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5章 提名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1.9千字 更新时间:05-06 02:30

南府郊外,望月亭

“林回!”

傅余衡听出那熟悉的声音,猛地转身,果然看到林回从人群中走出。

他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笑容,昨晚宴会上林回的那番话,至今仍在他脑海中回荡,尤其是那首《别董大》——

嗡!

傅余衡的身体微微颤抖,那首才气鸣州的诗,他日夜惦记。

他曾幻想过,若是离任时能带上这首诗,纵使南府读书人未能成才,此生亦无憾!

“学政大人!”

林回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别董大》诗卷郑重递给傅余衡,神情肃穆道:“学政大人一生清廉,未曾收受他人半分薄礼。南府虽贫瘠,但大人身为学政,却从中送出了无数文道天骄!”

“有高中会元的歌州书院方青青!”

“有为民请命的七品县令张东!”

“有才气贯州、才气鸣州、才气贯府的诗篇,数不胜数……”

“太多太多,学生在此便不多赘述。”

“学生敬佩学政大人的清廉与尽责,故将此诗赠予大人,愿大人前程似锦,后会有期!”

林回抱拳躬身,态度诚恳。

这首诗,不仅是他对傅余衡的敬意,更是将傅余衡的清廉事迹传颂天下。

“当……当真?”

傅余衡接过诗卷,瞬间感到一股沉甸甸的重量——将近七十斤,已接近才气贯府。

他双手颤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林回点头,微微一笑。

“哈哈哈……”

傅余衡爽朗大笑,心中悲戚一扫而空。

他看向林回,摇头道:“你有心了,但老夫不能接受你的赠礼。”

君子爱诗,取之有道。

“可笑!”

廖青流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冷笑出声:“才气贯州、才气鸣州、才气贯府?师弟,你这学生吹捧你,未免太过离谱。”

不少学士脸色微变。

前段时间确实有一首才气贯府的诗篇诞生,那道异象他们亲眼所见。

但贯州、鸣州之诗,南府都城却未有传闻。

林回又怎会知晓?他难道是每次异象的见证者?

傅余衡摇头叹道:“师兄来之前,似乎并未做足功课。”

“有些事,师弟本不愿提及,但师兄如此咄咄逼人,便不得不多说几句了。”

“林回!”

他转头看向林,神色肃然,“老夫想一睹你的鸣州之诗,可否现宝?”

“好!”

林回点头,拿过诗毫不犹豫地将《别董大》展开,平铺于地。

咻!

刹那间,一道金色才气光柱直冲云霄,在云层中炸开,如同一朵绚烂的金色烟花,光华四射,瞬间笼罩整个南府都城。

同时,宣纸上的金色字体熠熠生辉,仿佛要跃然纸上——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墨宝!”

“是那首鸣州之诗,原来是他……没错,就是他!”

亭中的读书人瞠目结舌,震惊得头皮发麻,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

廖青流目瞪口呆,如坐针毡,心中满是嫉妒与不甘。

才气鸣州的诗词,竟出自眼前这个少年之手。

而那句“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让他几乎要抓狂——傅余衡凭什么能获得如此赞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好!”

傅余衡泪眼模糊,心中既有万丈豪情,也有无尽酸楚。

他在南府担任学政多年,从不与权贵来往,专注培养读书人。

然而,一场晚宴,却让他看清了这些读书人的虚伪与冷漠。

他深感失败,却不想,林回竟为他作出一首足以传世的诗词。

“林回,本使见你这首诗还未题名,不如由本使代劳如何?”

廖青流呼吸粗重,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回,“你如今才八品立命,尚未参加乡试。此诗已达才气鸣州,本使现在便可钦点你为此届乡试解元!”

此言一出,众学士哗然。

苏同更是咬牙切齿,心中憋屈至极。

他费尽心机讨好新学政,却不想廖青流竟对林回如此看重,甚至直接钦点解元。

林回看向廖青流,眉头微皱:“学政大人,你肩负一府乡试之权,却如此滥用,心中可有‘公正’二字?”

廖青流一愣,脸色瞬间涨红,眼中怒火中烧。

望月亭外,龙三猛地睁开双眼,右手已按在绣春刀上,冷冷盯着廖青流。

廖青流心中一凛,瞥了眼龙三,又看向林回,心中惊疑不定:“这小子到底是什么身份?竟有龙卫明里保护?”

他压下心中怒火,淡淡道:“林回,本使不会勉强你,但望你三思。”

“爷,赠诗还需题名,不如就叫《望月亭送傅学政出南府》如何?”李一博的声音适时的响起。

“好。”林回无视廖青流,将《别董大》收起,目光落在傅余衡身上:“学政大人,此诗为学生赠你,还望收下。”

傅余衡连连摇头,神情复杂:“老夫之名,何德何能出现在这首鸣州诗上?”

但他眼中的期待,却如何也掩饰不住。

众人闻言,皆睁大了眼睛。

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

是青史留名!

若此诗题上傅余衡之名,必将流传千古,万世传颂。

“万万不可,老夫之名,何德何能!”看到林回坚定的目光,傅余衡连连摆手,但眼中的期待却愈发浓烈。

他虽谦逊,但心中的渴望,却无法掩饰。

这首鸣州之诗,若真能题上他的名字,纵使现在要他赴死,他也心甘情愿!

林回微微一笑,提笔落字——

《望月亭送傅学政出南府》。

刹那间,墨香四溢,金光璀璨。

傅余衡之名,自此与这首诗一体,注定流传万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