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0章 挑拨

书名:明王首辅 作者:陈证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驸马的朝服十分华贵拉风,上身是青缘的赤罗衣裳,下面是赤罗蔽膝,大带是赤白二色绢,腰系革带加佩绶,头顶七梁冠(这个厉害),罩貂婵巾,立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蝉,不用雉尾。

以上文字是《明史??舆服志》中的记载,仅凭这些文字描述,相信大部人都想象不出这套驸马朝服具体是啥样子,总之就是四个字——华贵拉风。

在明朝,只有一品以上的官员能戴七梁冠,由此可见驸马都尉品秩之高,委实让人咋舌,不过也难怪,驸马既不能当官、又不许纳妾,相当于皇家的上门女婿,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嘿个咻还得先请示,如此窝囊,要是品秩不高,俸禄不优厚,那肯定更加没人愿意当附马了。

没人愿意当驸马,那大明的公主岂不是都得做老姑婆?

于是乎朱元璋大笔一挥便把驸马的品秩拔到最高,且俸禄优厚,如此官位显赫,衣食无忧,自然就不用担心公主没人娶了。

且说李纯在朝房中换上了这套华贵而拉风的驸马朝服,头戴高高的七梁冠,在主婚使严嵩的引领下往奉天殿行去,心潮澎湃起伏。

不得不说,虽然帝皇家的礼仪繁琐,但这种隆重的仪式让人很有成就感,虚荣心和自尊心都得到极大的满足,李纯这时便有些飘飘然了,内心激动,眼神炙热。

啧啧,当驸马便如此气派了,那当皇帝的感觉就更不消说了,真是让迷醉啊。李纯情不自禁地昂首挺胸,幻想着有朝一日他们李家坐了江山的情景。

“等着吧,总有一天我李大义会昂首阔步地走在中间的御道上,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奉天门前的御座,嘿嘿,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李大义暗暗捏紧了拳头。

李大义正意淫着,走在前面领路的主婚使严嵩忽然停下脚步,他差点便撞了上去,不过此子功夫了得反应快,及时刹住了。

李大义站定后,见到严嵩正表情错愕地看着前方,便循着目光望去,顿时也露出讶然之色。

只见身穿明黄色滚龙袍的嘉靖帝朱厚熜正在御道上迎面走来,面带喜色,大袖飘飘,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锦衣卫和宫人们一溜小跑地跟在身后。

“这……什么情况?”严嵩搞不懂,李纯也懵了。

严嵩毕竟是官场老油条了,既然搞不懂情况,跪就是了,他扑通地跪倒在御道旁,高呼道:“叩见吾皇万岁!”

严嵩这一跪,一众礼官、仪仗、乐工也跟着齐刷刷地跪倒,李纯也只好跟着下跪。

然而嘉靖快步从迎亲队伍旁边走过,仿佛根本没看到他们似的,一溜烟便跑没了影。严嵩再次石化了,李纯亦是一脸的错愕,良久才问:“严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严嵩此时亦不知所措,本来按照程序是驸马到奉天殿参拜皇上的,如今皇上离开了奉天殿,程序就无办法执行下去了!

好在,严嵩没有待多久,司礼监的毕公公便派人来了,说一切仪式暂缓,等皇上回来再继续。严嵩一问才得知皇上火急火燎地离开,竟然是出宫去接徐晋,顿时郁闷兼妒忌得吐血。

李纯既惊且怒,敢情嘉靖把自己晾在这里吃冷风,竟是跑出宫去迎接徐晋了,玛的敢消遣我李大义,以后有够你受的!

李纯虽然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站在原地干等,奉天门前十分空旷,南北对流,风特别大,吹得那叫一个酸爽。

皇上中断迎接仪式,出宫迎接靖国公徐晋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正在文华殿中饮宴的百官一片哗然。

“岂有此理,成何体统啊,皇上太过率性而为了。”

“靖海侯恃宠而骄,竟敢让皇上出宫迎接他,罪大恶极,罪不容诛,本然定要参他一本。”

“许给事休得混淆视听,明明是皇上主动出宫迎接徐大人的,更何况皇上礼贤下士,有可不妥?”

“张御史所言极是,本官觉得皇上此举并无不妥,徐大人前往倭国平叛,险死还生,为大明立下不朽奇功,皇上出宫相迎有何不可?”

很快,殿中的大臣便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武将自然是绝大部份都支持皇上的,毕竟他们都希望日后自己也能有这种待遇,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出宫迎一下又咋了,你们这帮酸子害什么红眼病?

当然,文官中也有过半数支持皇上的,毕竟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就凭徐晋此番立下的大功,皇上别说出宫相迎,出城相迎也不为过。当年太祖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譬如中山王徐达北征凯旋而归,太祖便曾出城三十里相迎。

此刻坐在文华殿中首席的正是内阁四老,外加六部尚书,诸公身为朝堂大佬,自然得要顾及身份,不能像那帮言官一般泼妇骂街了。

这时,吏部尚书方献夫忽自然自语般道:“靖国公徐子谦乃国之柱石,出生入死为我大明立下赫赫之功,自是当得皇上出宫相迎的,假如徐子谦不是年纪尝轻,即使入国拜相也无不妥!”

此言一出,在座一众大佬均是面色微变,内阁首辅金献民更是轻皱了皱眉头。

在场的都是官场老鸟了,虽然不是人人都奸似鬼,但都听出了方献夫话中的挑拨之意,挑拨谁?自然是内阁首辅金献民了。

费宏退了后,金献民接任首辅,成为群臣领袖,而徐晋功劳之大,威信之高,俨然成为朝中一座山头,再加上徐晋深受皇上宠信,相比之下,金献民这个首辅便黯然失色多了。

正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金献民身为首辅,却被徐晋压过了,试问他以后如何统率群臣?

另外,方献夫还特意称呼徐晋为靖国公,这身份可不得了,一名文官竟然当上了国公,委实让人羡慕妒忌恨啊。

这时大家都猛然醒起,徐晋这国公是因为“死了”才捞上的,现在复活了,谥号收回是必然的,那爵位是不是也要也收回?

妒忌是人的天性,争权夺利也是人的天性,徐晋现在红得发紫,风头太猛了,不招人妒忌才怪。吏部尚书方献夫显然便是妒忌者之一,他轻飘飘的一句话,不仅挑拨了首辅金献民,还成功挑起了诸位朝堂大佬的妒忌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