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作者:学俊208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章 脱靴断镫:一位清廉刺史的星驰(五)

书名: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作者:学俊208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五、第四回来

兖州派军士送崔可大灵柩回长安,李义山与杜胜、李潘、赵晳三人随护而行,杜李二人中途别过,赵晳送至洛阳,李义山直到长安,助崔可大下葬之后,才与雍衮二子作别。

李义山回到郑州家中,他常去拜会刺史萧明文,一起饮酒作诗。秋季,他在郑州取解,十月他离开郑州,临行前,他给萧明文写了一封书信,表达无尽的感谢。书信名为《上郑州萧给事状》,状文中有言:

某簪组(官家)末流,邱樊(隐士)贱品,倏忽三载,邅回(难回)一名,岂于此生,望有知己?兖海大夫(崔可大)时因中外,尝赐知怜,给事(萧明文)又曲赐(蒙赐)褒称,便垂延纳(接纳)。朱门才入,欢席几陪……今者方牵行役(出行),遽(遂)又违离(离别)……生(生者)死(死者)之寄皆深,去住(去留)之诚并切……

经洛阳时,他在客舍中碰见了赵晳,赵晳东赴宣州,去做幕僚,两个人都很感慨,分别时,李义山有诗相赠,诗中有句:

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到了昭应县(陕西临潼),李义山前去拜会昭应县令卢弘正。卢弘正说,此前在长安,已经读到过义山的诗了。卢弘正设宴款待李义山,席间虚位以待。

到长安后,李义山即去拜见令狐壳士,令狐子直在侧。

李义山说了萧明文近况和崔可大之死,令狐壳士告知李义山,崔可大的遗表感动了百官,长安仕子纷纷传抄,并询问出自何人手笔。

本次是李义山第四次参加科举,令狐子直建议李义山说,义山弟,如今你诗文篇什甚多,不妨勒之成卷,送与朝中诸公,先造些声势。

李义山笑道,弟弟近年不曾行卷,不是自视清高,实在是今日达官贵人,均不似相国,他们早已不读诗文,只想看些传奇小说,弟弟又写不得那怪力乱神。

李义山一番话说得令狐父子都笑了。令狐壳士说道,也罢,不行卷了,不过纳卷还是要的。子直,你帮义山选十篇一等诗文,请书家抄写装潢,再由你送去礼部贡院。

如此,堂堂弘文馆校书郎令狐子直,便接了主办李义山抄文纳卷之事。李义山自大和七年落第之后,除了为人作表,已经不复作文,令狐子直只能抄其旧文。纳卷贡院之后,李义山仍回华阳观赁居读书。

大和九年(835年)正月,李义山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仍然不中。

落第之后,李义山去寻访崔可大在长安的旧宅。雍衮二子在太学读书,李义山未能见到,只遇见了崔公一位族人——秀才崔明,二人交流了崔公诸多往事。

李义山心绪难平,写了一首长诗——《安平公诗》,留赠雍衮二子。诗曰:

丈人(老丈)博陵王(博陵崔氏)名家(名门),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早衙和晚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斜)乌纱。(崔雍)

其弟炳章犹两丱(两个小辫),瑶林琼树含奇花。(崔衮)

陈留(河南开封)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整齐排列)。(阮氏诸侄)

府中从事杜与李(杜胜、李潘),麟角虎翅相过摩(切磋)。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调换双脚)互登陟(登上),青云表柱(佛寺华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佛经)在贝叶,三十三天(三十三重天)长雨花。

长者子(父老百姓)来辄献盖,辟支佛(崔公)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兖州),遣我草诏随车牙(车轮边)。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崔公)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忽崩)泰山惊逝波(逝水)。

明年徒步吊京国(长安),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艰忧)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遗泽)方滂沱。

崔明收了诗作,无意中说,崔公旧日僚属,义山君是唯一来探望的。李义山听罢,眼前浮现出崔公临终的景象,又想起崔公下葬时众僚只他一人,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诗送给崔明,他也要把这首诗寄给杜胜、李潘和赵晳,他要提醒他们,不能忘了那日托孤之约。诗曰:

《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僚杜李赵三掾》

绛帐(师门)恩如昨,乌衣(乌衣巷)事莫寻;

诸生空会葬(葬礼),旧掾已华簪(高官)。

共入留宾驿(西汉郑庄设驿留宾),俱分市骏金(战国燕昭王千金买马骨)。

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