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3章 圣子驾临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1.8千字 更新时间:05-06 02:30

灵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手中毫笔断裂的林回,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断了……”林回苦笑一声,抬头看向李一博:“一博,再来一支笔!”他额头布满冷汗,眼皮沉重得几乎无法睁开。体内才气充盈得几乎溢出,让他感到身体膨胀,仿佛下一刻就要被撑破。

然而,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挽联还不够!

“爷,够了!”李一博声音颤抖,眼中满是不忍与心疼。

林回已经写下五六副挽联,加上何君苹的两副,数量完全足够。

更何况,林回的挽联才气相迎,情动天地,连学士的骨灰陶罐都为之颤动,已然超越了圣院派给君子书院的挽联水平。

郑道春回过神来,连忙劝道:“够了,真的够了!”他原本担心林回会失礼,却没想到这些挽联竟达到了“哀思挽英灵”的境界,令人震撼不已。

林回心中却依旧不甘,低声喃喃:“二十三个学士,应该是……二十三副挽联……”话音未落,他身体一软,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爷!”

“林师!”

“林回!”

李一博眼疾手快,迅速扑倒在地,用身体垫住林回,以免他摔伤。

其他学士、夫子、郑道春以及苏志铭也纷纷围了上来,神色焦急。

何君苹大步上前,抱起林回,撬开他的嘴,将一枚丹药塞入他口中。

林回虽然依旧紧闭双眼,但脸上的痛苦之色已渐渐消退。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陈国良抱过林回,李一博站起身道:“陈夫子,跟我来……”二人匆匆离开灵堂,将林回送下去休息。

何君苹、贺千功与郑道春目送他们离去,心中百感交集。

何君苹的身体仍在微微颤抖,心中后怕不已:“如此高强度的书写,与天地共情,岂是九品开窍的读书人能够承受的?若林回出了事,我……便是撞死在这灵堂柱子上,也无法赎罪!”

贺千功则暗暗留意,越发怀疑何君苹知晓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郑道春站起身,向何君苹深深作揖:“何院长,老夫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何某一向爱才惜才,不如……你将林回让给我君子书院如何?”何君苹笑眯眯地看着郑道春,眼中满是期待。

“什么?”郑道春装出一脸茫然,摸了摸耳朵:“哎哟,此前施展禁术,身体还未恢复,耳朵有些听不清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张云腊身边:“让学士们将挽联临摹抄录,粘在花圈上!”

“是!”张云腊连忙带人抄录起来。然而,当学士们看到林回书写的挽联后,顿时泪如雨下,嚎啕大哭。

“这是什么情意?竟让人如此痛彻心扉!”一名学士泣不成声,泪眼模糊地望向骨灰陶罐,仿佛与逝者隔空对话。

贺千功起初还抱着旁观心态,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却瞬间眼角滑落两行泪水。

他低声喃喃:“这挽联情真意切,尽显对同窗的哀思与怀念……林回是个有情之人!”

他甚至生出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将林回抢到青衫书院。

当然,这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何君苹也看向挽联,瞳孔骤然收缩,随即别过头去,心中暗骂:“圣院负责丧葬礼法的那些人,简直不如林回万一!”

与此同时,阳山县驿站内,钟指正出现在林回曾醒觉文道之心的房间中。他收起左手掌心的地图,低声自语:“就是这个房间,诞生了一首才气贯州的诗……咦,还有铭碑的气息!”

他走出房间,拦住一名驿丞,问道:“这房间住过的读书人,路引通往何处?”

“你是何人?我是驿丞……”对方刚想发火,却瞥见钟指正手中那枚刻有“圣”字的镶金令牌,瞬间跪倒在地,颤抖着答道:“前不久歌州书院的方青青曾住过这里……”

“歌州书院?方青青?去年圣院会试第一的会元?”钟指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年纪轻轻便能作出才气贯州的诗,前途不可限量。”

他不再理会那名驿丞,展开左手的墨宝地图,目光落在某个才气汇聚的红点上,身形一闪,消失不见。

“啊!”驿丞见大活人凭空消失,怪叫一声,白眼一翻,昏死过去。

数息之后,钟指正出现在歌州书院山脚下。

他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红色儒袍,微微一笑:“既是来查看这所未入册的书院,穿大儒袍未免太过招摇。”

他身形一转,儒袍化为普通的白色儒衫,随即迈步踏入书院地界。

“方青青的那首诗既有铭碑气息,不知是否铭刻于此。若有的话,回头便让歌州书院入册。”钟指正低声自语,心中充满期待。

没走多远,他便看到一座五米多高的文碑,矗立在登山石阶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钟指正轻声诵读,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连连点头:“妙!妙不可言!这方青青虽是女流,却能作出如此佳句,果然不凡!”

作为诗痴的他,遇到这种才气贯州的诗,心中无比愉悦。

尤其是诗中蕴含的治学理念,与他作为三品大儒的信念不谋而合。

“读书唯有勤奋,方能登峰造极。”他轻声呢喃,对这所未入册的书院,更添几分兴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