藏在历史当中的那些世家,那些士族全部暴露在光明当中,将他们的蝇营狗苟,将他们的利益驱使,将权力的变化写的明明白白。

唯有如此。

才不会“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什么会“哀而不鉴”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无法监督,而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懵逼,好继续盘剥。

唯有把史书修好了,才会不需要红楼梦,也无需屠龙册。

因为历史,本身就是最好的屠龙术。

许多学子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才深刻的认识到国师为何是国师,也认识到了张执象的象宗,是怎样一门学问。

如果说永乐大典记录了百科百类的话。

那么张执象要编纂的这本史书,同样会是一本浩如烟海的鸿篇巨著。

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是一个主编牵头之下,数以千计的学者,以年为单位,才能完成的巨著搜集、整理、考究、推论、统合。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怎样浩大的工程,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做仔细,该有多费力。

“我已经与陛下商量,此书定为玄黄大典。”

“为整理修订玄黄大典,朝廷第一批投资为两百亿宝钞,立项规模为五千亿,时间至少为二十年,所以修玄黄大典不怕花钱、花时间,只怕修得不够好。”

“这是一个浩瀚而伟大的工程,同样是一个需要钻研的工程。”

“或许你的一生都在修这部书,投身其中,名利已经与你无关,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华夏文明做奠基。”

“在座如果有矢志于此者,请三思而”

张执象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顿住了,他若有所觉的望向西南方向,在学生们逐渐开始嘈杂之时,一名太监终于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递上了钦天监的折子。

他感应的没有错,满刺加出事了,有邪神现世

合上折子。

张执象看向众学子,现场也安静了下来,他平静的说道:“姚师著永乐大典,我这位学生也不能堕师傅的威名,故而这本玄黄大典,我是准备花一辈子来修的,务求尽善尽美。”

“我想以后,技术发达了,信息查询方便了。”

“任何一名大明的百姓,都可以查询到完整的历史,他们所看到的,和博士们看到的,并无半点差别。”

“历史,不应该遮遮掩掩。”

“历史,就应当大大方方。”

“我希望如此,也希望想要做这件事的你们,有这个觉悟。”jujiáy

“我们能开创一个时代,但如何守护这个时代,不是某几个人可以做到的,而是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自发的去维护,才能国祚长久,天下安康。”

“你们要知道,唯有把历史记录清楚了,才能记录当下”

“哪怕将来皇帝还政于民,只留下监督权代民巡天,这也是不稳妥的,你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皇帝身上,皇帝只能辅佐你们。”

“你们要当真正的监督者。”

“我希望有一天,当权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被记录下来,由你们来签字、评价,无法隐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翻看。”

“如此,谁奸谁忠,事后一看便知。”

“上有国志,下有县志,事无巨细。”

“玄黄大典不仅现在要修,未来也要修,还要一直修下去,历史的记录,只有牢牢掌握在百姓手中,你们才会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余音在耳,所有学子都还在消化张执象的言论,他却已经乘剑而起。

有一点,是徐阶无论也比不过他的。

他是真正的正大光明,所以,他是真正的领悟了屠龙术,所以他可以说出文明理论,所以他可以主编玄黄大典。

他有书,而徐阶没有。

永乐大典,盛世都可以去编写,但,玄黄大典,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

这,便是他的半步光明。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