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章 英灵碑,刘琨归顺,第一轮国战即将结束

书名: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积分已经有四百多了。

曾几何时,十几积分的东西都能够让朱厚熜望而生畏,如今几百的东西,说买就买啊。

朱厚熜积分出现质变的关键点就在于,新世界的出现。

中等灵气世界就是比低等灵气世界高级,随便都是大几十积分的任务,每逢克城便有大批大批的积分出现,因此让朱厚熜十分满意,尤为心动。

再加上朱允炆提交的几十点的歪瓜裂枣,这才攒够了四百二十分,由此来兑换英灵碑。

【是否兑换‘英灵碑’?】

望着眼前的鎏金小字,朱厚熜深吸一口气,接着便选择了兑换。

伴随着‘英灵碑’的兑换,下一刻,在未央宫的殿前,一块巨大的碑文忽然从天而降,立于此地。

浩浩荡荡,瞬间引得周围宫人一阵惊愕。

“护驾!护驾!”

“有状况,快来人!”

“……”

毕竟朱厚熜没有提前通知,在宫里忽然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引得周围的宫人们一阵错愕,下一秒,数名脚下生风的太监便踏步而来,速度极快,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这边是修行了《九转长生功》的太监们,他们修行了此朝的武道功法,实力斐然,一个个也有五品、六品的实力了。

虽然不如那些高手,但在皇宫中巡视,也是绰绰有余。

毕竟这洛阳皇宫之中,可是有朱厚熜这么一尊修仙之人在的。

大宗师来了,都要在朱厚熜手下饮恨。

殿前灰尘仆仆而来,烟雾缭绕,一时之间周围的武极营禁军也迅速赶来,将这突然从天而降的东西围住,面露警惕。

而就在灰烟散去之后,一块朴实无华的黑石碑展现在他们的眼中。

这黑石碑大概有三四米高,需要仰着头来看,上面光滑细致,并没有什么东西。

但光是看着……便让人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感。

似乎这石碑能够夺人心魄,看了之后让人忍不住一阵心悸。

东厂督公黄锦见状,不由眉头一皱,还未来得及让人试探,却听到朱厚熜的声音传来:“莫慌,此乃朕立的英灵碑!”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那黄锦不由一愣。

英灵碑?

不是在紫微界吗,那里还有一座宏伟的英灵殿,那这是……

虽然是满腹疑惑,但黄锦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恭敬点头,接着便让周围的其他太监赶紧退下,莫要有碍圣瞻。

对此,朱厚熜只能评价黄锦太过于谨慎了些,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望着这巍峨的英灵碑,不由感慨万千。

他伸出手来,轻轻摸着这块漆黑的英灵碑,而伴随着朱厚熜手指触碰到石碑的一刹那,他便感觉到大有不同。

一时之间,朱厚熜便能感觉到,他可以在这石碑上篆刻什么,似乎点下一些名字。

朱厚熜见此,不由深呼一口气,接着便念下了第一个名字:“楼速!”

这是个较为陌生的名字,但朱厚熜却记得很清楚。

“朕闻帝王统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贞之节、奋威武之勇佐王业!耀武营都指挥楼速,今尔功在社稷,名垂青史,光照前人,赏延后世,朕敕尔永为朕臣,福泽子孙三世,名咸万载!朕敕封尔为滦河河伯,永镇滦河,尔其钦哉!”

朱厚熜毫不犹豫,将词重新念了出来。

楼速,耀武营都指挥使。

阵亡于三年前,于崇祯朝的滦河之战死在与满清第一勇士鳌拜的对冲之中,不幸落马被马踏而死。

当时,是第一次群任务。

也是嘉靖一朝阵亡的第一个高级军官。

当时,朱厚熜也册封了楼速一次,而现在得了真正的英灵碑之后,自然要重新开始。

伴随着朱厚熜的点缀,紧接着,他便感觉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汇集,在英灵碑上,猛然刻下了一个细小的名字。

楼速!

伴随着这个名字的刻下,散发着淡淡金光,一瞬间,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被招来,紧接着一个看起来颇为魁梧的壮汉似乎出现在了朱厚熜的面前,但却又不在面前。

似乎出现在了一个异次元空间之中。

滦河河伯!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数!

而这一次,似乎才是真正册封成功!

见此情况,朱厚熜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始将第一次英灵册封的所有英灵,开始进行一个记录!

朱厚熜过目不忘,对于三年前第一批阵亡的数百英灵那是张口便来,很快便将他们的名字全都篆刻在其中。

将这第一批英灵名单篆刻之后,朱厚熜深吸一口气,接着便道:“将近三年以来,所有因战事所没,朕之大明正卒登英灵殿者名单抄录,朕要将他们统统篆刻于此!”

虽然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为了避免差错。

对于这三年来战事阵亡的数以万计将士,还是要来一个准确名单,以免有所疏漏与遗漏。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当然,能够登入英灵碑的,都是指的是大明正卒。

那些外籍军团,不算。

日本、朝鲜军团的辅卒,同样不算。

除此之外,就算是正卒,要是进入英灵碑中对大明有不臣之心的家伙,就算是朱厚熜想刻也刻不上去。

没办法。

“是,陛下!”

黄锦自然可以感觉到英灵碑上那种玄妙的气息,他立马知道是什么情况,当即应声称是,紧接着便迅速去寻英灵册了。

而同一时间,另一个小太监忽然急促来见,对着朱厚熜道:“陛下,刘使君求见。”

“刘琨?”

朱厚熜闻言,当即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

他自然明白刘琨为何来见。

因为刘琨已经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武者之一,他自然能察觉,方才殿前发生的情况。

就看看刘琨是何想法吧。

“……”

刘琨现在心中很惊讶,甚至已经可以达到了一种让他感到震惊的情况。

“那是什么感觉,为何会有魂魄聚集?莫非是洛阳城中将有兵祸灾兽降世?”

刘琨在心中犹如掀起了滔天巨浪一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万分不明所以:“但这股气息尤为纯粹,与兵祸之中的杀伐之气万分不同……这……这到底是什么?”

刘琨自诩也是博闻强识之人,但这种事情,他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因此,才会循着迹象一路追踪,却未曾想这迹象是来自于宫中。

于是,刘琨这才慌忙来见。

很快,在太监的带领下,刘琨缓步入内,不过刚到殿前,便见到这座忽然多出来的黑碑,登时让他为之一愣,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自己察觉到的种种怪异现象,都是来自于这里,来自于这座黑碑。

而来到黑碑之前,刘琨才发现。

这里的情况好像还不似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而是有一种煌煌神道的感觉。

而那位大明天子,正立在石碑之前,遍地铺满了笔墨纸砚,用手指在石碑上划过,一笔一笔的记录着名字。

“刘使君,你来了啊。”

朱厚熜倒是心情不错,手指划过,明明是一个名字写出,而且在英灵碑上出现了一个名字,但却并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感觉,相反又有些工整的感觉。

朱厚熜这次兑换的英灵碑,只能容纳十万名英灵。

朱厚熜倒是希望这个英灵碑能够永远都填不满。

“外臣刘琨,拜见陛下。”

刘琨先是行了一粒礼,接着便道:“不知陛下这是……”

“朕在篆刻这三年战争一以来,为我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名单,让他们的丰碑永远留在英灵碑上,让后世子孙瞻仰,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各司其职,不会白白牺牲。”

朱厚熜开口道:“山川湖泊,各有所灵。名字篆刻其中,死后可谓山神河伯,休憩于河湖山川之中,普通正卒亦可为河伯山神从属神吏。”

听着朱厚熜的话语,刘琨都为之一愣,整个人都惊讶了不止一些。

虽然以前的皇帝也干过这种事儿,但只有寥寥几位成功的。

都是些雄才大略的千古帝皇,以伟力册封的同时,也会大伤元气,因此一般都不会这么搞。

而大明皇帝……

举手投足,就有数万人被册封?

啊?

这……

他已经难以想象大明皇帝的真气有多少了,那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犹如江河湖海啊!

而且,按照目前朱厚熜的状态来看,似乎也是十分轻松的样子。

“陛下英明。”

刘琨深吸一口气,由衷地赞叹了一声之后,接着便道:“臣愿举并州归顺王师,还望陛下应允,臣愿为大明治下一小吏,为陛下鞠躬尽瘁。”

没办法不归降了。

来到了洛阳之后,刘琨便见到了大明兵锋的强盛。

虽然士卒们普遍修为较低,但刘琨也能够从这些士兵里看到了一些事情。

精气神、纪律性。

这都是他们的军队、晋朝的军队和胡人的军队所没有的。

修为可以练,纪律性和精气神可是练不出来的。

因此,归顺的想法占了上风。

而就在刚刚,刘琨却又忽然看到了朱厚熜的实力。

太有实力了哥们。

而且更重要的是。

一名战死的兵卒都不忘册封,想来大明天子,是不会做什么汉高祖故事了。

刘琨的想法很天真。

但朱厚熜只能说他还是太天真了。

明太祖过河拆桥杀功臣的手段,可比汉高祖要强太多了。

汉高祖才杀几个啊?

不过现在也不一样了,毕竟自己不是朱元璋,而就算是朱元璋,现在也不会杀功臣了。

杀功臣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后代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而现在谁敢造反?直接招呼过去,大家姓朱的一起揍他。

出了个昏庸君王,那么就直接一起把他废了,换人上台。

轻松简单。

“善。”

朱厚熜微笑着点了点头,对着刘琨道:“刘使君归顺大明,乃是上应天和,同为汉人,自当和睦相处,若是让胡人趁机,未免有些难看了些。”

“着升,刘琨为晋阳侯、并州刺史,定晋大将军,第六十一、六十二军团总兵官。”

朱厚熜大手一挥,直接原地改变,将刘琨部改编为第六十一军团,同时又给了一个编制,让他自己招兵去。

虽然先前,刘琨名满天下。

但新归之人,未立寸功。

朱厚熜直接提拔为侯爵,也是极为优待了。

至于异议声,自然不会有太多的。

毕竟大伙都是厚古薄今,对于古代名人来此,又怎会有所不服呢。

刘琨还不明白大明的官职体系,但明白自己刚来就位侯爵,还是并州刺史,并且得了两个军团的编制,相当于十万人的指挥,当即谢恩领旨。

“还请晋阳侯回一趟晋阳,尽快协商,归顺朕之大明,早日整军备战,三月之后,朕便东出,击王浚、石勒,灭匈奴、羯氐!”朱厚熜轻轻一笑,接着便道,“朕这边还要操作名单,就请晋阳侯自便吧。”

“臣告退。”

刘琨见朱厚熜有事,便没有丝毫耽搁,恭敬告退,不再打扰。

而见刘琨告退之后,朱厚熜便点名道:“纳兰明珠呢,让他起草一遍诏书,内容很简单,昭告天下,若有汉将保境安民,开拓良田,我大明必会有所优待,若冥顽不灵,诛其九族。”

朱厚熜淡定开口,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种田,练兵,平天下。

还有就是和大明皇帝们开开会,看看大清毁灭计划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话说……道光结束之后,满清的国战就此终结了吧?

虽然满清还有不少皇帝都没有解决,但那些个皇帝,非实权,无独立拥国的机会。

就算是未来有国战打,打的也是慈禧,而并非什么光绪、同治。

“既然如此,一切倒是轻松很多了。”

朱厚熜深深地吸了口气,目光之中闪过光芒万丈,接着便道:“东出的试探军团怎么样了?”

“陛下,军团出塞,石勒军并无动向,只一味守城。”

黄锦在一旁低声说着。

而朱厚熜闻言,当即了然于胸:“进军,占四城,吓吓他……至于后方士卒,继续操练。”(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