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嘉靖朝,外国使臣觐见,铁甲舰‘常遇春舰’下海!

书名: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作者:橘猫侦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小玄子的凄惨人生还在继续,不过明军的攻势却愈发的如狼似虎了。

在占领洛阳之后,明军只不过是稍作休整,便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征伐。

兵锋再度分为两路,从关外赶回来的十二团营总都督,武英侯郭勋挂帅,南下荆襄,同吴三桂交战。

而另一部分,则是叩关函谷、进逼潼关,蒙古骑兵也从榆林再度发动了攻势,进行夹击西安的岳乐。

孙皇帝、爷皇帝?

统统没有用,朱厚熜不认可!

不过岳乐的骚操作确实给大明的统一降低了不少的麻烦,因此如果能够解决岳乐,那么朱厚熜也愿意给岳乐一点空间,直接处死,免去折磨了。

而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也已经抵达西安,同岳乐,自己的这位名义上的侄儿相见。

“婶婶远道而来,为朕献上玉玺,朕心甚慰啊。”

岳乐笑着在西安接见了布木布泰,虽然布木布泰如今身材已经十分走样,但他的目光还是十分火热的。

对岳乐而言,布木布泰属于是年轻时的女神。

这位女神和自己的两位叔叔(黄台吉、多尔衮)好过,甚至据说还和汉人降将(洪承畴)好过。

但却没跟岳乐好过。

岳乐一直深以为憾,如今,似乎有了那么一点点机会啊。

听到了岳乐的话语,布木布泰有些格外的错愕。

因为岳乐和她讲话,说的是汉语,而不是满语。

不仅如此,布木布泰也发现,但凡岳乐颁布的诏令,基本上全是汉语,大清传统的满蒙汉三语诏书已经消失了。

布木布泰立马便知晓,岳乐能够在西安登基,靠的是西安当地汉人集团的力量,比起南清相差远甚。

虽然南清弱小,但毕竟是天津失陷之后残存的八旗兵所在,因此八旗在南清还是能够说得上话的。

而这西清,可以说除了皇上和国号,剩下的甚至和大清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布木布泰勉强挤出一抹微笑:“玄烨、福全这两个小孩子不懂事,当年便应该依皇儿的诏,让皇上您登基,这样我大清便不会有今日之祸了。”

毕竟对于她而言,也没什么地方去了。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那是纯汉人政权,还不如岳乐这边呢。

岳乐浅笑吟吟,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连张勇上的奏疏,明报‘榆林被袭、潼关被袭、甘肃三州府造反’的事情都没管了,而是直接来到了布木布泰身边,凑在了布木布泰的耳畔,低声吟道:

“婶婶今晚愿与朕同床共枕否?”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岳乐的岁数,和布木布泰相差不了太多。

说是真的贪图布木布泰,倒也不是。

只是为了年少时未曾满足的梦罢了。

听到了岳乐的话语之后,布木布泰又惊又喜,接着便羞怒道:“皇上请自重,本宫乃是太宗皇帝的皇后、世祖皇帝的母亲!”

“八叔上得,十四叔上得,甚至洪承畴都上得,朕上不得?!”

岳乐愤怒无比,接着便一把抓住了布木布泰的手腕,低声叫道:“今日无论你同意与否,朕都要上的!”

“皇上,军情紧急,那……”

忽然,有一个太监闯了进来,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岳乐呵斥道:“滚出去!一切事宜,交给秦王处理,政从秦王、祭则寡人!”

岳乐已经不想着光复大清了。

他现在想着,就是该如何享乐。

没办法,实力差距悬殊,还是能开心一天,是一天吧。

名声?

他都已经臭大街了,还在乎这个?

……

洛阳城中,从关外千里迢迢赶来的王阳明终于抵达了洛阳,在行宫之中参见朱厚熜。

“陛下。”

王阳明站在朱厚熜面前,对着朱厚熜恭敬有加,开口道:“老臣参见陛下,陛下召老臣来,不知有何吩咐?”

“王阁老调度统一、用兵如神,前线一切军政要事,还望王阁老能够暂时为朕分忧。”

望着不辞辛劳赶来的王阳明,朱厚熜格外欣慰,当即勉励了一声之后,接着便一挥衣袖,掏出了一枚丹药来:“此丹乃朕亲自炼制,可祛除体内杂质,消磨病根……王阁老劳苦功高,为朕这治下疆域操心过劳,王阁老需此物,调理身体。”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王阳明不由微微欠身,似乎是想要劝谏什么,但想到了最近嘉靖帝身上发生的神乎其技,以及自己目前所处之地,登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长拜之后,尊敬道:“臣谢陛下皇恩。”

说罢,便接过了由黄锦递来的丹药。

对于帝王服用丹药、炼制丹药这种行为,王阳明觉得都不是很靠谱,是需要死谏劝诫的。

但现在的皇帝陛下十分不同,以至于让王阳明都有些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看到了王阳明表情上的犹豫,朱厚熜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道:“王阁老还是趁早服用吧,朕的这灵丹妙药,放在外面,可是足以让一朝天子以数十万石粮食来交换的。”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王阳明倒是没有继续犹豫,直接吞服了朱厚熜给的这枚丹药。

一瞬间,一股暖意在腹中蔓延,逐渐扩展到了四肢,让王阳明感觉身体暖呼呼的,原本疲惫的精神都一扫而空,变得神清气爽。

虽然之前朱厚熜一直用灵气洗涤王阳明的身躯,但那只能将过往的暗伤清除,并不能根治。

如今服用这枚丹药,才算是万无一失。

而王阳明瞬间感到不可思议,紧接着便对朱厚熜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愿……”

“王阁老身体好便可,无需说什么报答与否。”

朱厚熜笑道:“接下来,还望王阁老替朕坐镇此地,调动军队,以最快速度平定三藩……具体的情况,王阁老来的时候应该已经有人跟阁老说过了。”

“同王阁老一起来的‘武极营’,乃精通武道手段的军士,为精英中的精英,凡战者,必克敌当先,望王阁老妥善调兵、克敌制胜!”

康熙朝的大事件早已处理完毕,重点在于接下来的征讨。

难度不大,但格外的难以解决。

而且,朱厚熜当前还有其他事情要回嘉靖朝去处理一番,嘉靖朝那边虽然阁老能够实现自治,但总有一些大事情要让朱厚熜过去处理。

“朕要回嘉靖朝一趟。”

朱厚熜接着便看向了一直以来无所事事的朱高煦,接着便道:

“汉王殿下便从旁辅助王阁老吧,一切皆以王阁老为重……陆炳,你也留在这里,倘若有人不服王阁老者,无论是一军主将,还是国公王侯,锦衣卫尽数可拿下,下狱论罪!”

“是。”

朱高煦拱了拱手,精神一震,接着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圣上,这支‘武极营’能给我带吗?我本来以为来到这里九死一生,需要上战场杀敌,没想到天天呆在后方,都长了好几斤肉,无聊死了!”

“行,给你带吧。”

朱厚熜想了想,点了点头后,接着便道:“朕个人回去便可,亲卫营可依次加入战斗序列,康熙朝如今已经有五十余万的军队,但征讨不臣与鞑虏,还需更多的军队。”

五十余万军队中,十二团营有十五万人抵达,皇明舰队、登州水师及台湾部,共计十万人,而在康熙朝成立的新营,倒是足足有二十五万之多。

除此之外,尚且还有已经有一万两千人的满洲营及一万七千人的建州营。

兵力达五十余万。

嘉靖朝与康熙朝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之地,正是处于关外的宁远。

而与其建立联系的嘉靖朝城市,便是天津。

从天津的郊区某点,可以直接传送到宁远来。

等统一康熙朝,完成本次国战之后,倒是可以重新选择联系地点,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朱厚熜想要回到嘉靖朝,可以直接传送回去。

但仅限个人,而且只能传送到京城去,因为不是援助,所以无法带走军队。

而从嘉靖朝传送回来,则是会在传送去的点上。

朱厚熜从洛阳传送回嘉靖朝,那么从嘉靖朝传送回来,便也是回到洛阳。

“请陛下放心,臣必殚精竭虑,将那乱臣贼子、虏清建奴尽数清除,为陛下贺!”

而得到了一个让朱厚熜十分满意的答案之后,朱厚熜便点了点头,紧接着便一点一点消失在了他们的面前,金光闪烁。

而望着这一幕,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无论是王阳明还是陆炳、朱高煦、黄锦,尽数都是感叹连连。

“我大明有如此天子,实乃幸事也!”

……

嘉靖朝,养心殿。

深宫高墙,红墙绿瓦。

前些日子,嘉靖朝刚刚下了第一场雪,所谓是瑞雪兆丰年,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日,便是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五年的风调雨顺,可不是白得的。

朱厚熜站在阳光之下,负手而立,倒是感慨万千。

自己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回嘉靖朝了。

其实这般说起来,自己比历史上的嘉靖帝还要离谱。

历史上的嘉靖帝只不过是不上朝而已,班还是上的,但凡有什么大事儿,都会让司礼监和内阁来开小会。

而现在的自己,连开小会都不开了,甚至于一年当中,留在北京的时间不足两个月。

这般一来,倒是显得嘉靖朝的情况格外尴尬。

不过无所谓了,自己现在做的乃是开创之功,能够再度统治一个中原,那么其中的资源可比不上朝要好太多了。

古代帝国之所以无法控制太广阔的疆域,是因为传输不便,帝国中枢的命令无法下达。

而现在,朱厚熜可以两头穿越,统治自然是轻松无比的。

忽然间,不远处匆匆而来了几个红袍大臣,似乎对朱厚熜的突然到来而感到意外,隔着老远,便下拜,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

“上朝。”

朱厚熜一甩衣袖,倒是十分淡然的开口,并无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仿佛他一直都在嘉靖朝,从未曾离开过。

“是!”

首辅张璁当即拱手听命。

很快,这场已经是下午的早朝便被召开。

上朝有些稍显正式,因此朱厚熜这次倒是没有穿着喜欢的道袍上殿,而是任由宫女们给朱厚熜穿上正规龙袍。

待一切结束,他走到了龙椅前,倏地转过身子,一挥袖袍,坐在了龙椅之上,透过了眼帘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金銮殿下的群臣。

“臣等拜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陛下福德康隆!”

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朱厚熜淡然点头:“朕安,诸卿平身。”

这下,才起身一片大臣。

还不等太监例行公事,内阁首辅张璁便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前,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阁老告老后,兵部尚书之位空置多日,臣斗胆,请兵部左侍郎桂萼补缺。”

听到了张璁的话语,朱厚熜当即点了点头,开口道:“准奏,令桂萼为兵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并太子太保。”

而在大臣群中的桂萼当即跨步而出,对着朱厚熜拱手道谢:“谢陛下!”

桂萼在大礼议中,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赢得了朱厚熜的心,同时,桂萼确实也是一员干吏,和张璁的配合很好。

杨一清下台,让桂萼来顶替杨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进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协,因此才保留了两个老臣在内阁之中。

现在的朱厚熜权力达极盛,因此无需考虑这么多,想让谁上位,谁就能上位。

同时,朱厚熜还要对康熙朝进行一个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制衡。

“王阁老平定江南之后,南京的朝廷皆废,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责令南京大小官员,无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担任要职。”

反正南京那些官员,留着也是养米虫,左右还是有点作用,而且被王阳明杀了一波,老实很多了。

先发到康熙去当官,等稳定之后,再行其他。

对于新朝是什么样子,在场的各位大臣们并不清楚,但根据源源不断的运粮、过冬棉衣以及各类援助,也能推断出来,战事十分激烈啊。

而对于这些南京的同僚们,在场的大臣们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见他们这幅样子,便摇了摇头。

康熙朝那边并不像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马乱,不过现在还不是澄清的时候,等国战结束之后,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员,是会有所调剂的。

嘉靖朝的官员有可能会去康熙朝任职,而康熙朝的官员,也有可能来嘉靖朝任职。

唯一恶趣味的一点,就是康熙朝的官员来嘉靖朝之后,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书费宏上前一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制造总局喜报,第一艘铁甲舰已成功下水,当前一切正常,还请陛下为其赐名!”

“除此之外,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永乐一号’,已经制成一批枪械,性能略逊于永乐一号,但整体使用感相差无几,还请陛下能够赐名。”

听到了费宏的话语之后,朱厚熜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喜过望。

紧接着,毫不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道:“铁甲舰便以大将之名来命名,称之为‘常遇春舰’吧。”

常遇春,大明帝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

先前的风帆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蓝玉舰、徐达舰,如今的常遇春舰出现,倒是补足了不少。

皇明舰队已经出航,这铁甲舰如果试验成功,当与福建水师一起北上,进军日本的。

毕竟日本的银矿,还没开采。

大明并非产银国,还是很需要这个银矿的。

“至于仿制‘永乐一号’的枪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张口便道:“就叫‘嘉靖一号’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制造总局能够批量生产嘉靖一号了,那么朱棣的财路马上就要没咯~

桀桀桀。

朱厚熜笑了笑,不过并不会大批量生产。

毕竟军火生意还是让朱棣来便可,朱厚熜没那么多社会资源来加班加点生产嘉靖一号,江南制造总局还是用来造船为主。

对了。

江南制造总局,在天津。

朱厚熜相信,如果后来真有什么考试,这绝对是一道送命题。

毕竟谁能想到,地址在天津的造船厂,名字叫江南制造总局啊?

工部尚书费宏进而上书道:“陛下,江南制造总局局正、天津总督、天津市舶司司提举、天津港口总指萧诚斋上书,恭请陛下驾临天津,为新舰加彩,鼓舞军心。”

“好,朕知道了。”

朱厚熜点了点头,表示清楚。

萧诚斋可以说是在天津一手抓,数个官职加身,可见朱厚熜对其的看重,而对于萧诚斋的请求,朱厚熜觉得可以去一趟天津,看看这艘铁甲舰到底是不是自己印象之中的蒸汽铁甲舰。

听到朱厚熜这般言语,费宏倒是狠狠地松了口气,接着便退回了官员序列。

而不等朱厚熜开口,下一位又出场了:“臣,有本奏。”

出言的乃是礼部尚书,席书。

“有佛朗机使臣与河南……荷兰使臣求见。”席书道,“为仰慕大明当皇帝威仪,他们还带了奴隶三百人,黑白都有。”

听到席书的话语之后,朱厚熜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惊讶。

毕竟之前两广总督柳文就上书,说过这件事,有使臣在广东等着。

现在好像已经到南京,在南京等候着。

那荷兰在如今,应该还是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直到1568年,也就是隆庆二年才开启了独立战争,而1581年,也就是万历九年才彻底独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不过他们现在自称是荷兰,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荷兰,其实是这个地区一个省份,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权力的省份。

因此,在那里不少人都以自己为荷兰人自傲。

佛朗机便是西班牙,如今佛朗机人和荷兰人一起出现,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

“让他们去天津候着吧。”

朱厚熜想了想,懒洋洋地开口说着:“朕也要去一趟天津,去看看常遇春舰的情况,同时用常遇春舰,震慑一番这些化外蛮夷,让他们不要没事儿找事儿。”

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这些个家伙想要在南方的某个地方开一个港口。

朱厚熜的评价是,有多远滚多远。

现在大明有铁甲舰了,不是他们在大明开港口,而是大明在西方开港口。

怎么,伱不服气?

那就打死完事儿。

无敌舰队是吧,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而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后,席书当即点了点头,同时对着朱厚熜道:“臣领旨,这便让鸿胪寺去做。”

鸿胪寺,礼部下辖专门负责外交的部门。

当然,外交的对象通常都是大明身边的小弟和‘乖儿子’。

偶尔有几个逆子,只需要上报兵部,兵部再上报皇帝,皇帝再命令兵部调兵遣将,去把这个逆子揍一顿。

这就是鸿胪寺简单的日常工作。

本来蛮无聊的,只有朝鲜、安南这么几个小国,现在佛朗机使臣都来了,又有工作了!

而朱厚熜倒是挥了挥手,却见又有其他大臣上奏。

“陛下,关外已经清扫完毕,建州女真已经全灭,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为先锋,杀的其人头滚滚,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请求内附,希望大明可以在关外修筑城池,令其二部沐浴王化,海西女真首领改姓叶,自称为叶公沈诸梁之后。”

听到了这个奏疏之后,朱厚熜整个人都有些憋不住笑了。

叶公沈诸梁?

要知道,这一支叶姓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不过无所谓了,后世的海西女真首领也确实改汉姓为叶,这般也倒是颇为符合情况。

“准奏,责令朝鲜出民工,在关外大兴土木。”

朱厚熜打了个哈欠,接着便道:“取消奴儿干都司,改立辽东省、辽西省、松江省、黑龙江省。”

虽然朱厚熜很想一步到位,直接变成黑吉辽,但毕竟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地名要慢慢改。

并且现在的关外,可比后来的关外大很多,大明现在还是有外东北在的。

至于大兴土木?

错误的,是朝鲜大兴土木。

至于朝鲜会不会民不聊生,这就不关朱厚熜什么事儿了。

不吸外国的血,怎么让大明富强啊?

总不至于吸自己人的血吧?朱厚熜可做不出来如隋炀帝那般,为了彰显大国风范,弃自己江山社稷内部隐患不管的事儿。

如果朝鲜刁民想要谋反,或者朝鲜王实在干不下去了,那么朱厚熜也不介意让朝鲜内附,直接变成大明的行省,就叫朝鲜省和三韩省。

至于会不会无血可吸?

不会的,国战开启,一个世界就有那么广袤的领土,而且未来还不一定有什么别的国战场所呢,因此朱厚熜丝毫不担心无血可吸。

“陛下,两个月前的捷报,两广总督柳文、征南将军沐绍勋已平定安南全境,安南伪王莫登庸已枭首!”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朱厚熜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历史上,嘉靖帝倒是也收复了安南,但收复的情况有点水,属于是口头劝降,改了个名字而已,安南还是安南。

而现在,才是真正武装占领全境。

朱厚熜并不担心会出现如宣德朝那般入不敷出,从而弃地的情况。

朱厚熜现在,可是有大把的银子可以花。

“改安南为安南都护府,册封两广总督柳文为融国公、安南总督,柳氏一族,坐镇安南!”

朱厚熜毫不犹豫,直接开口道:“责令黔国公于云贵,改土归流,收回土司的权利,同时建立土司兵营,坐镇西南!”

虽然柳文目前功劳不算大,甚至不如征讨康熙朝这些将领的功勋。

但柳文毕竟劳苦功高,坐镇两广已经日久,而且其子振威营提督·柳珣也已经在康熙朝征战,本身也是融国公之后,与其说是受封,倒不如说是承袭。

“陛下,摊丁入亩已经在国内推行,效果很好,无人胆敢阻拦。”

“陛下,江南有祥瑞,鲤鱼跃龙门,当地知县……”

“西域哈密……”

各种各样的奏疏在朱厚熜的耳畔出现,朱厚熜也一一进行处理。

不过都是些不大的小事儿。

但有一点,却让朱厚熜很伤心。

那就是西域。

这个地方,倒是一要收纳的。

西域还好说,毕竟已经有钉子嵌在那里了,大明的势力笼罩西域。

但虽然是这样的,但也是需要大军步步推进的。

不过军队吃紧,大明帝国现在四处开战,等康熙朝的国战结束之后,再行手段吧。

“退朝吧。”

处理了所有事件之后,朱厚熜立马宣告退朝,紧接着便长道:“退朝之后,朕准备出发,去往天津。”

“臣等恭送陛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