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千零三章 一石二鸟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谢岳颔首,缓缓道:“王爷,王妃,老朽以为若要调查,还是着重从丹福县着手。丹福县的民夫占了四成,解决了这一处就已解决了近一半的人数,且百姓们都有从众的心思,丹福县又是诸县中最大的一县,丹福县的民夫一来,其余县城便多会有样学样。”

“正是如此。”徐渭之也道,“最要紧的是丹福县的知县程大人来历不凡,老朽与谢兄在看过民夫名册时便去刻意的查过,那位程知县乃是陆阁老门生的门生。”

陆阁老便是陆衡的祖父,上一任的陆门世家家主。

秦宜宁闻言眉头都皱了起来,“我如今一听到什么人什么事与陆门世家车上关系,心里就觉得烦躁。民夫迟迟不到,显然是程知县动了什么手脚。保不齐便是陆伯爷的示意。”

逄枭洒然一笑:“不打紧,也不必犯愁,咱们遇上过的难事难道还少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见逄枭如此洒脱,秦宜宁也禁不住露出个微笑。

谢岳与徐渭之原本面色紧绷,见状也放松了下来。

逄枭正色道:“如今首要便是弄清丹福县民夫未至的缘由,再对症下药。若是那程知县动了手脚也就罢了,我少不得要拿出身份来压人。可若是症结在百姓身上,事情便不好办了。”

“正是呢。”秦宜宁蹙眉道,“虽发民夫修皇陵是朝廷的旨意,可在百姓眼里这主事人可就是你,百姓不肯来,你若强做手段,恐会激起民愤,到时轻则毁了咱们长久经营起来的名声,重则还会闹出民变,这岂不是给了圣上治你罪的由头”

谢岳道,“王妃说的是。且这次的事若解决的不好,耽搁了皇陵修建的进城,也同样会引来圣上怪罪。”

“忠义伯好算计。”徐渭之冷笑,“如此一石二鸟,能吸引王爷的主意,引王爷去解决民夫之事,给他借调查石材为由处理宝藏的时间,又能趁机陷害王爷一把,此人手段狡诈不容小觑啊。”

逄枭笑道:“既是站在对立面上,怎么行事都不为过,为争输赢,也只能各凭本事了。”

“只是这调查之事又该如何办”秦宜宁面露沉思,缓缓的道,“派人去只怕做不好,万一打草惊蛇,恐会耽搁大事。我倒是有个提议。”

“哦”谢岳与徐渭之都面含期待的看向秦宜宁,“王妃这么快就想到法子了”

逄枭面含期待的望着秦宜宁,“说说看。”

秦宜宁笑了笑,“既然忠义伯有可能是故意给你找了个麻烦,为的是支开你,那咱们不如就顺了他的心思,给他留下时间,大大方方的离开辉川县,这样免得咱们做事束手束脚耽误了正经事,又可以专心的解决民夫之事,不至让圣上治你的罪。”

“王妃所言极是。”谢岳也道,“不若将计就计,离开辉川县,让陆伯爷去运作宝藏之事。”

秦宜宁点头道:“至于去丹福县调查民夫一事,我建议双管齐下。”

徐渭之捋顺着长须,笑着点头道:“王妃所言甚是,老朽也觉得此法很好。”

秦宜宁闻言,便知徐渭之与她想法一直,便不继续说了,将说话的机会交给谋士。

徐渭之道:“老朽以为,此事最好是一明一暗,王爷自然在明,民夫不至辉川,这件事并非秘密,王爷去丹福县调查这是理所应当的。如此便可吸引住程知县的注意力,另一队人暗中前往丹福县调查便会容易一些。”

“此法甚好。”谢岳赞同的点头,“至于那暗中前往丹福县的,也不至于要鬼祟行事,大可以装扮成行商,大大方方的去丹福县做生意,与民间百姓接触,遇上三教九流,打探消息更容易一些。”

逄枭颔首道:“此法可行。不如就由谢先生与徐先生装扮做商人”

“王爷。”

秦宜宁打断了逄枭的话,认真的道:“不如我来扮作商人,带着惊蛰他们前往最为妥当。”

逄枭眉头皱起,不赞同的道:“你去那太危险了。”

“这有什么危险的”秦宜宁笑道,“从前遇见的事,哪一件不必这件危险这次不过是假扮成商人去做买卖罢了,最简单不过。打探消息又是银面暗探的看家本领,我带着惊蛰他们四人就已经足够。”

转而与谢岳和徐渭之解释道,“两位先生自然也能办好此事,只是您二位是王爷身边的谋士,许多人都清楚。王爷既然要带着所有人离开辉川县,若是身边少了两位重要的谋士,恐会引人怀疑。我是女眷,平日用不上抛头露面的,惊蛰他们四个又都不是引人注意的人,大多数人也不会在意王爷身边少了个小厮,我假扮成商人最不引人注意,要打探消息也最容易。”

秦宜宁一口气将想法说罢了,便寻问的看向逄枭。

逄枭自然知道秦宜宁说的是对的,只是他着实不想让秦宜宁离开自己的身边。与以往的每一次一样,他总是不想让秦宜宁去冒险,又气自己的无能。

谢岳倒是笑了一下,“王爷,老夫倒是觉得王妃的办法可行。王妃若去,的确要比我二人要好。”

“话是如此,可”

秦宜宁笑道,“你既也如此觉得,那就这么办好了,我办事难道你还不放心”

对于秦宜宁的能力,逄枭自然是放心的。可是对秦宜宁的安全,他也着实是担心的。

秦宜宁想了想,道:“扮成行商做生意,着实也没什么风险。我与王爷一同出发,到了城外就带着人先行,王爷可以大张旗鼓的慢一些走,等我打探好了消息,在出来与你汇合,到时候一同进城便是。”

逄枭沉默着想了许久,眼下的确没有其他更为妥当的办法了,再细想一想情况,终究还是点了头。

既已做定了注意,便需预备起来,假扮行商,至少货物是要齐全的。好在本地四通号在,秦宜宁安排人暗中出面,很容易就预备了两车货物。

逄枭亲自去了衙门。

陆衡笑着迎了出来,拱手道:“王爷亲临,下官有失远迎。”

“忠义伯无须如此多礼。”逄枭还礼,笑着随陆衡在前厅落座,陆文如端了茶来,便恭敬退下了。

陆衡看逄枭身上穿了一件墨蓝色绣暗花的外袍,心里莫名就想,这或许是秦宜宁的针线吧

秦宜宁肯为逄枭做针线,却不肯多看他一眼。

他心里更加堵得慌,也越发的不想与逄枭多做纠缠了。

“王爷驾临,可是有什么吩咐”陆衡开门见山。

逄枭自然也懒得与陆衡耗时间,陆衡觊觎他家宜姐儿已不是一两日了。若呆久了,他担心自己会忍不住掐死这厮。

“吩咐谈不上,只是圣上吩咐修建皇陵,如今皇陵之事却出了一些问题,各地民夫皆未至,皇陵动工怕是要被耽搁啊。”

陆衡面色凝重的点着头,“王爷说的是,下官也得知了此事。此时正是一筹莫展啊。”

说到此处,陆衡不由得打量逄枭的神色,见他皱眉不语,不由得又道:“只是圣上的旨意,吩咐下官好生彻查皇陵材料,下官已是焦头烂额,着实分身乏术。”

陆衡满脸的担忧和愧疚,询问道:“此事王爷预备如何处置”

逄枭一派诚恳的道:“事的确难办,本王调查过,此番选用民夫来自于本县与周边几个县,其中丹福县的民夫足占了四成,本王预备亲自前往调查此事。”

话及此处,逄枭眼神探寻又挑衅的看着陆衡,“本王听说,丹福县的程知县与你陆家颇有一些渊源。”

陆衡闻言心头一跳,随即又有了一些放心。逄枭肯质疑,便是已经气急了,恐怕将程知县的账都算在了陆家头上。这件事若是逄枭一点都不质疑也不生气,他才要怀疑逄枭是不是已经背后知道了一些什么。

陆衡惶恐道:“那程卫民的确是家祖在世时一位门生的门生。不过这关系说近也近,说远也的确很远。至少本官与程卫民是只有点头之交的。”

“是么。”逄枭眼中疑惑仍旧,显然是不信任陆衡。

“罢了,涉及到圣上的皇陵能否顺利修建,本王此番前去,必定要将个中缘由仔细调查个清楚,若真是有人背后怂恿百姓,为达目的而阻碍皇陵修建的进城,本王绝不会轻纵。到时必会据实禀告圣上,以请天子圣断。”

明摆着的威胁,即便陆衡也不由得凛然一震。

“王爷忠君为国,大公无私,令人敬佩。”根本不肯接逄枭的茬。

逄枭冷笑,“大公无私忠君为国,都是你我为最基本该办到的。伯爷说呢”

陆衡心知逄枭这是威胁,显然是将丹福县的事都算在了陆衡头上。

“王爷说的是。”

逄枭站起身,哼笑了一声便大步离开。

陆衡诚惶诚恐的上前去恭送,直将人送出了府衙,才缓缓直起腰来。

目送逄枭所乘马车渐行渐远,陆衡嘴角上扬,脚步轻快的拂袖转身,大步向衙门里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057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