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章 父爱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二老爷的话,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半天,孙氏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慌乱的道:“怎会这样呢宜姐儿年轻轻的姑娘,皇上怎会如此狠心即便因民愿不能娶宜姐儿过门,可也不能这样就毁了她一辈子啊”

老太君气的脸色煞白,经过一番大劫,家里的子孙又少了,老太君更加重视残存的血脉,秦宜宁是秦槐远唯一的嫡女,她还指望着她能入宫为后,让秦家的地位能够稳步向上呢怎么会生这种事

“那周朝的贼人也太卑鄙了他们这么做法到底是为什么损人不利己,害得我的宜姐儿做不得皇后天啊,我怎么这么命苦我的命怎会如此的苦啊”

老太君当即捶胸顿足的哭了起来。

二夫人也跟着摸了泪:“周朝卑鄙,百姓愚昧,就相信了那等传言,可苦了咱们家宜姐儿她才及笄之年,难道就只能带修行一辈子了”

孙氏仓惶的抓住秦槐远的手:“老爷,您快想想法子啊,宜姐儿该怎么办啊,我苦命的宜姐儿”

一家人都期盼的看向秦槐远,经过几番大难之后,秦槐远这个家主的地位更加稳固,也更得信任了。

秦槐远凝眉,道:“先不必惊慌。皇上让宜姐儿带修行,赐道号玄素,但僧录司中并未录名,赐的又是皇家别院,将别院临时改了个名字罢了,可见宜姐儿的身份,只是个居士。”

众人闻言稍微冷静了一些。这才回过味儿来。

道门各派传承不同,各道派门下分为“出家”和“火居”两种道士。

出家的道士需居住在宫观,奉斋戒,忌婚娶,如当初的刘仙姑便是这种。

火居的道士则自由的多,可住道观,也可散居,可持斋戒,但婚娶自由,正如许多道门就是讲究子承父业,父子传承的。

秦槐远冷静的分析,让众人都彻底冷静了。

“看来,皇上是对宜姐儿不死心。”沉默许久的三老爷皱着眉道,“若成心不许宜姐儿婚嫁,皇上大可以逼迫宜姐儿出家,可皇上却只叫宜姐儿做个居士。这就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正是如此。”老太君闻言也放下了心,转忧为喜的道,“这么说,皇上吩咐将皇家别院改成了玄素观,为的也是近水楼台了这么说皇上对咱们家宜姐儿是有心的,只是碍于百姓的意愿才不得不如此”

秦槐远却不似老太君这般开怀,“这并非什么好事。若皇上真得逞,宜姐儿成什么了顶着居士的身份修行,暗中却成了皇上的外室我秦蒙的女儿怎能允许这般对待。”

孙氏咬牙切齿,双眼通红的道:“皇上这么做法,也不怕人寒心吗他这是摆明了贼心不死”

“老大媳妇,慎言”老太君严厉的呵斥了孙氏,“皇上岂能是随便这样议论的”

孙氏却不退缩:“咱家嫡出的女儿都要被迫去做外室了,我做母亲的难道不能生气”

“你这个傻媳妇儿哟”老太君拉过孙氏的手拍了一下,“你不想想,那可是皇上啊如今皇上被迫下了这种旨意,对咱家宜姐儿那可是天大的委屈了。皇上对咱们家也一定会心存亏欠,到时定然会想尽办法弥补的。咱们家遭受如此多的灾难,蒙哥儿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啊,如今好容易得了这样翻身的机会,这分明是一件好事。”

二夫人闻言垂眸,不予置评。

她与老太君想的差不多。只是说白了,他们这是为了讨好皇上,为了得皇上的歉疚和补偿,默许将秦家的女儿给皇上当外室去了。这种话当爹妈的说出来尚且会觉得对不住女儿呢,何况他们这些亲属也只有老太君能开的了这个口了。

三老爷素来不得老太君宠,又经历了丧妻丧子之痛,如今对尉迟家的统治可以说早就意见很大,听闻老太君此言,当即就不满的道:

“母亲这话说的不妥当,咱家宜姐儿是嫡女,是大哥唯一的血脉。给皇上做外室那也是不入流的身份,这也太欺负人了何况大哥朝堂上沉浮多年,地位已及,难道还需要靠卖女儿来稳固地位”

二老爷也点头。

若是要他的女儿来做这种事,莫说是嫡女,就是庶女他也是不愿意的。

老太君被气的面色白,强辩道:“身为秦家的女儿,平日里家里养活着她,也因她的存在而遭了灾,如今能为家里做事了,难道不该她做”

所有人闻言都看向了老太君,随即又去看秦槐远和孙氏的面色。

孙氏大怒,刚要开口,却被秦槐远摆手拦住了。

秦槐远面沉似水的道“母亲的话,儿子听明白了。母亲是在怨宜姐儿可你要知道,当今是乱世,以儿子在朝中的地位,遭遇别国的刺杀洗劫是迟早的事,宜姐儿只不过是被迫担负了这个名头罢了。前儿有大周人来,往后就难保不会有鞑靼人来,说不定高句丽和倭国也会插一腿,难道每一次刺杀,只要外人说是为了咱们家谁来的,那就怪谁”

“蒙哥,你”

“说到底,是我无用,带累全家,从前能共富贵,如今共患难到底有人心不平。”

“大哥,你不要这样说。”三老爷焦急的道,“这件事不怪任何人,要怪就怪周国的皇帝。”

老太君面红耳赤,想不到秦槐远竟会这么说。

秦槐远道:“宜姐儿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母亲若是抱着想让宜姐儿不明不白去伺候皇上的心思,那便是还怨怪儿子为家里招来了灾祸了,若是那样,儿子也不敢再带累家人,就只能带着妻女搬出去。”

父母在,不分家。

所以忍无可忍的秦槐远才说自己搬出去,并不提析产。

这不犯礼法,也不触孝道。

但说出来也与分家无异了。

“大哥”二老爷和三老爷都急了。

二夫人和秦嬷嬷等人也十分惊讶,想不到秦槐远为了秦宜宁,一怒之下竟然都能说出这种话来。

老太君又是气又是羞恼,拍着桌子道:“好,好,你是为了你女儿什么都不顾了我不管了你们的事我都不管了”

虽是暴怒,却也退步了。

秦槐远这才缓和了神色,道:“母亲放心,我不会让我的女儿不明不白的伺候任何男人,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回头对孙氏道,“你去告诉硕人斋伺候宜姐儿的人,带上宜姐儿惯常用的东西,带上行李,稍后随我去皇家别院。”

“皇上无旨,咱们能去吗”孙氏有些担忧。

秦槐远严肃的道:“皇上说让宜姐儿修行,没说不让家里送东西。”

“是。”孙氏心中大定,“老爷,妾身也想同去。”

“嗯,那就一道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3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