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二章 降(四)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岳父息怒。 ”逄枭见秦槐远动了真怒,当即二话不说、毫不含糊的跪下了,丝毫不顾及自己身为王爵,且还是大周虎贲军主帅的身份。

“岳父心里有气,如何训斥都使得,就是千万别说这样戳心的话。我自知这番战事宜姐儿必定深受其苦,不只是宜姐儿,就是百姓们也会深受其害,所以才会有今日强行请了岳父来的举动。

“岳父乃目达耳通、神机妙算之人,哪里会不清楚小婿的身不由己您心疼百姓,心疼宜姐儿,您怎么骂我都使得,就是千万别再说我不珍惜她这样的话,我现在已是心如刀绞了。”

逄枭垂跪着,越说越是低落,其实也不怪秦槐远跟他生气。

他只是听虎子描述了一下京都城中的惨状,都止不住的心疼,再想一下秦宜宁就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身上的伤还没好,又要整天的挨饿,他早已心痛如割,何况秦槐远整日身处其中呢

秦槐远垂眸看着逄枭,一时都不知该拿他如何是好。

若以国家的角度论,这人是要来踏平大燕的罪人。

可站在私人的角度看,这人是个出色的年轻人,允文允武,才貌双全,对他的女儿一片真心,且在谋断与征伐之上,不但展现了他的谋略,更有一颗仁慈爱民之心,从当初他抗旨不肯屠城的事便看得出。

秦槐远疲惫的坐下,揉了揉额头道:“奚华城中现在如何。”

逄枭何等聪明,一听秦槐远这么问,就知道岳父大人还不至于气到不想再承认他,这是想给他一个是机会。

逄枭立即道:“奚华城一切安好。”

“可我听说的是奚华城中十室九空,百姓们都被你的虎贲军按个杀了,将人头挑在高杆子上当灯笼挂。”秦槐远冷笑,“你是在糊弄我”

“岳父明鉴,那只是扰敌之策。”其实那是为了攒老婆本,但逄枭是打死也不会这么说的。

一旁跟着陪跪的虎子见状也跟着解释道:“回秦老爷, 我家王爷的确没有滥杀无辜,奚华城门前枭的那些人,都是城里原来不干好事的,王爷进城之后就明察暗访,将那些但凡被老百姓称呼为什么扒皮、什么阎王之类为富不仁者都记了下来,一旦查证他们的罪行属实,这才严判的。”

“这倒成了你们是来行侠仗义了。”秦槐远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很多,单看着逄枭依旧别扭,索性将脸转向一旁,不肯看他。

逄枭是见状暗自松了一口气,暗想自己这个女婿身份八成还能保住,就连忙再度叩头,道:“岳父大人,小婿绝不敢做丧尽天良之事,只是战争就是战争,咱们站在不同的阵营之上,总有身不由己之时。”

逄枭跪直了身子,观察秦槐远神色,见他并无不悦,这才续道:“就如岳父的心里,难道早没有为了百姓着想而放弃守城之心吗”

秦槐远闻言心内震动,闭着眼轻叹一声。

一面是大燕皇族能否继续统御这一片疆土,一面是疆土上的百姓因上位者的权力而牺牲,这种想法他怎会没有只是,他到底也是一个浊人,并不能做这个出头鸟。

“你起来吧,身为王爷,一军统帅,见了老夫就跪算什么事儿。”

不跪您也不消气啊要是见了您老人家就摆谱,这话还能继续谈下去么

逄枭心里腹诽着,到底是松了一口气,就站起身来,去端了面来,笑道:“岳父大人昏迷了一天,还没吃饭呢,先将面吃了,咱们再继续谈。”

秦槐远本没有什么胃口,人饿的久了,胃似乎都变小了,也没有那么大的食欲。

不过看着逄枭端来的面,面汤通透,面条细长均匀,上面还撒着碧绿的青菜和葱花,清香扑鼻,倒是极引人食欲。

秦槐远也不好让一个大周的王爷总给自己端着碗,就接了过来,先用汤匙喝了一口汤,入口清爽,鲜咸适中,不由勾人食欲,便干脆举箸吃了起来。

逄枭见老丈人肯吃自己煮的面了,心里就又放下了一些。

待到秦槐远吃完了面,虎子又端来了一碗茶水,道:“秦老爷请用。”

秦槐远漱了漱口,这才道:“这面煮的倒是不错。”

“岳父觉得好,那就是这面的福气了,宜姐儿也喜欢吃我煮的面。”逄枭想起秦宜宁,脸上的笑容都温软了几分。

“你煮的”

“是,小婿从军之前家里是开饭馆的,自己喜好做菜,就与外祖父和请来的厨子学了几招。”

“嗯。”秦槐远垂眸沉思,逄枭已将他的诚意表达的极为清楚了,他也不能再继续摆着身份,一则是于梁国无益,二则也怕委屈了他的女儿,万一宜姐儿还对这小子有情呢也不能将他们的好事搅合了。

秦槐远便站起身,郑重的道:“方才是以私人的身份说话,现在说共事吧,王爷今日请本官来,可有要事”

逄枭暗赞老丈人的机智,这就将方才的场面都归结成私人恩怨了,丝毫不影响两国关系。

他也乐得如此,便从怀中掏出一封厚厚的信来,道:“秦太师,今日私下请您前来,就是要为了此处百姓谋个活路。您请看这封信。”

秦槐远奇怪的接过来,乍一看信封上的字迹,就变了颜色。

秦槐远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同僚们的字迹他能分辨的七七八八,这信封上的字迹分明是安国公李勉的

想想安国公对战争的态度,他就已经猜到了几分信中的内容,急忙的拆开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这是一封投名状。

大致内容便是,只要忠顺亲王一句话,约定了时间,安国公便愿意打开城门,迎接虎贲军入京,还愿意搁下太师秦槐远的头颅献上,为忠顺亲王报仇,也表达他投诚的诚意。

最重要的,是投名状的最后,录入了一份常常的名单。

这份名单,每个名字都是血书,每个名字的字迹都不相同,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一个手印。竟然是包含了大燕九成的武将,以及近半的文臣

秦槐远悲凉一笑,这仗还怎么打根本打不下去了。

“我知道了。”秦槐远平静的将信放入信封,道:“此信,本官还要呈给皇上御览。”

逄枭点点头,道:“秦太师放心。本王保证,不会枉杀一人。”是在保证不杀百姓。也是在保证不杀秦槐远。

秦槐远笑了一声,道,“本官自然信得过王爷,你们既然能将本官带出来,那就将我送回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3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