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作者:学俊208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章宋华阳:贡院荆棘和华阳观眷恋(四)

书名: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作者:学俊208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四、第二回来

李义山独自回到天平,仍在令狐壳士幕中担任巡官。到了四月,令狐壳士治理郓州正好一年又半载,已是政绩卓著,更兼户增人众,韦正贯等僚属和天平父老联笔呈文,吁请令狐壳士刻文以记。恰好天平节度使厅壁西侧有前刺史记,东侧虚白以待很久了,令狐壳士一直觉得那里缺点什么,但又没有想好如何增补,如今众僚和父老相请,正合令狐壳士心意,他推辞一番,便让李义山草拟书信,请故人刘梦得作文以记,刘梦得已出任礼部郎中,在朝中风头正健,合当此任。

李义山写下了令狐壳士的受命和履任,以及天平的治理和变化,令狐壳士亲自润色、誊写并驿传。当月,天平便收到了礼部的急递回文,正是刘梦得的《天平节度使厅壁记》。

令狐壳士如获至宝,捧读再三,还让李义山对着众僚属诵读了一遍。他已经六十六岁了,听到老友的称赞,就像是受到表扬的学生,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羞赧。令狐壳士很喜欢刘梦得的那一句,“公之来思,如古医之治剧病,宣泄颐养,气还神复。”他说,梦得公知吾治理之道也。

李义山则更注重一句不事文采的话,“凡革前非:罢(减免)供第(供奉)无名钱岁(年)钜(巨)万,菽粟如之,锦缯且千两;去(废除)苛法急征毁家偿租之令,故流庸(流民)自占(占地入籍)四万室(家)。”十年前,少年义山千里扶灵回到荥阳时,一家人无田无籍,也是如同这数万流民一般。李义山深知四万室的困苦和令狐壳士的功德,他经办工匠书丹于壁事宜时,一笔一画都极尽精校之功。不几日,厅壁的丹书落成,天平府广邀仕子入衙摹写,成为天平儒林的一时盛事。

李义山公务之余,剪尽窗烛,全力备考。当年秋天,李义山又在天平取解,之后他揖别令狐壳士,再次踏上了漫漫长安道。途中,他特意去了一趟玉阳山,跟过去的自己作一个正式的告别。

他先是拜别了师尊,师尊告诉他,公主年岁渐长,不堪山中湿冷,已于前年冬天,回到长安城了,现在永崇里华阳观清修。

李义山又见了道友清都刘先生,提到公主,刘先生忽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公主有一位贴身侍女,名叫宋华阳,也是贫道的甥女,她十分喜爱你的诗。她随公主到长安后,来过一封书信,忆及了山中岁月和诸多道友,最后讨要你的新诗。话说你离开洛阳去了天平之后,玉阳山就再也没有你的消息了,吾等又不会作诗,只好回了她两首玉阳山青辞凑数。李义山要看一眼宋华阳的书信,刘先生却说,后来她便不再回信了,原来的书信也不见了,也许是当作了青辞,烧给了天尊吧,华阳虽是女冠,却生得明媚繁悦,举止如同君子,想必是不会计较的。你这次去长安考进士,不妨去寻她一叙。李义山虚应了下来。下山之时,刘先生却交给他一封书信,并说道,玉阳山道士,有家中贫苦者,从前多受公主恩惠,对公主感念尤深,他们听说你要去长安,便请师尊代写了这封书信,托你送给宋华阳,再转交给公主。李义山实应了下来。

李义山一到长安,便直趋务本坊国子监,拜见了令狐子初,令狐子直在门下省弘文馆散值后,也从大明宫跑了过来。

李义山向令狐兄弟陈述了令狐壳士的近况,以及天平的政事,令狐兄弟听说令狐公尊体无恙,天平府政简民留,无比欣慰。令狐子初请李义山在国子监暂居三日,以备兄弟俩不时询问。三日后,令狐兄弟拟了家书,请李义山看过,并无不妥,才放他出去。

李义山此次来京,是自行赶考,已得令狐公衣装,不便再叨扰令狐兄弟。他请教令狐兄弟,长安城何处租房,适合备考?令狐子直说,永崇里华阳观,外地仕子多在观中租房,清静方便。令狐子初说,(白)乐天公有诗云,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华阳观是个好居处,二十五年前,乐天公曾在观中备考制科,考得第二名。

李义山听从了令狐兄弟的建议,他踏着满地的槐花,来到了清幽的华阳观。

知客道士看了他一眼,头也不抬地说,举子,一人间每月三贯,二人间每月一贯半,三人间每月一贯,月头付租,不能造饭。

李义山说,来个一人间……不知乐天公曾住哪间?

知客道士抬起头来,眼睛里有了光,神气地说道,乐天公住过的那间,观中每月十贯,长租出去了,租者又转租,也不知在谁手上,那间房灵验得很,住过的仕子,快则当年,慢则两三年,无不登科,举子要是想住它,接些白公文气,贫道帮你问问,不过这租金嘛,却是按日收取,每日一贯。

李义山说,不必劳烦了。

知客道士眼里的光暗淡了,他低头查验了李义山的取解文书,记下了他的籍贯姓名,让李义山付了三贯钱,最后丢给他一把残破的锁钥,上面刻画着房号。

知客道士说,每月初一交租,不得携女子同住,家书代收代寄,也在此处。有事请指示,贫道俗姓郑。

李义山说,都记下了,多谢郑道士。

李义山一日浆洗,一日采买,第三日问候了左邻右舍的举子,终于安顿下来,他捡阅箱笼,看到了那封玉阳山道友的书信。

李义山又来到知客处,对郑道士说,郑道士好,某有一封信,是给宋华阳真人的。

郑道士抬起头来,却不接信,只把李义山打量了一番,悠悠地说,华阳观的举子,个个都想给宋真人寄信,宋真人有指令,本处一概不收。

李义山说,郑道士误会了,这是玉阳山道友写给宋真人的信,上面有玉阳山的封缄。

郑道士接过书信,仔细看了封漆,这才收了书信,拱手道,贫道代宋真人谢过李举人。

三日后,郑道士亲自上门,交给李义山一页明文书信,书信曰:

李解元,尊体安好。玉阳道友不尽思念,令公主叹息垂泪,公主已去信玉阳山,尽舍本年利钱,以济山中寒苦。李解元不辞辛苦,千里传书,故邀于今日申时,乾坤之间,银杏树下,饮茶相谢。女冠宋华阳,即日。

郑道士说,道士在乾宫作息,女冠在坤宫起居,两宫之间,有一棵大银杏树,李举人申时自去便可。

李义山先去观中汤池沐浴,然后焚香抄诗。将到申时,他以长页作底,首页全部裱糊,贴在了卷首,从第二页起,鳞次向左,裱贴在底卷上,最后卷起来拿金色丝线捆了,这就做成了一册旋风诗卷。

他手持诗卷,来到银杏树下,两三位青衣女冠忙作一团,她们在树下石桌上,摆满了瓜果,沏上了清茶,然后侍立一侧。

正是申时时分,只见古观斜阳,千万金叶,一位青春女冠自坤宫快步而来,她身着青纱之裙,头戴飞云凤冠,身后跟随着一位年少女冠,黄裙而莲冠。青春女冠来到李义山眼前,未言先笑,一副秋阳为我的样子,她与那年少女冠一并长揖道,贫道宋华阳,携妹妹宋少阳,见过李解元。

李义山回礼说,前玉阳山道士李义山,见过华阳真人、少阳真人。

见礼毕,宋华阳姊妹邀李义山入座饮茶。宋华阳说,公主近来抱恙,拒进汤药,昨日看了玉阳山来信,哭过一回,拟了回书,便欣悦起来,开始服药,公主和同道们都很感激李解元。——李解元,请饮茶。

李义山饮了清茶,说道,举手之劳,不必挂齿。小子在玉阳山上,不知有宋真人,没想到,下了玉阳山,去年在天平府,听闻了宋真人,今年重上玉阳山,又听闻了宋真人,如今来到玉阳观,四方仕子,无不称羡宋真人。

宋华阳听闻后执杯大笑,在乾坤宫间来往的道人都停下脚步,向树下张望。宋华阳说,公主王者荣耀,侍从璞玉生辉。吾等借了公主的光芒,都是些虚名。倒是李解元,却是玉阳山的传奇,都说李同道下了玉阳山,得了乐天公、令狐公的赏识,前途不可限量,玉阳山上有仕进之心者,个个羡慕李解元。

宋华阳说完,低头饮茶。少阳却道,听你们说话,真是“咳唾足以活枯鳞,吹嘘可用飞穷羽。”(唐,魏征,《隋书·儒林传·王孝籍》)你们在玉阳山上,学的是道家吹嘘之术吧?

宋华阳听了她的话,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笑到喷茶,她咳嗽了两声,嗔笑道,少阳妹妹,不得妄语。

少阳道,李解元,你手中诗卷,是要送给姐姐的吗?

李义山赶忙起身奉上诗卷,说道,小子写了几首新诗,还请宋真人改正。

宋华阳躬身接过,入座之后,忍不住想要先睹为快,少阳却伸手夺了过去,代为收取了。宋华阳道,在玉阳山上,读过《曼倩辞》,到长安,看到了《韩碑》,贫道无不喜欢,现在又收到了李解元的新诗,看来今晚要夜不能寐了。

少阳道,那也是为了伺候公主病体,不敢交睫解衣。

宋华阳莫名地红了脸,低语道,少阳妹妹,怎么就说到“解衣”了?——话说这夜不能寐,贫道想起一件往事:玉阳山有东西两峰,你们道士在西玉阳,吾等女冠在东玉阳。冬夜寒冷,就有西玉阳的道兄睡不着,跑到观外,对着东玉阳,学那阮籍长啸,呼啸之声回荡在两峰之间,如狼似鬼……

李义山掩面道,不瞒宋真人,小子也曾喊过几声。

宋华阳一笑,继续说道,有一夜,贫道就被那啸声吵醒了,贫道当时年纪虽小,但是岂甘示弱,贫道披衣而起,跑到峰顶,对着西玉阳,就大声啸叫了回去,这一声长啸,便惹得玉阳山天下大乱。西玉阳的道兄们,听到回应,欢呼雀跃,对着东玉阳,一直啸叫到天明,东玉阳的女冠们,都被吵醒了,又气又恼,对着西玉阳,也回了无数吼叫。第二日,公主找到源头,罚了贫道两鞭,如今背上还有痕迹呢……宋华阳说到此处,扭头看了一眼肩背,轻叹道,还是少年时,多欢乐。

李义山也想起些山中故事,没来得及张口,却听到少阳说,姐姐,该回去煎药了。

李义山见状,起身拜谢说,谢华阳真人、少阳真人赐座饮茶。

宋华阳言有未尽,但也离席回谢说,谢李解元赠诗,贫道和妹妹先回了,李解元请自便。

宋华阳随少阳转身离去。夕阳西下,余晖穿林打叶,落在宋华阳的玉颈上,李义山只觉得满目金翠耀眼,器服精华,一时间心灵感荡,如浮如坠,他遭受过无尽的苦痛,也经历过罕有的恩遇,但是都不如这一抹玉颈余晖让他内心震动。

不知过了多久,李义山听到树下侍立女冠笑道,李解元,宋真人回宫许久了,你再站一会儿,天可就黑了。

李义山听到女冠笑言,勉力在震动中站稳脚跟,说道,辛苦女冠姐姐们,小子告辞了。

笑言女冠拉住李义山,拿篮筐装了瓜果剩茶,递给李义山说,李解元,带回去给仕子们分食吧,读书更比修仙苦。

李义山谢了笑言女冠,携食而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