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十四章 孝子贤孙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秦宜宁与老太君、孙氏,此时正乘着宫里的油壁车往宫门前去换乘马车的路上。

秦宜宁依旧捂着脸呜咽,口中直念叨什么:“我不要嫁给登徒子,要是将我许给这人,我就投缳,跳河”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外头赶车的内监必然听的清清楚楚。

老太君老僧入定一般不一言。

孙氏听的恨不能去捂住秦宜宁的嘴,心里已将这惹是生非的死丫头骂了千万遍,才刚在御前她就这般,都出来了还这样儿。有心教训几句,却碍于还是在宫里,马车外有内监跟着而无法动作。

直到到了宫门前,三人换上了来时的朱轮华盖车,由秦家的忠仆赶着车离开了皇宫的范围,秦宜宁才终于不“哭”了。

孙氏也再忍不住脾气,暴起骂道:“你个不知事的死蹄子在府里跟个孙悟空似的,给你根棍子你都能把家掀翻怎么在外头人说你两句,你就敢当着御前哭起来,万一皇上或是皇后怪罪下来,咱们谁担得起你是想害咱们家还是怎么着”

秦宜宁忙笑着挽住孙氏的手臂让她坐下,笑着道:“母亲不要担忧,您听女儿解释。”

“你解释个屁哭都哭过了,皇上若要怪罪,没准这会子也已经记恨上了你解释能有什么用我看你爹就不该找你回来,家里原本风平浪静的日子,就是被你给搅合的一团乱”

秦宜宁依旧在笑,只是眼眸中的笑意渐渐退了下去。

虽然对孙氏的性子有所了解,也不愿意计较了,可时常还是会被孙氏偶然的一句话所伤。

只是,孙氏是她的母亲,她不护着,难道眼看着她被婆婆训斥

秦宜宁便将嘴角的笑容更扩大了几分,道:“母亲不要生气了,您听我说,才刚我是故意那么哭的,原本我就是被登徒子调戏的一方,我若不趁机哭闹一番,怕是皇上会当场降旨将我许给曹家人。”

孙氏一愣,气焰立即消减了。

她只是气秦宜宁在御前哭,但也不是想让秦宜宁嫁给那么一个登徒子的。

仔细想想,自己训斥女儿训的也没道理,难道秦宜宁不哭不闹的等着皇帝赐婚就是好的了

孙氏回过味儿来,尴尬的轻咳了两声,换来老太君一个不满的白眼。

秦宜宁继续解释道:“我不是挑剔婚事,而是现在我还不知道父亲的意思,怎好稀里糊涂的将事情胡乱应下来呢”

秦宜宁心里明镜一般,她的婚姻必定是联姻,联姻的对象必定是对秦槐远有所助益的对象,她当初答应回秦家来,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层。

天下的女子婚事,谁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将说亲的对象选在于仕途有助益的人身上,于她来说,却没什么不同的。反正嫁给谁还不都一样

孙氏到这时已经彻底回过味儿来了,想不到她只顾着紧张担忧的时候,秦宜宁已经想了这么多

怪道母亲说秦宜宁看事通透,要她多询问秦宜宁的意见呢,仔细想想,上一次她听了秦宜宁的话,主动去老太君跟前服软,秦槐远不但没有斥责她,还与她和睦起来,这一次秦宜宁见了皇帝又能如此头脑清楚的随机应变。

孙氏满意的笑起来,点了下秦宜宁的额头,但因方才她将人骂的太狠了,又有些愧悔,偏觉得做母亲的没道理和女儿道歉。

“昨儿你大舅托人给你外祖母送的东西里,有两只白狐狸的皮毛,你外祖母叫人送了来,说是给你们做大衣裳时当做毛领子用,回头我叫采橘给你送去。”

秦宜宁知道孙氏这样说,便是在服软示好,也不计较孙氏方才的话,更不计较那狐狸毛不是单独给她一人的,只开怀的笑着道:“多谢母亲,也多谢外祖母了。”

孙氏见秦宜宁又如往常那般笑逐颜开的,心里看着也喜欢。

老太君这些日子见惯了母女俩这样,已经习以为常,只是心里对秦宜宁的疼惜更增了一些。

有心想训斥孙氏几句,可见秦宜宁笑吟吟的与孙氏拉着手说话,如今气氛又那么好,老太君的嘴就张不开了。

马车一路回到了秦府,刚停在府门前,就见几个小厮迎了上来。

秦槐远身边的长随启泰行了个礼,道:“老太君、大夫人、四小姐回来啦太师爷心中惦念着您们,特地吩咐小人在此处等候着,小人这就去回太师爷的话。”

老太君扶着秦宜宁和孙氏的手下了车,笑着道:“叫你家老爷去慈孝园说话儿,就说我有要紧的事要与他说。”

启泰躬身应是,伺候着老太君、孙氏和秦宜宁上了代步的小轿子,这才去了外院书房回话。

一行人回了兴宁园,才刚解了披风坐下吃了口热茶,秦槐远就匆匆赶了过来。

见秦槐远进门,秦宜宁和孙氏忙起身行礼。

秦槐远摆摆手,仔细打量了三人的脸色,见并无什么异样,略微放下了心。

秦宜宁想着老太君必然是要与秦槐远商量方才宫里的事的,就挽着孙氏的手臂道:“母亲不是说有狐狸皮子要给我吗我也馋金嬷嬷做的松子桂花糖了,这会子跟着母亲去兴宁园,待会儿叫人将我的食盒也送过去,咱们一起吃午饭好不好”

秦宜宁问“好不好”时,语音软软糯糯的,听着便叫人不忍心拒绝。

孙氏自然喜欢女儿与自己亲近,也有弥补方才骂错了人的意思,当即就笑着点头,转而给老太君和秦槐远行礼:“我们就先告辞了。”

老太君笑吟吟的点头。

看着下人服侍孙氏和秦宜宁披上披风出去了。老太君才沉下脸来,对秦槐远道:“今日多亏了宜姐儿随机应变,否则事情不堪设想。”

秦槐远在老太君身畔坐定,蹙眉道:“生了什么事”

老太君便将今日入宫的经过,每个人都是什么神态,都说了什么话一一的与秦槐远说明了。

最后道:“若不是宜姐儿当场哭闹起来,吵着要出家、投缳,恐怕皇上和皇后就会当场指婚了。我看曹家根本就是不安好心。而且我总觉得,这事儿还没完。皇后分明就是记恨上了咱们家,要拿宜姐儿开刀呢。”

秦槐远道:“这件事我明白了。皇上独宠皇后,听了皇后的枕边风也是有的,只是皇上为何会这般表现”

秦槐远手指摩挲着光滑的桌面,沉思了片刻,心里就已经明白了:“恐怕还是因为我做了太子太师的缘故。”但是为何皇上会突然样做是蓄谋已久的,还是临时起意的

“哦”老太君于朝廷上的事情不大懂,便问道:“你成了太子的老师,又有什么不好的值得皇上这般做法”

秦槐远心里明白这些,但是不愿意将这些乱事儿与母亲说,徒惹得老太君心烦,万一在闷出病来可不好,是以只云淡风轻的笑着给老太君端了一碗茶来。

“母亲不要在意,这些事儿子心里都有数,都能处置的好,您就只管帮儿子看管好内宅,便已是叫儿子感激不尽了。”

老太君笑了起来:“你这孩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她果真被引开了注意力,又与秦槐远说起了预备过年的一些事来。

秦槐远耐心的陪着老太君计划了小年如何过,之后又要如何安排之类的家常话题,还陪着老太君一同用了午膳。

待到漱了口,秦嬷嬷笑着进门来,接过了秦槐远手中要给老太君擦手的温帕子,笑着打趣道:“老太君今儿心情这般好,可是因为太师爷服侍您服侍的更好老奴是不是都被比下去了”

说着话,在老太君看不到的角度,秦嬷嬷给秦槐远使了个眼色。

秦槐远立即会意到外面是有事。

老太君哈哈大笑:“绿娟,你多大人了,还与蒙哥儿比。”

秦槐远笑道:“我与秦嬷嬷自然比不得的,秦嬷嬷伺候母亲尽心尽力,忠心耿耿了一辈子,便是我做儿子的,在外头忙碌着,知道母亲在家里过的顺心顺意,心里也是能安的下的。”

“老奴不敢当,伺候老太君是老奴的本分。”秦嬷嬷转过身来给秦槐远行礼,却悄悄地给他打手势,无声的张口说了句“太子来了”。

秦槐远笑容不变的点头,道:“母亲晌午小睡一会儿吧,儿子外头还有事要办,就先去了。”

“去吧,都耽搁了你这么久了。”儿子是朝中权臣,要处理的事情一定很多,能倒出空来陪着她一个老婆子聊过年的安排,还陪着她吃午饭,她已经很是满足了。

秦槐远恭敬的给老太君行了礼,便退了下去。

出了慈孝园的门,长随启泰就快步到近前来,低声道:“老爷,太子爷来了,穿了便装,没带着随从,小人看来太子爷是自个儿悄悄来的,小人也不敢张扬,就将人安排在了书房吃茶。”

“嗯。”秦槐远应声,心里想着,或许太子急匆匆而来,能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从前并无苗头,他不懂皇帝为何忽然想把他的女儿安排给曹家的人为妻。将秦家与曹家绑在一起,对皇上又有什么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0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