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章 回娘家

书名: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正德十三年七月初十,过完乞巧节不久,徐晋便出发前往南昌赶考,花了五两银子包下一艏小型客船,沿信江顺流西去余干县,同行的除了二牛,还有谢小婉和丫环月儿,也就是说已经“倾巢而出”了。

徐晋原本的打算是七月中旬买一辆马车,由陆路前往铅山县,会合了费家兄弟再直接赶去南昌的。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近日收到余干县老丈人的来信,说小婉娘亲身体抱恙,谢小婉忧心得夜不成寐,于是徐晋便决定提前出发,绕道余干县,带小婉回一趟娘家探望岳母,然后再从余干县出发到南昌。

日前徐晋也寄了书信到铅山县通知费家兄弟更改行程,让他们自行到南昌。

上饶县的城南码头,徐晋和谢小婉等上了船,与岸上的大哥谢一刀挥手告别。

话说大舅子谢一刀目前在衙门当差,由于近来水灾不断,造成无家可归的流民增多,上饶县的治安明显有恶化的趋势,每天都有盗窃斗殴之类的案件发生,作为衙门捕头的谢一刀自然公务繁忙,根本抽不开身,要不然也一道回余干县看望母亲了。

客船离开了上饶县码头,沿着信江而下,先是经过铅山县河口镇,然后进入弋阳县、途经贵溪县、鹰潭县、最后到达余干县瑞洪镇。

瑞洪镇位于鄱阳湖边上,河道水网纵横,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乃周边的货物集散地,陆路距离南昌仅百里路左右,若走水路也可以通过赣江支流到达南昌。

瑞洪镇的原名其实叫洪崖乡,相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结果连战连败,率军退到洪崖乡,又累又困之下在战船上睡着了,一觉醒来时正好旭日东升,红霞满天,竟是一觉睡红了天。

朱元璋觉得这是吉兆,便下令水师出战,今天果然正好顺风,朱军利用火攻大败陈军,陈友谅本人也被射伤眼睛遁逃。后来朱元璋为了纪念这场大胜,把洪崖乡更名为瑞洪(红)镇。

徐晋等人在瑞洪镇的码头弃舟登岸,打算到镇上买一辆马车代步,因为由镇上到小婉娘家的村子还有数里路,而这次出门还携带了不少行李,大部分都是带去娘家的各式礼物。

话说自从成亲以来,徐晋还是首次带谢小婉回娘家省亲,自然不能寒酸了,更何况当年迎娶小婉时,书呆子徐晋还重病在床,所以并没有亲自上门,只是族长派了个徐家村的村民上门送聘礼(一斗米),然后就把人给领回来了。

正因为如此,徐晋觉得很有必要补尝一下小婉,风风光光地回一趟娘家。

二牛和船家手脚麻利地将船上的行李搬到码头上,摞起了一大堆。

“祝徐案首院试再摘案首哈!”船家收了二两银子的尾款,笑吟吟地说了些吉利话便启船返航。

“真冷清!”徐晋打量了一眼清冷萧条的码头,不禁颇为意外,话说瑞洪镇在后世可是相当繁华的,甚至有余干小南昌之称,没想到现在竟如此荒凉萧索。

谢小婉一脸惊讶地道:“怎么会这样子,以前镇上可热闹了。”

话说谢小婉的娘家就在距离镇上数里的北坡村,平时父兄打渔归来,都是小婉和娘亲把渔获拿到镇上卖的,卖了钱后再买些粮食和日用品回家。

不仅北坡村的村民,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到这里赶集,再加上瑞洪镇乃水上交通枢纽,过往的货船客船很多,所以每天都非常热闹。谢小婉没想到自己才出嫁一年,瑞洪镇竟然变得这么冷清萧条,难免震惊莫名。

“二牛,你到镇上看看能不能买辆马车!”徐晋隐隐觉得不对劲,所以打消了到镇上逛了逛的念头。

“好哩!”二牛背着装银子的链褡便往镇里跑去。

这时,几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童畏畏缩缩地靠过来,直勾勾地盯着徐晋等人旁边那堆行李物品。

徐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他能清晰地从这些小童眼中读懂一个字——饿。这些小童都饿得眼冒绿光了。

“你们是饿了吧,姐姐这里有点吃的,拿去吧!”丫环小月从食盒中取了些米饼,甜笑着递给几名小童。

徐晋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那几名小童见到米饼,顿时饿狼般扑上来把米饼抢去,甚至把小月嫩白的手都抓损了。

小月吓得尖叫后退,连食盒也打翻了,里面的米饼果脯之类的撒了一地,那几名小童见状又疯狂地扑上来抢夺,一边抢还一边往嘴里猛塞。

这时,更多衣衫褴褛的人从角落里冒了出来,这些都是成年人,有男有女,眼神都写着“饥饿”两个字,不怀好意地盯向徐晋身边那堆行李。

徐晋不由面色微变,丫环小月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躲到他身后瑟瑟发抖。谢小婉虽然也害怕,但却勇敢地挡在了相公身前。

“放肆,冒犯了本官你们全部都要杀头!”徐晋眼神凌厉地大喝。

此言一出,那些饥饿的流民顿时停下逼近的脚步,眼神犹疑不定。

徐晋不禁暗松了口气,看来这些流民并未饿得失去理智,官老爷在他们心中还有一定的威慑力。

“大家别被这小子吓唬到了,他年纪这么轻怎么可能是官,更何况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咱们都快饿死了,当官的也不问不闻,抢他娘的,大不了当水贼去。”一名流民大声鼓动道。

此言一出,那些流民又开始缓缓围上来。徐晋不禁暗叫不妙,眼前有十几个流民,而且大部分是成年男子,偏偏二牛又不在。

好汉不吃眼前亏,行李财物是小,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徐晋正想拉着谢小婉和小月跑开,便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高叫:“姐夫,姐姐!”

徐晋遁声望去,只见一辆牛车正往码头驶来,赶车的正是二舅子谢二剑,小舅子谢三枪则坐在牛车后,右手擎着一根鱼叉,左手提着一只用水草绑住的绿皮王八。

牛车还没驶到,谢三枪这只小老虎便跳了下车,脚步如飞地奔过来,捞起那只王八狠狠地砸在那名鼓噪的流民脸上,举起鱼叉直指咽喉,凶巴巴地骂道:“你他娘的,敢动老子姐夫一根头发试试?”

这时谢二剑也停下了牛车跑过来,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将几名带头的男性流民干翻在地。

这些流民顿时作鸟兽逃散,有些时候拳头才是最管用的。

谢二剑追着一名流民踹了几脚屁股,这才懒洋洋地行了回来,笑道:“话说咱爹还真是能掐会算,估摸着你们今天会到,让我来镇上来瞧瞧,没成想真碰上了。”

谢三枪捡起地上那只绿皮王八,献宝似的凑上来道:“姐夫你看,我在路上还抓了只王八,今晚炖汤给你们尝尝,可鲜甜了。”

徐晋笑着摸了摸三枪的脑瓜,庆幸地道:“二哥,幸好你们及时赶到,要不这堆行李怕是没得剩了。这里的治安都这么乱吗?”

谢小婉也道:“对啊,以前镇上可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冷清成这样子呢?”

谢二剑无奈地耸了耸肩:“还不是天灾人祸闹的,今年雨水太多,附近不少村庄被淹了,无家可归的流民都到镇上讨活行乞,这些流民为了弄到吃的,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另外,前段时间鄱阳湖大贼凌十一还光顾过这里,所以过往的船只都不太敢停留。”

徐晋不禁恍然,难怪这码头那么冷清。

这时,二牛一溜小跑地回来了,郁闷地道:“十叔,镇上冷清得跟鬼似的,周围的商铺大都关门了,马车没买着,反而有一群叫化子老跟在屁股后,要不是我摞翻了几个,估计都脱不了身。”

谢二剑拍了拍二牛的肩头道:“二牛,马车的什么就别想了,幸好我赶了辆牛车来,把行李都放到牛车上吧。”

众人把所有行李都搬到牛车上,结果堆了满满一大车,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跟着牛车后面步行。

幸好,北坡村距离镇上也就三四里路,走了约莫半小时就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