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一章 皇明无敌舰队建立,朱由检又双叒叕来了。

书名: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对于朱厚熜这位主,内阁大臣们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之前的他们还想和朱厚熜玩玩呢,就如同在弘治朝那般,大家勾心斗角的玩着,岂不美哉?

而现在,局势完全不同了。

眼下的这位嘉靖帝,就连太祖、太宗皇帝都能见着,京营十六万将士对其忠心耿耿,并且还有仙法傍身。

这内阁玩什么?

外加上内阁学士们已经被朱厚熜给换了一批,领头的张璁、王阳明都是全心全意干实事的朱厚熜铁杆拥护者。

因此现在的嘉靖朝,朱厚熜的地位如铁桶一般,就算是洪武帝朱元璋亲自过来想要夺权,都没办法从朱厚熜手里夺走皇位。

在兵部、户部的协调之下,鼓勇营万名将士随朱厚熜出行,先至大同,又至唐山,最后则是天津。

钢厂、煤厂坐落于两地之后,又遣工部征召有妻女的工匠入内,工匠之子可入学太学的工科。

而太学工科中的优秀毕业生,甚至可以不用科举,直接进入工部就职。

因此,竟出现了颇为荒唐的一幕。

工匠们争相报名,甚至于大打出手,只为了争一个前往大同、唐山的机会。

毕竟这可是成为官老爷的机会啊!

大明的匠籍,同军籍相同,是世世代代传承的。

唯一更改命运的机会,就是科举。

但科举,那可是比后世高考还要残酷的独木桥!

如今就读太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科举直接入职,成绩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去更改籍贯,去考科举、去干任何想做的事情。

虽然还是要考科举,但师资力量完全不同!太学是什么地方?是大明最高学府!

在那里学出来的学子和地方私塾出身的学子,能是一个级别的选手吗?

如此一来,自然引得大批匠籍工匠的目光,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对此,国子监祭酒严嵩亲自下场,同工部尚书费宏一同,完美办成了此事,又得了朱厚熜欢心,赏赐严嵩了一把桃木剑。

普通桃木。

据说,此后严嵩出行极其怪异,头戴草冠、腰配木剑,甚至在私下里还穿着道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是道士呢!

但这幅情况,倒也引起京师之中群臣的效仿,京师之中的道教用品贩卖到甚至于脱销。

让朱厚熜狠狠地赚了一笔。

为什么是朱厚熜赚了一笔?因为京城里卖道教用品的是朱厚熜任命的出宫太监,为内帑狠狠地充实一波。

内帑,乃皇帝的私人小金库。

“真不错,以后倒是可以用这种法子,把钱从官员手里再收回来。”

朱厚熜吹着海风,听着天津巡抚的禀报,心里倒是如此作想。

天津巡抚、兵备等官吏心怀忐忑,生怕皇帝这次巡幸天津发现了什么问题,致使他们这一批官吏乌纱帽不保。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没犯什么错,但皇帝视察,难免会让人感到心里忐忑,生怕突然冒出来一个百姓告御状。

而朱厚熜对于天津群臣的表现也就那样。

锦衣卫早就已经布满天津了,天津的官吏在过去半年之内,已经换过一茬了,剩下的都没什么问题。

天津,在朱厚熜的战略布局之中地位非常重要,毕竟‘江南制造总局’的选址之地,大明的无敌舰队将会在这里被制作出来。

因此,天津在朱厚熜心里的分量很大……想要找个靠近北京的重量级沿海城市,也就只有天津了。

“港口何在?”

朱厚熜开口,打断了天津巡抚的汇报,进而开口道:“带朕前去。”

天津巡抚汇报的东西,他早就知道了。

天津卫的卫所兵、锦衣卫已经许久没有调动了,这次被朱厚熜启用之后,封赏一个接着一个,让天津卫的锦衣卫们感觉撞了大运,甚至于连天津巡抚昨天晚上宠幸了哪个小妾,说的什么梦话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是。”

天津巡抚立马称是,接着便带着朱厚熜的龙撵,朝着港口去了。

天津港,十分破落,但勉强还能看。

这是因为三个月前,朱厚熜下令不惜一切资源修筑天津港的缘故,否则的话天津港现在还是比较萧条的。

天津港的落魄也是很正常的,明朝完善的港口全都集中在南方,泉州、月港、厦门三地的港口,外加一个广州港,这四个港口乃是明朝四大港口。

而北方,能出名头的港口则是山东的琅琊港和登州港。

琅琊港繁荣是因为……南方行船到北方来行商,停靠在琅琊港,因此琅琊港修得很好。

至于登州港,这里乃是军事港口,从汉代开始,登州便是著名的军事港口,唐宋时期,经常从此地出兵攻打高句丽和金国,而洪武九年,更是在登州一带建备倭城,用以训练水军,乃华夏五千年来最早的军港。

清朝末年北洋舰队的大本营,虽然不在登州港,但也是在威海卫,威海卫与登州港相距不远,可以视为胶东一体。

这造船厂的最佳选址,当然是南方更好。

但奈何,大明的制度问题。

距离太远,朱厚熜真的不放心。

毕竟这可是造船厂,而且还是可以制造出铁甲蒸汽舰的造船厂!

日不落帝国的无敌舰队,每一支航队也才只有两三艘铁甲蒸汽舰,地位等同于航母,甚至于在这个时代,比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还大。

“南洋舰队、北洋舰队啊……”

朱厚熜喃喃自语,南方的舰队朱厚熜自然也不会放弃,毕竟南方贸易真的赚,而且敌从南方来,朱厚熜觉得自己也应该提前开发一下台湾了。

“陛下,天津港到了。”

听着随行的陆炳禀报,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从龙撵上下来,望着这一望无际的海滩,朱厚熜不由轻轻点头,接着便道:“我大明的无敌舰队,就从这里开始了。”

“恭贺陛下,大明万胜、陛下万年!”

陆炳等锦衣卫毫不犹豫,同时单膝跪地,对着朱厚熜行礼道。

而跟随来这里的天津巡抚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跟着同样单膝跪地,齐声喊着。

虽然,天津巡抚也听说了皇帝陛下天命加身,乃是不世出的圣明天子,就算是上古贤君尧、舜、禹复苏,也难抵陛下一人,但那些所谓的神迹天津巡抚从未见过,见周围锦衣卫如此狂热,天津巡抚的第一印象是……

这位陛下怕不是会洗脑吧?

天津巡抚姓萧,名诚斋。

在正德皇帝时,他在北京任职,亲眼见识过正德皇帝同内阁学士、满朝文武‘斗法’的,彼此之间手段各异,正德皇帝收义子、养太监,内阁学士就联朋党、守乡友,大伙可以说是好不自在。

后来还好正德皇帝落水了,不然不知道朝臣和皇帝之间会产生什么情况。

正德皇帝为人处世虽是荒唐,但在大事上一点也不糊涂。

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发掘贤才。

就这样的一位皇帝,尚且和大臣们斗得你来我往。

而面前的嘉靖帝,他又是怎么把大臣们给洗脑的?

紧接着,天津巡抚萧诚斋还未曾开口说些什么,周围却发生了一阵晃动,萧诚斋大惊失色,还以为是地龙翻身,正准备大喊一声‘护驾’,却发现港口之中,竟然凭空多了一艘宝船!

“什么?!”

萧诚斋目瞪口呆。

方才还没有这个船呢,这是什么情况?!

萧诚斋瞠目结舌,细细打量起了这宝船,船上有数门火炮,而且看这火炮十分强横,船体极为坚固,数道船帆横立,看起来当真是威风凛凛!

他看的那叫一个心动。

毕竟,这等宝船对于他这个海边人来说,那是如痴如醉,萧诚斋本就是醉心于舰队之人,如今见到此舰,可谓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这位正德皇帝的老臣,对朱厚熜那叫一个心悦臣服,发誓要当朱厚熜的死忠。

而面对这艘军舰,朱厚熜也很满意。

该船约能承纳三百五十人,载炮74门,1700吨级,速度19节,有大小舰炮二十六门,并且配备了……鱼雷发射。

在这个时代……不,就算是在明末,在清朝中后期,这艘战列舰都属于世界顶级和世界一流水平了!

不过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么先进的军舰,朱厚熜没有足够多的专业海军前来驾驶。

“人才难觅啊。”

朱厚熜感叹一声,忽然发现萧诚斋的眼神炯炯有神,看得出来,他对这艘军舰可以说是依依不舍,爱护有加。

见此情况,朱厚熜灵机一动,接着便道:“萧爱卿是三朝老臣了吧?”

“臣为弘治十六年进士。”

萧诚斋立马拱手回复朱厚熜。

而听到萧诚斋回复之后,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轻笑道:“萧卿半年前,从广东调来天津,可是习惯?”

萧诚斋道:“臣本就是北方人,武宗时,臣才南下任职,若非陛下召回,臣便未曾回过北方。”

“原来是皇兄时的重臣啊。”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道:“既然如此,朕准备册封尔为天津总督、天津市舶司司提举、天津港口总指,半年后,朕要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天津港,爱卿可能做到?”

“臣奉诏!”

萧诚斋激动不已,当即下跪领旨。

而随行的言官之中,似乎有人面色有些不安,似乎想要站出来说些什么,但却立马被身边人给拉住。

朱厚熜自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懒得说。

无非又是祖制什么的。

无所谓,他要想听祖制,回头可以把太祖朱元璋请来,让他老人家好好聊聊祖制问题。

不过说到皇兄正德帝朱厚照,朱厚熜想起来了一桩趣事。

正德朝时,浙江钱塘发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刀刀致命,钱塘县令断定此人系自杀身亡,于是上报朝廷。

朱厚照得知情况后十分无语,说了一句‘岂有身中五刀自毙者?欲将朕比晋惠乎?’于是严旨彻查杭州知府及钱塘县令,最终查明凶手乃钱塘县令妻侄。

有些当官者,朱厚熜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糊弄皇帝是可以的,但有些人是把皇帝当傻子一样糊弄啊。

这样的大臣,朱厚熜觉得还是尽早砍杀得了,免得影响整个官场的智商。

“着令,福州水师提督陈溪改任皇明舰队提督,率福州半数水军,乘一号福船五十艘,汇集于登州,同‘中山武宁王舰’合称舰队。”

“着令,登州总兵梁海钦,升任皇明舰队副提督,率登州水师三千人,携船舰二十,并入‘中山武宁王舰’!”

朱厚熜安排了两位善于海战的当朝将领之后,又忽然看向身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当即开口道:“骆安!”

“臣在!”

骆安向前迈出一步,对着朱厚熜恭敬地说着。

朱厚熜道:“朕命你为我皇明舰队监军,与陈溪、梁海钦共统舰队。”

“末将领命!”

骆安当即拱手称是,不过犹豫片刻后,还是张口道:“陛下,末将弓马娴熟,但对于水战……却是一窍不通啊。”

“所以,你任职后,若是行军打仗,皆需听从陈、梁二位提督之言,卿只需要将所见所闻皆汇报于朕,并且学习航行知识便可。”朱厚熜道。

于是,骆安立马就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当即拱手道:“末将领命!”

朱厚熜点了点头,而骆安见状,便立马退下,准备去了。

之所以命令福州水师前来,主要原因便是因为福建的造船技术很发达,朱厚熜不仅要从福州调兵,还要从福州调工匠来。

戚继光曾言: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由此可见明朝水师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在如今的时代,海上炮战水平有限,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海上近战的。

但伴随着‘中山宁武王舰’的出现,这个时代的海战方式要改一改了。

望着正在迅速组建的皇明无敌舰队,朱厚熜不由感慨万千。

明朝的海军,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最鼎盛时,明朝拥有三千八百艘船,其中一千三百余艘巡船,一千三百余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大船和运粮漕船无数。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然而如此,其总规模相当于同时期十支西班牙无敌舰队。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曾有一句话十分有名。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

嘉靖朝时,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将澳门纳为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珠江口海战中将其重创。

万历朝时,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明朝水师在露梁海战里大败日本舰队。

即使到了明朝末年,明朝水师依然在澎湖之战与料罗湾海战中将荷兰舰队击败,郑成功更是一举攻占荷兰控制下的台湾!

可以说我大明在海战,无敌手啊!

只可惜……

朱厚熜很想不清楚,满清入主之后,为什么海战这么拉胯,远洋不行可以理解,近海都打不过是不是有点丢人啊?

不过无所谓了。

本就天下无敌的大明水师在得到了新技术的加持,朱厚熜认为,大明无敌舰队的名头,绝对会响亮万界!

“呼。”

朱厚熜十分满意,正欲下令在天津开席庆祝一下的时候,却面前忽然又收到了一条消息。

【您有一条新的群消息,是否查看?】

看到这一幕,朱厚熜有些诧异,当即选择查看。

【收到来自群成员‘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后续求援,是否接受本次援助?】

【本次援助与先前同属同列援助,因此并不奖励群积分。】

【您有一封来自群成员‘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留言。】

看到眼前眼花缭乱的消息提醒,朱厚熜感觉这一幕好像有点熟悉。

朱由检,怎么又双叒叕是伱啊?

你又求援什么,有徐达在,有朕的三万大军在,还有已经被打残了李自成、建奴、南京小朝廷,你还求援?

朱厚熜虽然很无语,但表面上还是微笑着查看起了朱由检的留言。

“高爷爷,对于让永乐爷知道他庙号是‘成祖’这件事,后辈十分抱歉,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能否劳烦您过来一趟,后辈愿意为高爷爷您接风洗尘,希望高爷爷能宽恕后辈的罪过,后辈愿意用资源来换取您的谅解,后辈刚抄了晋商,有不少的银子……”

看到朱由检的留言之后。

朱厚熜这才想到还有这一茬。

害,朕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

朱由检不说,朱厚熜都忘了。

本来朱厚熜也没当回事儿。

不过朱由检都这么说了,那么朱厚熜当然要想办法敲一笔……咳咳,想办法让自己的后辈子孙不要这么自责了。

自己这边差水师大将?

没关系。

崇祯朝不是有历史上著名的水师大将嘛?

郑森。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