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八章翁婿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二堂嫂虽是一片好心,可是家中众人闻言,依旧不约而同略带谴责和不满的看向她。

秦寒素来知道他妻子人虽不坏,一些事却掰不开,也不由得拉着她的袖子拽了一把。

二堂嫂这才后知后觉的回过味儿来,秦慧宁的身份尴尬,又与秦宜宁不和,一家子人都没有人介绍她,她做什么多这个事。

二堂嫂尴尬的笑了笑,退后两步不说话了。

而秦慧宁却感激的对二堂嫂笑了笑,总算有台阶可以开口,屈膝跟逄枭见礼,道:“妹夫好。”

“妹夫”逄枭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他一眼,淡淡道:“不必多礼。”

出于对秦槐远的礼貌,逄枭照比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送了秦慧宁见面礼。虽然秦慧宁叫他妹夫,可逄枭位高权重,地位在这里摆着,他的做法也算妥当。

秦槐远见逄枭如此做法,心里甚是满意,想着逄枭对秦宜宁,当真是极为用心的。

老太君如今得了这么以为位高权重的孙女婿,当真是越看越满意,虽然她依旧不敢与逄枭对视,觉得他的眼神太过锋利,让人对上了便觉得胆寒。

又说了一会儿的话,秦槐远和二老爷,三老爷,就邀逄枭去外头说话,要将空间留给女眷们。

见逄枭等人一走,孙氏立即抓了秦宜宁的手到屋里去说体己话,丝毫不理会老太君是个什么表情。

孙氏的卧房中,秦宜宁与母亲并肩而坐。

孙氏低声问:“王爷对你如何”

秦宜宁听的耳朵都红了,咳嗽了一声才道:“很好。”

孙氏仔细打量秦宜宁,见她笑容娇羞却难掩欢快的模样,满意的道:“极好,为娘这么看着,王爷虽然脾气不大好,可也不是一个会虐待妻子的人。他们那些征战沙场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霸道,你只要顺着他的意思,听他的安排,相信王爷不会亏待你的。”

“母亲说的是,我就依着您的办法,王爷对我很好。”

“那你婆母呢还有府上两位老人家呢”孙氏不放心的追问。

秦宜宁想到马氏对她的维护,心里就是一暖,微笑着道:“王爷的外公外婆都是很厚善良的人, 外婆年轻时行走江湖做过女侠客,性子是十分爽朗的,她也是分的偏疼我。外公的性子绵软,可是却是个足智多谋的老人, 她也是真心喜欢我的。”

“那你婆婆呢”孙氏拉住秦宜宁的手,追问道:“她可才能让你切她屋子里立规矩”

秦宜宁知道孙氏是受过婆婆苦的人,也是亲眼看过孙氏是在老太君跟前如何立规矩,可老太君在孙家出事之后又是如何为难孙氏。身为母亲,自己受过的苦楚,又哪里忍心让孩子再受一次

秦宜宁挽着孙氏的手臂摇了摇:“你母亲,您放心,我婆婆和太婆婆都是很本分的人。就如您所说,王爷虽然霸道,但也不会平白的欺负女儿,还会给女儿撑腰。婆婆虽然有些小心思,可是哪个做娘的不会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自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日子不是一天过出来的,将来的日子还长,怎么都会越过越好的。”

听秦宜宁这样说,孙氏的心里开怀不已。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孙氏自己心里明镜一般,她是才能素来就很寻常,又有些公府养出的大小姐性子,老太君又是个势利眼,是以她已经不期待和睦的婆媳关系了。

秦宜宁不同。秦宜宁的人生还很长,日后在王府生活才是她的主旋律,王妃本来就人丁单薄,家里统共那么几个人,还要有人不喜欢秦宜宁,那往后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孙氏是自从秦宜宁出阁,这几天就一直都没睡好过。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想,总觉得女儿去了别人家,就从掌心的珍宝变成了可以丢弃在地上的瓦砾。

她以前对秦宜宁不好,刚和好没多久,女儿就嫁人了。

女儿在膝下承欢的机会本就不多,他都没来得及好好补偿秦宜宁,孙氏是真的很担心秦宜宁在婆家的日子会不好。

孙氏的那种补偿的心理,秦宜宁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却也有所察觉。

她怕等他们回去后,孙氏还是胡思乱想,索性就将府里的事情拣选好的都与孙氏说了。

“王爷公务繁忙,但是总能抽时间来陪伴我。

“婆母心善,见我要开始学着管家,就将身边的得脸的婆子安排给我使唤,生怕我在府里说话没分量。

“太婆婆更是将我当成自己孙女一样,总是拉着我的手跟我说话,比咱们家老太君要亲切的多。

“王府里很大,可家中人少,所以住的都很宽敞安心,下人们都不必挤在一起。”

孙氏认认真真的听秦宜宁说王府的事,越听就越是放松,最后连连点头道:“你父亲做事素来都是有本事的,他点了头的婚事必然不会有错。”

秦宜宁闻言噗嗤笑了:“母亲对父亲这般维护,回头我一定要告诉父亲去,也不辜负了母亲的一番真心。”

孙氏听的老脸一红,禁不住推了秦宜宁一下:“你这丫头。”

母女二人在房中说悄悄话时,逄枭与秦槐远已单独到了外院的书房。

秦槐远在临窗的暖炕坐下。

逄枭便恭敬的再度给秦槐远行了礼:“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给您叩头。”

秦槐远笑吟吟的搀扶:“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何须如此的客气”

“不,岳父大人千万受我的礼。其实我早就想与岳父道谢,感谢您成全了我和宜姐儿,只是在外头说话不方便,我一直都没有找到这个机会。”

“快起来吧,”秦槐远搀扶起逄枭,笑道:“你是个豁达之人,对于当年之事反而是我要与你说一声抱歉。”

逄枭闻言,连忙摇头道:“岳父大人,不论外头的人怎么说,怎么议论,您千万且听我的一句。当年的事,您是大燕人,我父亲是北冀人,你们本来就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自然是各自凭本事做事。

“而且当年您的离间计虽然漂亮,但北冀国那昏君其实早已经看我父亲不顺眼,担心他拥兵造反,这才借了个借口就将人除掉了。所以说,这件事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总和了许多个原因才形成的结果,与您的离间计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且就算真的都是因为离间计,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从一开始,就从来都没有迁怒过您。若是我有迁怒,早些年我又何必去寻宜姐儿呢。”

“早些年”秦槐远敏锐的捕捉到了重点。

逄枭点点头,道:“我是从我父亲留下的幕僚那里听说了的,他们设计换走了宜姐儿,我父亲的侍卫说,抱来的是个养生堂的孤儿。但那幕僚说其实那不是孤儿,是花银子买来的。

“总之,他们换走了宜姐儿后,就将襁褓扔了。后来也是再去跟进彻查时,才发现宜姐儿被柳氏给带回了家。

“我当时十四十五岁吧,听我父亲的人说起了宜姐儿,当时就觉得她很无辜,所以就去梁城找了她。”

逄枭将当初在梁城看到秦宜宁被药店小伙计赶出来推倒在地,却倔强的没有哭,他便 跟随在她身后,看着她去买了包子回家给养母吃,看着她坚强的不像个七岁的小孩子。

逄枭仔细回忆,最后说到了他特意留了钱,最后遗憾的道:“只可惜,翻年我再去,宜姐儿的养母已经去世了。我也再没找到她。我最初给她银钱时,气势自己手里着实是不宽裕,我那时刚参军,父亲的幕僚大多也是敷衍我利用我,我没有银子,也没有实权。

“我当时若是有现在的三成本事,宜姐儿也不必在山里受那么多年的苦了。”

秦槐远没有开口,一直面色评级分的听逄枭说当年的事情,最后道:“原来你们早已经是定下了缘分。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你当初给的银子,也等于是救了宜姐儿的性命,所以现在你们才会成了夫妻。”

逄枭被说的耳根子通红,喃喃道:“或许正是这个缘分。”

秦槐远笑道:“我对你吧定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你能对宜姐儿好。她是个苦命的孩子。一直没有享过什么福分,回到家里来反倒是因为我的牵累,受了那么多的苦。我不能陪伴她一辈子,但是你可以。往后我就将宜姐儿托付给你了。”

秦槐远的话说到最后,已是十分的认真。

逄枭起身行了一礼:“是,岳父放心,我一定会善待宜姐儿的。”

此番谈话,二人都很愉悦,说过了私事,秦槐远就又说起了公事。

“地龙翻身的伤情应该很严重。”秦槐远将自己分析所得的直接告诉女婿,“圣上内帑空虚,急需用钱的时候,必定会加紧步伐寻找那笔宝藏的。而且我猜想,圣上为了筹钱,说不定还会朝中大臣挨个的分派任务。你当日给宜姐儿的小黄鱼太扎眼了。圣上若是在意这些,问你借钱,你该怎么办”

逄枭闻言笑起来:“岳父放心,他若是开口我也有办法,圣上还欠着虎贲军一年前的军饷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56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