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1章 自首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1.7千字 更新时间:05-06 02:30

“爷,咱们现在去君子书院,还是去知府衙门看戏?”李一博搓了搓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恨不得自己能分身,同时兼顾书院和衙门的热闹。

林回轻笑一声,道:“去君子书院吧。”

他停顿片刻,目光深邃,“钱得春直接派出七品读书人供奉,找到酒楼来,显然是知府大人给钱府通风报信了。”

“当面看戏,未必能看清真相,甚至可能是场假戏。”

李一博眉头一皱,忍不住骂了一句:“这狗官!”

林回神色淡然,并不在意:“这其实无可厚非。钱府毕竟是南府的名门望族,又与朝廷翰林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知府大人于情于理,都应该提醒钱府。只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知府大人大概是想息事宁人,提醒钱府不要轻举妄动,同时也暗示钱府不要为难我们。他希望两边都不得罪,也好落得个清净。”

“但钱府如今一心为子报仇,不惜截杀我们,这场争斗,注定要不死不休!”

林回语气渐冷,“先让这四个读书人供奉去给知府大人添点麻烦,咱们只管去君子书院等消息。”

李一博恍然大悟,点头道:“知府大人想两不得罪,但咱们把这四个供奉送过去,就是在逼他做出选择!要么秉公办案,要么勾连望族。爷这是想借钱府之事,探探知府衙门的底,看看它有没有烂到根子里!”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爷这是打算在乡试来临之前,干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案!比东岗县斩杀以文乱法的读书人,还要轰动!”

林回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你这家伙,倒是看得透彻。”

他确实有这种想法,只是藏得极深,没想到李一博竟一语道破。

“嘿嘿!”李一博挠了挠头,笑道:“要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哪配做爷的书童?”

两人离开酒楼,租了一辆马车,直奔君子书院。

与此同时,南府都知府衙门内。

一名差役急匆匆跑进衙堂,连滚带爬地冲到正在下棋的知府宋孜理和同知孙青远面前,气喘吁吁道:“大人,有大案!”

“什么大案?”两人心头一紧,连忙放下棋子,生怕是钱得春对林回下了死手。

差役喘了口气,急忙道:“衙门外有四个读书人,自称前来投案自首!”

“读书人投案自首?”宋孜理与孙青远对视一眼,既松了口气,又感到诧异。

这种事情,他们可是头一遭听说。

宋孜理捋了捋胡须,笑道:“读书人主动投案,倒是稀奇。且看看他们犯了什么事,若是小事,从轻发落便是。说不定还能借此卖个人情,在陛下面前博个名声。”

孙青远也笑道:“大人,您这可是交好运了!”

“哈哈哈!”宋孜理心情大好,挥了挥手,“传!”

不多时,柳想南等四名七品供奉被带到衙堂。他们身为读书人,虽见官不拜,但面对五品知府,必要的礼节仍然不可少。

“啪!”宋孜理一拍惊堂木,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四人,“堂下何人,所犯何事?”

“学生钱府供奉柳想南,七品读书人!”

“学生钱府供奉许四多,七品读书人!”

四人依次自报家门,声音铿锵有力。

宋孜理与孙青远闻言,脸色骤变,心头大震。

‘钱府的供奉投案自首?难道是……’宋孜理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强压着情绪问道:“你们所犯何事,为何前来投案自首?”

柳想南正色道:“学生虽是来投案自首,但也是来告官的!”

“对!我们是先告官,再投案自首!”其余三人异口同声,语气坚定。

宋孜理心中一沉,追问道:“详细说来!”

柳想南毫不迟疑,朗声道:“学生乃钱府供奉,这些年为钱府效力,助纣为虐,深感良心不安。如今忍无可忍,特来状告钱府家主钱得春,其罪罄竹难书!”

他顿了顿,继续道:“钱得春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甚至暗中勾结黑道势力,残害无辜!学生手中皆有其罪证!”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递交给宋孜理,郑重道:“学生自知罪孽深重,但如今迷途知返,愿将功赎罪,只盼知府大人秉公执法,将钱得春绳之以法,还南府一片清明!”

其他三人也纷纷上前,将自己掌握的证据一一呈上,言辞恳切,态度坚决。

宋孜理与孙青远听完,脸色已是一片铁青,心中翻江倒海。

“你们所言,可当真?”宋孜理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若是有半句虚言,本官定让你们文心尽毁,永世不得翻身!”

柳想南目光坚定,坦然道:“学生所言句句属实,若有虚言,甘受天谴!”

宋孜理与孙青远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无奈。

“到底发生了什么?”宋孜理心中暗自嘀咕,“这些钱府供奉,为何突然倒戈相向,甚至不惜揭发自家家主?

他们背后,究竟有何人支持?”

一时间,衙堂内鸦雀无声,只剩下几名读书人坚定的目光和宋孜理复杂的思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