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千零七章 欢迎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青年看来二十出头,许是常年被丹福县的百姓虐待,给吃猪食狗饭,此时已是骨瘦如柴,清秀的脸庞两颊下凹,眼窝深陷,看着非常可怜。

他回到火堆旁,也不懂得什么礼数,就直接抱着竹棍坐下了,一条断腿伸直,断掉的右臂被惊蛰包扎过了,此时用布条吊着手臂。

小雪几个问惊蛰:“这人伤的怎么样”

惊蛰坐下,因此人是聋哑人,他说话也不那么避讳,“手臂和腿都是被人生生打断的,腿上还好,许是骨裂的久了,自己慢慢又长合上了,虽恢复的不好,长得有些歪了,但起码不会太过影响,只是走起来有些跛。手臂却是断的彻底,里头的骨头断了,全靠外头的皮肉连接着,我才刚给他正了骨,找了树枝来包扎固定了,想来去了廖堂主那也要给他寻个大夫好好看看。”

小雪几人都点点头,很是同情的看着那个青年。

惊蛰又问,“夫人歇着了”

“是。”

“那咱们几个轮流守夜,也都歇了吧,明儿还要去找爷汇合。”

“好。”

四个人商议妥当后,各自歇息。

次日清早起来,秦宜宁与寄云穿戴整齐,拿着巾帕和青盐等物从帐篷出来,就看到了蜷缩在火堆旁的青年。

许是听见了脚步声,青年警觉的猛然睁眼,乍一睁眼时,有一种野兽被惊扰的防备和凶狠。

但看到发出声音的人是秦宜宁,他的凶狠迅速消失,垂下眼低着头,对着秦宜宁胡乱的点了点头。

秦宜宁笑了笑,和寄云拉着手去盥洗。

一切搭理妥当,回了营地,几人简单的吃了早饭,惊蛰就安排了小寒去打探逄枭的消息,又告诉小雪去送青年找廖堂主。

秦宜宁便将几张十两的银票交给了青年,对他比划着道:“这个是给你的,到了我的庄子上,让他们找大夫来给你看伤瞧病。”

青年拿着银票,疑惑的看着秦宜宁。

秦宜宁又比划着手模仿着大夫看病时的模样说了好几遍,青年才彻底懂了。

他看着秦宜宁,拿着银票缓缓低下头。

秦宜宁知道这人并不大懂礼数,也不甚在意,转而去嘱咐小雪:“自己多留神,到了辉川也不用急着赶来,我与王爷不日就回去了。”

小雪应下,去预备马匹。

不多时,打探逄枭一行人行踪的小寒回来了。

“夫人,也是巧了,爷的队伍就驻扎在另一条路上,咱们往那边去,不过两柱香时间就能遇上。”

秦宜宁惊讶,“竟这么近,昨儿若是换一条路走可不就要遇上了。”

“是啊。”

秦宜宁很是开心,这时营地已经打扫干净,火堆也都处理过,秦宜宁就与寄云登上了马车,惊蛰几人一人赶着一辆车。

小雪则是牵着两匹马,带上包袱,拉着那青年站在路旁目送秦宜宁的队伍走远。

青年看着马车离开的方向,攥着银票的手又握紧了一些,浅色的嘴唇也抿了起来。

小雪转而就笑道:“走吧,咱们也出发。”

青年在小雪的帮助之下笨拙的骑上马。

逄枭的队伍驻扎的本来就不远,加之方才小寒来过,知道秦宜宁就在不远处,逄枭也没有急着拔营,原地等待着秦宜宁。

不多时,秦宜宁的队伍便来了。

汤秀几人远远地看到秦宜宁的队伍靠近,笑着迎了上去,也有人快步去里头通传。

秦宜宁下了马车,就看到逄枭大步从帐篷里出来。他穿着牙白色锦袍,腰束玉带,一派王孙公子的矜贵气,丝毫看不出这人是个领兵之人,显然是故意这样装扮,为了彰显身份来的。

谢岳与徐渭之跟随在逄枭身后,见到秦宜宁便行礼。

秦宜宁赶忙避开,笑着道:“两位先生休要如此。”

逄枭已走到近前,关切的道:“我约莫着你们怎么也要明后日才回来,正让队伍拖慢步伐呢,怎么这么快就返回了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

秦宜宁点点头,面色凝重的道:“是有一些事,咱们进去说吧。”

见秦宜宁的面色,众人便知事有蹊跷。一行人进了营帐,依着身份落座,秦宜宁就将在丹福县的所见所闻,以至于最后如何带着青年逃出,又如何安置了那青年的事说了,最后总结道:

“丹福县的百姓淳朴又愚昧,许是因为本地那三个宗族大户的影响,他们行事多少都透着几分蛮气,对朝廷似乎有很深的误解,对礼法也并不看重,只愿意信服他们本地大户族老的话。另外还有,他们对你这个忠顺亲王也必定有误解。”

谢岳与徐渭之闻言都不由得面色凝重起来。

“情况这样便不好办了。也不知这些百姓到底误会了一些什么,竟将王爷看成洪水猛兽了。他们这里的民夫不肯去辉川县集合,必定也与这误解的源头有关,身若真是如此,那还真的不好办了。”

“是啊。王爷从未做过对不起百姓的事,他们的误解到底怎么来的”

秦宜宁道:“我也很纳闷,只是当时出了那个事,我也不好再留在那里,只想着咱们去时再说。另外我当时不小心露了脸,回头去了丹福县,我还要好好的装扮一下,别叫人看出来了。”

逄枭拍了拍秦宜宁的脸颊“这倒是不怕,那些人也不敢盯着你看,况且咱们到了丹福县,你穿着华贵一些,妆容变一变,与现在素颜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他们认不出来。何况就算认出来了,他们都是寻常百姓,又能说什么”

“这倒也是。”秦宜宁释然道,“我也是太紧张了,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不过当时也是我的疏忽,没有顾上戴着帷帽。”

逄枭笑着摇头,“你打探到的消息已经很有用处了。至少咱们知道了丹福县百姓对我的感官。只不知我到底是哪里惹了众怒。竟让这些人如此怨恨。”

“这恐怕便是咱们需要去查明的事了。”

谢岳道:“依老朽看,咱们还是即刻启程,先去探一探程知县的口风。此人与陆家关系匪浅,总觉得从他哪里能得到一些线索。”

逄枭赞同的道,“谢先生说的是。稍后咱们便拔营启程吧。”

“是。”众人都点头应下。

秦宜宁与寄云去逄枭的帐中换了一身水蓝色的华贵襦裙,长发高高挽起,以银花头挑心固定,秦宜宁觉得这样太过肃静,又带上了珍珠发箍和羊脂白玉的镯子,既不会坏了孝中的规矩,又一眼便看出身份之尊贵。

待到将眉形略作改变,将眉尾斜挑,嫣唇点了红芍药花制的口脂,整个人气色都好了起来,与行商时布衣荆钗的模样已经判若两人。

寄云也换回了平日的装扮,扶着秦宜宁出来后,逄枭便让人将帐篷收拾妥当,随后与秦宜宁登上同一辆马车。

亲王出行,又是有意为之,自然声势浩大。除了精虎卫,逄枭还带了王府护卫几十人,数辆马车依次排开,马车旁有精虎卫护送,马车后则跟着王府护卫。

一路都非常顺利,到了午后时分,队伍已经临近丹福县城。

逄枭安排人去城中通知了程知县,其余人则在原地修整。

过了一个时辰,城门大开。

汤秀低声道:“王爷,城中百姓出来相迎。”

逄枭撩起车帘,秦宜宁也探身往外看。

只见打开的城门中人头攒动,老百姓都在拥挤着往外瞧。

逄枭轻笑了一声:“这程知县也算是御下有方,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将城中百姓都调动起来出来相迎,可见程知县的号召力了。”

秦宜宁笑了笑,“所以于这件事上能够调动起来,可于修建皇陵征民夫的事上却办不好,这背后就不定是谁的缘由了。”

说话间,只见城中的百姓开始骚动,随后有差役自人群后而来,百姓们摩西分海一般让到了两旁,一行人快步从城中迎面而来。

为首男子年约而立,中等身材,形貌儒雅,是个典型的白面书生,他身着绿色盘领官袍,胸前缀黄鹂补子,行走时已逐渐露出微笑,恭敬的微弯着腰。

“丹福知县程君,携本县县丞,耆老,特来迎接忠顺亲王”程知县报上大名,便恭敬行了大礼。

他身后的县丞、师爷、耆老以及百姓们都跟着行礼,齐齐高声道:“王爷千岁千千岁”

逄枭与秦宜宁对视了一眼,便先下了马车,含笑上前相搀:“程知县休要如此多礼。诸位也请起来吧。”

秦宜宁下车站定,也在寄云的服侍以及侍卫的随同之下缓步走到逄枭身后。

程知县恭敬的道了谢,抬眸看到秦宜宁,立即再度行礼:“见过王妃。”

秦宜宁温婉一笑,“免礼。”

靠近后,秦宜宁便察觉在程知县身后的耆老之中有个熟面孔。

正是昨日在街上与她发生了冲突的长者。

秦宜宁面不改色的端颜垂眸而立,将王妃的高贵与端庄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程知县身后的几人原本还有些好奇,想要抬眸偷眼观察,却在对上逄枭那含笑却锋利的视线时一个个怂的低下了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6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