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一轮群会议召开

书名: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晋阳城,仿佛是一只伫立在远古时代的猛兽,气势磅礴。

各种防御设施一应俱全,箭塔、城墙、护城河,共同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城墙上的官兵身着盔甲,手握长枪,严阵以待,仿佛巍然屹立的巨石,张望着四周的局势,对可能到来的敌人严防死守。

虽然最近匈奴进犯的频率虽然降低了不少,但还是要严谨一些,以免出了岔子。

而晋阳城中,大晋的并州刺史刘琨深吸一口气,望着手中的战报,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明?”

刘琨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感觉一阵沉默,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话,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境。

这是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国号,在如今的时代,有些不伦不类。

毕竟明朝的明,和他们现在的国号大不相同,三代以下,建国号者多以国邑旧名。

汉朝,源自于汉地。

魏国,延续自魏地。

而晋朝,也是来自于晋地。

这些国号,一方面是因为受封者的原故,汉为汉王刘邦、魏源自于魏王曹操,晋朝也是晋王司马昭。

在这种环境下,突然冒出来一个明……

刘琨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何感想了。

感觉有点奇奇怪怪,而且这个名为‘明’的势力,还想要让自己臣服,一时之间刘琨感到奇奇怪怪,但毕竟也是反抗匈奴的势力,因此刘琨虽然觉得对方有些大逆不道,但也没有过于追究。

只希望能够勠力同心,共同抵抗匈奴。

毕竟他都这种情况了,刘琨巴不得出现一些势力,能够和匈奴打个你死我活。

但有一点刘琨说错了。

因为明朝的国号不是明,而是大明。

不过,刘琨本以为明朝是一个不明就以的山野村夫,随便搞出来的一个松散组织,狂妄自大之下僭越称帝,而且还十分奇迹的击败了匈奴的几支兵马。

但事到如今,事情好像有点出乎刘琨的预料。

这支自称为大明的军队,有点太能打了。

能打过头了。

可以说是打遍并州无敌手啊!

匈奴在并州的布防,对他们而言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四面的传言都说,大明有百万大军,足以‘投鞭断流’!

这……

刘琨真的愣住了。

他有点不相信这个事实,于是疯狂派出斥候查探,也找来了不少修为不俗的义士。

结果就是,

所有人的答复只有一个。

不知道明军有多少人,但一眼望不到头,至少有二十万的兵力。

而且据说其还兵分两路,另一路的兵力也不下于二十万。

这样的情况对于刘琨而言简直是所思,他完全不知道这至少有四五十万的兵马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就算是将如今晋朝所有的兵马加在一起,也不过是这个数字吧?

不,或许还没有这个数字。

“刘并州,您说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是不是要回应大明的号召?”

刘琨身边的副将匆匆开口,语气中似乎有些迟疑:“您觉得我们可以相信吗?”

“这件事事关重大,需要老夫仔细想想。”

刘琨并没有急着同意,而是陷入了沉思,脑袋甚至有些隐隐作痛:“且先不用管那么多,派兵攻击匈奴人,等打跑了无人再统一计较。”

“通知燕云的骠骑大将军,我部希望能得到段将军和拓跋将军的支持。”

刘琨静静的开口,准备对匈奴进行全面大反攻:“希望辽西公能够同王将军、拓拔将军一起进军石勒,稳住匈奴,不令他们的援军来袭。”

石勒是匈奴的天然盟友。

虽然名义上,石勒是刘渊的麾下大将。

但实际上,石勒独掌一方大权,在匈奴汉中,可以称之为国中之国。

而未来的他也确实是脱离了匈奴的控制,自立为王,建立了后赵政权。

不过在当前这个阶段,石勒和刘渊可以说是互为犄角,彼此之间唇亡齿寒,可以说是一方有难,另一方会全力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对匈奴动手,就必须要牵制住石勒的动向,不能让他及时支援,

否则的话,战局又要凭空再掀一番波澜。

而副将就在此时犹豫片刻后,对刘琨说道:“刺史,那大明的皇帝如今正御驾亲征,攻破中阳,一路直奔蒲子城而去。我军是否要……”

“出兵!”

刘琨闻言,当即拍案而起,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既然他们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如此好的时机,那就北上收复阳曲、孟县、受阳等地,彻底歼灭匈奴在此地布置的兵力!”

听到了自家刺史如此讲话,那副将又将原本想出的话给咽了回去。

他本来想说的是,要不要趁着他们双方大战的时候,在背后捅刀子,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毕竟对于大晋而言,无论是匈奴还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明军,都是反贼。

而自家刺史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他也就不再说些什么。

毕竟刺史刘琨,才是这里的主政官员,才是整个大晋在北方留守的三大支柱之一。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

毫不犹豫的去遵循刺史的指令,准备发兵,北击匈奴!

……

中阳城,不过一座小城。

但对于匈奴而言,这是一座比较重要的城池。

因为中阳城的位置,就在蒲子城的正北方。

而蒲子城,则是如今匈奴大汉的行政所在,是单于大皇帝的落脚之地。

因此在得知了中阳城破之后,匈奴立马便开始行动了起来,打算在中阳城这一带,迎击明军。

“陛下,根据目前的动静来看,匈奴那边已经出兵了,为首的是楚王、大司马刘聪。”

大将俞大猷在得知了匈奴的动向之后,立马将自己目前得到的情报,朝朱厚熜进行汇报。

倒也不是说匈奴的反应速度慢,而是因为明军的行军速度实在太快。

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并州就已经沦陷。

匈奴人的军队要抽回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毕竟匈奴的疆域其实位置不算太好,处于一个四处都要打仗的地方。

对手实在是太多了,需要大量兵力来驻守疆域,以免被突然袭击。

尤其是长安、洛阳这两都。

正是因为明白这两座都城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有大量兵力驻防在渭水。

而如今自家受到攻击,想要抽掉军队,自然要小心谨慎一些。

总不能一股脑的全调走,这样便有给人有可乘之机的机会。甚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大失败。

这也是历代幅员辽阔的最大难点。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要警惕周围其他势力的袭扰。

不然群起而攻之,除非是天降猛男,不然谁也没办法避免国土沦陷、丢盔卸甲的事情发生。

就连战国时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秦国。

也曾被攻破函谷关,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反观之,大明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因为大明这次的兵马十足。

在三个世界来回抽掉,足足有百万大军。

百万大军,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说是人多势众,没有任何势力的军队,在人数方面能够压倒大明。

甚至于所有势力加一起的军力,可能都没有超过百万之众。

虽然进攻可能不太行,但守城绝对在行。

“刘聪吗?”

朱厚熜对这个名字还是十分耳熟的,毕竟算是刘渊真正的继任者,也是将国号从汉改成赵的那个家伙。

刘聪也是东征西讨,为匈奴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名将,算是在这个时代水平比较高超的人物。

“如此一来,刘聪倒是可堪一战,算是当前一流的大将了吧?那便让朕看看,这个时代一流大将的水平。”

朱厚熜轻轻一笑,眼眸之中闪烁过金色的光芒,接着便长啸一声,气势如虹:“出征,若能一举击溃刘聪,蒲子城弹指可灭!”

“是!”

俞大猷毫不犹豫,直接行礼而出。

而一旁站着的左宗棠,还是没有适应如今大明的‘快节奏’。

军事会议是这么开的吗?

一点战术都不布置吗,直接莽过去吗?

左宗棠陷入了沉思,对于自己多年以来的经验产生了质疑,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只知道这几天的行动,颠覆了自己的三观。

大明皇帝陛下只需要一句话,士兵们就自发行动,攻城略地。

战前会议也是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我要和刘聪碰一下’,然后大家就心领神会各自离去。

这……

左宗棠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世界的魔幻。

或许似自己那般,战前将一切都规划完善的,才是异类,这也是满清一直输的原因?

没有规划,就代表着敌人无法预判自己?

左宗棠似乎顿悟了。

而在俞大猷离去之后,朱厚熜见左宗棠迟迟不动,当即有些一笑,问道:“左卿可是有何事宜要奏?”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左宗棠这才恍然,当即回过神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无事。”

“你无事,朕倒是有事叫你去做。”

朱厚熜也没有丝毫的磨叽,直接大手一挥,道:“朕将吕宋的随行军队交给你,并第八兵团,你率兵去攻占离石,可有底气?”

离石,为河西治所所在。

为一座大城。

同样早早就被匈奴所占据。

不过现如今的情况,匈奴的全部动向都集中在和自己的决战上,根本不会去理会离石之地,因此基本上是十拿九稳。

“拿下离石之后,若是朕这里的战端未曾结束,左卿家便从离石南下,跃过主战场,驻扎在蒲子城侧翼便可,不必进攻,权当威慑之意。”

朱厚熜侃侃而谈,胸中早有成竹。

而听到了朱厚聪的话语之后,左宗棠想要说些什么,譬如大战之前分兵不祥什么的,但很快又意识到,自己说那么多其实也没什么用。

毕竟他可是亲眼见到过眼前这位对于左宗棠而言,已经作古近三百年的嘉靖皇帝惊龙之变,犹如天神下凡,真乃圣明天子。

这样粗浅的道理,难道陛下看不出来,需要自己提醒吗?

一瞬间,左宗棠倒也释然了。

“臣领命,请陛下放心,臣定克离石,为陛下贺!”

说罢,左宗棠便拱手称命,紧接着便开始如同俞大猷一般,开始准备整合军队,攻伐离石。

众人皆已散去,只余下至尊一人立于殿上。

朱厚熜见此情况,不由深吸一口气。

一时之间,倒也无事可做。

“批阅奏折?”

朱厚熜喃喃自语,正欲看看还有什么没有通过的条令时,却忽然心有感悟,登时让朱厚熜为之一愣。

【群会议冷却时间结束,本次群会议将会邀请新成员入群,群主可发起新一轮的群会议,是否发起群会议、邀请新群成员入群?】

望着眼前突然出现的这一幕,朱厚熜也是十分惊讶的。

“到三个月了吗,这么快?”

朱厚熜感到惊讶异常,因为距离上次的群会议,不过两个月而已。

严格意义上来讲,还要在等一个月,才能开启新一轮群会议啊。

这次竟然如此迅速……

想到这里,朱厚熜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上次的群会议,并没有更正群会议时间,上次的群会议是临时群会议,没有让原本群会议的时间顺延下去。

因此,这次的群会议时间,其实是和三个月前的那次群会议相对应,而不是两个月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群会议!

一念至此,朱厚熜立马心领神会。

这次群会议又可以邀请新的群成员了。

本来群成员邀请名单也剩的不是很多,因此朱厚熜这次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了邀请:“开启群会议,邀请新成员。”

每多一个成员,就代表多一份资源。

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于,如果群成员恰好有什么难处,群援助也可以让自己多赚一点群积分,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朱厚熜忽视了清朝皇帝的选择之后,再度选择了明朝皇帝。

【正在搜索新群员中……】

【搜索成功,已邀请朱高炽加入群聊。】

竟然是明仁宗朱高炽!

如此一来,还没有加群的群成员,只剩下两位了。

一位是成化帝朱见深。

另一位,则是自己名义上的儿子,隆庆帝朱载坖。

那位差点连名字都没保留下来的皇帝。

“短则半年,我大明皇帝聊天群,终于要集合完毕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