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4章 大闹知府衙门

书名:诗镇乾坤 作者:小妖怪的夏天 字数:1.9千字 更新时间:05-06 02:30

“刘学士近来频频入宫,公务缠身,正在审阅治下的衙门卷宗,若无要事,切勿打扰!”翰林学士慎重其事地说道。

他与秦游泰素来关系不错,深知刘洋明如今正是陛下眼中的红人,故善意提醒。

“他在审阅卷宗?这个糊涂的翰林学士,审他娘的阅!”秦游泰愤然爆粗,袖袍一甩,径直闯入。

“秦兄——”翰林学士惊得汗毛直立,只能无奈叹气。

……

刘洋明正在书房内审阅卷宗,卷宗上详述了东岗县张晓艳的案情,其中包含了她对夫君与孩子受害细节的证词。

“这钱青闻,真是读书人之耻,死有余辜!”刘洋明看得双目赤红,拳头紧握,仿佛想要将钱青闻的头颅重塑,再次斩首!

同时,他对那位敢于为民请命的九品读书人林回,心怀赞赏。

“刘洋明!”秦游泰阴沉着脸走了进来,拍案怒视,“张东可是你举荐的官员?”

“正是,秦大人有何指教?”刘洋明疑惑地望向秦游泰。

这位负责京官任免的翰林学士,竟然对南府的一个县令了如指掌。

看秦游泰的架势,似乎要追究张东的罪责?这倒是有趣,毕竟张东可是陛下特意关照的县令。

“岂止是指教!”秦游泰阴沉道,“张东此人,身为朝廷命官,却草菅人命,挑拨读书人与朝廷的矛盾,滥用官威,罪无可赦!你作为举荐的翰林学士,难辞其咎!”

“现在,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罢免此人,否则我将上奏陛下,治你的罪!”秦游泰怒视刘洋明,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呵呵~”刘洋明捋了捋胡须,含笑看着秦游泰,“怎么说?张东虽然能力平平,但忠君爱民之心丝毫不逊,他何曾滥杀无辜?何曾挑拨朝廷与读书人的矛盾?”

“除非……”刘洋明意味深长地盯着秦游泰,“除非有读书人妄图以文乱法,以张东的性格,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你……”秦游泰怒火中烧,随后眯起眼睛,“你这是要包庇张东?”

“张东何罪之有?”刘洋明正视秦游泰。

“很好!”秦游泰深吸一口气,冷眼盯着刘洋明,“你等着明日的朝会,看本官如何在陛下面前弹劾你!”

他转身离去。

刘洋明喊道:“秦学士,听我一句劝,别趟这趟浑水,免得惹祸上身!”

“你怕了?”秦游泰冷笑,“朝廷现在正是需要读书人的时候,你治下的官员残害读书人,伤害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心!”

“哼——”一声冷哼,秦游泰甩袖而出。

“你这是……何苦呢?”刘洋明轻叹一声,继续审阅卷宗。

他怕?

确实怕。

他怕陛下朝会时震怒,直接将秦游泰的翰林官职革去。

届时,秦游泰从四品君子境,将退回到当年入朝廷时的七品仁者境。

那会有多惨呐!

……

此时,星夜灿烂,林回与李一博终于抵达南府都城,并赶在城门关闭前顺利入城。

前往知府衙门的路上,李一博牵着马,背着箱笼,看向林回,“爷,我们真的要去告官吗?万一知府大人偏袒钱家,将我们关起来,那可怎么办?”

“要不我们先去君子书院,有何院长撑腰的话,知府大人也知道轻重!”

李一博担心林回的安危。虽然林回所行之事合乎大道,但若能找到万全之策,自然更好。

“知府衙门不至于如此腐败。”林回内心深处,仍对知府衙门抱有信任。

但李一博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一个知府要治理好一府之地,常需依赖望族与书院,有时关系过深,难免身不由己。

“可惜爷与翰林院那边没有关系,否则,爷的大道会顺畅得多。如今,爷只能通过考试一步步进入翰林院,才能实现大道宏愿。”李一博叹息道。

“想那么多做什么,只要我们走在这条路上,终有抵达彼岸的那一天。”林回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去知府衙门吧。”

……

与此同时,知府衙门外,三四十名身穿君子书院儒衫的学士围堵在外。

“东岗县令,草菅人命!”

“东岗县令,残害读书人,天理难容!”

“东岗县令,罪不可赦!”

一名名书院学士高声呐喊,引得城民百姓围观指指点点。

知府衙门内,知府大人宋孜理端坐于太师椅上,气得浑身发抖。

“这些读书人真是无法无天,知府衙门岂是他们闹事之地?”宋孜理怒声道,“传话出去,再不退去,以文乱法论处,灭其文心!”

“是!”同知应声而去,准备应付这些闹事的读书人。

知府衙门外,读书人们仍在喧闹不止。

“君子书院的这些读书人,还真是目无法纪!”同知皱眉道,“看来得揪出幕后主使,上报给君子书院院长才行!”

他使了个眼色,守门的衙役立刻将大门打开。

朱资翔见知府衙门大门开启,随后同知走出,便起劲喊道:“东岗县令,草菅人命,知府衙门岂能坐视不理!”

其他读书人也跟着叫嚣。

“住口!”同知目光扫视在场的读书人,一眼便认出了钱府管家之子、钱得春义子朱资翔。

关于东岗县的案件,他与知府大人都心知肚明,乃是读书人妄图以文乱法、作恶多端。

而那位承官气的年轻人,将案件判得完美无缺。

朝廷翰林院刘洋明学士传来消息,陛下有旨,务必保证张东与那年轻人的安危。

如今朱资翔等人的行径,无异于与朝廷为敌,自寻死路!

“朱资翔,带人速速离去,若再以文乱法,钱府钱青闻与钱青粟便是前例,休怪本官灭尔等文心!”同知大人威声震慑。

当时便有几名读书人腿软,显出退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