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 分类:武侠 | 字数:0

384、阴阳归本,各司其职

书名:长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1

永淳没有说女子不能读书这些。

实际上京师大学已经招收女生了,因为沁源的教育本就是男女平等,所以沁源出来的学生,女子也占了三分之一。

故而面向社会的招生,女子也能入学,明朝风气开放,相比于士子的犹豫,女子求学反而更加积极。

但在读书之外。

女子又何必事事与男子争种田就是男子力气大些,搬砖就是男子效率高些,工厂里打螺丝也得是男子,战场上杀敌,还是男人厉害些。

这些女子也要去比

正常生活,该参与的参与,该帮衬的帮衬,如是而已。

所谓男女平等,那是阴阳各归本位,各自做各自擅长的事,才是正理。

永淳想做的,是在读书生活之外,在女子擅长的领域中,给她们提供学习的地方,给她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地方,让才艺可以如同男子有才那般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地位。

如扬州瘦马那种。

买来有资质的女子,十年严苛教导,学得一身绝艺,最终沦为他人金丝雀,这种没有自由,掌握不了前程的状况,是让无数女子窒息的。

如果说,男子还能凭借十年寒窗,能博取功名,有个出路的话。

平民家的女子,生得再好看,再有才华,也只能沦为玩物,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而富贵人家的小姐,则完全不一样。

那些明媒正娶的妻子,男方给的聘礼是多少,女方家里的嫁妆是至少翻倍的,所谓十里红妆,不是男方给的浪漫,而是女方的家世。

因为,嫁妆是独属于妻子的,丈夫根本无权处置。倘若离婚,妻子是可以带着嫁妆回家的

一般而言。

正妻的嫁妆,其资产至少是整个家庭的六分之一,甚至还要更多,所谓门当户对,不仅仅是结婚,还是合资经营

而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其实是与推恩令并行的

嫡长子能够继承的就只有父亲的爵位,而父亲死后,财产是所有孩子平分,无论嫡庶,嫡子和庶子的差别在于婚姻

如彩礼和嫁妆。

庶子不给或者少给彩礼,就是成立新家庭没有什么投资,就意味着娶不到好媳妇,而庶女出嫁,不返足够的嫁妆,那就等于是卖女儿

这才是嫡庶的区别,是体现在父亲活着的时候,父亲死后,对于父亲的遗产,儿子们是平分的。

为什么嫡长子看起来分的最多

不光光是父亲在婚姻时的支持,还有母亲的嫁妆这才是关键

嫡长子继承制,继承的根本就不是父亲的家产,而是母亲的嫁妆。因为平日里用的都是父亲的钱,母亲的嫁妆是一直在营收增长的,此消彼长,在继承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差别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自古以来,夫妻都是平等的,所以是一夫一妻制,其他的诸如侍妾的存在,嫡庶的不平等,那属于阶级矛盾,而非男女矛盾。

搞明白了自古以来的婚姻内核,是合资经营,就明白了这套模式之下的平民女子有多惨。

其命运基本只由家庭决定,不受個人因素改变。

若是无才无色也就罢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也算平稳,因为男耕女织下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妻子和丈夫的平等。

可如果是有点姿色有点才能的平民女子

都无需达官显贵,甚至不需要地主老爷看上,只要有地痞流氓盯上,下场就难耐凄凉了。

永淳公主根本不但心富贵人家的女儿,她要做的是,给那些平民的女子,一条上升的通道,让她们施展才华,形成一股力量,然后可以反哺社会,最好可以做到以教坊司的盈利来维持大明的养济院、漏泽院、惠民药局。

养济院是收养鳏寡孤独的。

漏泽院是免费的墓地和丧葬。

惠民药局是廉价医疗。

其实明朝是一个高福利社会,朝廷在还能正常运转的时候,是不会让人饿死的,这点在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明时所写的见闻是有体现的。

他们甚至说,那些流浪汉、乞丐都能在养济院里生活,不会饿死。

说这里是天堂。

可等到满清时期来到华夏的时候,他们说这片土地上尽是乞丐,人们面黄肌瘦眼神麻木,他们乞讨的伸出手,能捡一些船队倒掉的残羹剩饭便磕头歌功颂德,兵卒们拿鞭子抽打,不顾百姓的哀嚎抓走壮丁为船队帮忙,一路上,从最富庶的江南到京师,皆尽如此

见过大明,再见过满清。

是西方对华夏观念转化的根本原因。

万历年间的大明还是一片盛世,百姓还能生活安康,更别说嘉靖年间了,这些年励精图治,在福利方面,地方官府更不敢克扣,特别是南方。

为了不给京师输送税赋,干脆全部用于地方福利建设,让京师无话可说。

当永淳公主说她要以教坊司为切入点,彻底消除娼妓,并给平民女子以上升途径,然后还要以盈利来负担国家福利体系的时候。

嘉靖虽然欣赏自家妹子的格局,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成立皇家银行以后,改革货币,这几年,原本输送给朝廷的赋税,各地直接进行了截留,不论他们贪了多少,但原本应该在户部常平仓里的每年两百万两银子,在明面上,却都是投进了福利体系当中的。”

“便是改革精简,以后每年至少要投入上百万两。”

“更何况”

“以当下的趋势来看,这部分不但精简不了,还会成为我们和南京邀买人心的战场,开支只会逐年增加。”

“不说教育和医疗,光是养济院和漏泽院,就不是那么好负担的。”

嘉靖不动声色的把教育和医疗摘开,因为这不是某个机构可以负担的,对于国家来说,也必须酌情规划。

养济院也不是负责养老的。

我们自古以来都是“养儿防老”,家庭天然就有养老的义务,养济院要负责的是鳏寡孤独,是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小孩。

如果只是这一部分的话,还是有做好的可能的。

至于漏泽院,因为丧葬习俗的缘故,都希望有一口棺材的,谁也不想裹个草席就丢乱葬岗埋了,当然,作为公墓,并不需要地段多好,也不会寻龙点穴找什么阴宅,只是让那些无依无靠的人,死了有个归处而已。

所以这部分耗费反而不大。

“放心吧,皇兄,天下间的女子能蹚出一条路来,绝对会爆发出让人惊艳的光芒的。”永淳倒是很有信心。

嘉靖问:“可要我下令禁止娼妓”

永淳摇头,道:“现在禁了,她们又何去何从呢我虽然要给的是天下女子有上升的途径,但也是为了解救那些苦命人啊,总要等皇兄和安平的长生革命有效果了,均田免赋完成了,村社形成组织了,才有地方好安置那些苦命人。”

见永淳没有异想天开,嘉靖不再试探,而是笑道:“好吧,我给钱衡打个招呼,稍后你去京师大学,寻些帮手。”

“那些女学生,都是人才,可以任事的。”

“而且,她们有个组织叫做妇联,我想你可以跟她们合作。”

替永淳安排好帮手和方向,嘉靖也是颇为高兴,虽然永淳做的事情并不大,只是对于男女平等的一种补充而已。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真正的平等是要从阶级入手的,要解放女性的生产力,才能解决平等问题。

而永淳要解决的,只是文化和艺术这一块。

这也很重要,因为大明不是一穷二白重新建造,而是本就富足,没有必要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这不光是指地位更高的权势带来的效果,而是尖端领域,头部力量的作用。

如果有一群女子真正成为那些“大家”,诗词歌赋也好,琴棋书画也罢,各种领域,那些大家不再是“五陵年少争缠头”的妓子,而是真正的艺术家的时候。

有一个组织能够把这些人的影响力统合起来,对于天下女子就又有榜样效果和保护效果。

这个影响力甚至可以延伸到政治上。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最好的维护女性的权益。

商洲。

大明的人在思考人权和平权的问题,而在商洲,对于许多人来说,最要紧的是活下去,在战争、瘟疫、饥荒中活下去。

在第一波瘟疫主要席卷军队的情况下,北商洲诸国都损失惨重。

伊达王国损失了大量青壮年,以至于女性都要穿甲作战,依琼自五月初乘船回归,到六月中才抵达商洲东海岸,回到伊达王国。

依琼从大明带回了许多药物,还有朝廷帮忙招募的几十名大夫。

再加上有瘟灵鼠的帮助。

短短十多天,便完全控制了伊达王国的瘟疫,并开始支援周边的部落,又与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个国家积极联络。

终于。

七月初,大防风带着恢复战斗力的族人开始向西罗人发起反攻,因为瘟疫的缘故,伊达王国已经不单单是切诺基人了,东海岸其他部族也纷纷加入伊达王国,有新的青壮年补充,大防风组织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因为航线已经打通的缘故。

王家那边表示,九月之前,便会有第一批战略物资送达商洲,这不光是王家在倾力相助,墨教那边也在帮忙。

毕竟,等始皇帝复活,他们是要来经营商洲的。

后续物资会很充足,但都不需要等到这个时候,在消除瘟疫的影响,恢复战斗力后,七月中旬,大防风就取得了一场大胜。

歼灭西罗海盗五千多人,俘虏三千余人,攻破了西罗人最骄傲的堡垒,威明顿城。

大防风骑着龙驹兵临威明顿的总督府,这位西巴尼亚的总督被两名切诺基战士摁住,长矛交叉锁住了后颈,将这位总督狠狠压在地上。

而总督抬眼看去,却连大防风的身子都看不到。

那是一匹不讲道理的马。

六米多高,矫健异常,有龙角,甚至可以踏海而行,这样的龙驹,已经超越了正常马匹的范畴,配合上一位无双战神。

在战场上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7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