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34章 警觉

书名: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入夜了,茶室内燃起了三根牛油烛,亮得如同白昼,徐晋和徐阶两人隔着茶几对席而坐,此刻两人都是一副书生打扮,年岁相仿,都姓徐,都是探花及第的才子,颜值都很高,气质也有几分相似。这世间寻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巧合的事也着实不少!

徐阶,这一位史书上如雷贯耳的人物,玩转政治的绝顶高手,纵观整个大明,估计只有他的弟子张居正能与之相媲美。张居正在权势上盖过徐阶,但境界上应该是不及徐阶的,徐阶能在权力达到巅峰时激流勇退,而张居正直到累死还手握大权不放,不仅为家人招来灭顶之灾,连同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

然而,徐阶这个玩政治近乎完美的人物,在管教子女方面却不怎么成功,结果还是被政治对手抓住了痛脚,最终晚节不保。

徐晋之所以欣赏徐阶,很大程度是出于对史书上的先入为主,当然,现实中徐阶的表现也没让他失望,这是一个十分静气,而且思维敏捷的年轻人。

“这里有一封密信,是皇上命下官转交给靖国公的。”徐阶此时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双手递了过来。

徐晋倒也不意外,要是朱厚熜这小子不给自己写私信才是奇事,倒是徐阶真沉得住气,直到晚宴完毕,又洗浴之后,自己单独约见他才把皇上的密信逞上,仿佛已料到自己会单独约见他一般。

徐晋接过徐阶递来的密信,随手揣入了怀中,并没有当场打开来看,断续与徐阶品茗闲聊,打听些近来朝堂上发生的时事。

经过一番闲聊,徐晋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张璁桂萼的回归,朝堂上的格局已经再次改变了,廖纪和金献民退出内阁,王瓒、翟銮、夏言三人入阁,王瓒曾是新贵派,现在看来史部尚书方献夫也是新贵派,不知不觉间,新贵派已重新占据朝堂主导了,反而是曾经的护礼派分崩离析了。

贾咏这个首辅又是个不中用的,估计用不了多久便会被次辅王瓒取代了,幸好内阁之中还有夏言,要不新贵派真的要一家独大了。

“噢对了,下官倒是忘记告知靖国公一事了,其实是皇后娘娘先主动提请皇上纳芝儿小姐为妃的。”徐阶忽然道。

徐晋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意道:“原来如此,那皇后娘娘果真是虚怀若谷,贤慧淑德,颇有太祖孝慈高皇后(大脚马皇后)之遗风,此番可传为美谈啊!”

徐阶不动声色地看了徐晋一眼:“可不是,如今皇后在士林和民间的风评俱甚佳,百官交口称赞。”

徐晋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暗道怪哉,以他对吴皇后数次接触的了解,对方分明就是个醋坛子,妒忌心极重,心胸狭窄,没理由主动提请皇上纳芝儿为妃啊,莫非真是转了性子,亦或得到了高人指点?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徐晋觉得吴皇后得到高人指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明知不可能阻止皇上纳芝儿的情况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搏取一个好名声。

忽然,徐晋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捕捉到了什么,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盯着烛光微微出神!

此时徐晋想起了徐阶之前说过的一番话,内阁次辅王瓒、史部尚书方献夫、史部郎中张璁举荐了俞大猷接替自己,也就是说,这是张璁等新贵派所达成的共识。

那么……吴皇后主动提请皇上纳芝儿为妃,会不是会是为了配合张璁这些新贵派,将自己调回京城,目的就是为了卸掉自己手中的兵权?要知道自己倘若回京张罗芝儿的婚事,就不能再继续统率大军了,举荐其他人取代自己也就顺理成章了。

徐晋不由微微一震,如果真如自己猜想的那一般,岂不是意味着张璁等新贵派已经与吴皇后搭上线,要合伙了对付自己?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初由于馨儿的事,徐晋差点被陆炳张璁等人联手整死,所以现在发现了一点苗头,立即便有所警觉起来。

徐阶见到徐晋望着烛火失神,不由心中一动,倒也没有打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轻轻地放下。

徐晋回过神来,微笑道:“很晚了,子升一路劳顿,且回去歇息吧,本帅已派人前往通桑哈德和吐罗火,命他们二人动身赶往嘉峪关迎接圣旨,估计十天之内必到。”

徐阶站起来拱了拱手道:“如此下官便告辞了。”

“明日本帅带子升兄游览一遍闻名遐迩的阳关,回头再与你一道返回嘉峪关,出席顺明王和安乐王的册封仪式!”徐晋亦站起来拱手回礼道。

“靖国公客气了,告辞!”徐阶再次拱手为礼,不卑不亢地退了出去。

打发走了徐阶,徐晋重新坐下,剑眉顿时皱了起来,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

话说张璁这家伙还真是难缠,两度起落,蛰伏了两年又重回到朝堂了,果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不过,徐晋不得不承认,张璁不仅命大,心思还相当缜密,上次竟然在陆炳等人的造反事件中捡回一命,被贬为驿丞仅两年,马上又抓住机会重返朝堂了,很明显,估计张璁也是故意挑选自己不在京城这段时间起复的。

徐晋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上次他没有选择对张璁穷追猛打,一来是顾及嘉靖的感情,二来是不屑而为,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宽宏大度,竟然换来了对方的睚眦必报。

此刻徐晋已经打定了主意,倘若张璁真与吴皇后勾结图谋自己,那这次他就不客气了,管他是谁,直接一锤敲死。

徐晋琢磨了片刻,便从怀中取出了嘉靖那封密信,检验火漆密封无误,这才打开取出里面的信笺,不过当徐晋第一眼看到书信开头的称呼时,差点便一口茶水喷出来。

“妻兄姐夫徐卿,见字如面,朕要纳芝儿妹妹为妃了,你没意见吧?有意见也给朕憋着,芝儿妹妹朕娶定了,赶紧回京张罗吧,吐鲁番人虽然可恨,迟点收拾也无所谓,倒是朕和芝儿妹妹的佳期不敢耽搁……”

徐晋不由哭笑不得,仿佛看到嘉靖这货在自己面挤眉弄眼的样子。

嘉靖这封密信全是口语化,罗罗嗦嗦近千言,有时还直接爆粗口,倘若被外人看到,恐怕要大跌眼镜了。

嘉靖在信中先说了与贺芝儿了婚事,还提到了吴皇后和太后的态度,字里行间都是喜悦和幸福;然后又提到俞大猷收复安南的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又开疆拓土了),并且解释了让俞大猷接替徐晋的原因,显然是担心徐晋会不高兴;书信的最后,嘉靖还同意了派黄大灿出使叶尔羌,允准两国开通互贸,发展友好关系。

读完嘉靖的这封私信,徐晋的心情倒是好了些,因为从字里行间看得出,嘉靖仍然十分信任自己,召自己回京并无削兵权之意,只是可惜了,如果再给自己数月时间,扫平吐鲁番也不是没可能的。

幸好,张璁举荐的人是俞大猷,此子应该是胜任的,唯一担心的是诸将恐怕不会服他。作为三军统帅,徐晋对自己手下那帮悍将怎会不了解,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除了自己,恐怕无人能降得住,弄不好会闹出乱子来。

徐晋把嘉靖的那封密信装好,重新揣入怀中,正准备站起来,忽见一颗大光头在门外一闪一闪,不由剑眉一挑道:“大头,你他娘的鬼鬼祟祟作甚,滚进来说话!”

话音刚下,便见赵大头那货讪讪地笑着闪了进来:“大帅……喝茶啊!”

徐晋不由笑骂道:“有话就讲,有屁就放,别整没用的。”

赵大头挠了挠后脑勺,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帅,咱们几时回京?”

徐晋淡道:“等俞大猷前来交接再说,你问这个作甚?”

赵大头嘟哝道:“好没道理,大帅都差不多把关西七卫给全拿下了,这个时候换人来吃现成,也太便宜俞大猷那小子了吧?这肯定是张璁那王八蛋的诡计,估计俞大猷已经投靠张璁了。”

徐晋面色一沉,厉声喝道:“大头,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赵大头是个大字都不识的憨货,徐晋自然不相信他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果然,这货吓得一个哆嗦,扑通的跪倒在地上,吃吃地道:“大帅息怒,没人教唆标下,标下只是无意间听别人说的。”

“别人是谁?”徐晋冷道。

赵大头挠了挠后脑勺,吞吞吐吐地道:“王副将、谢副将,戚将军,还有谢总兵和余总兵他们闲聊时,标下在旁边听了一茬!”

徐晋不由皱起了剑眉,看来自己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以王林儿的稳重都参与了,可见诸将都对俞大猷接任主帅不服气,倘若将帅不和,到时恐会酿成大祸,看来自己回京前得妥善安排好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