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下江南,血仇当以血报!

书名: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明军气势如虹,军旗迎风飘扬,缠绵数百里。

鼓勇营提督、铭阳伯赵永作为先锋军,率领鼓勇营万人,已抵达徐州城下,而淮安参将张月明、凤阳参将邹文杀了当地知府及旗人,率众割辫举旗,光复大明。

于是淮安、凤阳二府不战而复,两地营兵同时夹击徐州,将徐州牢牢困住,动弹不得。

这倒也正常。

毕竟这一片在明朝,乃是龙兴之地,朱家人的恩惠颇丰,并且凤阳还有不少姓朱的人家嘞!

虽然被杀了不少,但总有改名换姓者,如今大明气吞万里如虎,作为大明当年的龙兴之地,自然举兵者众多。

而徐州总兵也是汉奸二代,他对于投诚的顾虑重重,一时之间倒是纠结了不少,然而就在其纠结的过程中,明军已经开始围城,徐州总兵也就只能咬牙挺住,希望裕隆皇帝和江宁将军、两江总督能拉兄弟一把了。

裕隆帝,即爱新觉罗·福全,也就是大明口中的‘南虏清’。

而岳乐,则是扬武帝,朱厚熜则称呼其为‘西虏清’。

至于三藩,则是依次以‘吴清’、‘尚清’和‘耿清’来称呼,就他们现在的架势,似乎也是这么彼此之间做区分的。

当然,对外还是宣称自己是‘大清’。

五等分的大清。

“将军!”

随行的夜不收匆匆赶到鼓勇营先锋将军赵永所在之处,抵足而停,拱手禀报道:“锦衣卫的弟兄们发来急报,江宁将军额楚已率江宁绿营八千、八旗三千北上,屯兵于滁州,意欲发兵救援徐州,前江宁将军祖永烈领家丁一千五百人助战!”

夜不收乃是明代辽东边防守军中的哨探或间谍,是极其具有地域特色的哨探,不过在朱厚熜继任大明皇帝之后,夜不收这个职位便广泛于军中各营,进行提点。

而听到了夜不收的汇报之后,赵永似乎早就有所预料,没什么问题。

特别是听到了前江宁将军祖永烈带着家丁一千五百人助战,更是有一种手到擒来的感觉。

祖永烈,乃是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之子,能征善战,在顺治朝更是出任了江宁将军,成为了满清江宁将军中,除清末的张之洞、刘坤以外,最为数不多的汉人出身的江宁将军。

自祖永烈的继任者额楚开始,江宁将军便成为了满洲八旗的专属职位,毕竟江宁将军身居高位,掌控江南地区的所有的八旗兵马,属于帝国命脉所在,自然不能长时间掌握在汉人手里。

汉军八旗,也是汉人。

虽然托名为旗人,待遇什么的比之普通汉人高了一个档次,但在满洲八旗眼里,不过是高级奴才罢了,先前顺治帝爱玩闹,让了你一个汉人当了江南大总管,现在可不能继续了。

而祖永烈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得知大明归来之后,便不顾身份,暗自和几位前明的锦衣卫联络。

而前明的锦衣卫,也联络到了如今的锦衣卫,于是祖永烈便搭上了线,如今积极率领家丁同江宁将军额楚一同参战,许是想要阵前反正,也许是想要算计明军。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赵永都会将这件事情当成阴谋诡计来看的。

作为一个将领,没有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时,是绝对不能冒险来赌的,赵永能够做的也就只有稳扎稳打。

这也是他成为继承先辈爵位后,能够成为鼓勇营提督的原因所在。

不是天赋型武将的他,能够做的也就是结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才能够做到不丧师辱国。

“传令诸军,围三厥一,今日起攻打徐州,城破之后,人人皆有封赏!”

赵永深吸一口气,接着扬声道:“不久后,陛下将亲率大军南下,鼓勇营的将士们,破敌大功,就在今朝!”

“杀!”

……

“扬州、庐州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到?!都是为大清朝做事,能不能拉兄弟一把啊!”

徐州城内,面对着不断轰鸣的战火,徐州总兵张恩远焦急不已,望向从扬州、庐州传回来的信使,焦虑地询问着。

自打天津被明军攻克,山东被扫荡之后,徐州总兵张恩远便很有先进之明,立马向周边的各路兵马寻求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

很快,徐州旁边的淮安、凤阳便传来消息,淮安参将张月明、凤阳参将邹文狠狠地写信痛斥张恩远不识天数,竟敢抵抗大明王师,并且决定挥师截断张恩远的后路,同明朝一起夹击徐州。

而扬州和庐州则是因为凤阳和淮安跳反的原因,只能走镇江、滁州路,因此耽误了些行程,刚回来禀报张恩远。

“张总兵!”

其中一位信使哭丧着脸,有些难以启齿地说道:“我家参将说,庐州的兵马无法来驰援徐州了。”

“这是缘何?”

张恩远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军三十万大军南下,纵使我徐州乃坚城,但比之北京又奈若何?倘若无有驰援,徐州弹指便灭,大清危矣、皇上危矣啊!”

徐州若失,便只能退守长江了!

那信使唯唯诺诺:“庐州的兵已经被皇上尽数调走,说是要去平叛,与僭越的反贼、妄称天命的岳乐决战……”

张恩远:?

听到平叛的时候,张恩远还觉得可能是去袭扰明军后方了。

但听到了‘岳乐’两个字之后,张恩远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当年那南明小朝廷就是因为不团结,不停地内斗,这才给了咱们大清国可乘之机,咱们大清才能一鼓作气,风卷残云的灭了那南明!”

张恩远愤愤不已,他是有着深刻历史教训的,当年的他就是跟随父亲一起在福建剃发易服投降的,亲眼见到了南明是怎么灭亡的:“如今咱们大清怎么也来了这一套?!大明如狼似虎,我大清危矣啊!”

张恩远痛心疾首,感到深深地难受。

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没想到这句话,竟然也灵验在了他们大清身上。

“罢了,罢了,罢了!”

张恩远连喊三声罢了,接着便看向了杭州的信使,对着那信使问道:“扬州呢,扬州如何?”

扬州乃天下名城。

虽然吧,在明朝末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误解,我大清的天兵一不小心就在扬州杀了一丢丢的汉人,但张恩远相信,那些汉人一定会不计前嫌,来帮助我们大清的。

“不行啊张总兵,扬州百姓听闻大明归来,纷纷做抵抗活动,城中大户七家公然支持大明,我们杭州的马参将总是要考虑影响的,若是兵马调走,扬州危矣啊!”

信使的声音也是十分无奈,而张恩远听到这句话,更是面如死灰。

而很快,张恩远就缓了过来,遣散了这两个信使之后,立马对身边的副将问道:“城外的明军怎么说来着?本将若是投降,他们还能继续让我执掌五个营吗?”

“总兵大人勿要多虑!”

那副将正大光明的说道:“江宁将军、两江总督正在发兵救援将军!末将听说,明军的主力前去攻略了山西,山西的大同总兵宁死不降,正与五十万明军死磕呢,有他在吸引火力,料想南下的明军也绝不是很多!”

这年头讲究号称。

整个山西地区活动的明军,唯有一万三千名精锐及十万两千人的新营,但号称五十万。

而南下平定江南的,则是只有五万人,号称三十万。

而张恩远闻言,似乎内心正在做激烈的思想工作,做了一番之后才咬牙道:“好!本将和父亲都曾经参与过广东屠杀,按照明军的标准,是铁定活不了了!就算是投诚,最多也是免去罪孽。与其投降,不若搏一搏!”

“昔年战国时期,诸国伐齐,打的齐国近乎亡国!齐国名将田单施火牛计复国!若是我张恩远能够一举击溃明军、光复大清,必然名留青史,位比李靖!”

张恩远深吸一口气,心怀壮志:“再不济,本将军也能拼一个诸葛孔明的名声来!”

差不多得了,你不仅侮辱了田单,还侮辱了诸葛武侯!

你肯定不能投降的,伱要是投降的话,我投诚的诚意就不够了啊!

副将在心里嘀咕着,他心里已经默默做好准备了。

两江总督、江宁将军?

他们能有几个营?

身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副将可太明白了。

江南这地方,一共就七八万的兵马,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随时跳反状态,如何该和大明争锋?

指望的外援,也就是裕隆帝和扬武帝两位大清皇帝,现在正为了谁是正统而打的不可开交,哪儿有功夫驰援江南啊?

在副将看来,江南的路子已经被堵死了。

要么归顺耿精忠,要么被大明光复。

没第三条路子可以走了。

自立?

倒也可以,不过就目前这风雨飘摇的状态,就算是自立,也安稳不了多久。

因此,副将的想法很简单了,出卖张恩远,拿下徐州城!

在这两步的过程中,张恩远当然不能投降了,他投降了,副将的好处不就大打折扣了吗?因此他才苦口婆心的劝说张恩远,绝对不能忘记大清的荣耀啊。

果然,张恩远就被这么坚定了信念,决定成为大清的诸葛亮。

“总兵大人,明军尝试攻城,我军已经打退了第一波进攻。”

忽然间,有前线军官来报,而张恩远这是胡乱的点了点头,接着便问道:“江宁将军、两江总督到哪儿了?”

“额……”

那军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军,江宁将军从滁州又退回了镇江,决定在镇江迎敌,于北固山上,死守长江!”

“啊?”

张恩远一愣。

他万万没想到,徐州这座军事重镇,竟然莫名其妙,成了孤城!

不过就在张恩远愣神的时候,身旁的副将忽然拔刀而起,一刀将张恩远砍伤,接着便上前制住张恩远,紧接着扬声道: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大明天命所属,众望所归!大家都是汉人,为什么要给鞑子卖命?!他张恩远想要给鞑子卖命升官发财,老子孙得龙不稀罕!速速开城投降,归顺大明才是唯一的出路!”

……

镇江,五千八旗劲旅整装待发,各地两万余绿营兵集结,沿着长江沿岸,进行战略布防。

额楚的战略很简单,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友军被围,充耳不闻;友军大胜,如狼似虎;友军溃败,全面撤退。

沿江防御之中,一名姓马名国成的小将正巡视着沿江一带,满腹牢骚,不知该如何是好。

“将军为什么不火速进兵,袭扰凤阳?”

马国成满腹牢骚,忍不住跟同行的其他士卒交谈起来:“徐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多少大战都是在徐州打起来的?如今将军竟然弃守徐州,弃张总兵于不顾……这,这!咱们大清国本来就被揍的不行了,现在还这么搞,这才怎么打啊?”

其他士卒也是纷纷附和。

虽然他们不懂意义所在,但毕竟是在马国成手底下当家吃饭,便只能这般随声附和。

“头,水面有人!”

忽然间,有个士卒眼见,一眼就看到了水面上有一人似乎正泅渡了过来,当即大惊失色,连忙开口说道:“看衣裳,似乎是咱们的人!”

马国成闻言大骇,连忙上前,指挥人接引着这人渡河。

长江水急,唯有此处平缓,倒是可以供人渡河。

但这般泅渡,倘若岸边的人没有发现,那么十有八九是要死在水里的!

马国成令人将其捞了上来,那人上岸之后气喘吁吁,缓了很久之后,才大声喊道:“徐州,徐州失陷了!”

“什么?!”

马国成闻言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般的情况:“怎么回事?”

“徐州营游击孙得龙反叛,于军议上擒了张总兵,开城献降!”

那人喘着粗气,用简洁的一口气,说明了现在的情况:“明军正在集结,无数割了辫子的新营兵正在朝着长江行进,我们突围的百十个弟兄已经死完了!”

“快,快去将这个消息禀报给将军!”

马国成不敢耽误,连忙令麾下士卒将此消息汇报,同时也感到十分痛心。

长江以北的徐州、凤阳、淮安三府,竟然不战而降!

扬州反清声音素来强盛,如今明军接壤,怕是扬州不存,而滁州大概率也会失守!

糟糟糟!

我大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马国成忧心忡忡,作为从小胡同长大的汉军八旗,他对大清的感情极深,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真正贯彻落实了什么叫‘大清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而望着眼前身边的弟兄迅速禀报,马国成在一旁郁闷不已,而就在此时,一个长衫秀才模样的年轻少年正浅笑吟吟地看向了马国成,对着马国成道:“这位将军为何烦恼?”

而马国成看了一眼那年轻少年,少年甩了甩脑袋后面的辫子,显得十分自信,而马国成道:“自然是因为明贼猖獗,江宁将军额楚酒囊饭袋,不足以抗贼!”

马国成说到这里,愤懑不平,似乎对江宁将军额楚的渎职感到尤为气愤。

但骂完之后,马国成才反应过来,看向了这个辫子少年,不由张口问道:“小贼,你什么身份?敢在这儿大放厥词?”

“在下田文镜,福建人,自幼聪慧,听闻大军招募,被家里人塞了进来,当一个度粮官。”

田文镜倒是呵呵一笑,接着便眼珠子一转,对着马国成道:“马将军既然有心杀贼,为何不去寻前任江宁将军,祖将军呢?”

“祖将军从顺治十八年便当了江宁将军,去年才因归隐。而额楚去年才当上江宁将军,还没满一年呢!在军中,自然是祖将军声望更高。”

田文镜轻摇羽扇,对着马国成笑道:“倘若这位将军心中有所煌煌,不如去投祖将军?如今祖将军带领百余名家丁及千名乡勇前来助阵,正驻扎在银山,将军去请祖将军出山,自然能劝得额楚将军兴兵!”

听到田文镜的话语,马国成恍然大悟,立马便点了点头,赞许道:“你这小子,倒是聪明!我这便去寻祖将军!”

说罢,马国成便急急忙忙地往银山方向去了。

而在马国成离开之后,田文镜便忧心忡忡的叹了口气。

他现在虽然年纪轻轻,但也想要为大清抛头颅、洒热血,想要科举,成为大学士。

但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开始科举,大清就要亡了,这怎么不让田文镜忧心忡忡?

他很担心大清亡了,因此他转了一圈,觉得额楚这个年轻的江宁将军不可靠,还是老将军祖永烈可靠一些,这也是他为什么劝马国成去支持祖永烈的原因。

不仅仅是马国成,他见过所有的中低层将领,全都这么说过一遍。

“希望我大清能够长治久安吧。”

田文镜深深地忧愁地想着。

而另一边,马国成火急火燎地朝着银山而去,直接前往小寨,抢在不少人的前面,直接在营帐前,大声喊道:“祖将军!金陵绿营副招讨使马国成求见,有重要军情禀报!”

而听到马国成的声音之后,军帐之中年迈的祖永烈不由皱了皱眉,接着便道:“让他进来。”

很快,马国成便入了祖永烈的军帐。

祖永烈军帐之中倒是颇为朴素,而马国成刚一进来,便单膝下拜,对着祖永烈道:“祖将军!方才接到消息,徐州降了!明贼的新营已经打到了滁州,部分新营已经抵达长江沿岸,开始大规模屯船,准备渡河!末将觉得江宁将军额楚资历尚浅,不足以应对明贼,还请您老人家出山,主持军务!”

听到马国成的消息,祖永烈精神一震,当即站起身来,对着马国成不可思议道:“所言当真?”

“很真,定真!”

马国成十分肯定。

毕竟他可以说是整个镇江城第一个知道这件事儿的将领了!

“好好好!”

祖永烈哈哈大笑,一直以来躁动不安的心瞬间就平复下来,接着跟随在祖永烈周围的心腹家丁们同样笑了起来。

望着他们的笑声,马国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只能跟着傻笑。

“传令各部,随时准备割辫!”

祖永烈大声道:“我祖家乃是实打实的大明忠臣啊!这些年来忍辱负重,终于等到今天了!立刻传令众军,随我入城!”

“若是不能拿下镇江,必先控制码头,迎接大明王师渡河,记住!大事成功后,割辫示众!”

祖永烈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早就想要这般做了。

听到了祖永烈的话语,马国成的耳畔忽然发出了一道‘嗡’的声音,耳鸣声让他感到天旋地转。

许久之后,才有几个字从嘴唇里吐了出来:

“田文镜,我草拟吗!”

镇江完了。

不仅是镇江,扬州也完了。

不仅是扬州……江宁也要完了!

苏州、常州、松江还会晚吗?

马国成面如死灰。

而对于这个来报信的小将,祖永烈哈哈大笑一声,立马命令周围亲信将马国成拿下,同时老当益壮,竟然直接挑起花枪,精神抖擞:“出征!”

……

“陛下,扬州天地会的香主与当地士绅钱家反正,攻下了衙门,占据扬州,劝反了扬州营兵两千余人。”

当朱厚熜度过长江之后,便得到了这般的战报:“镇江方面,祖永烈反正,佯装攻入镇江之后,与虏清江宁将军激战,后不敌,冒死夺回了港口,协助凤阳新营渡河,因顶不住压力,虏清的江宁将军带着八旗兵撤回江宁的金陵死守。”

战报很稀奇。

大前天,淮安反正、凤阳举义。

前天,徐州献降。

昨天,攻克滁州。

今天,扬州和镇江便收入囊中。

定江南之旅,可以说是一路顺畅,每一天都能拿下一座城池。

这种感觉,让朱厚熜感到有些梦幻。

进度比关外快多了。

“江南不愧为大明故都所在,反清义士何其多也!”

朱厚熜感叹道。

南方便是天地会活动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多有天地会香主。

天父地母,反清复明。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陈永华啊。”

朱厚熜轻轻一笑,当年他在崇祯朝特地来挖掘人才,点名要了这位天地会的老大。

却没想到,自己的国战对手竟然是康熙,直接能够获得一个完全版的陈永华,真是没想到。

可惜了夔东十三家,在康熙三年便被虏清给覆灭。

虽是流寇出身,但朱厚熜对于这等‘反贼’却是赞誉有加。

崇祯朝中,朱厚熜也给朱由检提了意见,建议他把张献忠、李自成那伙人赶走,赶到什么中东、天竺之类的地方去,等他们站稳脚跟,也可以直接收编。

就在此时,陆炳忽然道:“陛下,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在扬州联络了锦衣卫,想要求见陛下,不知……”

“令陈先生来见朕。”

朱厚熜直接张口,给了陈永华很高的评价:“不,让陈先生稍等一二,等朕攻克南京,令陈先生与朕在南京相见。”

“加封陈永华为定安侯,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天地会全体成员编入锦衣卫序列,为朕臂膀也!”

陆炳闻言,正准备去传讯时,却听见朱厚熜再度说道:“对了,小玄子来了吗?”

“陛下,小玄子就在门外候着呢。”黄锦在一旁道。

“让他进来吧。”

在朱厚熜的吩咐下,满脸麻子的小玄子连从殿外进殿,对着朱厚熜拜道:“奴才小玄子拜见陛下!”

“平身。”

朱厚熜淡然道:“朕听闻,小玄子干了不少事儿啊?不错。”

“奴才惶恐,全赖大明王师天威……”

还不等小玄子忍辱负重的说完,却听到朱厚熜继续道:“朕要南下,攻打南京,你且先于两军阵前劝降叫门,能否做到?”

听到朱厚熜这般说话,小玄子攥紧了拳头,咬牙切齿,但最终只能重重地点了点头,为了不被朱厚熜看出,甚至还谄媚地说道:“这正是奴才的荣幸。”

“好。”

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对陆炳道:“朕前些日子说过了,若是攻克扬州,对扬州的八旗如何?”

陆炳铿锵有力道:“血仇,自当以血来报!”

“好,连同这些天来几战俘虏的八旗,一同在扬州公开斩首吧。”

朱厚熜淡然道:“前些日子有人进言,说是一起阉了送进宫来当太监,真是荒唐,朕的皇宫又岂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进来的?唯有小玄子这般,才有资格进朕的皇宫当公公!”

说罢,朱厚熜看了一眼小玄子:“你说是吧?”

“皇上说的是,奴才荣幸至极,那些……那些八旗子弟,他们,他们根本没有资格。”

小玄子心都在滴血,笑容十分勉强,甚至话都说的有些不利索,但还是如此这般。

而朱厚熜皱了皱眉。

调教没彻底啊?

“黄锦啊,你这调教人的手段也不过如此……让东厂督公来吧,朕希望看到一个服服帖帖的小玄子,而不是一个言行不一的小玄子。”

朱厚熜打了个哈欠:“记住,别破了相……等会儿还要在南京叫门呢。”

“行了,都执行去吧,扬州的八旗一个不留;赵永干得不错,等平定江南之后,统一封赏,一个侯爵跑不了了。”

朱厚熜道:“至于祖永烈,朕赦免其罪过,令其回老家颐养天年吧。”

“陛下,这样岂不是太便宜……”

陆炳还没有说完,便被朱厚熜打断:“朕说的是老家,让他回辽东。”

“一粒银子都不能让他带走,那都是朕的钱。”

推本书《我家宗主又爆金币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